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忠、勇、仁、智、才,盘点史上九大最完美武将!

2024-01-14历史

何为完美?忠、勇、仁、智、才缺一不可。对上赤诚谓之忠,像韩信、英布、安禄山这样的不在此列;对下宽仁谓之仁,像白起、霍去病、张飞、杨素这样的可以排除;有勇有谋,智勇双全,上马能治军,下马能管民,像诸葛亮、陈庆之、杜预、虞允文这样上不得马的儒将,像樊哙、李存孝、张蚝这样纯粹的莽夫也不在讨论之列。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史上忠勇仁智才兼具的九大完美武将:

一、郭子仪

1、论武勇

郭子仪从小就武勇过人,「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虽然只被封了个从九品的左卫长史,但他的等级是「异等」,可见考官对他个人武力的赞叹。为将后,他也经常亲入敌阵做正面搏杀,所以士卒爱戴,百夷敬服,才有68岁单骑退回纥的神迹。

2、论忠诚

郭子仪是史上完美人臣的代表,有「五福老人」之称,不但封王拜相,四朝元老,李亨尊称其为「尚父」,而且没有兔死狗烹,寿终正寝,享85岁高龄。康熙赞他:「自汉唐以来之勋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仪为首称。」史书更是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在民间的声望也是好得一塌糊涂。

3、论智谋

郭子仪用兵,重在战略谋划,能够充分发挥手下将领的积极性,让他们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有点「举重若轻」的味道。另外他作战并不一味的逞强,比如二复长安时联结回纥计退吐蕃等等。李亨就评价他:「器量深识,宽而有谋」。

4、论仁厚

郭子仪治军讲究宽严相济,恩威并施,虽是武将出身,但也有今天部队政委的一些特点,会做思想工作,也比较体恤部下,能与将士们打成一片。史书上提到军士们对郭子仪是「如子弟之望父兄」、「如天旱之望大雨」、「咸鼓舞涕位,喜其来而悲其晚也」,是实心实意敬服郭子仪,愿意跟着他干。

另外,郭子仪谦逊大度,有容人之量,从不仗势压人,而且还经常替别人考虑,广结善缘。他曾因卢杞貌丑,见面时屏退姬妾。因此,他也得到了各色人等的敬重和喜爱,很少有人视他为敌,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5、论治民

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思考、处理问题,当年仆固怀恩反叛,放纵士兵劫掠,弄的并州、河东一带民不聊生,唐朝需要选任一位既能管军又能治民的将领,唐代宗就派了郭子仪前去,兼任河中尹,坐镇河中府,他到任后,很快便稳定了河东的局势,百姓纷纷从山林中归乡,「百姓感悦,自林中归农」。

郭子仪一生出将入相,做过尚书令,虽然很少出任一地牧守,但他的情商、政治觉悟决定了他能当好一父母官。

二、慕容恪

1、论武勇

十八岁第一次出征就亲率3000骑大破后赵石虎,斩三万余级。25岁攻扶余国,世子慕容儁坐镇中军,慕容恪则率诸军亲冒矢石进击,克扶余,俘国王玄及部众5万余口而还。早年的慕容恪喜欢先登陷阵斩将夺旗,史书中也经常称赞他英勇无敌,三十岁之后这种情况才逐渐减少。

慕容恪一生驱高丽、灭冉魏、攻前秦、战东晋,纵横沙场数十年,未尝一败,有「十六国第一名将」之称。

2、论忠诚

以慕容恪的战功和威望,有很多机会成为权臣,但他都放弃了,特别是辅佐幼主慕容暐期间,当年慕容垂劝他杀死一同辅政的太师慕舆根,被他严词拒绝,后来慕舆根诬告他谋反,他也没发作,直到后来慕舆根想裹挟太后和幼主回龙城老家,才忍无可忍,将其杀死。史称:「慕容恪之辅少主,成王之周公,宣帝之霍光也!」这也是他和慕容垂结局完全不一样的根本原因。

