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七战七捷的决策者们——中共中央华中分局的领导者们

2024-01-07历史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其视作眼中钉的我苏中解放区,我方华中野战军在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45天内打了7场胜仗,连毛主席都惊叹这是解放战争开始后我军的第一个大胜利。

粟裕虽然是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却并非是我党在华中解放区的最高首长,他能创造「七战七捷」的背后有邓子恢领导的华中分局和张鼎丞领导的华中军区的大力支持。

他们虽然建国后来没有授衔,却依然为解放战争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抗战结束向北发展使华中兵力空虚,中央接受粟裕意见建立华中军区

为什么苏中「七战七捷」能够引起当时敌我双方的瞩目,这是因为苏中解放区的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留在长江两岸的十几个根据地的红军武装在皖南集结,组建了新四军,之后根据地也从皖南、苏南发展到苏中地区,毛主席又下令八路军一部南下加强新四军的力量。

这样当抗战结束之时,我军在长江北岸已经拥有苏中、苏北、淮南和淮北4块解放区,其人口多达3000万且盛产粮食,因此成为了我党领导的最富庶地区。

但苏中解放区几乎紧邻南京,让蒋介石将其视作头号威胁,在抗战后的国共谈判中多次强迫我军主动撤离。

面对蒋介石蓄意挑起内战和双方力量的严重差距,1945年9月19日,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央军委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带领山东主力迅速进入东北,而新四军军长陈毅则率原华中局北上山东填补山东兵力空缺,同时新四军的主力部队也被带入山东。

但这样一来,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能指挥的部队就捉襟见肘,中央认为苏中难以坚持,还准备进一步抽走我军部队,使该地变为游击区。

但粟裕却给中央发电,力陈经历抗日战争的洗礼后主力部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的事实,而且苏中作为我军长期经营的根据地,有许多有利于同敌人决战的条件。

在栗裕的坚持下,中央终于改变了主意,决定建立新的华中军区同敌人进行主力对抗。

我党自井冈山时期就贯彻「党领导军队」的原则,任何一支部队都由当地的上级党委领导。

当陈毅率原华中局北上山东成立新的华东局之后,原华中局就被降级为受华东局领导的华中分局[1]。1945年10月,原华中局委员邓子恢被党中央任命为华中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但他却给中央发电提议谭震林任华中分局书记、自己为副书记,或者由张鼎丞来任书记、自己为副书记。

而张鼎丞接到中央任命他为华中军区司令的电报后,也认为自己并不擅长指挥军事作战,提议由粟裕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但粟裕电呈中央,认为自己资历偏低,且张鼎丞曾经为自己的上级,坚持自己只能做华中军区副司令。

中央充分考虑了3个人的意见后最终决定,由邓子恢、张鼎丞和粟裕分别担任华中分局、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一把手。

华中分局领导资历高又曾经熟悉,各司其职让粟裕能够全心指挥部队作战

1945年10月15日,华中分局宣成立邓子恢为书记,谭震林、张鼎丞、曾山、粟裕和刘晓为常委。同日,华中军区成立,但领导人职务排名却发生了变动。

张鼎丞成为司令,邓子恢担任政委,谭震林排在张鼎丞后面成为副政委、粟裕却和张爱萍一样担任副司令。巧合的是,红军时代除粟裕外的五个常委都在中央苏区担任过职务,而粟裕虽然做到了军团参谋长,却从没有地方任职资历。

如果从党内职务算的话,粟裕前面有4位领导,即使按照华中军区的分工来看,粟裕职务也偏低。但这是当时我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表现,当时的华东局和山东军区同样存在党内职务与军内职务不匹配的情况。

以粟裕这样的资历和职位,很难领导军区主力部队,但他得到了华中我党高层充分的支持和中央充分的信任。

邓子恢不但是粟裕在新四军时期的老上级,而且还是福建根据地的创建者。因为有着卓越才能和工作经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后邓子恢担任了财政部部长,中央红军长征之后继续领导闽西地区的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子恢担任了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还进入了最高决策机构新四军军分会,在1945年「七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可以说,1945年邓子恢已经是我党在华中地区资历最高的领导人,由他来担任华中分局书记是理所应当的。

