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三分钟看懂曹雪芹

2024-04-13历史

对于从小生活在南方的曹雪芹来说,北京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

夜幕降临,寒风刺骨,天空中飘起了零星的雪花,路上的行人步履匆匆,都缩手缩脚地往家赶。

有句诗怎么说来着?「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不正是喝酒的好天气嘛。

曹雪芹一个人,自斟自饮,吃了快三个小时,小曹拍拍肚子,打了个饱嗝,站起身晃晃悠悠往外走。

老板在门口一把拦住:「曹爷,要不您把账给结了吧。」

曹雪芹把眼一瞪:「老规矩,先记账上。」

老板冷冷地说:「您在这儿挂账都小半年了,我们这也是小本生意,您今天无论如何得把帐给清了。」

几个伙计也围拢过来,看这架势不结账今天是走不了了,曹雪芹把浑身上下摸了一遍,一个铜钱都没有。他一咬牙,把手上的翡翠扳指撸下来,往柜台上一放:「这个够了吧?」

老板连眼放光,立刻换了一副笑脸,连声说:「够了够了,曹爷到底是场面上的人,够爽快,下次再来啊!」

曹雪芹哼了一声,晃着膀子扬长而去。

一路上,越想越生气:想当年,家里有钱的时候,我曹雪芹要是能屈尊到你这种饭馆子吃顿饭,都是你们的荣耀;现如今,虎落平阳被犬欺,落魄凤凰不如鸡,居然连帐都不让赊了,好气人哦!

没错,曹雪芹的祖上是阔过的,而且不是一般的阔。

曹家祖籍辽阳,世代为官。满清入关后,曹家降清,成为满洲贵族正白旗包衣。

什么是「包衣」?翻译成汉语就是家奴。虽然名字不好听,但你可千万别小看人家,满清时期的包衣,主要服务对象是皇帝本人及皇亲国戚,属于皇室成员的家臣。

包衣的身份是世袭的,有的包衣几代人跟随主人一家,关系往往非常亲密,这些包衣平时可不是光负责洗衣做饭看家护院,有的已经成为主人工作上的参谋和助手,他们甚至可以通过参加科举步入仕途,清朝时期,包衣出身的文武官员甚至封疆大吏大有人在。

这些人平时在主人面前唯唯诺诺,但在外人,特别是老百姓面前,绝对趾高气扬,就像我们县长的司机,每次来村里,村长见了人家还不是点头哈腰,一个劲儿地上烟。没办法。

曹雪芹的祖上最初是皇太极的包衣,后来又成为摄政王多尔衮的包衣,多尔衮死后,曹家又被顺治皇帝接收为包衣。

数年后,康熙皇帝出生,经过层层选拔,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的老婆孙氏,成为康熙的奶妈兼保姆。曹玺也随之转到了康熙府上做包衣。

曹玺原名叫曹尔玉,康熙皇帝6岁登基,有一次在宫里点名,因为花名册上「尔玉」两个字上下写得比较近,误读做了「曹玺」。

领导念错字是常有的,千万别纠正,特别是大庭广众之下。皇上不要面子的吗,错就错了,咱将错就错,马上按领导的读音改,曹尔玉从此改名叫曹玺。

这么大的领导,在百忙中亲自为一个普通员工改名,这是何等的荣耀,曹玺深受鼓舞,干劲倍增,工作更加努力,业绩更加突出。

这位少年天子对曹玺也十分欣赏,登基后立刻任命曹玺为内务府营缮司郎中,正五品。

曹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这个岗位工作几年后,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又一次腾飞,被康熙皇帝任命为江宁织造郎中。

这个「江宁织造」是个什么鬼?

说来话长。我们知道,南方经济富庶,纺织业发达,丝绸久负盛名,京城上流社会,讲究吃穿,喜欢攀比,周围邻居穿衣服不是南京的,就是苏杭的,你要穿个北京产的大褂,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这种风气甚至从皇室贵族、八旗子弟那里蔓延到了普通宫女身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肥差。

曹玺在担任江宁织造郎中期间,因工作勤勉,业绩出众,多次被康熙皇帝表彰。

曹玺的老婆,也就是康熙的奶妈,被封为一品夫人;曹玺的儿子曹寅从小就安排进宫做康熙的伴读,16岁做銮仪卫,没干几年,就被提拔为御前二等侍卫。

康熙对曹玺一家是何等的信任和器重,由此可见一斑,曹家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显赫一时。

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病逝于南京,享年65岁。

康熙皇帝闻讯,悲痛万分,当年冬天,借着南巡的机会,亲自前往江宁织造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同时,勉励曹玺的儿子曹寅,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先辈未竟的事业,协理江宁织造事务。

曹玺故去,曹寅崛起,曹家在康熙皇帝的大力支持下,继续垄断江南丝绸产业,一如从前。

康熙对曹寅,可以说比对曹玺还要好,毕竟两人年龄相仿,气味相投。

举个例子。曹寅在南京不满足于丝绸业,打算进军金属领域,就给康熙打报告说想贩铜,请求贷款十万两白银。康熙二话不说,立刻准奏。

结果,生意亏得一塌糊涂,血本无归,曹寅又打报告说市场环境不好,不干了,还是专心做丝绸生意。康熙说好吧,准奏,居然没有追究贷款的去向。

康熙五十一年,曹寅身染疟疾,病情危重,康熙闻讯,亲自赐药。结果,药还没送到,曹寅已一命呜呼。

康熙任命曹寅的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子承父业。

曹颙上任后,精神压力大,加上身体本来就不好,仅仅在职两年便因病去世,死时年仅25岁。

曹颙英年早逝,没有子嗣,康熙亲自主持,把曹寅的侄子曹頫过继过来,接任江宁织造。

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主政江宁织造长达半个多世纪,根深蒂固,风头无两,是当之无愧的南京第一豪门。

