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3年宋氏三姐妹罕见合影,虽坐在一起,但早已貌合神离各怀心事

2024-01-21历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3年,宋氏三姐妹相聚重庆,为抗日宣传动员。

从左到右依次是老二宋庆龄、老三宋美龄、老大宋霭龄。

别看她们一母同胞,性格却大为不同。

其实,从这张照片就能窥见端倪。

即使坐一起也难掩三姐妹貌合神离。

坐在一条长椅上的宋蔼龄一脸得意之色。

宋美龄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独坐一椅的宋庆龄却是神情端庄、淡然。

纵观三人一生,尽管追求不同,但不可否认,她们在各自的道路上都是成功者。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宋氏三姐妹的故事。

宋氏三姐妹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没有比宋家更显赫的家族。

而论传奇,没有比宋家三姐妹更声名远播的。

有人说,她们是近代中国最有福气的女人。

多少人被雨打风吹去,唯有她们依然能绽放自己的美丽,一生荣华富贵,一生长乐无忧。

宋氏三姐妹前半生的富贵,靠的是她们老爹打下的江山。

后半生的荣华,靠的则是各自的政治影响力。

要论宋氏家族的崛起,三姐妹之父宋嘉树功不可没。

他是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幼年因家中贫困被过继给其堂舅。

等到1872年,9岁的宋嘉树便跟着长兄去苏门答腊学艺谋生,而后又辗转到美国波士顿,被人收养为义子。

16岁那年,他加入基督教,成为一名传教士。

或许正是常年奔波见过太多剥削压迫,让他渐渐成为一名心怀革命的传教士,也让他明白金钱的重要性。

1892年,宋嘉树转战商业。

在他的经营下,宋家逐渐成为民国顶级家族。

直到两年后,他结识了孙中山,更是直接成为其背后的「金主」。

自然,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三姐妹,生来就拥有不平凡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宋嘉树非常重视教育。

三个女儿很早就先后赴美留学,因此个个思想开放,才华横溢。

作为大姐,宋霭龄最早于1904年赴美。

只是,孤身一人的她难免受到歧视。

令人意外的是,其没有唯唯诺诺忍受。

为了出这口恶气,宋霭龄竟当着媒体揭短美国,使罗斯福不得不公开向她道歉。

而排行老二的宋庆龄是在1907年去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

那个时候,除了苦读,她最喜欢旅游。

对他人来说这是一种消遣,但在她看来却是增长见识、接触乡民的机会。

她同情黑人,关注美国当时的工人罢工、学生罢课.

因为此时,国内也开始兴起了新思潮和相关的运动。

与两个姐姐相比,宋美龄的留学时光则显得十分快活。

她天生活泼顽劣,喜欢热闹,常常出席各种舞会活动。

三姐妹性格的不同,从早年就一览无余。

相聚在美国的那段时光,可以说是宋氏三姐妹最珍贵的回忆。

她们一起探讨学习,一起谈笑玩乐,在异国他乡,手足亲情更显珍稀。

即使后来走上不同的道路,这段姐妹情深的岁月依然是回忆中最美好的片段。

当时的人都没想到,在多年以后,宋氏三姐妹会成为影响甚至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

分道扬镳

或许性格和做事风格还不足以让三姐妹渐行渐远。

但她们的婚姻,却注定了其终将分道扬镳,走向不同的去处。

1910年,大姐宋霭龄回国后,便跟着父亲一起追随孙中山。

她也曾当过孙中山秘书,是一名兢兢业业搞过革命的有志女性。

不过,自1914年9月嫁给财政部部长孔祥熙后,她便一心打理家族财富。

凭借自身的经商天赋,宋霭龄让本就强强联合的孔宋家族,更加如日中天。

事实上,说宋霭龄当时掌握国民政府的财政命脉也不为过,手掌翻覆之间就是金山银山。

虽然和两个妹妹比起来,她的名声权力要稍逊一筹。

但宋霭龄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民国第一富婆,以至于后人都无法统计她具体有多少藏品和存款。

1943年,孔祥熙因贪污一案,要携全家逃往美国。

当时,她们一路上都在付高额打点费,还在美国买下一座160万美金的豪宅。

2005年,香港佳士得拍卖孔祥熙的家族珠宝。

当天拍卖会上出现的翡翠珠宝,不仅数量多,还件件都是精品。

显然,这个大姐有胆识,有手段,重权爱财,最为看重家族利益。

而这一点从她极力支持小妹宋美龄嫁给蒋介石就能看出。

虽说,蒋介石颇受孙中山赏识,但毕竟出生平平,根基浅薄,当时还成了个下野军人。

更重要的是,他情史混乱,在广州至少有一两个情妇。

这种男人,人品出身没一样拿得出手,还想高攀宋家千金?