3、论智谋

灭冉闵一役之前,魏燕交战10次,燕兵皆败,因此士卒多畏惧,慕容恪先是于阵前激励将士,指出冉闵有勇无谋,必败,后又佯败诱敌至燕骑兵最易展开的平地,待魏军被围后,又以铁锁连马结阵,以善射者射其中军,最终使魏军饥疲难耐,冉闵突围被俘。

野王之战,慕容恪采用深沟高垒,围城打援的计策,使吕护部伤亡惨重,后又诱使吕护突围,而他却早已设好埋伏,当城中锐卒突围而出时,燕兵从侧翼出击,吕护全军覆没,单骑逃往荥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慕容恪每战基本上都不是单纯靠武力,而是用智略,他是真正的帅才。

4、论仁厚

慕容恪是完人一个。他打仗不愿牺牲士卒,即便是俘虏也不轻易杀害;他治军严苛,对百姓秋毫无犯;他对待兄弟、同僚也多有爱护之举。比如对待五弟慕容垂。

5、论治民

慕容恪官至太宰,辅佐幼主慕容暐,虚怀若谷,知人善任,整顿吏治,严明赏罚,从不专断。前燕政局的稳定,多是慕容恪之功。他执掌前燕军政时期,是前燕政治最稳定的一段时期,前燕所有的军事行动全部获胜,去世时,前燕据幽、冀、并、平四州之地,人口千万,是当之无愧的北方第一强国。

三、关羽

1、论武勇

关二爷虽然没有演义中所说的那么夸张,但百万军中斩颜良足以证明他的武勇,南北朝时期但凡称武将之勇武,辄以关张做比。

2、论忠诚

关二爷的忠义无双是早已被证明了的。

3、论智谋

世人皆说关二爷太过自负,以至于被吕蒙白衣渡江,袭了荆州,但别忘了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庞德,攻襄樊,逼得曹操要迁都的人,可能是一单纯的莽夫吗?

4、论仁厚

关羽虽然有点「刚而自矜」,但那是对士大夫,对于士卒、底层人员,他一向善待,史书就称他:「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这与张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飞是暴而无恩,「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也是他的家族在蜀汉灭亡后得以保全,而关羽家族却被屠戮一空的根本原因。

5、论治民

世人往往抓住关羽失荆州这一点而不及其余,说他逼反了麋芳、士仁,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治理荆州的成果,诸葛亮张飞等人入蜀时,带走了大量的人才、物资和军力,荆州力量被大幅度的削弱,但关羽仅仅治理5年,荆州的各个方面就都有了很大的起色,所以才能主动对曹魏发起进攻。

退一步说,刘备为何独留关羽镇守荆州,现在我们知道张飞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莽夫,他有勇有谋,情商又高,为何刘备不用他,不用赵云、魏延,至于说什么关羽因为地位高,刘备不想冷落了他,更禁不起推敲,荆州对于蜀汉的重要性决定了刘备肯定会选一个最合适的人,我们难道比刘备更会用人吗?

四、李靖

1、论武勇

虽然李靖不像【李靖与红拂女】等演义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是一个绝顶高手,但他的武力值也不弱,出身官宦世家的他自幼便得到舅舅韩擒虎的亲身指点,精通武艺,深谙兵法,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单独领军的机会,直到投靠了李渊,才「参谋军事」,但这时他已经50岁了,「老不以筋骨为能」,所以他才不以武力显名。

2、论忠诚

无论是对隋炀帝,还是对李渊,李靖都做到了无愧于心。

李渊在太原招兵买马、心怀不轨时,身为大隋马邑郡丞的李靖毅然决定前往江都,向杨广告发,为此差点被李渊所斩。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他也未曾参与,只是口头上表示了默认,为此沦落到凌烟阁功臣第八,在尉迟恭之后的地步。

3、论智谋

李靖的智略就不用多说了,史上最被认可的战神,韩白李岳,史上四大名将之一,公认的战术大师,平萧铣之战和阴山之战都是可以写入教科书的千古名局。

4、论仁厚

李靖治军讲求赏罚分明,在军纪面前,不仅以身作则,而且即便是权贵违反,皇帝求情也绝不妥协,言出必信,有过必罚。比如进击吐谷浑时,利州刺史高甑生未按期到达,即便众将求情,还是受到了李靖的重责。

