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宋时轮一直不服粟裕,晚年还在挑老上级的事儿,却还能让粟裕重用

2024-04-13历史

粟裕和宋时轮,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高级军事将领,两人都有很高的军事才能。粟裕就不用多说了,年纪轻轻就获得了「战神」的称号,军事指挥才能十分出众。

在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中可以说他的指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宋时轮也在1929年加入红军后屡立战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有上佳表现,可以说也是立下了赫赫功勋。

1955年授衔仪式上,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

但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却一直不被宋时轮所服气,两人在军中就起过多次争执,建国后宋时轮也还是不服自己的这个老上级。那么两人到底有什么恩怨?到底是什么导致的两人之间的矛盾呢?粟裕又是如何处理两人的关系的呢?

土地战争、初次相识

1907年9月10日,宋时轮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北乡黄村,并于1926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是完整的接受过系统军事教育的人才。

1929年,参与黄麻暴动后,宋时轮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1934年8月,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宋时轮与粟裕在福建省福州以北的闽浙边根据地会师,这也是两人第一次认识,也是两人生涯关系的起点。

据宋时轮将军后来的回忆说:「1934年8月,我在闽东地区的泰顺,第一次见到了粟裕,从此结下了战斗友谊,这个人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性格温和、善于动脑、学习能力很强。」

1934年的粟裕已经参加红军的第七年了,但由于性格内敛,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粟裕此时的职位并不高,只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参谋长,宋时轮已经是红十五军的师长,其职位远在粟裕之上。两人简单的打过照面,彼此留下了最初的印象。

虽然是科班出身,但是宋时轮的功绩可以说也是自己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他不仅参加了红军的长征,还在期间多次靠着自己的军事能力挽救党中央的存亡。

相较于当时的宋时轮,粟裕的履历并不丰富,宋时轮土地革命战争早期的几次征讨行动时,粟裕的军事履历还只是开辟闽浙边根据地,参与的大的战斗并不多,之后宋时轮又担任了120师下属的团长,这些丰富的履历都是粟裕没有的。

在解放战争之前,两人彼此交集的地方并不多,彼此也没有过多的评价,真正交集比较集中的时候是解放战争期间。两人的复杂关系也是自那个时候开始的。

解放战争,相爱相杀

1946年,蒋介石正式撕破脸皮,开始大举进攻我根据地。

中央采纳粟裕的建议,集中主力单点突破,在大别山地区打出一片新境界,同意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歼敌作战。此时的宋时轮也被调往苏中地区支援作战。

两人矛盾开始的起点是1948年8月的济南战役。1948年8月,解放军兵围济南,并且得到消息,济南城城防空虚,人员不足。

于是粟裕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以济南城为核心,进行围点打援。将华野四十万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攻济南城,另一部分则分散在外围打援。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

宋时轮此时是华野第十纵队的司令员,面对粟裕这个曾经的自己的下级,现在已经是顶头上司,宋时轮内心多少有些不服。自己久历沙场多年,难道还比不上粟裕吗?

在此前刚刚结束的睢杞战役中,宋时轮率领十纵已经在睢杞战役中打败了敌人的王牌第五师,还获得了「排炮不动,必有十纵」的美誉,可以说已经是华野的主力纵队。

但是宋时轮此时也犯下了一个大错,在睢杞战役之后的梁山阻击战中,他擅自抗命,下令部队主动出击,导致数千名战士牺牲,此举也被毛主席批示,认为他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宋时轮自己辩称在行动前曾经得到过华野方面相关首长的口头同意,但事后由于当事人无法对证,宋时轮只能吃哑巴亏咽下了这口气。

此时粟裕命令宋时轮向济南城发起进攻,十纵要在古城地区取得突破。宋时轮却撂了挑子。由于十纵此前经历了多次大战,此时确实伤亡惨重,减员严重。再加上对粟裕的不服和对之前处置的不满意,宋时轮直接在军事会议上离席,表示自己要回东北去,不干了。