不光宋家,连孔家也是强烈反对,谁都看得出蒋介石居心叵测,所图无非宋家的钱。

宋庆龄说,宁愿小妹死掉,也不愿意她嫁给蒋介石。

唯有宋霭龄看好蒋介石的野心与前途,预感他将来必定成就非凡。

她一出手就是一百万,要求宋美龄与男友分手,极力促成了蒋宋两家的这桩「买卖」。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成婚。

果不其然,原本下野的蒋介石凭借联姻,很快东山再起。

婚后第40天,他就重返政治舞台。

宋美龄也成为「第一夫人」,权势显赫,呼风唤雨,宋氏家族一时风光无限。

不过,宋美龄与「反革命头子」的结合也就意味着,从此她与二姐宋庆龄站在了对立面。

说起来,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事,才是真正的举家反对。

毕竟,两人年龄相差太大了。

1915年,他们成婚那一年,孙中山已经49岁,而宋庆龄仅22岁,相差整整22岁。

可她打小性格倔强,认定了孙先生与革命,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离家出走、颠沛流离、革命波折、丈夫逝世,宋庆龄带着孙先生的遗志,勠力奉献,成为万民敬仰的国母。

尤其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宋庆龄联合我党,讨蒋斥汪,与这些叛徒决裂。

其一度也与宋氏家族到了断绝来往的程度。

昔日手足情深的三姐妹,截然不同地分为两派。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都势同水火,互不相容。

但必须要说的是,这里指的只是政治上的不和。

1933年,宋庆龄住在上海时,蒋介石曾令戴笠派特务暗中监视并伺机下毒手。

宋美龄晓得后,两人为此大吵一架。

最终,蒋介石不敢直接对宋庆龄下手,便暗杀民权保障同盟会长和主编,以此恫吓宋庆龄。

但也正是出于政治利益,三姐妹都尽量不在公共场合见面。

哪怕是兄长宋子文的葬礼,三人也难以团聚,实在令人唏嘘。

不过,宋氏三姐妹并不总是对立,也曾有过通力合作的时刻。

那也是她们唯一的一次政治联动。

共赴国难

宋氏三姐妹因为政治阴影分道扬镳,也能为了民族利益暂且共赴国难,正如同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

1940年3月28日,三姐妹共同现身香港某饭店,成为一则躁动人心的新闻。

谁让她们一个是「国母」,一位权倾朝野,一位富可敌国。

彼时,宋家人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国家大事。

她们在大姐宋霭龄的寓所共住40天,其间接受新闻采访、商讨抗日事宜,又回到留学时期的融融洽洽,仿佛真心相亲相爱。

毕竟,其中的真情成分难以确定,能肯定的是,政治因素是主导。

宋庆龄自然是顾全大局。

1936年西安事变时,她可以为了抗日,出力营救蒋介石,现在也能为鼓舞全国抗日热情,与两个长期疏远的姐妹走到了一起。

与之相比,宋美龄与宋霭龄则显得别有用心了。

尤其是前者,纯纯把这件事当作政治表演,看重的是世人的拥护与瞩目。

否则也不会在宋庆龄成立妇女抗敌后援会后,紧跟成立妇女慰劳自卫抗敌将士总会,且霸道地说其他组织都是她的分会。

对宋美龄的做法,宋霭龄嗤之以鼻。

宋庆龄却不置可否,甚至还配合她将组织改名为「妇女慰劳自卫抗敌将士总会上海分会」。

这就是格局,在她看来大敌当前,一切都是抗日服务。

她本就不是计较名利之人,国家和人民才是她最为看重的。

再看看大姐宋霭龄。

她之所以积极抗日,其实也是因为日本侵略者断了她的财路,不赶跑日本人,生意实业都没法做。

所以人们都说,三姐妹一个爱权,一个逐利,一个爱国爱民。

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国难面前,不论动机如何,能团结协作,为抗战贡献力量,已是难能可贵。

当时,三姐妹一起公开现身香港饭店,就是为了向世人传递,共赴国难,救国抗日的重大信号。

她们先后发表了讲话,其中的细节也很有意思。

第一个发言的是宋美龄。

她用一种领导人般的赞赏口吻,高度肯定了二姐为抗战所做的工作。

接着宋庆龄说话,一开口就是呼吁人们支持宋美龄领导的伤兵之友运动,又大赞大姐的组织领导才能,宣布大姐出任刚成立的伤兵之友香港分社主席。

然后,轮到手戴大钻戒,头戴大珍珠的宋霭龄。

她虽不像两个妹妹年轻美丽,但也颇具大家风度,一身雍容华贵,表示自己今后要多做抗日工作。

这是抗日战争期间,三姐妹在公开场合的第一次集体出现。

随后,她们便一同奔赴重庆宣传抗日。

时间正好挑在「汪伪政府」成立(1940年3月30日)的第二天,嘲讽之意拉满。

而也就在这一天,日军对重庆发动了「一O一号作战」行动,对山城展开狂轰滥炸。

三姐妹用行动敌寇暴行,进行了强烈抗议。

她们对全世界发表讲话,传递正义的声音。

在重庆期间,三姐妹走到哪儿,镁光灯闪到哪儿。

她们视察访问、宣传动员、招待友好国家外交官,为抗日做了最佳的宣传。

只是自此一别后,姐妹天各一方,到死也没有团聚。

大姐宋霭龄于1973年去世,葬在纽约上州的佛龛瑞福墓地。

宋庆龄于 1981年,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宋氏陵园,其父母之墓东侧。

而三妹宋美龄最为长寿,2003年去世,享年106岁,和大姐葬在一个地方。

参考资料:

曹金平.宋氏三姐妹难得的相聚[J].党史天地,2004,(06):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