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追随蒋介石的五名国军上将,到台湾后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2024-01-26历史

追随蒋介石的五名国军上将,到台湾后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在解放战争中,随着国民党的不断溃退,蒋介石被迫采取「撤守台湾、反攻大陆」的战略。在谋求「重返大陆」的设想中,许多跟随国民党的人纷纷登上飞机前往台湾。

在离开之前,蒋介石亲自发布命令,要求「救援」四类人员一同撤离。这四类人包括高校领域的杰出人才、政治界的支柱人物、国民党高层官员的家属,以及学术界的权威人物。在那些战功显赫的军官中,除了国民党最高领导者蒋介石这一特级上将之外,还有五位一级上将。

每一位上将都在国民党历史上留下了卓越的业绩。然而,曾经的辉煌如今已经成为过眼云烟。这五位一级上将逃亡到台湾后,他们的最终命运又将如何?

忠诚无比的陈诚 看着陈诚的照片,一个清瘦的身影映入眼帘。陈诚年轻时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原本平凡的生活本可以持续下去,但陈诚选择了北漂,为了家庭的开支,他放弃了平凡的教师职业。

陈诚曾试图报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追求自己的报国梦想。然而,由于成绩不佳和身材矮小,他未能如愿。不甘心失败的陈诚通过同乡杜志远的关系,最终获得了进入保定军校学习的机会。

当时的陈诚已经是一个有家庭的人,但他毅然决然地选择重新学习。在家庭、事业、学业之间权衡,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想象一下,如果现在的我们在有了家庭的情况下,要重新到陌生的地方学习三年,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陈诚展现了他的坚韧决心。

陈诚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保定军校,但他并未加入备受欢迎的步兵营,而是选择了炮兵营进行学习。

陈诚的预期与实际班级分配有所不同,班级的选择似乎对未来在战场上的表现有所启示,当时步兵战斗方式相较于炮兵更受欢迎。然而,陈诚并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

1920年,陈诚加入国民党,参与孙中山率领的山西江征。在这次战役中,陈诚因伤住院,蒋介石慰问伤员时与他首次相遇。陈诚的才华在棉湖战役中得以展现,这也是他受到蒋介石器重的起点。在对抗陈炯明的叛乱中,陈诚率领炮兵连运用炮火优势,扭转了战局,使蒋介石由被动转为主动,获得了战场上的优势地位。陈诚的表现让他迅速受到蒋介石的赏识。

从棉湖战役开始,陈诚逐渐得到蒋介石的提拔,最终达到仅次于蒋介石的地位。为了巩固两人之间的关系,蒋介石采取了联姻的手段,将自己的干女儿嫁给了陈诚。陈诚欣然接受,与原配离婚后迅速与谭祥结婚,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蒋介石在用人上注重黄埔军系、同乡和忠诚等因素,而陈诚一生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他不仅为了回报蒋介石的知遇之恩,更是出于自己的爱国情怀。

周总理曾赞扬陈诚是个爱国者,反对美国操弄「两个中国」的立场。即便在国民党撤退到台湾时,陈诚仍然是蒋介石信任的人。

在决定退守台湾后,蒋介石首先派遣陈诚前往台湾进行整顿处理,这表明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与前线战场的失败相比,陈诚在台湾的经济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蒋介石成功撤退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国民党人安全回到台湾。

随着时间推移,蒋介石对陈诚的依赖日益加深,他被任命为台湾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院长和国民党副总裁,领导台湾进行土地革命,为经济建设作出显著贡献。尽管陈诚和蒋介石的观点可能不总一致,但只要蒋介石下令,陈诚总是会忠实执行。

蒋介石对这位忠诚的部下一直保持客观的态度。当陈诚因疲劳辞职时,蒋介石坚决拒绝,认为台湾建设离不开陈诚,显示了陈诚在蒋介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1965年,陈诚因肝癌离世,蒋介石亲自主持了他的葬礼,许多与陈诚共事的人也前来送别。陈诚终其一生,对蒋介石忠心耿耿,成为在台湾得到提拔的高级将领。

然而,其他四位上将并没有得到如此的重视。尽管曾在一时权威,一旦退守一隅,其他四位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不堪一击的叛徒——何应钦 早年加入同盟会的何应钦,曾是孙中山的同窗,与蒋介石在沪军总督府合作。他的同乡、同事身份在蒋介石心中具有特殊地位,被看作是未来共同努力的伙伴。

