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回顾勃列日涅夫:你们到现在也没弄清,中国人搞核试验的目的

2024-01-27历史

勃列日涅夫:你们到现在也没弄清,中国人搞核试验的目的

1969年,面对苏联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对中国的核威胁,周总理感到沉重的责任压在肩头。他迅速赶到中南海,希望能够与毛主席商讨出一条化解危机的道路。

毛主席正在中南海的游泳池中畅游,周总理沉着地汇报了来自苏联的威胁,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

毛主席的坚定态度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战略思考,让周总理心头一松。

60年代末的世界格局中,美苏两大超级大国正陷入冷战之中,彼此之间紧张而敌对。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的重要国家之一,处境艰难,受到美苏两国的挤压。然而,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中国找到了一些难得的机遇。

美国和苏联在地缘政治中角力,中美两国都意识到,如果中苏两国交战,可以为自己创造有利的局面。对于美国来说,这是坐收渔翁之利的好机会。

而从中国和毛主席的角度来看,面对苏联和美国两个强大对手,中国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全面开战。然而,幸运的是,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核武器,为实现三大国之间的核平衡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背景下,毛主席采用了两套应对策略。首先,他向美国发出警告,表示一旦苏联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中国将对美国在其周边的二十多万驻军投放核武器。这看似令人费解的举动实际上是为了将美国牵制在中国这一战线上,迫使其成为中国的盟友,以制衡苏联的威胁。

其次,毛主席回顾历史,将中国当时的困境与明朝末年诸侯争霸的时期相比较,尤其提及了明朝谋士朱升的九字谋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毛主席认为,中国可以借鉴这一谋略,提出了中国未来的战略规划:「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1921年,十月革命的风潮吹拂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借鉴的经验和丰厚的土壤。这标志着中苏关系的契机开始,并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苏联的支持下,我党苏维埃政权逐渐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苏联不仅在物质上支持中国,还培养了许多我党的干部,成为我党每一次进步的见证者和助力者。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未肃清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国际上的西方压力,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同时也帮助我国得到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为我国提供了全方位的军事援助,使中国成功击退了美军入侵。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内部政治动荡,为了争夺领导权而陷入危机。赫鲁晓夫凭借卓越的政治手腕成功击败对手,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意识到稳固自己地位的关键在于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找到支持者,而中国成为了他谋求认证的理想选择。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赫鲁晓夫在对中国的出访中表达了对核武器等方面的帮助意愿。毛主席直截了当地回答:「我们其实对太阳能和核武器都很感兴趣。」 这一回答意味着中国对核武器研发的渴望,并引发了后续的合作。

在此之前,中国曾向苏联提出核武器研发的请求,但在斯大林时代,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支持。

1964年,勃列日涅夫成功上台,成为苏联的新一任领导人。他着手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错误,修正对斯大林的污蔑,为苏联的稳定和团结进行改革。

随着苏联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勃列日涅夫的野心也在悄然膨胀。

在国力越发强盛的情况下,苏联军事力量逐渐赶超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第一大国。然而,勃列日涅夫开始对曾经的盟友,特别是中国这个邻国心生不轨之念。在苏联军事力量成为全球第一之际,他试图通过武力和威胁来影响中国的政治走向。

曾经,斯大林曾经对中国东北部的重工业发展产生过野心,但志愿军的出色表现让这一计划未能实现。然而,勃列日涅夫采取了更加激进的手段,甚至动用武力逼迫中国就范,倚仗苏联强大的核武器数量,成为世界第一核大国,军事实力名副其实地居于全球之巅。

勃列日涅夫在国际上采取了与对美国的相对温和不同的策略。他对兄弟国家采取强硬态度,试图通过联合倡议书等手段,将苏联的影响力延伸到更多国家。勃列日涅夫通过发动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争展示了其对于国际事务的干预决心。

1969年,勃列日涅夫更是向中国发动了战争,导致珍宝岛战役爆发。在苏联不断挑衅和威胁下,毛主席果断下达反击苏联的命令,中国成功挫败了苏联的侵略行为。在战事中,勃列日涅夫未能占得便宜,但他试图通过国际局势来压制中国。

勃列日涅夫在国际上抹黑中国的形象,试图借助西方国家的力量来对抗中国。他向美国发起联合打击的邀请,但尼克松在白宫高层会议上表示反对。尼克松认为苏联的行为对美国构成威胁,但对中国的核能力心存顾虑,认为激怒中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尼克松通过秘密渠道向中国透露了苏联的核威胁,并将此事公之于众。这使得中国提前知悉苏联的野心,并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支持。这一拙劣的告知方式让勃列日涅夫感到被出卖,同时引起了中国情报部门的高度警觉。

消息迅速传达给了周总理的耳中,引发了他的深深忧虑。周总理迅速找到毛主席,发现毛主席正在游泳池内放松游泳。毛主席看起来异常轻松,似乎对中苏关系的紧张局势毫不在意。

周总理忧心忡忡地向毛主席汇报,询问是否看过紧急报告。毛主席坦言已经看过,但对核大战并不感到害怕。

周总理仍然焦虑不安,立即开口询问毛主席的看法。然而,毛主席并未继续讨论紧急局势,而是突然提到了【明史】中的朱升,并表达了他对朱升的高度评价,认为他是明太祖的头号功臣。

毛主席一向以博学多才著称,尤其在历史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他经常引用历史典故,以历史的智慧来解读当今局势。

在与周总理的对话中,毛主席提到朱升提出的九字国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毛主席随即将这个历史典故与当今世界局势相联系,提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核战争的九字国策:「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不久之后连续成功进行了两次地下原子弹试验,这一成就着实让勃列日涅夫感到吃惊。他并未预料到,在没有苏联的协助下,中国竟能以独立的力量成功完成核武器的研发。更为出乎他意料的是,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速度如此之快。

中国原子弹的成功试验成为了对苏联的一次强烈警告。勃列日涅夫在中国独立取得核武器之后,逐渐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中国采取的咄咄逼人的姿态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中国的自主研发能力打破了苏联对其技术上的过度依赖,为中国赢得了更大的自主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