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许世友陪同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总理的教诲令他深受启发

2023-12-28历史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无论是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还是各种应用,都在不断地向我们推送信息。

这些信息的数量和种类繁多,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挑选和处理这些信息,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它们。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信息挑选和处理。

许世友将军庆祝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提出公路桥必须在1969年元旦之前通车。虽然有困难,但他自信满满,展示了他的力量,一次抱起200斤重的沙袋。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上建了两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虽然修建难度相当,但条件有所不同。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得到了苏联的帮助,历时两年零一个月。

而南京长江大桥在选址、勘测、计划过程中,中苏关系出现问题,但仍然全部由我们自己完成设计。虽然困难重重,但许世友将军的坚持和自信,使中国人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许世友将军在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除了缺乏材料和人力之外,社会环境也对大桥的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

许多年轻的工人不上班,老工人也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许世友将军对此感到心急如焚,作为南京军区司令员,他不能坐视不管。

在南京长江大桥的选址会议上,他曾提出过自己的建议:「南京长江大桥因为连接长江南北,建桥时最好选择在现有轮渡的地方建设大桥,这样做可以强化交通枢纽的作用。

」他对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由于大桥工程的新工人不断被精简,他十分着急。然而,周总理批准南京长江大桥作为特例继续招工、购买机器,才解决了一部分实际问题。

为了支持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许世友给予了相当的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机器给机器。」柴书林是许世友点名要回来的,他原本是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当时已经被调到了上海铁路军管会主任,在许世友的一生令下,他又被调到了南京长江大桥工地上,率领工程兵二团以及支援大桥建设的部队等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战斗。

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许世友的身影时常可见。他看到工人们正在抬沙袋,忍不住也要试试身手,上去就要拎沙袋。

一个军事干部怕他闪了腰,赶紧过去扶他,却没搭上手。「我要用你扶。」许世友回头白了一眼。他抱起200多斤重的沙袋,向前走了好几步才放下。

人力和物力齐备后,许世友开始对工程进度提出要求。原计划公路桥要到1969年7月1日才能通车,铁路桥则要在1968年年末建成通车。

许世友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进度太慢。工程指挥部听取了他的意见后,重新制定了计划,讨论了工程进度和竣工时间,并提出了一个方案:「工程在1969年以前全部完工。

」然而,许世友仍然不满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1968年10月1日前一定要通车,向国庆十九周年献礼,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

」虽然这个安排有些紧张,但最终经工程部与许世友反复商量,采取了折中,即在1968年9月底完成铁路桥,年末完成公路桥。

在那段施工最紧张的日子里,许世友几乎每天都在工地上,有时充当指挥员,有时也当战斗员,以保障大桥的整体施工。

南京长江大桥于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率先通车,许世友参加了剪彩仪式,并提出公路桥必须在1969年元旦通车。

工程人员抓紧时间,仅用18天就完成了原计划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土石方任务。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全线贯通。

典礼当天,天空阴沉,下着小雨,许世友坚决不用雨具,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那个年代,能够建成这样一座举世瞩目的大桥,确实是世界奇迹。

需要指出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跨度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四倍,但全部是我们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成的。虽然大桥通车,但许世友并不满足,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69年,许世友陪同毛主席一起视察南京长江大桥,并对大桥能否满足战备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作为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将军,许世友深知大桥的军事作用。

在大桥尚未竣工之际,许世友在大桥建设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要检验大桥的质量。他认为大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颜面,而且还是长江战备的重要保障,所以他决定用坦克来检验桥梁的质量。

这一想法在南京军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些人支持他的观点,认为只要坦克能过桥,那么大桥的质量就没有什么问题;而另一些人则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大桥是举国之力才建成的,如果因为坦克过桥而出了问题,那该如何解释?

