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假如说毛主席是千年一遇的天才,那周恩来就是千年一遇的伯乐

2024-04-10历史

假如说毛主席是千年一遇的天才,那周恩来就是千年一遇的伯乐

鲁迅先生曾经以一个生动的比喻来批评中国人的惰性。他说,如果一个房间里光线太暗,有人提议在墙上开个小窗户,肯定会遭到众人的反对,认为这种方法不切实际。但如果再提议说,要把整个房顶都掀开,然后再在天花板上开窗户,那么众人反而会感到这个提议更为可行,更容易接受。

这种现象被称为「开窗术」。在中国革命初期,周恩来曾经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策略,以此帮助毛泽东。

在革命初期,周恩来与毛泽东的接触并不深,直到1923年在广州相识,但二人并无深厚交情。尽管如此,他们对革命的志向却是一致的,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的。

1930年,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周恩来、项英、毛泽东、朱德组成中央局。

当时蒋介石调集10个师的兵力要对苏区进行「围剿」,当务之急是如何击破敌人的围剿。

于是,周恩来离开上海,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在抵达苏区后,他首先会见的就是毛泽东。

周恩来之前在上海对「朱毛」关注颇多,听说毛泽东善于战斗,但遭到排挤。

因此,他迫切想见毛泽东。在会面中,周恩来敏锐地发现,毛泽东在军事观点和实践上非常出色,甚至认定毛泽东是一位军事天才,不能被忽视。

然而,红军内部主张攻打中心城市,但毛泽东却坚决反对:「绝对不行,一打准输。」

周恩来了解到局势的复杂性,一方面肯定毛泽东的军事才能,但另一方面必须服从多数意见,于是下令攻打赣州。

结果,红军攻打赣州一个多月未果,损失惨重。于是,周恩来派项英前往东华山求援。毛泽东在得知赣州情况后迅速前往前线。

经过一番努力,毛泽东改变了战略,成功打破了围困圈,减少了红军的损失。

这次战役后,项英等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承认毛泽东的军事能力。

周恩来趁机让毛泽东留在前线指挥。

不久,他又力排众议,让毛泽东担任红军总政委,并在他的支持下,毛泽东取得了漳州战役的胜利,树立了威望。

然而,厄运接踵而至。

1932年10月,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再次对毛泽东进行排挤。

最终,组成了新的「三人团」,撤销了毛泽东的总政委职务。

周恩来作为苏区最高领导,扮演了「裁判」的角色。

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周恩来提出了两种办法,经过周恩来的巧妙处理,毛泽东继续留在前线指挥。

这件事让周恩来更加确信毛泽东有能力承担重任。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立即前往毛泽东的住所,亲自探望。

他对毛泽东说:「你先好好养养身体,保重要紧。」

毛泽东回答道:「恩来同志,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周恩来有些歉意地说:「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这些了,至于战争方面的事情,我还需要向你多请教。」

10月14日,在红一方面军发布的作战计划上,周恩来在后面写下一句批示:「请让毛主席过目一下。」(1931年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主席,当时毛泽东被尊称为「毛主席」已为人所知。)

这也表明了周恩来已经确认毛泽东适合指挥红军。

然而,意料之外的是,不久后,中共临时中央发来电报,撤销了毛泽东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由周恩来兼任。

显然,有人向共产国际提出了「小报告」,周恩来感到非常无奈。尽管如此,他还是向中央发电报表示:「我已去探望过毛泽东,他在情绪上表现得很积极。」

周恩来深知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因此及时为之保留余地,并在合适的时机恢复了毛泽东的职务。

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迁至苏区,年仅26岁的博古成为最高领导人。但博古继续对毛泽东进行攻击,导致毛泽东彻底失去了军事指挥权。

在战争时期,失去军事领导权意味着失去了革命的领导权。毛泽东感到非常沮丧。

湘江战役后,红军曾经拥有的8万人,锐减至3万人。

在前线,彭德怀等人不服从指挥,要求博古和李德等人下台,坚持让毛泽东重新指挥。

湘江战役的惨败让大多数人突然意识到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一直是正确的,他的军事思想也完全符合实际。

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最终宣布毛泽东指挥红军,不久后,周恩来直接任命毛泽东为最高统帅,全面指挥战局。

最终,毛泽东带领大家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成功完成了长征,将中国革命带入了新的阶段。

事实上,在当时,周恩来作为最高领导人,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位置让给毛泽东,这表明了他的胸怀和全局意识,彰显了他真正为中国革命着想的品质。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深厚友谊也是众所周知的,他对毛泽东的了解更是深入。他对毛泽东的赞赏有三个方面:

首先,毛泽东出众的军事才能;其次,他超群的政治智慧;第三,他出色的文学水平。

毛泽东之所以被誉为千载难逢的军事奇才,除了其卓越的军事眼光外,更因为他是一位逻辑严密的哲学家和果断的政治家。在西方眼中,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血与火的政治。因此,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必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至于文学造诣,周恩来曾告诉党内同志,毛泽东广泛阅读古典著作,使其文学水平在党内独领风骚。毛泽东的诗词雄浑壮丽,可谓独步江湖。周恩来在60年代曾盛赞毛泽东的诗词气势恢宏,无与伦比。

根据毛泽东的警卫员回忆,在中南海,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住处相邻。每次会议结束,毛泽东都会在门口等待,询问周恩来是否到来。若有人告知周恩来即将到达,毛泽东会坐在附近等候,表示一同进入会议室。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临终前,听到毛泽东的诗词中「不许放屁!试看天地翻覆。」一句,微笑着离世。毛泽东得知周恩来逝世的消息后,感到悲痛不已。在追悼会前,毛泽东因年老体弱,无法站立,对此深感懊悔。

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是不可分割的,两人相得益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