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大别山遭难:刘伯承忍痛撤下6个队,徐向前悄悄救活

2024-04-08历史

大别山遭难:刘伯承忍痛撤下6个队,徐向前悄悄救活

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值得大家注意。

在淮海战役期间,中原野战军只有14万人参与了决战,总兵力比全面内战爆发前减少了28万。那时,刘邓领导下的野战军和军区部队共有42万人之多。

然而,仔细查看参战部队的序列会发现更多问题,中原参战部队只有七个纵队。

分别是一纵、二纵、三纵、四纵、六纵、九纵、十一纵。

刘邓的其他部队都去了哪里呢?

众所周知,刘邓率领的大军长途奔袭大别山,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但这是以损失了不少兵力为代价。然而,总伤亡数字并不算多,纵队整体建制也未受太大影响。

主力纵队大规模缺席,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刘邓领导的纵队数量曾经非常庞大。

据【第二野战军战史】等资料显示,刘邓的纵队编号一度排到第十五纵队,其中一至十五纵队为步兵纵队(没有五纵),后来还有特种兵纵队,总共达到十五个纵队。

这一数量与陈粟三野、林罗四野的部队数量相当,但极盛时期的四野又要更多。四野不仅有12个步兵纵队,还有15个独立师,以每个纵队辖3个师的计算,实力更为强大。

刘邓大军在1945年底的总兵力为28万,加上军区和其他地方武装的14万人,比山东、华中、中原(李郑时期的中原,非后来的刘邓中原)、晋察冀、晋绥等地都要多,堪称各大战略区的第一。

然而,刘邓的部队何时开始落后呢?

就在挺进大别山之时。

刘邓带着南下的部队,总共只有四个纵队,即一、二、三、六纵,总兵力约为10万多。

这样的安排并非没有道理。刘邓领导的部队执行的是无后方作战的任务,如果带走了20多万人马,不仅机动速度会变慢,到了大别山也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此外,刘邓的基本根据地自抗战时期129师成军以来一直在晋冀鲁豫地区,经营了八年多,如何能轻易放弃呢?国民党军一直都想侵夺这片地区,刘邓必须留兵固守。

剩下的纵队都去了哪里呢?

陈赓指挥的四纵、九纵和西北三十八军组成了陈谢集团,活动在豫西地区,为刘邓提供后方保障。

八纵大部分留在晋冀鲁豫老区守卫家园,并时不时配合西野打击胡宗南的残党。

十纵原本也是留守的,但十纵的基本部队是冀南军区的武装,之前冀南军区的部队已经升级了一批组成二纵。留下的部队实力显然要弱一些,用来守卫家园最合适。然而,时任晋冀鲁豫副司令员王宏坤听说刘邓在河南打得不顺利,主动请缨,亲自去冀南组建了二纵,并自任司令员。

王宏坤是湖北麻城人,是王树声大将的堂弟,曾参加了黄麻起义,对大别山地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刘邓批准了他的请求。

王宏坤由此开启了一段高开低走的生涯,从军区副司令员降为纵队司令。

然而,尽管他的主观愿望是好的,现实情况却并不理想。一、二、三、六等纵队的战况都非常艰难,而十纵更是困难重重。十纵冲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阻击后,来到了大别山地区。当时,国民党军丝毫不把十纵放在眼里,甚至还有口号说:打垮十纵过新年,消灭十纵有洋钱。

