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他是周总理的结义兄弟,却成为了国民党战犯,46岁官至台湾省主席

2024-03-03历史

很少有人知道,周恩来曾与一位国民党要人义结金兰,此人名叫吴国桢,曾担任蒋介石的侍从室秘书、重庆市长、台湾省主席等要职。今天帝哥就来说说周恩来和吴国桢之间的故事。

吴国桢

1915年,周恩来在南开中学上学时,有一次在学校的墙报上出了一则以孟子的话编成的灯谜:「犹兽之走壙也。打一新名词。」同学们都没猜出来,最后谜底公布,才知道是「田径赛」。一些喜欢田径的学生认为这个谜语十分牵强,甚至有骂人的意思,他们要求学校严厉处罚这个出谜语的人。

在这个时候,周恩来主动站了出来,他承认是自己考虑不周,并挨个到每个同学的宿舍去道歉。当周恩来到一个名叫吴国柄的同学宿舍道歉时,正好他的弟弟吴国桢也在,两人就这么认识了。

吴国桢比周恩来小5岁,但只低一级,他的写作能力很强,在南开校园里很有名气。周恩来和吴国桢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觉得十分投缘,他又通过吴国桢,认识了一位叫李新慧的同学,他们三人很快成为了南开校园的「三剑客」,经常参加学校里组织的演讲、话剧等活动。

随着三人感情越来越好,周恩来提议他们三人结拜为异姓兄弟,吴国桢和李新慧都表示赞成。周恩来提出仿效桃园三结义,但李新慧考虑到自己家教很严,如果像桃园结义那样以大哥、二哥、三弟相称,太露痕迹,反而不好,于是他说:「现在民国都称名而不用字,我们不如用字来彼此称呼。」

青年时的周恩来

周恩来和吴国桢都表示同意,周恩来字「翔宇」,吴国桢字「峙之」,李新慧字「福景」,从此以后,三人都以字来称呼彼此。

1917年,吴国桢考入清华深造,周恩来则在不久后东渡日本留学,李新慧则赴英国学习工程,三兄弟各奔前程。

1921年,吴国桢又赴美留学,在1926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他回国后便投身政治,并加入了国民党。此时吴国桢听说周恩来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他后来回忆说:

就思想而言,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是个完完全全的儒家信徒,如果那时有人告诉我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我敢用生命打赌说他不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在上海转入地下工作,他经常化装后出入上海闹市进行革命活动,此时的吴国桢也在国民党政府上海交涉公署任交际科长。有一天,吴国桢乘电车出门时,在车上发现一个和周恩来体态很像的人,此人上车后首先警觉地向车内扫视了一番,当他看到吴国桢后,陡然一愣,停顿了片刻后,马上把头转了回去。

周恩来

由于此时车上人很多,吴国桢不能看清那人的面目,但他还是尽力挤了过去,发现此人虽然脸上留着胡须,但眼角和周恩来十分相像,吴国桢马上明白,这是周恩来为了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忍住不和他相认。

吴国桢又往前挤了挤,来到那人身边,并低声喊道:「翔宇,翔宇!」对方却低着头说:「我不认识你。」

就在此时,车到站停了,那人连忙跳下车,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吴国桢呆呆在站在车上……

周恩来和吴国桢再次正式相见是在1937年下半年,当时国共再次合作抗日,周恩来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留在武汉工作,而此时的吴国桢已经是汉口市的市长。

有一天,吴国桢下班回到家后,夫人黄卓群对他说:「你的好朋友周恩来今天来看你了。」

吴国桢和妻子

吴国桢听后大惊,原来当天周恩来亲自来到他的官邸拜访,不巧他正好不在,周恩来便留下了一张名片后离开了。吴国桢马上拿着名片,找到了八路军办事处驻地,并在那里见到了周恩来。

两兄弟已经多年不见,十分亲热,但当他们坐下来谈话时,却发现已经相顾无言了,毕竟他们已经分属两个不同的政党,相互之间已经有了隔阂。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气氛,吴国桢对周恩来说:「你们有什么事,如需要帮忙,小弟一定效劳!」

周恩来笑着说:「客气,客气,有事一定相告!」

两人只谈了15分钟,谈话的最后,吴国桢说:「我们已多年不见,我想请你定个时间,到我家吃顿饭,不请外人,只请当年南开的同学,你说好吗?」周恩来爽快地同意了,两人约定6天后到吴国桢家里聚餐。

