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手握六十万大军,为何输给了朱元璋的二十万人

2024-07-19历史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似乎占尽了优势,却还是败给了朱元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从战略层面上说,陈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导致自己内部不和,人心惶惶;朱元璋却能团结内部,上下一心。

从战术层面上说,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至少犯了两个战术错误。败给朱元璋这个军事天才,并不算委屈。

我们先分析战术层面。首先,陈友谅兵力的记载来源于明史,「号六十万」,这里就很有意思了,号称六十万,那陈友谅的兵真的有六十万吗?

这可不能保证,毕竟古代打仗吹牛皮是常有的事。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有二十万兵,就敢说自己有四十万兵。项羽更胜一筹,他有四十万兵,然后号称已经有一百万军队。果然,只要人年轻,吹牛都更有力气。

到元末也是这样,大家都一样吹牛,吓唬吓唬对方也是好的。由于朱元璋后来用了火攻,所以当时陈友谅到底有多少士兵,也不好统计。所以【明史】才含含糊糊的说「友谅兵号六十万。」其实两分的兵力差距,未必有四十万这么多。

再说鄱阳湖之战的具体过程,其实战争刚开始打的时候,陈友谅是相当占优势的,他们一方擅长水军,有大船。而朱元璋的船和陈友谅的比起来,简直寒酸。所以这场仗是用陈友谅的优势和朱元璋的劣势作战。

而且,朱元璋是匆忙赶来救援的。陈友谅的军队属于以逸待劳。这在战争中又是一个优势。

看起来,陈友谅似乎拿到了赤壁之战前吴蜀联军的剧本。假如没有那场风,陈友谅的命运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陈友谅的船有多好呢,据【明史】记载: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

这哪里是船,这简直像修建了一个移动小岛!

面对这么多精良的大船,朱元璋部下的心情非常沉重,大家都面露惧色,不敢前进。朱元璋亲自指挥,甚至斩杀了十几个怯战退缩的人,才重新恢复士气,大家才能继续玩命。

危险的不仅是普通将领,朱元璋本人也差点被抓。陈友谅有一个很骁勇的部下,叫张定边。当时张定边抓住时机,直接冲着朱元璋的船冲了过来。

越忙越出错,朱元璋的船又恰好被沙堆卡住了,进退不得。在这个关键时刻,幸好常遇春反应快,从旁边射中了张定边,朱元璋才有机会脱身。

在朱元璋部的坚持战斗中,这一战最大的转机来了「会日晡,大风起东北」。有风了,就能用火攻。朱元璋抓住机会,命令几个不怕死的勇士,驾着小船、带着火药,去烧陈友谅的大船。

风助火势,火借风力,一把大火,烧断了陈友谅夺天下的希望。对于这一段,明史上描写的非常有画面感。「风烈火炽,烟焰涨天,湖水尽赤」

这场仗给了一个姓罗的文人很大灵感,后来他写一本历史演义小说,叫【三国演义】。在这本小说里,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而孙刘联军虽然以逸待劳,却还是心里没底。于是他们派庞统献计,让曹操把大船都用铁索连接起来。

后来东风一起,他们再用火攻。因为之前曹操的大船已经被铁索连接起来了,无法各自逃生,所以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在鄱阳湖之战中,擅长水战的陈友谅把自己的大船连在一起,成了火攻的受害者;但是在小说里,擅长水战的吴军骗敌军把船连在一起,用火攻坑了敌人一把。恰好,朱元璋当时的称号是吴王。

把大船连接在一起,就是陈友谅一个比较重要的战术错误。把大船连接起来,虽然方便进攻,但是降低了灵活性。顺风局还没什么,一旦战局不利,很难调动队伍,改变队形。

陈友谅的第二个战术错误,是他没有趁朱元璋亲自救安丰之围的机会偷袭应天。

在鄱阳湖之战前,张士诚的部下吕珍偷袭安丰。朱元璋不顾刘伯温的反对,亲自去解救安丰之围。其实这个时候,如果陈友谅能趁机攻打应天,朱元璋就会很被动。可是他没这么做。

事后朱元璋也向刘伯温承认错误:「我当时不应该亲自去支援安丰。一旦陈友谅偷袭应天,我就完了。」

鄱阳湖一战,陈友谅大败,后来他在指挥战斗的时候从船里探出脑袋,结果被一箭射穿了眼睛,死了。

其实在陈友谅鄱阳湖战败,和他被射死中间这段时间,还发生过一件事情。

陈友谅有两个重要的部下,一个左金吾将军,一个右金吾将军。陈友谅惨败之后,召集部下商量对策。

右金吾将军出主意道:「大船不灵活,想离开湖不容易。不如咱们把船烧了吧,这样方便上岸跑路,可以找机会重新开始。」左金吾将军却反驳道:「要是这么做,一旦他们派步兵或骑兵来追我们,我们岂不是进退无路?那就彻底玩完了。

