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引言:诸葛亮一生最害怕四个人,两个在曹魏,两个却是自己人

2024-07-24历史

智者的恐惧,凡人的困扰

天下英雄,唯才是举。诸葛亮出身卑微,却凭借过人的智慧和远见,最终成为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师和丞相。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被後世冠以"臣佐之宝"的美誉。然而,就連诸葛亮这样的智者,也难免有所忌惮和顾虑。

诸葛亮早年游学四方,生活颇为清贫。幸得刘玄德三顾茅庐,方得施展抱负。自那时起,他便辅佐刘备打下蜀国基业,后亲自执掌大权,统帅百万雄师。表面看来,诸葛亮前程似锦,权倾一时。实则他每日如履薄冰,时刻提心吊胆。蜀汉建基维艰,内外交困,诸葛亮正直无私,常为国家和百姓着想,因而愈加忧心忡忡。

尤其令诸葛亮困扰的,是他在军中的处境艰难。初入刘备麾下时,诸葛亮人微言轻,几无地位。关羽张飞等人根本不屑一顾这位寒门出身的读书人。诸葛亮只能谨小慎微,直到渐渐立下功劳,才慢慢在军中树立威信。即便如此,他也时常忐忑不安,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诸葛亮深知蜀汉基业孤傲,内忧外患不断。他虽身居高位,实则如芒刺在背,前途未卜。一味自恃聪慧过人恐怕难逃一死,唯有居安思危,方能长治久安。是以诸葛亮一生最为忌惮的,正是那些可能使蜀汉覆灭、百姓陷于水火的种种阻力和威胁。这不啻是智者的恐惧,也是凡人必须面对的种种困扰。

自家人的阻力——关羽和刘备

谈何容易,却说诸葛亮初入刘备麾下之时,处境可谓是艰难万分。关羽张飞等人向来瞧不起读书人,对诸葛亮根本不屑一顾。虽然诸葛亮自号"卧龙先生"、自比"管仲乐毅",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不过是个寒酸书生而已。

当年诸葛亮在桑阳躬耕织麻,过着贫贱不能自由的生活。三顾茅庐之后,刘玄德方才收揽这个人才,诸葛亮亦由此踌躇满志,准备一展大略。然而他万没想到,一入军中,竟遭到关羽张飞等人的冷眼相待。

关羽是个骁勇善战的猛将,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满腹经纶的儒生。他见诸葛亮斯文扫地、相貌平平,便对其不屑一顾,直呼其为"书生"、"秀才"。关羽在军中声望极高,诸葛亮初入营地,自然受尽白眼。若非有刘玄德撑腰,恐怕诸葛亮连安身立命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关羽的藐视之外,诸葛亮更忌惮的是刘备的城府手腕。刘备固然将诸葛亮视为心腹谋士,但二人的关系,却也颇为微妙。刘备曾数次问诸葛亮"何以报德",言下之意,已有防范之心。诸葛亮岂敢托大,只得百般谨慎,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

有一次,刘备正在问旗指挥作战,诸葛亮也在一旁陪侍。忽见旗竿影动,惧诸葛亮胡乱插话,刘备即展颜一笑,意味深长地说:"此事关系重大,还是待我另作决断吧。"诸葛亮虽心有戚戚,却也只得噤若寒蝉。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军中的处境是何等艰难。

身为一介书生,诸葛亮想要获得名将的信服并非易事。就连主公刘备,也是半信半疑,时常忌惮这位谋臣会不会孤注一掷,置自己于不顾。正是这种种阻力,令诸葛亮在初入刘备麾下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亲朋好友的猜忌

除了关羽等勇将的藐视,以及刘备的戒备之心之外,诸葛亮还面临着另一重阻力——亲朋好友的猜忌。

诸葛亮出身寒微,早年游学四方,结识了不少同门好友。当年他在桑阳县躬耕织麻度日时,远离是非场,安享清贫生活。然而一旦出山辅佐刘备后,处境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刘备对诸葛亮器重有加,不仅将其留在身边,更委以重任,托付大权。这让诸葛亮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读书人,一跃成为执掌军国大权的丞相。身份的巨大转变,引起了不少旧日好友的非议和猜忌。

有人认为诸葛亮飞黄腾达,是因为运气贵人多着;也有人认为他投靠刘备,是出于权力和地位的私心;更有人质疑他是否还记得当初的为人操守。种种流言蜚语,纷至沓来,让诸葛亮闷声勿吭。

面对亲朋好友的猜忌,诸葛亮只能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他明白,自己的处世立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摆脱旧有身份并非一蹴而就。为了避免给人可乘之机,诸葛亮不得不格外留心言行,时刻注意自身的仪表举止。

