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战后遥遥领先中国的印度工业,为何现在却被中国工业遥遥领先?

2023-12-31历史

战后遥遥领先中国的印度工业,为何现在却被中国工业遥遥领先?

印度和中国被认为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发展的国家。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近代都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独立的时间也差不多。

然而,在工业发展方面,印度却是一个特殊的案例。相对于上世纪50年代中国起步艰难的工业基础,印度似乎拥有着更好的起点,在工业规模方面甚至领先整个亚洲。

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和印度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印度的工业化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这与曾经傲视全亚洲的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是什么让中国最终居于领先地位,反超了曾经被视为具有更好开局的印度呢?

印度曾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这段历史对印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殖民者给予印度人民巨大的痛苦,但也启动了印度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为了拓展资本主义市场,在印度改造了封建经济结构,并引入了现代工厂制度。

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家的工业化进程在印度大地上蓬勃发展,这种近代工业像春笋般在印度各地兴起。

之后,印度本土资本家模仿英国工厂制度,开展了自己的民族工业。1854年,印度商人达瓦尔在孟买建立了第一家棉纺厂,这标志着印度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从此,印度的近代民族工业在殖民统治下艰难发展。

一战爆发后,印度的工业迎来了新的契机。

由于战争期间英印贸易急剧下降,英国的工业产品竞争力受到削弱,这为印度本土工业的崛起创造了机遇。大量资本开始积累,使得企业主获得了高额利润,进而推动了印度社会出现了大规模工业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棉纺织业和钢铁业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

在1914年到1918年期间,印度的棉纺织工厂规模增长了三分之一。

在钢铁工业领域,印度的塔塔钢铁公司成为印度洋地区唯一的大型钢铁企业,并且反过来向宗主国英国大规模出口钢铁,成为英国主要的钢铁供应国之一。

同时,之前被英国控制的水泥、化工、电力等工业开始逐渐被印度本土投资所掌控。

到了1918年,印度国内生产的水泥、玻璃等工业产品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1939年二战爆发后,印度工业再次迎来了「春天」。

在二战期间,印度仍然是英国战略物资和军事物资的主要供应地,二战的规模远超一战,印度工业的作用也随之增大。

随着英国军事订单的增加,印度工业部门接到了大量订单,这极大地刺激了工业的发展。

大多数工厂的生产能力被最大限度地激活,产量也迅速增长。

为了充分发挥印度作为物资供应基地的作用并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英国殖民当局改变了对印度的政策,开始帮助印度建立科学与工业研究机构。

英国积极为印度工业发展制定规划和设想,并让急需技术人员前往英国接受培训。

此外,英国在税收和贸易保护等方面也开始向印度倾斜。

二战期间,印度的民族工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战争后期,印度的棉纺织和制糖业已经远销到东亚、澳洲、非洲等地;水泥工业的外贸销售也蓬勃发展;大型钢铁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时,稀有金属、石油加工和交通设备等新兴产业也初露端倪。

战争结束后,英国国力大幅削弱,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力量也大不如前,这使得印度的工业能够持续高速发展。

两年后,印度宣布独立。

英国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中给予了印度人民数百年的痛苦,但同时也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留给了印度。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印度工业在整个亚洲范围内难以匹敌,为新生的印度带来了「天胡开局」的时机。

相比之下,中国的工业起步则完全不同。

1949年10月,新中国接收了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混乱局面,这是从国民党手中接收过来的。

长达百年的西方列强掠夺,再加上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国内工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陷入千疮百孔的状态。

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发展,蒋介石将国内为数不多的工业设备与体系一扫而空,造成中国工业基础几乎归零。

缺乏机器制造工业,缺乏现代化国防,各工业部门极度残缺不全,只有极少量的采矿业、纺织业和基础加工业能够勉强运转。

工业布局也极不合理,超过70%的工厂集中在沿海几座城市,内地工业份额不到3成。

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工业产品完全依赖进口。

与同一时期的印度相比,中国的工业基础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从发展起点来看,中国根本无法与印度相提并论。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印度的工业水平和整体国家实力会迅速增长,而中国则被认为将会远远落后于印度。

然而,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的是,拥有雄厚工业资本的印度竟然逐渐失去了优势,反而是备受质疑的中国逐步实现了反超,发展到了如今世界第一制造强国的水平……