虽然在革命斗争中粟裕经常和谭震林成为军政搭档,但他的党内资历却比粟裕高一些。谭震林参加秋收起义并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在红军早期拥有相当于中央军委委员的地位。

新四军成立后谭震林虽然和粟裕都是师级干部,但他在「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而粟裕只是候补委员自然要在华中分局排名靠后。

张鼎丞是邓子恢创建福建革命根据地的搭档,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后他担任过土地部长。新四军成立后张鼎丞成为了第2支队司令员,而首任副司令员就是粟裕。

更重要的是1937年底新四军军分会成立时他就是五个成员之一,去延安工作时期还在中央党校担任二部主任。在「七大」上张鼎丞也当选为中央委员,粟裕自然认为自己只能做他的副职。

曾山从1927年开始在家乡吉安领导农民运动,后成为了我党在赣西北地区的主要领导人。

抗战爆发后他从苏联回国,去中共东南分局担任组织部长,而且也是新四军军分会最初的成员之一。他为新四军发展壮大提供了物质保障,并成为了领导经济工作的好手,在「七大」上同样当选为中央委员。

而比较低调的刘晓则是我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作为上海人的他在1937年冒着巨大危险回上海重建了党组织。

新四军成立后刘晓为我军高层决策提供了大量情报,在「七大」上与粟裕同样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从人事角度上看,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为粟裕提供了物质、情报等全方面的保障,这才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指挥华中野战军同敌人进行连续作战。

粟裕多措并举,终于打造出野战军,苏中45天取得七次大捷,得到毛主席夸奖

在土地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敌强我弱,我军多数时候都是分散进行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但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已经拥有了66万主力部队,1945年8月20日,中央军委下令各大解放区抽调主力组建野战军,同时还规定野战军虽受军区领导但由中央军委下达作战任务,军区则承担支前工作、战役配合、后方警备和新兵补充等任务。

1945年11月10日华中野战军正式成立,下辖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纵队[2]。

但由于主力被大量抽调到山东,全野战军也只有4.7万人,占华中军区13.5万兵力的35%,而华中地区又是蒋介石必须必定派主力部队权力夺取之地,所以当时粟裕能否带出真正的野战军让人怀疑。

但粟裕担任野战军司令后很快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和长期发展部队的经验,他按照大兵团作战的需要抓紧部队的整编和训练。

粟裕组织各级干部学习大兵团作战的战略战术和天目山战役的经验,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与此同时,华中军区重建了八个军分区,加强了地方部队和民兵的武器装备与军政训练。粟裕虽然没有上过正规军校,却在很短时间内组建了精干有效的司令部,而敌人却还认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我军轻易消灭。

1945年底蒋介石就已经制定了夺取苏中的计划,甚至不惜利用高邮和邵伯两座县城里拒不投降的日伪军为内应,粟裕自然也早就看出了蒋介石的阴谋,但他觉得正好可以通过夺取这两座城市来检验华中野战军的训练成果。

1945年12月19日至26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发动了真正的「对日最后一战」,在消灭了6000多日伪军的同时也让指战员坚定了打大仗的信心。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20余万进攻我中原解放区,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随即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汤恩伯指挥五个整编师15个旅、共计12万人气势汹汹地向我苏中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

27日粟裕接到了中央军委让他带部队去淮南地区的命令,但在海安的野战军首长会议上,大家一致支持粟裕先在苏中打一个胜仗的提议。

粟裕清楚此事关系重大,会议结束后他走了一夜来到淮安,与张鼎丞、邓子恢、张爱萍和谭震林讨论如何行动,6月29日这四人联名向中央军委发报支持粟裕的主张并得到毛主席批准。