刘伯承率领主力转战于山区,而主力纵队忙于自己的事务,没办法,只好命令十纵继续南下,在桐柏山地区建立根据地,成立桐柏军区,十纵的番号就此被取消。

其次,刘伯承不得不舍弃了六个纵队。

在严峻的生存危机面前,刘伯承只能做出取舍,将有限的精力优先分配给主力纵队。

陈谢集团得到了军委的指挥,不需要刘伯承操心。留守在后方的纵队也不在刘伯承的管辖范围内,而后来前往大别山的纵队也不受他的指挥,因此,他不得不忍痛放手。

具体来说,留在晋冀鲁豫地区的有八纵、十三纵、十四纵和十五纵等四个纵队;而后来前往大别山地区的有十纵和十二纵,分别建立了桐柏军区和江汉军区。

总之,刘伯承不得不将六个纵队的兵力交给了中央直接指挥,这对他的部队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一策略证明十分成功,十一纵本身的兵力并不强大,如果单纯地派往大别山,可能无法像其他纵队一样,转化为军区级别。然而,该纵队在豫皖苏接受了粟裕的指挥,尽管起初看似无关紧要,却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该纵队时而向北进军,时而南下,时而向西骚扰,时而向东牵制,单单一个纵队就展现出了半个中野纵队的影响力。

这无疑是高明用兵者的妙计。

然而,长时间没有回归刘邓建制对十一纵队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该纵队直到1948年11月中野围攻黄维兵团时才得以回归,长期流离失所,部队战斗力未能达到一流水平,无法与其他纵队相提并论。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徐帅是如何接手并重振该纵队的。

徐帅在抗战胜利后在延安养病,1946年末,中央通过特殊情报渠道得知胡宗南进攻陕北的计划,于是开始疏散中央机关和部分高级领导干部。

徐帅身体恢复得差不多时,恰逢刘邓率领主力南下,因此他请求重返前线。1947年元旦,徐帅从晋绥军区来到晋冀鲁豫,1947年6月13日,他被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的第一副司令员。

徐帅在回忆录中用一个词来形容晋冀鲁豫军区当时的局势:混乱不堪。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形容呢?

首先,他需要整合各个群龙无首的部队。作为第一副司令员,他实际上是晋冀鲁豫军区的留守总负责人。

其次,他需要继续向南方的军队提供支援。徐帅回忆道,新兵、民夫、预备兵,共有三四十万人被输送到中原地区。

第三,他需要继续打仗,稳住晋冀鲁豫的局势,防止国民党军队的侵蚀。

尤其困难的是要对付国民党的正规军。

当时只有一个正规部队——八纵,其他各级军区和军分区都是由团队、独立营和游击队组成,甚至连枪都不配备齐全,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作战。

然而,徐帅逐步将这些部队升级为正规部队,仅用了一年时间,就相继组建了十三纵、十四纵和十五纵。

虽然这些纵队严格意义上不是在刘邓时期就创建的,但它们的基础都是刘邓时期奠定的。

十三纵是由老太行军区部队升级而来的,十四纵是由老冀南军区部队升级而来的,十五纵是由老太岳军区部队升级而来的。

如果没有刘邓时期打下的基础,徐帅不可能让这么多主力部队如此迅速地崭露头角。

徐帅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将腐朽的部队转化为战斗力强大的主力。

八纵在运城战役之前就已经成立,徐帅上任后直接与八纵对接,亲自指导他们进行整训,凭借着半个纵队的力量,成功地攻下了运城。

十三纵是在临汾战役之前成立的。徐帅回忆道,晋冀鲁豫主力部队南下后,留下的部队没有任何攻坚能力。然而,他不是等待着天上掉下馅饼,而是亲自指导部队进行整训,从指挥、通信、战术、机动、后勤、思想教育等方面一步步引导。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他们就能够投入临汾战役这样具有典型意义的攻坚战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

提及死而复生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可以说是将垂死之势扭转为奇迹,将领们的转变与之前转为军区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八、十三、十四、十五纵,尽管没有载誉道里的名将,但八纵的司令王新亭、十三纵的司令曾绍山、十四纵的司令韦杰、十五纵的司令刘忠,都是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与陈赓、陈锡联、杨勇、王近山等大名鼎鼎的名将相比,虽然他们的光环可能没有那么耀眼,但在徐帅的指挥下,他们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与南线的功勋齐名,堪称是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