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抗战时期,有两位军阀手握重兵,却拒绝出兵抗日,到底是何原因?

2024-02-08历史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哪怕是混战已久的各方军阀势力,在面对国仇家恨面前,大部分军阀也是选择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比如四川军阀之一的杨森,他率部出川,穿着草鞋,奔袭千里,浴血抗战,更是留下了「川人不死绝,中华不会亡」的豪言壮语。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抗战时期有两位手握重兵的军阀大佬却不愿出兵抗日,这背后到底是何原因?这两位军阀大佬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国难当头,大部分军阀一致对外

1915年,袁世凯宣布称帝,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袁世凯此举引发蔡锷、唐继尧等众多将领的不满,众将领纷纷宣布独立并出兵讨伐袁世凯,从而爆发了护国战争。护国战争后,各地军阀逐渐成型,俨然成为了近代版的「五代十国」,各军阀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开始频频发生。

蒋介石接手国民政府的领导权后,为实现独裁统治,开始打压各方军阀势力。凭借着江浙地区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及自身强大的兵力,蒋介石战胜了各大军阀势力,实现了名义上的大统一。其实真正诚心臣服于蒋介石的也只有江浙地区的几个军阀,其他地区的军阀只是选择表面上的臣服,背地里仍是小动作频频,各自的野心也未曾消减。

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就这样在表面上维持着和平,直到1937年蒋介石发布【告全国同胞书】,字里行间痛斥着日本军方对中华大地犯下的罪行,呼吁中华儿女应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国难当前,各地军阀纷纷响应蒋介石的号召,调转枪头加入到抗日战争的大军中。

其中包括有著名的「西北王」冯玉祥、川军的杨森等将领。正在大家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之时,却有两位手握重兵的军阀选择按兵不动,他们分别就是「新疆王」盛世才和「西康王」刘文辉。

「新疆王」盛世才,国难面前只为私利

1892年,辽宁省一户普通人家生下一名男童,取名为盛世才。25岁的盛世才远赴到日本留学,留学期间,他接触到很多先进的观念和知识,而这些知识无疑在当下的中国是很难见到的,这次留学也让他彻底打开了眼界。1919年,回国后的盛世才参加了五四运动,他深刻认识到只靠读书是不能彻底解决中国落后的局面,这也成为了他弃笔从戎的主要原因。

从军路上的盛世才可以说是相当幸运,在贵人郭松龄的大力栽培和引荐下,他成功结交到张作霖并取得了去往日本陆军大学学习的机会。善于钻研的他随后又认识了孙传芳、蒋介石等一众大人物,为自己成功上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29年,盛世才主动请缨去往新疆,之后他开始一步步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

1933年,手握重兵的盛世才成为了新疆的最高指挥者,开始了自己长达12年的独裁专政。然而此时的新疆正是处于风雨飘摇的时刻,且新疆的势力远不止盛世才一方,马仲英、张培元、盛世才三方相互抵制,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新局面。盛世才不愿和他人平分这块大蛋糕,他装出信仰共产主义的样子,频频联系苏联,意图争取到苏联的援助。

盛世才动用了自己全部的人脉和各种关系接触到苏联政府高层,而此时的苏联也想要保证中苏边境的安宁,一番考量之后苏联政府接受了盛世才的示好,苏联也开始为他提供军事和经济上的各种援助。有了苏联的大力支持,盛世才自是不将马仲英和张培元等人放在眼里。在打败了马仲英这个最大的强敌后,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新疆王」。

日本侵略中华大地时,远在新疆的盛世才感到心惊胆战,但当他得知日本不会攻打新疆的消息后,便放弃了与日军进行战斗的念头。他两面三刀,虽然嘴上说着抗日,却完全没有任何实际行动,面对着外界的质疑声,他更是以距离较远为由拒绝出兵。在盛世才眼中,发展壮大自己远比对抗日军更加重要。而且有了苏联,日本定是不敢为难自己,自己又何必浪费兵力和钱财去参加战斗。