另外,李靖清廉自守,从不克扣兵饷,而且与士卒同甘共苦,在行军过程中亲自背负粮食,以最下等士卒吃穿住行要求自己,对于患病的士卒,更是极尽关爱,他曾亲自为患有疮病的父子二人吸除毒脓。

5、论治民

李靖发达之后,从未担任一地之郡守,他的治民之才也从未显现,但是他早年却是以才干闻名,吏部尚书牛弘就称赞他有「王佐之才」,左仆射杨素也曾抚着坐床对他说:「你终有一日会坐到我这个位置!」可见李靖并不是不懂治民,而是缺少表现的机会罢了。

五、灌婴

1、论武勇

灌婴是刘邦的骑兵将领,以骁勇敢战著称。

灌婴第一次率军参战是在还定三秦期间,他率军攻取栎阳,降服塞王司马欣,后围章邯于废丘;汉军东征时,从刘邦降殷王董翳;又与曹参击龙且于定陶,亲率骑兵疾战破之。

汉楚相持于荥阳时,灌婴因在屡次战役中都能骁勇拼杀是以出任骑兵统领,不久他就在荥阳东大破楚骑,绝楚军粮道。

韩信攻齐时,灌婴从其征,他率骑兵破齐军于历下,随后又追齐相田横至嬴博,亲斩骑将一人,生得四人。

2、论忠诚

灌婴是丰沛元从功臣之一,对刘邦极为忠诚,当韩信还在齐地犹豫是否增援荥阳时,灌婴第一个南下彭城,赶来与刘邦会师;刘邦称帝后,开始马不停蹄地清除异己,每次去平叛,身边都有车骑将军灌婴。

另外,灌婴还是诛吕反正的最大功臣之一。吕雉去世后,上将军吕禄妄图以吕代刘,齐哀王刘襄举兵尊王攘夷,吕禄以灌婴为大将,率军前往阻击。灌婴就临阵倒戈,和周勃等人共同诛吕,皇权才又回到了刘氏手中。

3、论智谋

楚汉相争中,灌婴参与击败了龙且、项佗、周兰、项声、薛公、郯公、英布等名将,其中击败龙且两次,项佗三次。可以说楚军骑兵大半都是他率军干掉的,称得上是楚军骑兵的克星。这样一个人,靠的绝不单单是勇猛,其智略也是相当优秀的,这也是他在平定齐地后,能够独领一军挥师南下,拿下彭城,使项羽腹背受敌的原因。

4、论仁厚

灌婴为人刚强爽直,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从不趋炎附势,对于地位在自己之下的人,越是贫贱的,越是恭敬,越跟他们平等相待,士人因此很推重他。

对待士卒更是如此,史载他在与楚军作战期间,每天与士卒同食,并任由士卒取用汉王赏赐给自己的财物。同时他治军与当年的李广相似,以简易不繁为原则,主张人人自便,不甚苛求,士兵都愿意在他手下作战,「卒可与之俱死」。

5、论治民

灌婴是西汉的政坛常青树,历经四朝,屹立不倒。周勃罢相后,接替他为相的就是灌婴,最后他也是死于丞相任上。

灌婴可谓是武能上马斩将夺旗,文能治国安邦的「完臣」。

六、段韶

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他是赵匡胤增选入武庙的23名将之一。

1、论武勇

段韶是姑臧侯段荣长子,武明皇后娄昭君外甥,自小从军,勇敢善战,深得高欢器重,曾随其参与广阿之战、邺城之战、韩陵之战;后又在邙山之战中勇救高欢,追兵慑于其箭术,不敢再追。高欢临终时,令其辅佐长子高澄,高澄掌权后,段韶镇守晋阳,后率军平定河南侯景、冀州高归彦叛乱,击破南梁军。