尽管如此,许世友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找到了桥梁专家,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坦克过桥的数据。为此,他还专门调来了两辆32吨重的62式坦克,并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和分析。

结果显示,坦克过桥完全没有问题。为了保护路面,坦克在通过桥梁之前,先铺设了一层茅草,并进行了洒水。此外,坦克在行驶过程中严禁调整方向或掉头行驶。

1969年9月初,许世友亲自从苏北调来一个装甲团。在试验当天,许世友坐在指挥车上,除了前面有4辆摩托车开道外,还有两辆宣传车不停地广播宣传,几乎全南京市的人都知道了,许司令要用坦克来检验大桥质量的消息。

118辆坦克隆隆驶过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市民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这座桥不仅支撑了坦克,还在潜射导弹试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潜射导弹的发射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弹射时需要保证潜艇的安全。美国曾经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但我国潜射导弹总设计师黄纬禄和科学家们找到了解决办法:新建的南京长江大桥。

这座桥的水陆交界处可以作为试验地点,而且不需要修建复杂的塔吊设施。虽然资金是一个限制因素,但钱学森给予了支持。

「这是非常创新的想法,你们也是核潜艇之父啊。」

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一句教诲令许世友深感触动。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并非一帆风顺,工人们为了赶在规定日期前完成,几乎拼尽全力。

尽管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工程,但真实的故事仍然令人深思。当时任大桥局二桥处设计组助理工程师常荣五回忆起一件事:1968年9月30日,是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的日子。

但就在前一天,大桥上的脚手架还都在上面。常荣五临走前,看着大桥上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心里想:「明天能通车?

不可能,那么多脚手架,一夜之间不可能拆除。」但事实让他大吃一惊,同事李玉书第二天叫醒他时,他发现大桥上的脚手架一夜之间被拆得干干净净,上万立方米木材的脚手架,全部堆在南岸引桥下的钢梁预拼场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确实创造了奇迹,无论不谈大桥的建设,就光说一夜之间拆掉大桥上的脚手架,这种动员能力,怕是只有我们才能做到。

但让常荣五感到无奈的是,桥头堡大多都是混凝土设计,凝固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尤其是上部的悬臂梁过早的拆模是要出现问题的。

当天坐完彩车后,常荣五爬上桥头堡,一番细致的检查之后,果然发现,桥体上出现了许多裂缝,尤其是悬臂梁的根部,裂缝相当严重。

常荣五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工宣队、军代表。两天以后,上级要求迅速查明情况。常荣五接手了这个任务后,带着十几名工作人员,拿着放大镜,细致的检查了桥体,结果发现了200多条裂缝。

好在有常荣五的及时发现,大桥工程处迅速出动,将出现裂缝的地方进行了妥善处理,这才没有给大桥留下安全隐患。

周总理陪同罗马尼亚领导人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罗马尼亚朋友对此赞不绝口。解说员介绍这座大桥是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用的全部都是国产材料。

周总理提醒大家实事求是,不要说的太满。周总理解释,南京长江大桥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桥上曾出现过裂缝。他不满于「自行设计、自信建造」、「用的全部都是国产材料」这种说法,因为南京长江大桥是在武汉大桥的基础上建造的,吸取了武汉大桥的经验。

钢轨上还有俄文字母,建武汉大桥剩下的材料,也支援了南京大桥。周总理的话,体现了他坦率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大国总理的胸怀。

许世友与大桥施工技术人员合影,总理的几句感慨让他深受启发,他转身对身边的同志说:「你们要注意这件事。」中午,许世友安排了一顿特别的饭菜,全是野味,连鱼都是他自己养的,看起来非常丰盛,又不浪费。

周总理非常满意,临走时他还付了伙食费。南京的宾馆一开始不肯收,但在总理的坚持下,他们还是收下了。后来,许世友去北京开会,总理的警卫参谋找到许世友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补交伙食费。

工作人员拒绝了,但警卫参谋坚持说:「一定要补交,上次寄给南京的伙食费,宾馆说已经结账了,所以又退回来了。

总理知道了,肯定会批评的。」总理严谨的态度让人佩服。总之,那个年代能建成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大桥,真是奇迹。

图|1968年9月30日,南京市五万多群众庆祝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为了能在1968年国庆节前通车,大桥建设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加班加点,甚至有很多群众和单位自发前来帮忙。每天都有三万余名工人在工地上劳动,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五万。

一位老桥工回忆道:「那时候,大桥的变化几乎一个小时一个样。」让南京市民印象深刻的则是1969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当天,尽管天空中下着小雨,但南京城的百姓几乎全部出动,他们欢呼雀跃,为大桥的建成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据当年参加活动的解放军战士回忆,活动结束后,他们在桥下捡到了几箩筐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