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74年周总理扣下妻子的任命书,整理遗物时被发现,原因让人泪目

2024-05-16历史

周总理与邓颖超在风雨中相知相伴了半个多世纪,感情非常深厚。

可在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大家整理他遗物时竟发现,周总理在1974年将毛主席的一份指示给「扣下」了。

而这份指示的内容就是关于邓颖超的。

那这份指示具体说了什么?周总理为何没有公布呢?

总理病重,心系百姓

在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许多同志都牺牲了。为了把牺牲同志的工作都承担起来,我们活着的人更应加倍工作。」

周总理的这句话既是他整个政治生涯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映射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

自新中国建立之后,周总理就通宵达旦的处理政务。

据历史资料记载,仅在1966年5月至次年2月的这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周总理仅接见群众组织代表就有160余次。

平均下来,仅这一项工作几乎就要达到一天一次,其工作强度可见一斑。

1972年5月,医疗人员在对周总理的身体进行检查时,发现其患有膀胱癌。

但周总理依旧辛苦地工作着。

根据史料记载,仅在1974年上半年里,周总理连续工作24小时的情况先后共出现了5次;工作时间超过19个小时的情况也拥有38次。

1974年的2月,因为病情原因,医生建议周总理立即停下工作,住院治疗。

为了让周总理专心治病,党中央决定在周总理入院期间,由邓小平担任第一副总理。

但即使是这样,周总理依旧放心不下国家与人民。

根据周总理卫士高振普的回忆,周总理入院期间,光约人谈话就多达220余次,会见外宾也有六十余次,凭借每次都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

用高振普的话来说:「总理是在拼了命地争取时间为党工作。」

入院期间,周总理听说甘肃某地区遭遇了大旱,粮食大幅度减产,百姓们缺衣少食,生活极为困难。

听闻这个消息后,周总理掩面而泣,深深自责。

为此,他向下级部门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地方政府必须立即解决救灾与百姓安置问题。

此后不久,总理收到了一封来自山西某地区的来信,写信的人是一位当地的普通群众。

他在信中反映:当地虽然处于偏远山区,但食用盐的价格竟然比大城市还要贵一分钱,家里贫困的普通百姓,已经连食盐都吃不起了。

看过信后,周总理立刻向下级部门做出了指示,叫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将当地百姓的吃盐问题给解决掉!

何为心系百姓?这就是心系百姓!

也正因如此,著名作家冰心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周总理付出的爱最多,所以他得到的爱也最多。」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甘愿为人民奉献出一切的好总理,却对自己的爱人格外「苛刻」,这又是为什么呢?

被总理藏起来的任命书

无论是从革命资历上来讲,亦或是工作能力是来说,邓颖超都完全配得上当一个正部级干部。

可为了不让下级单位因为他与邓颖超的夫妻关系而为难,周总理自从北平宣布和平解放之后,就一直不同意让妻子担任政府机关的领导。

当时,考虑到周总理在抗日时期,曾在国统区与许多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非常熟悉,所以中央领导决定将「组建临时政府」这一重任交付给他。

周总理办事一向缜密,为了大局考虑,所以他启用了很多曾经在国民党当差的人,比如傅作义、李书诚、张治中等。

可当新一届政府任命公布的时候,这些被委以重任的国民党人士,却反而有了意见。

他们不是对自己的任命感到不满,而是对邓颖超的任命而感到不公。

素有「和平将军」之称的张治中就曾为此事亲自找上门来。

在他看来,邓颖超完全有资格当一名部长级别的干部,而周总理不为其安排官职的做法恐怕无法服众。

江鲜云也找到了周总理,询问为什么不给邓颖超安排一个部长职位?

周总理见江鲜云罗列出了邓颖超的履历,他也不再隐瞒,推心置腹地对她说明了这么做的理由。

原来,周总理害怕一旦自己与邓颖超同时担任临时政府的要职,会影响下属部门的工作。

试想一下,如果邓颖超担任了某一个部门的最高领导,那么当她向下级单位下达指令或文件时,下级单位的领导会不会认为「这或许是周副主席的意思」?