此举可以说是犯了军人的大忌,消息被告知毛主席后,主席也是罕见的有些生气,并且电告刘邓两人,要求从严处置宋时轮的行为。

粟裕在多方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后,考虑到宋时轮对于战场前线的重要性,于是做出了两个决定。

首先是找到了宋时轮,耐心倾听宋时轮讲明了事情的经过,并且劝说宋时轮以大局为重。大战在即,任何的个人恩怨都要先放在一边,打完仗才是最重要的。宋时轮在粟裕的劝说下也渐渐放下了内心的嫌隙。

其次是将事件的真相拟成电报,发给了毛主席,并且请求主席撤销对宋时轮撤职的命令,暂时保留宋时轮的职位,并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

此后,济南战役顺利打响,宋时轮指挥十纵先后贡献了古城、窑头、玉皇山地区,并与三纵合兵一处,于9月24日占领了济南城,并且全歼敌守军二十余万人。

战后,粟裕给宋时轮请功,毛主席不仅给宋时轮恢复的职位,还特别强调了他的突出贡献。此后宋时轮越战越勇,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都有上佳表现。两人的第一次嫌隙也就此翻过。

建国之后,恩怨纠葛

建国后,粟裕先后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重要职务,按照当时中央军委的要求,他开始为抗美援朝事业进行战略筹划,但由于身体原因没能进入朝鲜。

1958年,粟裕遭遇特别待遇,这让本就性格内敛的他更加气结,身体状况也每况日下。这期间他曾辞去职务回家养病。

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期间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宋时轮提出了一些对他的不满看法和意见。并且拒绝了粟裕的妻子前来军事科学院工作的安排。

粟裕的身体每况日下,曾想安排自己的妻子来院里工作,顺便照顾自己,但这个请求也被宋时轮拒绝了,可以说明显有针对粟裕的意思。

此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宋时轮也对粟裕进行了批判。比如质疑当年解放济南战役粟裕的指挥安排,将粟裕形容为战争投机者等,粟裕对此也没有过多的反驳。

面对宋时轮的指责,粟裕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气度,并未记恨宋时轮。甚至在1973年,宋时轮遭遇到批判时,此时受命主持军事学院日常工作的粟裕还为其进行辩解。

在了解到粟裕并没有因为自己当年对其的不公平待遇就落井下石后。宋时轮彻底被粟裕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了。

1984年,一代名将粟裕病逝,但是他的名誉却并没有被恢复。1987年,宋时轮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并且向中央联名提议恢复粟裕的名誉,两人之间的恩怨最终也归于历史。

在那个刀光剑影的特殊年代,伟人们的友谊很难用我们今天的标准来做评判。有人说这个世界的领导气质可以为分为两种,一种是孔雀型,一种是老虎型。

宋时轮就属于老虎型的领导,他嫉恶如仇,忘我投入革命,在战争的雪与海中锤炼了自己,这样的人是十分有领导力和统治力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是直性子、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开心就要讲出来。

这也是他与粟裕等人产生冲突的性格根源。

与之相对的,还有另外一种领导气质,那就是孔雀型。粟裕就是这种气质的领导者。他们外表儒雅,谈吐间透露着温厚,浑身上下由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气质。

这样的领导是靠的自身的魅力来领导下属,他们的领导力来源于强大的内心,敏锐的头脑。但美中不足的是在人前不够杀伐果断,魄力有所不足。

当两种气质的人相遇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纠纷。粟裕和宋时轮之间的恩怨冲突更多的还是一种性格上的彼此相斥。但当面对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时两人总能摒弃前嫌,重归于好。

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伟人都是完美无缺的,是人就会有缺点,这也提醒着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在别人的身上寻找闪光点,不能只盯着别人的缺点和短处不放。

另外就是在与人交往中,一定要切记住一些交往的原则。绝对不可以将私人之间的恩怨纠葛带入到工作中,尤其是当你从事一项需要与人协作才能完成的事业时。

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保持清醒,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做到不计前嫌,统一思想一致对外,平常的私人恩怨绝不能影响大局。永远都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要时刻有放下恩怨、重归于好的决心。

结语:

以上就是我在两位将军的故事中获取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也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对于以上内容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