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纵横术的先驱:公孙衍,何以从秦国功臣转为终身反对者

2024-01-20历史

公孙衍,这个名字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熠熠生辉。他以出众的才智和独特的经历,成为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外交家之一。

他曾为秦国立下丰功伟绩,但在他的后半生,却毅然投身于反秦事业。他的转变不仅使他的个人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直接影响了当时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公孙衍出生于魏国,最初是在魏国担任犀首一官,虽然重要,但没多大权力。

在魏国待了两年,得不到重用的公孙衍,就离开了魏国,到了秦国。只是刚开始,也没得到重用,但他却安心在秦国从小兵做起,最后一步步成长为带队将领。

在这个位置上,公孙衍为秦国的扩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夺取河西土地的战斗中。他表现出强大的实力,为秦国东进开辟了道路。

公元前331年,公孙衍率军大举攻打魏国。经过两年的战斗,他攻占了魏国的上军雕阴,俘虏了魏国将领,斩杀了8万人。

无奈之下,魏国只能被迫割让土地,将河西土地给了秦国。之后被秦惠王封为大良造,地位仅次于他。

然而,就在他威风之时,一件小小的贿赂事件导致了公孙衍和秦惠王之间的不和。魏国使臣的巨额贿赂,加上公孙衍的内部矛盾,使他选择在灭魏的战略节点上止步,没有趁着魏国示弱,一鼓作气。

从他自己来说,这一决定情有可原,但对于秦国人来说,就显得引人怀疑了。

这一举动动摇了秦国对公孙衍的信任,再加上这时张仪的出现,加深了公孙衍与秦国的裂痕。

张仪的均势策略与秦惠王对形势的判断不谋而合。相比之下,公孙衍的直率和功利的思想显得不那么顺畅,这与秦国主导的局势不相符。秦惠王对公孙衍的忽视使他从一个尊敬的臣子变成弃子。

公孙衍被排挤,回到魏国,走上了反秦的道路。

公元前323年,秦、齐、楚蘖桑会盟失败后,公孙衍召集韩、赵、燕、中山四国发动「五国相王」,希望联合各国对抗秦国,但效果并不理想。

公元前322年,由于公孙衍的合纵失败,魏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连横策略,立张仪为魏国相国。

公元前320年,由于秦国进攻齐国的失败,张仪的联合战略受挫。 魏惠王见势不两立,就驱逐了张仪,立公孙衍为相国,开始合作。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联合魏、赵、韩、燕、楚,发动了第一次「五国攻秦」。

虽然这一次被称为「五国伐秦」,但实际上在函谷关沿线与秦国作战的国家只有韩赵魏。结果联军大败,魏国伤亡一半,损失惨重。魏王向秦国求和,于是五国纷纷撤退。

第二年,秦国大将楚樗里疾乘胜攻打韩国。他在秀玉大败韩赵联军,斩兵八万余人,标志着五国讨伐秦国的失败。公孙衍发动五国同盟进攻秦国失败后,逐渐失去了魏王的信任。

公元前316年,公孙衍在与田需的争斗中失败,被迫离开魏国,继续开始他的合纵。

公元前314年,韩军在岸门之战中被秦军击败,标志着公孙衍领导的合纵的最终失败。由于不断卷入其他国家的政治纷争,又被魏国和韩国所抛弃,他不再有往日的辉煌,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在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公孙衍是少有的人才。虽然他曾闻名于世,但他也曾被打得一败涂地。公孙衍提倡的合纵虽然以失败告终,未能成功遏制秦国的崛起,但它对后世的外交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孙衍的经历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缩影。他的一生既是才华的光辉展示,也是理想与现实的悲剧性碰撞。

他从忠秦到叛秦的转变,既有时代的无奈,也有个人选择气。

公孙衍的一生是对权力、忠诚、智慧和背叛等复杂问题的深刻探索,他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