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纪实:历史上真实的地道战是怎样打的?比电影更残酷

2024-03-04历史

提到地道战,大家脑海里一定是这样一种景象:抗日军民在地道中闪展腾挪,奔走自如,大家为日军设下天罗地网,打得日军晕头转向。

以至于,咱们恨不得能再来一次抗日战争,自己钻到地道里,亲手杀几个日本兵。

然而,相比于老电影中的精彩演绎,真实的地道战,远没有那么轻松。

那么,真实的地道战,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

据吕正操上将回忆,冀中地区的地道斗争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起初是五一反扫荡前后,冀中军民为了防备日寇侵扰,挖了很多简易藏身洞。这些如同地窖一般的藏身洞,便是最初形态的地道。

但是,由于藏身洞的空间不大,人置身于其中时,无法正常活动,这就更不提作战了。

因此,早期的地道战,只能消极躲避,无法反击。一旦洞口被发现,那就是凶多吉少。

比如1942年5月,发生在河北定县北疃村的大屠杀,就是因各家挖的地窖太简易,被日军逐一找到洞口。以致藏于洞内的800多村民和受伤的八路军,被日军残忍杀害了。

第二个阶段是1942~1944年期间,抗日军民在斗争实践中,逐步把孤立的藏身洞,发展成了相连的地道。

这些升级版的地道,相比于藏身洞,隐蔽效果提升了。但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不能防水攻、火攻、烟攻、毒攻等。且反击能力也不足。日军如果重兵扫荡,地道依然很难起到实效。

这个情况在【地道战】电影中也有展现。

高家庄村民在扩展了原有的藏身洞后,本以为能大展拳脚。可实际效果很差,且不说不能反击,洞口还被敌军发现了好几处。日伪军从洞口往地道内放水、投毒,并试图掘开地道。几乎让地道内的众人陷入绝境。

若不是关键时刻,民兵队长高传宝主角光环爆发,一枪击中日军指挥官,加之周围村落的民兵支援,逼迫日军退兵。想必高家庄的下场也是被日寇屠村。

第三阶段是1944年底~1945年,杨成武上将来到冀中根据地,指导当地人民群众对原有地道进一步升级。

经过再次升级后的地道,就如电影中演绎的一样。村庄、野外和地道,组成了一个连环立体的作战阵地。攻防能力大大提升,不仅不怕日军的水攻、火攻、烟攻、毒攻,同时还具有反击能力。

如1945年6月20日,驻保定的伪军以一千兵力对河北清苑县冉庄(冉庄就是地道战电影的拍摄地)进行扫荡。冉庄民兵利用地道和地雷与敌周旋13个小时,杀伤大批敌人,其中有副团长1名,副官1名,连长1名,排长1名。而冉庄民兵只有1人受轻伤。

从这一实战结果来看,冉庄地道经过两次升级改造后,已是攻防一体的战斗阵地,经得起战斗考验了。

但需要说明的是,冉庄只是个例。当年各村的地道,水平参差不齐。能把地道挖到如冉庄一样水平的村子并不多。大部分村落的地道,也就只是能藏人、藏物而已。做不到攻防一体。

像电影中那样,把地道直接修到鬼子炮楼的正下方,那就更是做不到了。

实际上,冉庄地道也没有电影里面展现得那么完美。如电影中碾盘下的地道,此前就是没有的,是导演根据拍戏的需要,临时设置加的。

还有,冉庄地道的主道和支路加在一起,其总长度也不过16公里,并且只覆盖了冉庄东西南北各约两公里长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冉庄的民兵凭借着地道向村外走,也顶多只能走两公里。

这种长度,还想主动出击去炸掉鬼子炮楼。明显不可能。

所以可以这么说,当年的地道战,更多的作用还是防御,保护人民群众和抗日武装的生命和财产,打破日本以战养战的企图。

至于作战。一方面,地道战是被动的。需要等鬼子来攻,才能歼敌。如果鬼子蹲在据点不来攻,地道战歼敌的作用就很小了。

另一方面,五一大扫荡后,针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抗日武装也在积极改变策略,杀敌方式多种多样,并非一味地依靠地道战。

比如冀中主力部队撤出根据地后,针对日伪军猖狂的现状(炮楼里的鬼子经常无缘无故开枪扫射,以致老百姓白天不敢露头,晚上不敢点灯),冀中军区在原冀中根据地的县区,都成立了武工队。(武工队由军分区直接领导)

所谓武工队,就是武装工作队,编制在10至100人不等。全员都是精干,拿起枪时就是合格的战士,拿起笔时就是合格的宣传员,拿起锄头时就是合格的农民,拿起锅铲时就是合格的大厨。可以说,能进武工队的人,个个都是多面手。

各县区的武工队成立后,第一时间就投入到了收容反扫荡中的失散人员,恢复地下秘密交通线,恢复根据地,对鬼子、恶霸及铁杆汉奸进行锄奸的工作中。

1942~1943年期间,经过各县武工队飘忽不定的打击和锄奸,原本丧失的根据地,得到部分恢复。抗日武装力量也有明显增长。而日伪军在一系列的袭扰下,斗志则有明显的消减,远不如先前那般猖獗。(武工队的损失也很大,属于高危职业)

除了武工队外,针对敌人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的情况,冀中各区县还主动精简了民兵的规模。县大队不超过70人,区小队被压缩在30人以下。以此适应残酷斗争环境下的游击战。

地方武装力量压缩的同时,退到外线的冀中八路军也精简编制,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一律精简。机关人员,一律武装。战斗部队取消营排级或连排级建制。

由团长直接指挥连长,连长指挥班长。

若是独立营,就是营长直接指挥班长。

班为大班制,每班设政治干部1人,正副班长各1人,战士15人左右。总计约18人左右。

战斗以连或班为单位,分散行动,基层党指战员在行动中有较高的决断权。

经过精简后,部分主力回到冀中,领导地方武装恢复根据地。虽然在此后,主力部队没什么大仗可打,但经常能与民兵配合,对日伪军进行伏击。

后期日军收缩兵力,主力与地方配合,也打了一些歼灭战。

这种战斗形态,可以参考【平原游击队】。

大扫荡后的战斗,规模不大,我军打完就转移,比如钻入地道。待敌军退走后,再寻觅战机。以一种不分昼夜、连续不断,时而聚,时而又分散的战斗方式,让日伪军疲于应付。

对于八路军的这种打法,在河北血腥屠杀过老百姓的117师团师团长铃木启久曾十分丧气地说:「一般来说,战报上的损失不太显眼,但累积起来一看,相对于敌方,我方受到的损害要大得多。」

总体而言,地道战和地雷战一样,其主要意义不在于利用地道、地雷,毙伤了多少敌人。而是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在鬼子的反复扫荡之下,能尽可能地保全抗日军民的生命以及财产。

如果没有地道,八路军、武工队、民兵和民众,在冀中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而若是保存不住这些抗日力量,鬼子就会肆无忌惮地在冀中搜刮民力、财力。

然后运送到前线,打击其他的抗日武装。

很显然,这对于中国的抗战而言,无论是敌后,还是正面战场,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