我情报人员得知敌人在7月15日进攻宣家堡和泰兴,粟裕决定反常用兵以进攻对进攻。

于是在7月13日在敌正在为进攻做准备时,我军先发制人,首战就消灭整编第83师两个团共3000余人。

敌人吃亏后转向进攻如皋,粟裕指挥部队舍近趋远击敌侧背,二战歼敌两个整编旅1.5万人。恼羞成怒的敌人大举进攻海安,粟裕指挥我军从容抗击,三战杀伤国民党军3000余人主动撤离。

敌人得了海安一座空城后竟然忙着「庆功」,粟裕果断指挥部队奇袭李堡,第四战歼灭新7旅全部和第105旅旅部及第314团共8000人。

敌人连续损兵折将只能派战斗力弱的交警大队与我军交战,第五战粟裕又在丁堰和林样歼灭敌5个大队3000人。

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粟裕又假意攻击黄桥,在运动中歼敌2个半旅约1.7万人。敌人孤注一掷猛攻邵伯,粟裕指挥部队毙伤敌军军2000余人,并于8月26日狼狈撤退。

苏中「七战七捷」歼敌5.3万余人,这个数量是华中野战军参战兵力的1.76倍,大大提升了我军士气,也给敌人以当头棒喝。

8月29日,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称: 「我中原突围的胜利及苏中战役保卫战的胜利,已坚定解放区军民的胜利信心。」

毛主席闻讯大喜,亲自草拟电文,向全国全党全军介绍粟裕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经验。在电文最后毛主席特意强调: 「这一经验很好,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并望转告所属一体注意」。

而在华中野战军官兵浴血奋战时苏中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口号,动员了参战民工14万人、后方民工近50万人踊跃支前,所以此战也是华中军区的胜利。

北上山东成立新的领导机构后职务变动,仅粟裕一人参与授衔但功绩永存

既然邓子恢、张鼎丞和曾山等人在苏中「七战七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提起此次胜利就只会想起粟裕呢?

1946年时我军虽取得了多次胜利但仍然无法改变敌强我弱的事实,粟裕在取得「七战七捷」过程中也在一步步放弃苏中解放区向北移动。

而此时的山东军队实力虽强于华中军区,却因缺少能战之将而战绩惨淡,于是在党中央同意后,粟裕带领华中野战军乃至华中分局、华中军区领导机关北移山东。

1946年1月23日,在两军合力打出宿北大捷后,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为新的华东野战军。

而野战军合并的背后自然是上一级领导机构的重新组建,邓子恢在新的华东局担任副书记,张鼎丞任组织部长,曾山成为常委。

但在新的华东军区里他们都没有职务,而是负责华东解放区的土改和经济工作,粟裕成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负责作战,谭震林则担任了华东野战军副政委。

粟裕后来曾经说过:两个时期华野的军事胜利都不是某一个人的胜利,而是华野全体指战员的胜利。

更让人惊讶的是,整个华中分局领导人中,1955年参与评衔的竟只有粟裕一人。

1948年7月在陈毅担任中共中原局第二书记的同时,邓子恢也一起前往中原局担任了实际主持工作的第三书记,之后他又成为华中局和中南局副书记,领导第二野战军后方的重建工作[3]。

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担任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等职务,因此在1955年时他已离开军队系统未能参与授衔。

张鼎丞在建国后担任了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政府主席,1954年在第一次全国人大上成为新中国首任最高检察院院长,因此也遗憾错过了1955年的大授衔;

谭震林虽然在渡江战役时仍然担任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但1954年又被调任中央副秘书长所以同样未能以军人身份参与授衔;

曾山在渡江战役后成为了上海市副市长,之后以治理上海的经验长期从事经济工作,自然也丧失了参与评衔的资格;刘晓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等职,从1955年2月开始进入外交战线。

尽管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曾山和刘晓都没能成为开国将军,但他们在革命战争时期为我军发展壮大同样建立了不朽功勋。

参考资料

[1]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3]解放战争期间在三大战略区都任过副职的邓子恢-·-党史频道-人民网·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