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中共八大时毛主席、刘少奇票数最高,第三位是谁?曾是同盟会元老

2024-02-27历史

中共八大时毛主席、刘少奇票数最高,第三位是谁?曾是同盟会元老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正式召开,会议上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投票选举中央委员与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主席和刘少奇的高票当选并不让人意外。然而,另一位高票当选者却让人眼前一亮,他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延安五老」之一的林伯渠。

林伯渠在党内地位显赫,这一点从他在开国大典上的角色便可见一斑。开国大典是一场令人难忘的历史盛事,在人们的记忆中,毛主席的讲话是其中最为深刻的一环。

值得一提的是,在毛主席发言之前,主持大典的天安门上,站立着一位备受尊敬的领导人,那就是林伯渠。

林伯渠于1886年出生在湖南安福修梅镇凉水井村,出身于一个普通的乡村家庭。自幼,他就展现出了超群的学习能力和勤奋好学的品质。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场重大事件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就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影响深远,促使林伯渠决定寻求拯救国家的道路。他更加刻苦学习,年仅16岁便考入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紧接着,他又成功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前往日本深造。

在海外,他深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影响,毅然决定追随孙中山,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并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征程。

回国后,林伯渠不仅努力创建新式学堂,传播新思想,还以工作为名秘密参与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后,清廷覆灭,袁世凯崛起,林伯渠对袁的专制做法深感不满,积极站出来反对他,但因此也遭到了迫害。

随着护国战争的爆发,林伯渠得到机会,加入湖南护国军担任参谋长,随后在湖南省政府担任要职。在这一过程中,他结识了程潜等人,并希望凝聚湖南社会各界力量,以实现个人理想。

然而,即便在袁世凯逝世后,北洋政府仍然强大,林伯渠等护国军的组织者也难以与之抗衡。随着北洋军队占领长沙,林伯渠等人不得不撤至广州,他随即前往孙中山身边,协助处理党内事务。

1919年末,孙中山开始重组原有政党为国民党,林伯渠在革命事务中接触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并逐渐了解共产主义思想。

1921年1月,通过李大钊和陈独秀的介绍,他加入了中共上海党小组,并成为中共创始人之一。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期,随后他遵从组织命令返回广州,担任孙中山军政府参议,后来又被任命为国民党总务部副部长。

林伯渠以其卓越的工作能力和精湛的财务管理才能备受孙中山信任。在国共合作的历程中,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积极促进两党的合作,许多共产党成员得以在他的推荐下加入国民党政府的革命机构。

然而,随着孙中山逝世,蒋介石等反动势力的崛起,对革命的威胁日益加剧,林伯渠倍感忧虑。曾有联合程潜等人策划政变夺取蒋介石的想法,但遭到了反对。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林伯渠不得不选择退出国民党,参与南昌起义,后来又前往苏联深造。

1933年,林伯渠学成归国,担任中央苏区国民经济部部长,负责管理苏区内的经济事务。随后,他又在红军长征期间承担起中央红军的后勤保障工作。

抗战爆发后,林伯渠再次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与国民党展开合作讨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他再次发挥了推动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

1937年9月6日,林伯渠再次被委任为陕甘宁边区主席。在这一时期,他肩负着多项职责,但他始终以整体利益为重,全力致力于边区的发展。

林伯渠在经济和地方建设领域拥有数十年的丰富经验,他的成就不可磨灭。

在边区工作期间,他着重于保护民众利益,恢复地方经济,并在整顿运动中保护了大量群众,并培养了一批年轻干部。

长达13年的任期中,林伯渠的努力使边区成为前线的重要支持基地,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未亲临前线,但林伯渠以自己的方式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遗憾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未能见到自己期望的局面。

为阻止内战,他曾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然而,内战再度爆发,使中国再次陷入动荡。为了打败国民党,林伯渠再次投入工作。

1948年12月26日,他离开陕甘宁边区,前往西柏坡,担任更重要的中央工作。经过多年奋斗,全国解放胜利在望,林伯渠终实现了初心。

随着中央迁至北京,林伯渠参与新政协会议,筹备开国大典等重要事务。

经过多日的辛勤努力,他终于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并主持了相关活动。成立后,他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一职。尽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他并未懈怠,迅速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1954年,他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随后连任。尽管已经年迈,他仍不知疲倦地奔波于各地,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的实际情况,体察民生疾苦。

为了革命事业,他毕生奋斗不懈,对自己要求严格,甚至没有太多休息时间,但他依然乐此不疲地投身于工作。1960年5月29日,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