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战场英雄白起为何只是大良造,而嫪毐却是列侯?

2024-02-02历史

在古代秦国,封爵制度是贵族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结构。白起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这个体系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白起的军功以及封爵的背后故事。

军功爵位制度的起源

1. 白起受封大良造的军功之路

白起之所以受封大良造,是因为他在伊阙之战中全歼24万韩魏联军,攻占5座城池,斩杀无数敌方将士。这场战争使得他的爵位从左庶长一举升至大良造,升了整整6级。

2. 白起的特殊封爵——武安君

然而,白起并没有一直升到20级爵位,因为大良造以上的爵位通常是留给宰相的。相反,他被封为武安君,这是一种特殊而有含义的封爵,标志着他已经进入贵族阶层,以其武功和安民之道受到赞誉。

不同途径的封爵

1. 谋功赐爵的范雎

并非只有军功一条路通向封爵,谋功也是一种重要途径。范雎在秦昭襄王时期因提出远交近战战略而被赐封应侯,功劳比白起的战功还高。这显示了封爵并非唯一取得的途径。

2. 事功赐爵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和耕种,农民用粮食交换官爵,实现了事功赐爵。这是一种激励农民努力耕种的方式,封爵不再只与战功挂钩,而是与国家建设的贡献相关。

3. 皇亲赐爵与外戚赐爵

嬴柱作为秦昭襄王的儿子,尽管没有功劳,却因为血缘关系被封为安国君。而外戚如魏冉和芈戎也因身份而被赐爵,显示了封爵不仅与个人贡献有关,也与家族和政治关系息息相关。

封爵制度的复杂性与公平性,在封爵制度中,公平性常常取决于君王的好恶。白起与范雎同在秦昭襄王手下,一个是相,一个是将,封爵的高低并非绝对公平,而是受到君王喜好的影响。

嫪毐的长信侯封爵

嫪毐受封长信侯是因亲封爵。秦始皇封给嫪毐山阳地,使其成为长信侯,这显示了封爵制度中,亲封的方式也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途径。

封爵不仅仅靠军功,尽管军功是获取爵位的一条路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谋功、事功、皇亲赐爵、外戚赐爵都是取得爵位的不同方式,展现了封爵制度的多元性。

结语

在古代秦国,封爵制度是一个错综复杂且多元的体系。从白起的军功到范雎的谋功,再到嫪毐的亲封,每一种途径都展现了封爵的独特魅力。封爵不仅仅是战功的象征,更是政治、家族和社会关系的交织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