曹颙死的时候,妻子马氏已经有了身孕,康熙五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715年5月28日,马氏在南京产下一名男婴,取名曹霑,有「世沾雨露皇恩」之意,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曹雪芹。

书上说,贾宝玉出生的时候,嘴里含着一块玉,真的假的咱不知道,反正曹雪芹确实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小曹的家庭出身非同一般,从曾祖父曹玺开始,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长达半个多世纪,集权力财富于一身,是南京地区当之无愧的第一豪门。

作为富二代和官二代,曹雪芹一出生,就过着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放浪生活,每天就是打打游戏,捧捧网红,闹闹绯闻啥的,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曹公子花天酒地的生活,让好多人看不惯,大家嘴上骂骂咧咧,心里其实羡慕得不行。

那个时候,并没有人想到,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在封建集权社会里,从家财万贯到一贫如洗,就是上面一句话的事儿。曹雪芹很快便迎来了家族的重大变故,个人命运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雍正五年,也就是公元1727年12月,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曹頫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

次年正月元宵节前夕,曹家被抄家。曹家在南京共有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483间,地八处,共计19万顷零67亩。全部充公,收归国有。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曾经风光无限的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曹家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为什么一到雍正时代就翻船了呢?

众所周知,康熙与曹家几代人有扯不清的特殊关系,对曹家一向纵容,六下江南,五次都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负责接待,有四次就住在曹府,关系之密切可见一斑。

康熙死后,新领导上台,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对曹家早就看不顺眼了,想当年,在册立太子这件事上,曹家完全站错了队,拥戴的是八阿哥,没想到最后是四阿哥登基。

四阿哥雍正上台站稳脚跟后,立刻成立了江宁织造专案组,老账新账一起算,着手搜集整理曹家的材料。

在专制体制下,这种官商勾结,亦官亦商的人根本经不起调查,一查全是事儿,没一个干净的。

曹頫入狱后,曹雪芹全家老小及仆人共114口,被迫搬出豪宅。雍正对曹家也算仁至义尽,并没有赶尽杀绝,保留了曹家在北京崇文门外的十七间半老宅,以及土地若干,奴仆若干,

曹雪芹从此定居北京。

北京的冬天很冷,让从小就生活在南方的曹雪芹很不适应。

更让他不适应的是,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大把花钱了。

从小养尊处优的曹雪芹,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通过亲戚关系,在内务府找了份抄抄写写的工作,干了没多久,嫌工资低,又跳槽到了专为满清皇室子弟开办的学校里担任助教,在这个岗位上,曹雪芹干了差不多有十几年。

尽管是国内最顶级的贵族学校,可在里面当老师能挣几个钱,北京的物价你们也知道,靠曹老师一个人的工资,如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乾隆十二年,曹家在崇文门外的老宅和家产已经快卖光了,没办法,曹雪芹全家搬到了北京西郊,毕竟郊区的物价要便宜一些。

那一年,曹雪芹33岁,真正艰难的日子开始了。

艰难到什么程度?

曹雪芹在写给朋友的诗中说:「举家食粥酒常赊」。米饭已经吃不起了,平时只能喝粥,喝酒经常要赊账。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对于一个曾经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富二代来说,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

找亲戚帮忙?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你说你一上门,不是借钱就是求人办事,谁受得了?周围的亲戚们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曹雪芹,这让曹雪芹深刻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那段日子里,曹雪芹十分消沉,终日唉声叹气,借酒浇愁。

朋友看不下去了,劝慰他: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也别去求人家看人家脸色,为什么不另辟蹊径,发挥自己的专长,静下心来,好好写本书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对呀,这些年来,家族的兴衰荣辱,个人的浮浮沉沉,这些经历还不够波澜壮阔吗,还不够跌宕起伏的吗?来人,拿笔来!

因为白天要工作,还要养家糊口。所以,曹雪芹的这部小说写了很长时间,进度非常缓慢,写得非常艰难,史书上讲:「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以说,曹雪芹后半生的全部精力和心血,都花在了这本书上。

别的不说,光书名就改了好几次。小说最初叫【风月宝鉴】,我觉得蛮好,挺吸引人的,但不知道为啥,后来又改名叫【石头记】【金玉缘】【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等等,直到最后,才正式定名为【红楼梦】。

乾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763年2月12日,除夕之夜,贫困交加的曹雪芹病逝于北京,享年48岁。

据说,直到曹雪芹离世,这本书都没有真正完成,我们今天看到的120回本,前80回是曹雪芹写的,后40回为别人续写。

【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就不说了,后世已经把这本书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无人能及的高度。时至今日,你要是敢公开说一句「其实我觉得【红楼梦】也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那你就等着挨骂吧。

关于这本书,争议颇多,围绕作者、版本等方方面面,许多人皓首穷经,钻研一生,以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科叫「红学」,相关研究人员则被尊称为「红学家」,特别神奇。

总之,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反正【红楼梦】就在那里,就是那么骄傲地矗立在文学之路上,如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让人望而兴叹。

我想了一下,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哪本书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