只是盛世才的如意算盘终究是打错了,苏联并没能庇佑他一辈子。苏德战争爆发后,盛世才见苏军处于劣势,急忙舍弃苏联投靠蒋介石。为取信蒋介石,他大肆杀害共产党员,毛泽民、陈谭秋等革命人士皆惨死于他的手中。缓过劲后的苏联在看到盛世才的丑恶嘴脸后也与之彻底决裂。而此时的新疆虽然没有遭受到日军的侵害,但经过盛世才的大力剥削后也已是千疮百孔。没了苏联这座大靠山又斗不过蒋介石,众叛亲离的盛世才随后被蒋介石强制调离新疆。

残暴专政的盛世才早已引发众怒,离疆时他随行的金银财宝也全被洗劫一空。不仅如此,盛世才一家老小11口还被仇家杀害,只剩他一人苟延残喘地活着。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盛世才也随之前往台湾。在台湾期间,不断有人翻出盛世才以前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甚至多次提出要他自行了断,以死谢罪,只不过这些提议全部被蒋介石拦了下来。1970年,整天担惊受怕的盛世才因脑溢血而病故,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同样没有出兵的军阀还有「西康王」刘文辉。

「西康王」刘文辉手握重兵,面对号召不为所动

1895年,刘文辉出生于四川一户普通人家,在六兄弟之中排行最小。自幼聪明的刘文辉一直备受其父亲和老师的喜爱,为报考陆军学校,年仅13岁的刘文辉谎称16岁参加考试,一鸣惊人,更是引得校长连连称赞,最后刘文辉被破格录取。

1917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刘文辉经侄子刘湘引荐,认识了川军第八师的陈洪范。陈洪范见刘文辉聪明机巧又加之刘湘的大力推荐,便同意了刘文辉在自己手下任职。刘文辉的军旅生涯可谓是顺风顺水,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升任为旅长。

刘文辉知道自己升任如此之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于刘湘的照顾,这让刘文辉对刘湘更加忠心不二,而刘湘也把刘文辉当成心腹来培养。经过刘湘的一番筹划后,刘文辉成功调到宜宾任职。要知道此时的宜宾不仅资源富饶,还是云贵进入四川的重中之地。就这样,刘文辉开始了自己一步步集权集财的道路。

最后刘湘兵败,这让刘文辉大感震惊,在彻底认清四川的当下局势后,他知道不能将全部身家压在刘湘一个人的身上,只有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刘文辉的野心开始逐渐膨胀,旅长的职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野心,称霸四川成了他最大的目标。在突袭刘成勋并成功夺占对方大部分地盘后,刘文辉终于有了可以与刘湘一战的实力。

一个四川很难容下两只实力相当的「老虎」,刘文辉与刘湘的摩擦开始日益增多,但二人还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关系,直到刘文辉斥巨资从国外购买的武器装备被刘湘扣押后,那层薄膜纸才被捅破。忍无可忍的刘文辉前去找刘湘交涉,交涉无果后他又试图收买刘湘的手下但却被人告密到刘湘耳边。铤而走险的刘文辉随后给自己下了一步险棋,找人刺杀刘湘,刺杀一事失败后,二人可以说是彻底决裂。

二刘大战一触即发,经过数个月激烈的战争后,最终以实力较弱的刘文辉的战败而告终。战胜的刘湘并没有就此斩尽杀绝,他留下了刘文辉的性命及其两万兵众放任他们离开。大势已去的刘文辉最终来到西康,开始称霸这一方的土地,成为「西康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四川一些军阀积极响应号召联合抗日,很多四川好男儿更是自愿报名,奔赴前线。但手握重兵的刘文辉却并没有出兵,最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他不得不拿出50万块大洋资助在前线抗战的战士。值得一提的是,卢沟桥事变后,刘湘在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前往战场,只可惜在抗战中不幸病故。

虽然刘文辉后期及时悔过并加入到中国共产党,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但他在抗战中所作出的种种行为仍让大多数人无法选择原谅他。他在抗日战争中未曾出兵的行为也成了他一生中最难以抹掉的污点。

结语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最为可歌可泣的时期,多少人为了国家,远离亲人,头也不回地奔赴战场,就连老人和小孩也选择站出来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而手握重兵的盛世才和刘文辉却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危难,他们是否想过如果这场战争一旦失败,他们还能安然称霸一方吗?

我们致敬每一位为抗战而付出的先辈,我们也唾弃每一个不顾国家安危的自私之人。国难当头,每个有血性的人都要奋勇向前!这就是勇敢的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