如此一来,下级单位在执行工作的时候就会很为难了。

周总理正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所以才故意这样做。

所以在新中国建立后,邓颖超才会一直担任妇联的工作。

而在1974年,在一次中央政治局关于四届人大人事安排的工作会议上,有些人提议给邓颖超安排一个副委员长的职位,这条建议得到了大会的一致认可。

这一年的12月23号,周总理亲自飞抵长沙与毛主席会晤,两人商讨的议题中,就包含着第四届人大人事安排的事宜。

对于其它人的任命主席均表示同意。

可唯独到了邓颖超这里,毛主席有了些不寻常的举动。只见主席亲自拿起了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我同意在四届人大上安排邓颖超同志一个副委员长的职务」。

可待到周总理回到北京后,除了邓颖超的这条任命没有执行外,关于第四届人大其他人的人事调动,全都遵循了主席的指示。

周总理将毛主席亲自写的这份任命书,偷偷锁在了自己的柜子里。

直到他去世后,他的秘书在清理遗物的时候,才在抽屉里找到了这份周总理一直想要隐瞒的秘密。

这份主席书写与1974年底的任命书,直到2年后才正式生效。

而得知周总理这一做法的原因后,大家无不感动落泪。

那么,身为相伴了半个世纪的结发夫妻,邓颖超对于自己丈夫的这种做法又是作何感想的呢?

邓颖超: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

邓颖超完全明白周总理这么做的用意,也全力支持了他的做法。

所以在1966年之后,邓颖超便不再主动与任何人进行往来。

在周总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邓颖超一直默默地守候在他身旁。

那段时间里,邓颖超每天都会带着最新一天的报纸来到医院看望周总理,如果周总理想听新闻,她便一字一句地将报纸上的文章都给他听。

如果周总理想要知道下级部门的工作进展,她就将汇报文件念与他听。

那段时光对于这对革命夫妻来说,或许才是最为美好的回忆。

曾经,因为工作需要,夫妻两人聚少离多,如今两个人终于有时间好好地相伴在一起。

周总理逝世后,人们在整理其遗物的时候,意外发现了总理生前刻意隐藏起来的秘密:邓颖超的任命书。

如果当初丈夫不这样做的话,自己很有可能已经成为副委员长,但邓颖超得知此事后却毫无怨言,她说:「恩来这样做,我很理解」

因为她非常清楚,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虽身为一国总理,却总是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一切都在为人民着想。

他虽对革命做出过伟大的功绩,但是他却从不以此来标榜自己,反而时常检讨,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深感自责。

他把党风看得比生命都重要,而作为他的结发妻子,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搞特殊化呢?

生前,周总理曾特意向妻子叮嘱过自己的后事安排。

当时很多人的丧葬观念仍然是「入土为安」。

可是在包括周总理在内的国家领导人们看来,这种传统的丧葬观念以及殡葬制度,不仅会给个人以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财富损失。

而且对群众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形成了一定阻碍。

所以一场由党中央领导人所牵头的移风易俗行动正式开始了。

1956年4月27日,毛主席、周总理等一百五十余位中央领导人,共同在【倡议实行火葬】上签了名。

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带头倡议,在去世后施行遗体火化,不建坟墓、不立墓碑,仅仅保留骨灰以供后人缅怀。

在这之后不久,周总理就与邓颖超做了一个约定,在两人去世之后,都不要保留骨灰。

如果总理先走,那么邓颖超就要把他的骨灰洒在祖国的江河湖海。

让他与心爱的祖国融为一体,让他的骨灰化作鱼儿的养料,为全国范围的移风易俗起到带头作用。

用周总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总理去世后,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悲痛的心情之中。全国各地的群众,纷纷自发地来到北京,以不同的形式寄托着他们对周总理的哀思。

见到人民群众做出这样的举动,一些中央领导为了照顾人民群众的心情,于是向邓颖超提议:把总理的骨灰在西花厅再放几日,过几天再施行抛撒骨灰。

可这一提议,却遭到了邓颖超的严厉拒绝。

只见邓颖超向提出建议的高振普挥了挥手,严肃地说道:

「你们要认清,撒骨灰也是一场革命。……这是我和恩来同志共同进行的一次革命啊!」

1976年1月15日傍晚,载着周总理骨灰的飞机从北京机场缓缓起飞,在邓颖超的深情注视下,渐渐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当飞机的飞行状态渐渐稳定之后,执行此次任务的秘书,将总理的骨灰抛洒在了首都的上空。

这么做的寓意,就是希望让总理的在天之灵与他所挂念的人民永远相伴在一起。

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是总理生前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密云水库,则是当年总理直接领导安排建设的,这里是总理治水为民的最大见证。

所以,当飞机掠过这里的时候,人们便将总理的骨灰缓缓抛洒了出去。

当飞机进入天津境内之时,工作人员缓缓打开了第三个装有总理骨灰的骨灰盒。

天津不仅是总理与妻子爱情种子发芽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两人革命事业的起点。

将总理的骨灰撒在这里,相信他一定会高兴的。

最后,飞机飞到了山东的滨州,将最后一包总理的骨灰撒在了黄河的入海口,作为华夏儿女,总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回报母亲河的哺育之恩。

这就是我们热爱的周总理,他就像一颗蜡烛,燃烧的是自己的生命,照亮的却是国家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