在蒋介石第一次被迫下野之前,何应钦一直是他的得力助手。

1924年,蒋介石创办黄埔军校,何应钦担任校务,显示了蒋介石对他的重视。在北伐战争中,何应钦作为第一军的军长,保卫广州总部,同时在湖南出兵,清扫了长江中下游的军阀势力。

何应钦因此成为国民党内的重要人物,1935年,担任国防部长的他晋升为一级上将。在抗日战争中,何应钦也担任要职。

从作战能力、社会关系和威望三方面来看,何应钦在国民党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与陈诚不同,何应钦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想法」的人。

在蒋介石首次被迫下野时,身处孤立无援之境的蒋介石特意朝何应钦看去。然而,何应钦并没有给予蒋介石期望中的支持。在此之前,由于考虑到蒋介石积累了太多敌意,何应钦与桂系的李宗仁早已私下达成默契。

蒋介石对陈诚的忠诚深感认真,因此对背叛自己的何应钦充满了痛恨。何应钦的背叛让两人之间产生了裂痕。尽管在接下来的时光中,何应钦仍然是蒋介石的重要助手,但是一旦出现叛变,十年之怀恨。在蒋介石的眼中,何应钦已不再是曾经值得信任的形象。

随着失败退守台湾,何应钦逐渐被边缘化,失去了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蒋介石将他调至边缘职位,甚至一度排除出国民中央委员会。

何应钦意识到大势已去,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他开始着眼于实现自己的站稳脚跟。然而,在国民党失势的情况下,何应钦也难以再次崛起。

1986年,何应钦因中风住进医院。

1987年,何应钦离世。

何应钦的一次背叛伤透了蒋介石的心,两人之间建立了难以逾越的隔阂。而与此不同,白崇禧则是一开始就与蒋介石关系不和。明刀易避,暗箭难防,对于白崇禧这种明显的不合,大概进行公然排挤是正常的。

被赞誉为「小诸葛」的白崇禧以卓越的战斗指挥才能著称,与李宗仁一同被称为「李白」,代表桂系。白崇禧作为政治上的竞争者,与李宗仁一同构成了对蒋介石直接的政治威胁。

在北伐战争中,白崇禧率领桂军穿越中国,曾一度以出色的战绩为其部队树立了「善打」之声誉。

1949年的青坪树战役中,白崇禧坚持作战,以劣势部队重创了四野钟伟军,甚至让林彪误以为白崇禧将反攻武汉,迫使林彪撤退,从而争取到撤退时间。

白崇禧在对日战争中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时换时间」的思想,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日军尊称为「战神」,凸显了他的战斗能力和智谋。

然而,毛泽东对白崇禧的评价是「狡猾阴险」的军阀。尽管白崇禧在作战计谋上展现了狡猾和阴险,但由于与蒋介石关系不和,除非万不得已,否则蒋介石不愿启用他。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计划进行徐蚌会战,白崇禧因其出色的指挥才能被委以指挥任务,但后来却食言。

在美国准备支持李宗仁、蒋介石可能下野的背景下,白崇禧的临时变卦被认为是故意削弱蒋介石的势力。

在山东战场,当我军计划歼灭黄维军团时,蒋介石希望张淦兵团参与战斗,解救困境。然而,白崇禧拒绝参与,其原因不明,导致蒋介石只能调动宋希濂兵团,但由于白崇禧的阻挠,计划未能成功。

在庞大的战场上,白崇禧为了个人恩怨和私人算计而干扰军事行动,这种狭隘的心态让国民党难以获得胜利。蒋介石对何应钦的一次背叛感到深切痛恨,对于白崇禧这样的狭隘心胸者更是难以原谅。

撤退到台湾后,鉴于白崇禧在桂军内部多次试图排挤李宗仁,以其善于权谋的声誉,蒋介石对白崇禧心存警惕。白崇禧自信地随蒋介石前往台湾,双方均深信暂时的偏安是为了蒋介石未来反攻大陆的计划。

然而,一旦蒋介石展开反攻,白崇禧将成为一把锋利的刀。尽管他的军事价值将日益凸显,但随着时光流逝,反攻大陆变得遥不可及。由于白崇禧心机过多,蒋介石对他进行了密切监视。有传言称,在李宗仁返回大陆后,蒋介石担心白崇禧逃脱,还有说白崇禧的死是蒋介石所策划的。