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后的印度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到了20世纪末,工业产值已经占据了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7%,大部分工业产品实现了自给自足,顶尖产品和技术也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50年的时间里,印度人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

孟买的棉纺织业和加尔各答的麻纺织业成为了全球棉麻工业生产的中心。

印度的钢铁工业持续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第十大钢铁生产国。

钢铁产业的进步不仅为机械工业提供了丰富原料,也推动了汽车制造、大型机床和船舶建造等领域的兴盛。

近二十年来,印度高科技产业逐渐兴起,电子、化工、电脑软件和医学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备受瞩目。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7年印度制造业增加值达到了3923亿美元,让其一举跻身全球第六的位置。

初看印度的工业发展态势不错,但若考虑到70年前印度曾在全亚洲引以为傲的工业基础,以及其庞大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样的成绩似乎未能达到预期。

尽管印度的工业规模看似庞大,但按人口计算的平均值却不如东南亚和拉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

在衡量工业实力的关键指标如发电量和钢铁产量上,印度呈现出总量庞大但人均较少的特点。

2018年,印度钢铁总产量位列全球第二,但人均产量仅为中国的九分之一。

这还是印度引以为豪的传统工业强项,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更是不尽如人意。

2019年,英国BBC报道指出,印度仍有多达6亿人长期饱受高度或极度缺水的折磨。

仅有25%的印度家庭能够获得饮用水,一半印度人仍然依赖原始取水方式生活,甚至直接饮用恒河水。每年约有20万人因缺水和水污染丧生。

而缺水严重的原因之一是印度缺乏足够健全的基础设施和自来水管道。

追本溯源,印度的工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70年前,印度曾是亚洲工业的引领者,但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却依然无法解决全国一半人口的用水问题,这令人难以置信。

这暴露了印度工业发展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顺利。目前,印度工业面临着规模大、质量差、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相反,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在工业化率、工业综合能力、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等关键指标上,中国与欧美国家相比毫不逊色。而印度早早就被中国远远甩在了身后。

那么,为什么一个发展起点如此高的印度,在与中国的比拼中处于劣势,让中国后来居上呢?

为何印度被反超?

回顾印度70年的发展史,其工业未能腾飞的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落后的基础教育是其工业进步的最大制约因素。

195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印度7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仅为18.33%,与同期的中国不到20%相近。但随后的发展中,中国强调基础教育的普及,推行了全国范围的九年义务教育。

相比之下,印度一心致力于工业发展,忽视了国民教育。这直接导致了中印在20世纪80年代的识字率分别达到77%和43.5%。

落后的基础教育在经济自由化改革后开始显露弊端。当中日韩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时,印度却未能将大量文盲人口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劳动力,这严重影响了印度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型。

另外,印度政府的能力薄弱也是导致工业化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战后,中国设立了「国家计委」、「发改委」,日本成立了通商产业省,韩国则设立了经济企划院,这些由政府牵头成立的强力发展规划机构在国家工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政府的有力介入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国家资源支持工业发展,为其提供明确的方向。

不幸的是,尽管印度也设立了类似于中日韩的规划机构,但实施情况却有很大不同。

一方面,印度没有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导致政权无法渗透到基层,政府与普通民众之间存在多层中间力量,这严重影响了中央决策的传达和实施。

另一方面,印度建立了庞大的国有经济体系,但未能构建起足以有效管理国有企业运营的强有力政治体系,这必然导致市场调节与政府控制双失衡、低效率的问题。

最后,印度文化中对体力工作的贬低也是工业发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只有位于金字塔底端的低种姓人群从事体力工作。

几个世纪以来,低种姓模仿、学习高种姓的观念已深入印度社会的思维模式中。

因此,与工业发展有关的体力工作地位逐渐沦为「职业鄙视链」的最底端。

虽然印度曾涌现出众多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但却鲜有人引领世界工业发明。

在很多印度人的观念中,即便是选择更加初级、要求更低的服务业,也不会从事体力劳动。

然而,在工业发展初期,缺乏庞大的体力劳动人口支持,社会工业体系又如何完成转变呢?

印度从一开始就是工业的潜力股,却因为政府的薄弱、教育的滞后以及固守陈旧观念,竟然错失了优势。

这个国家本可以将手中的优势牌打得如虎添翼,却让这些机遇白白流失。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起步极为困难,却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走完了欧美用了数百年的发展之路。

从中印对比 中西方的差异可以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