吴国桢回到家后,和黄卓群商量这顿饭该怎么请,却发现是个难题,按理说兄弟俩多年没见,本应好好请一次,当时汉口最贵的酒席是36元一桌,但如果按这个标准请,怕被周恩来说是只顾自己享受,不顾民众福祉。吴国桢考虑再三,决定只叫一桌16元的普通酒席。

聚餐当天,周恩来准时到达,这顿饭的气氛很好,大家不谈政治,只聊当年的南开往事,虽然酒菜很一般,却被大家吃得一点不剩。宴会结束后,大家仍觉得没有尽兴,周恩来便提议:「下次我再借主人这块地方请大家一次,酒席我来安排,在座的每个人都要来,一个都不能少。」吴国桢和同学们都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次聚餐的时间很快又到了,这次周恩来竟叫的是36元一桌的酒席,这让吴国桢和同学们感到十分吃惊。席间有一位叫段观海的同学问周恩来说:「恩来,你这酒席是汉口最好的,我知道它是36元一桌,那么你每月的薪金是多少呢?」

周恩来回答说:「5元钱。」

众人听后大惊:「那么你怎么付得起这顿昂贵的饭钱?」

周恩来笑着说:「这顿饭的钱由党组织出,是组织允许我可以用这笔钱请你们的。」

段观海又问:「你们的伙食费是不是也由组织供给?」

周恩来说:「是的,你们知道,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共享一切,我们什么也不占有,党提供我所需要的一切。」大家听后赞叹不已。

聚餐结束后,同学们都走了,只剩下周恩来和吴国桢。周恩来问吴国桢:「峙之,你对现在的职位满意吗?」

吴国桢说:「还算满意吧!」

吴国桢

周恩来又问:「我估计你以后最多能当国民党的一个副部长,你的抱负应该不止于此吧?」

吴国桢说:「我的抱负是尽我所能,为祖国服务。」

周恩来说:「我也一样。」

这一番话说出了两人的心声,虽然他们的政治信仰不同,但爱国之心是一致的。

1938年10月下旬,汉口即将沦陷,正当吴国桢安排汉口的军政人员进行撤离时,周恩来突然约他见面。见面后,周恩来问吴国桢:「你撤到哪里去?」

吴国桢回答说:「我去宜昌。」

周恩来有些失望地说:「我得从汉阳走,看来我们不能同路了。」

在第二天早上,周恩来又拨通了吴国桢的电话,一语双关地对他说:「峙之,我们一起走好吗?」

吴国桢以为是周恩来要跟他一起走,高兴地说:「好啊,你过来吧,我们的车座位很空。」

吴国桢书法作品

周恩来却笑着说:「我的意思是你跟我们一起走!」

吴国桢马上明白了周恩来的意思,周恩来是想把他争取到共产党的阵营里,但他当即拒绝说:「不行,我这里还有一批人,群龙无首可不行!」

两兄弟就此分手,虽然他们后来在重庆还见过几次面,但都是只谈公事,再没有多余的话可说。此后吴国桢的官越做越大,历任重庆市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上海市长等职。

由于吴国桢在国民党内位高权重,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公布的首批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里就有他。1949年上海解放前,周恩来仍试图争取吴国桢留下来,他指示上海地下党要保护好吴国桢,使他留在上海等待解放。但吴国桢认为蒋介石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还是坚持选择在这年4月去了台湾。

1949年12月,吴国桢出任台湾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此时的他年仅46岁,足见蒋介石对他的器重。但吴国桢毕竟是深受欧美国家影响的政治家,他一直主张民主和法制,这与蒋介石在台湾的独裁政治发生了尖锐的冲突。1953年4月,吴国桢终于与蒋介石决裂,他辞去所有官职,与妻子前往美国定居,后半生以教书和著述为生。

吴国桢和家人

晚年的吴国桢非常关心祖国的发展,1982年,吴国桢的女婿赴大陆探亲,他在返回美国后给吴国桢带回一张照片,这正是吴国桢当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与周恩来的合影。吴国桢看到这张照片后,不禁老泪纵横,他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七十年事,今又目睹;

约为兄弟,后乃异主;

龙腾虎变,风风雨雨;

趋途虽殊,旨同匡辅;

我志未酬,君化洒土;

人生无常,泪断沙埔。

1984年春,吴国桢收到了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的邀请,他准备在当年9月回国参观,并参加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庆祝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吴国桢还没等到回国,就在当年6月6日不幸病逝,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