1966年,白崇禧在家中去世,全身发紫。虽然被誉为「战神」,却未能善终。白崇禧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充满权谋的人物,提及其名字便令人感到压迫。与此同时,山西军阀阎锡山也是历史上的一重要人物。

阎锡山,形容政治是「让对手下来,咱上去」的墙头草。他的政治立场像是随着时代的风而左右摇摆。在袁世凯复辟时,阎锡山支持袁世凯成为皇帝。尽管后来袁世凯失败,阎锡山继续反对政府,并成为国民军,支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尽管他最终与蒋介石一同前往台湾,但在1930年的反蒋过程中,他曾与李宗仁等人共同讨伐蒋介石。张学良入关后,阎锡山逃到了日本占领区躲避。

随后,阎锡山再次乘坐日本飞机准备回到山西反对蒋介石,蒋介石以承认阎锡山地位并给予国民党内职位为条件,阎锡山才得以复位。

阎锡山在山西积极发展经济和教育,成为一位地方军阀。然而,他的手段极其残暴,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并实施剿共政策。这位政治立场曲折的军阀也曾与共产党合作,1936年宣布联共抗日,但在1937年提出联日政策。

谁能为阎锡山提供利益,谁就有可能成为他当前的统治方向的主导者。然而,这种倾向都是短暂的,他不愿意长时间忠诚于任何一方。尽管在山西推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但他也大肆抢夺民众的粮食,揭示了他作为一个旧军阀的真实嘴脸。

曾一度认为日本将占领中国的阎锡山曾热衷于与日军合作。抗战胜利后,他转而与共产党交战,在上党战役中被共军击败。

1949年,阎锡山声称愿与大家共同牺牲,但最终仍乘坐飞机离开战场。6月2号,他前往台湾。然而,蒋介石并没有重用这位行为狡诈的人。阎锡山也明白自己的位置,选择自觉退居幕后,离开山西成为第二线的人物。

晚年,阎锡山开始著书立作,只在必要场合露面。蒋介石对此表示满意,与白崇禧不同,没有进行过密刻的监督与排斥。

随着阎锡山在台湾失去靠山,他的部下逐渐认识到他的没落,纷纷离开。后来的生活中,三五旧部下会与他聊聊自己的近况,追忆昔日军阀时光。

晚年,只有一个部下陪着阎锡山著书立作,尽管他们想要离开,但阎锡山没有同意。最终,他需要有人追随来维护曾经的荣耀。1960年,阎锡山在台北病逝。

南天王陈济棠,曾从小排长成长为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总指挥,是蒋介石带领的五位一级上将之一,与蒋介石共渡江来到台湾。

陈济棠的夫人莫秀英被广东当地尊称为广东之母,而他本人则被尊称为南天王。尽管与南京政府存在矛盾,但他在广州一带占据重要地位,致力于发展当地经济,与夫人共同推动了地方治理,使该地区繁荣昌盛。

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视是陈济棠的主张,与他在台湾退隐后从事的事业密切相关。他自称是孙中山坚定不移的拥护者,并强烈主张清共。然而,这种坚定信仰在第五次围剿中却与他给予红军让路的举动形成鲜明对比。

在第五次围剿中,蒋介石命令陈济棠围剿红军。陈济棠在围追堵截红军的同时,却偷偷下令给红军让路。这一行动未能实现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计划,反而引起了蒋介石的怀疑。陈济棠执掌广东的军政大权,但功高盖主,使其在部下中引起巨大的忧虑。为了监视他,蒋介石甚至派遣一个省长前往广东。

陈济棠与蒋介石的关系暗流涌动。表面上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实际上却与汪精卫合作,成立广州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对峙。在解放战争中,尽管陈济棠实力雄厚,但随着国民党势力不断退缩,他最终带着残部撤退至台湾。

在台湾退守时,陈济棠逐渐失去手中的军权,被安排在较为闲散的职务。他是一位真正的儒将,把台湾生活用于推动教育事业,专注于国学的发展,弘扬忠孝文化,远离政治的纷争。

1954年,陈济棠在视察学校时因脑溢血突然离世,享年64岁。

尽管道路荆棘艰险,但操弄权谋的人也可能最终被权谋所掌控,一生鏖战的终点或许是隐退的南山。在团结缺失的内部,个体即便再卓越威猛,亦可能成为散沙。前人的经验应成为后来者的教训,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