有一次,诸葛亮的故交袁渊来到蜀国途经成都,诸葛亮特意安排了一场亲笔手书的聚会。当天晚上,袁渊亲笔提笔,写下"陇西之人,得非常人也"八个大字,并赞叹说两人能够就此事展开谈论。然而诸葛亮只是平淡地回应了几句,并未对此深入探讨。从这件小事可见,诸葛亮已经刻意与旧日好友保持一定疏离,避免让人产生任何怀疑和猜忌。

总之,亲朋好友对诸葛亮的猜忌,也成为他必须时刻防范的一大隐患。一旦有人辱骂或中伤,很容易就会影响到他在军中的声誉和地位。所以诸葛亮不得不格外谨慎,生怕稍有疏忽,就会给人可乘之机。

强敌的威胁

除了自家人的阻力和亲朋好友的猜忌之外,诸葛亮还面临着另一大隐患——来自曹魏和东吴两大强敌的威胁。

曹魏的丞相曹操是一代枭雄,赫赫有名。他手中兵精马强,号令天下,声威赫赫。诸葛亮虽然智勇双全,却也难敌这位当世英杰。

有一次,曹操大军压境,直扑汉中。诸葛亮不得不亲自出阵招降曹军将领。当时曹操的虎将华雄等人已纷纷背叛主公,归顺汉室。不少人都劝说诸葛亮趁机痛下杀手,一举歼灭曹军残余。然而诸葛亮深知曹操英勇无匹,决不能小觑。果然,曹操屡次出奇制胜,最终全军而归。

面对这般强敌,诸葛亮不得不时刻提高警惕。他明白,虽然眼下蜀汉处于上风,但曹魏实力并未削弱,曹操尚在棋馆运筹帷幄。一旦有所疏忽大意,蜀汉可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诸葛亮每每夜不能寐,惴惴不安。

另一大隐患,就是东吴孙权。孙权与曹操旗鼓相当,实力雄厚。他统帅江东大军,占据会稽山岳之地,形成了与蜀汉及曹魏三足鼎立的态势。

孙权与诸葛亮本是同门师友,却也是生死对头。两人年少时曾在同一座庙宇学习,交情匪浅。但到了后来,为了权力和地位,孙权却不惜与诸葛亮反目成仇,两军对垒,你死我活。诸葛亮深知孙权狡猾多端,决不能因为旧情而疏忽大意。

更令诸葛亮忌惮的,还有孙权府中那位年轻有为的谋士——陆逊。这人聪明绝顶,足智多谋,被人称为"东方小伶人"。诸葛亮每每措辞谨慎,生恐被对方捉住把柄,一举坐实犯了大错。

面对这两大强敌的威胁,诸葛亮无时无刻不在提高警惕。他深知,若是稍有疏忽大意,蜀汉可能就会遭受重创,所有的艰苦都将付诸东流。正是出于这种忧患意识,诸葛亮才会如此谨慎从事,小心翼翼,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临危受命的重担

除了上述种种阻力和威胁之外,诸葛亮最忌惮的,还有临危受命时所肩负的沉重责任和重担。

公元223年,汉昭烈帝遭司马师流矢夜袭,蜀汉处于危难之中。诸葛亮奉命继位,担任摄政,统帅蜀汉百万雄师。这一重任,对诸葛亮而言,实在是沉重万分。

一方面,诸葛亮虽深得先主刘备的信任,但毕竟出身寒微,底蕴有限。他怀揣着"生民之有夷",不愿意看到朝野上下再起是非纷争。另一方面,他也深知,一旦掌舵失利,蜀汉可能就会分崩离析,前事造就的一切功绩也将付诸东流。

就在诸葛亮入主后不久,便接连遭受重创。先是丞相傅佥被刺身亡,随后代郡献帝割据称帝,再接着便是权臣费祎篡位称僭。诸葛亮目睹了这一切动乱,内心无比焦虑。

他明白,蜀汉孤悬一隅,内忧外患不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全军覆没。因此诸葛亮不得不斡旋权衡,在爨宇内斗和勤王内战之间进行周旋。他积极主张"姑息养志、俶仆无失、无纷争之路",以期维护蜀汉的统治基础。

可即便如此,诸葛亮仍无法避免一些内耗。当年他曾主张削藩台,遭到不少藩王的强烈反对。最后不得不借助兵力,以武力手段将这些豪强一一平定。诸葛亮深知,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蜀汉的内忧,令国力进一步削弱。

更令诸葛亮忧心忡忡的,是蜀汉的对外战略。蜀汉虽然一度占据优势,但毕竟孤悬一隅,无法与曹魏东吴两大强敌正面交锋。诸葛亮不得不周旋于这两大敌手之间,时而联曹攻吴,时而借助孙权之力。这种相持阵势,令蜀汉国力日渐萎缩。

就在诸葛亮准备发动总攻之时,他却遭遇了意外,不治而终。临终前,诸葛亮依旧牵挂着蜀汉存亡,嘱咐大军"当务之急,先取乐土,以利运籥"。由此可见,这位丞相扛着多么沉重的担子,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