我们凭经验猜啊,似乎历史上每到这种关键时刻,那种更需要勇气的主意都比那些退缩的主意更可靠。但是陈友谅却听从了右金吾将军的主意。

历史没有真的验证,这两个人到底谁的主意更可靠。但是陈友谅的应对确实没得到好结果。听到陈友谅不愿采纳自己的建议,左金吾将军直接率部投靠了朱元璋。

一听说左金吾将军投降了,右金吾将军也紧跟着投降了。

这里其实有点好笑,不知道陈友谅得知右金吾将军也跟风投降,心里是什么感受:这俩人干啥呢?难道自己也是他俩游戏中的一个环节?

其实这次促使两个重要部下造反,和之前没有抓住机会偷袭应天,性质都差不多,都是「干大事而惜身」的表现。平时各种浪,一到关键时刻,反而瞻前顾后,错失良机。

以上是陈友谅的战术错误,可以用袁绍的一句评语来概括。有趣的是,陈友谅的战略错误,同样可以用上袁绍的一句评语「见小利而忘义」

陈友谅的起家经历,相当不光彩。陈友谅最开始是倪文俊的部下,后来倪文俊想杀他们的头领徐寿辉,又没成功,就跑到了黄州。陈友谅在倪文俊手下也很有势力,趁机杀了倪文俊,又收编了他的部队。

就这样,陈友谅踩着老上司的血,完成了他的原始积累。

倪文俊想杀害旧主上位,却反被自己的部下所杀,固然是个现世报。可是陈友谅的行为同样有隐患,信誉的损失也是损失。只不过损失者往往像吕布一样,当时只顾着占便宜高兴,却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或许是这次势力扩张开的太容易,陈友谅似乎形成了路径依赖。在下一次和徐寿辉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陈友谅故技重施:他趁着徐寿辉到了他的地盘,于是埋伏下军队,把徐寿辉迎进来,杀掉了徐寿辉所有随从,然后挟持了徐寿辉。

他没杀徐寿辉,是因为徐寿辉的人气还在,不能轻易杀之。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徐寿辉已经成了他的傀儡。

后来他打了胜仗,志得意满,觉得以自己现在的实力,杀了徐寿辉也没关系了,就派人假装向徐寿辉报告工作,借机用铁器砸徐寿辉的脑袋,杀死了徐寿辉。

对于这种吕布行为,陈友谅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落到别人眼里难免别扭。抛弃道德,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是也会因此失去人心。而人心一散,就很难挽回。有些事,当时以为是大便宜,但其实能量是守恒的,大便宜的背面,是更大的损失。

比如鄱阳湖之战后,左金吾将军和右金吾将军的迅速投降,未尝不是学了他以前的榜样。甚至和他比起来,这两个部下还显得很厚道,毕竟这俩人只是投降,没有背后给他来一刀。

陈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他的不厚道不仅是对自己的上司,也针对自己的部下。比如他之前有一个部下叫赵普胜,非常彪悍,因此还有个外号叫「双刀刘」。

这个人的存在,成了朱元璋等人的心病。于是朱元璋就派人离间赵普胜和陈友谅之间的关系,陈友谅渐渐起了疑心。而赵普胜也是一个很骄傲的人,他为陈友谅镇守安庆,很有功劳,所以经常一看到陈友谅的使者,就诉说自己的功劳。

朱元璋说过「友谅志骄」,说陈友谅过于骄傲。陈友谅本身就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又碰上了喜欢邀功的赵普胜,本来就气场不和。现在有人挑拨,他就更加怀疑赵普胜了。想着是不是赵普胜已经背叛了自己,所以才会有这种态度。

陈友谅于是打着会师的旗号,骗赵普胜来自己这边。赵普胜一下船,就被陈友谅杀了。一个悍将,就因为话痨、爱邀功,就被主公给杀了。

赵普胜死后,陈友谅收编了他的队伍。虽然队伍还是那支队伍,可是换了指挥官之后,这支队伍却败在了徐达手下,全军覆没。

只凭借谗言,就猜忌得力部下。而且一起疑心,就立刻把人杀了。这么做主公,部将寒心,人心离散也是很正常的事。

很难说鄱阳湖之战的失败,有没有陈友谅一方人心涣散的原因。但是在鄱阳湖之战失败后,这些部下的行为确实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而且,即使风向愿意帮着陈友谅,他能取得鄱阳湖之战的成功,一时得了天下。也很难说,以他的性格,再加上他成为皇帝后膨胀的权力和猜忌心,他内部的人心问题会不会爆炸。会不会再有一个牛元璋、杨元璋,在下一个什么湖或什么江,再送他一次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