2、论忠心

段韶是东魏高氏的姻亲,对高氏甚为忠心,当年先辅高欢、高洋,又参与高演兵变,辅助高演登基,后来又成为高湛的顾命大臣,高湛死后,又参与宗戚高睿、娄定远、元文遥等人企图放逐佞臣和士开的行动。

段韶历仕六朝,以忠义著称,死后亦谥号「忠武」,这可能也是高长恭、斛律光等人受尽谗言,而他却能够独善其身的原因之一。

3、论智谋

虽然段韶武力不差,但他更是一员智将,当年北周联兵突厥入侵晋阳,段韶先是坚守不出,待其惰归,大破之,随后千里追袭,直至出塞而回。与西魏的邙山之战,他先是建议高欢改换士兵军服,混在队伍中指挥,后又及时识破宇文泰的阴谋,急催高欢后撤,才救了高欢一命;晋阳之役时,又是他力劝高睿据城坚守,大雪之后周人攻城不便,结果被段韶一战而定,周军前锋全部被灭,后军也溃走。

4、论仁厚

段韶为将时,视兵如长、如友,财物都分给兵士,收取的税金也全部用来作为士卒的生活费,自己不取一丝一毫,而且每天杀牛数头来犒劳士卒。当然他也不是一味的宽仁,对待违法乱纪的兵士则毫不留情,晋阳之役中,他就以违反「以军事谏者死」的军令接连处死了数十个建议撤退的军吏,避免了军心的动摇。

史书说他擅长计谋,善于御众,又建有高功,名望极高,因此深得将士爱戴,与敌交战,人人奋勇当先。

5、论治民

段韶在东魏不仅是一位马上将军,更是治政的高手,他曾任并州刺史多年,史称其「为政宽简」,不苛察繁琐的细节,因此甚得民心。天统三年,段韶升任左丞相,他治民理政,毫无懈怠,宽型减赋,与民生息,朝野为之一新。

史书说他外统军旅,内参朝政,有不世之功。

七、邓羌

1、论武勇

正史中的万人敌,曾生擒拽牛倒行的张蚝,以及雄武过孙策的姚襄。与前燕交战时,挥舞战矛,冲杀在前,四番出入,旁若无人,亲斩数百人。【资治通鉴】载:「秦人称邓羌、张蚝皆万人之敌。」

2、论忠诚

邓羌一生仕前秦三十余年,从未起过二心,即便当年因为忠直敢谏差点被苻生杀掉,也从未想过反叛,后来跟随苻坚亡前燕、灭代、平并州、挫败东晋北伐,功勋卓著,也从未起骄狂之心,深受苻坚信任。

3、论智谋

擒杀姚襄时,假装败阵,引诱姚襄出击,然后在三原设下伏兵,生擒姚襄;五公之乱时,领精骑七千夜袭,大败苻柳。史称其精通兵法,「骁勇多权略」,有「廉李之能」。

4、论仁厚

邓羌「性鲠直不挠」,敢于犯颜直谏,「视卒如爱子」,不仅廉洁不贪,每有赏赐必全部用以犒劳士卒,与士卒共享饮食,当遇到缺水乏粮的时,更是坚决等到全军喝足吃饱后,自己才去饮用。

5、论治民

邓羌多次任地方官,比如在并州刺史任上,他整肃治安、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安民减赋,「所部大治,称为良牧」,尤其是为御史中丞时,配合王猛整肃吏治,数旬之间,处死的不法豪强多达二十余人,于是百官震恐,豪门大族畏惧谨慎,前秦境内路不拾遗,连苻坚都称他有宰相之才。

八、辛弃疾

1、论武勇

作为史上著名的「猛将兄」,22岁旦夕杀义端和尚,得「辛青兕」之名;23岁率50勇士突入金营,擒叛徒张安国。武勇不次于当世名将。

2、论忠诚

当北宋覆灭,金人大举南侵时,辛弃疾弃笔从戎,在家乡聚兵抵抗金人;当备受主降派排挤、壮志难酬时,依然积极上书论战;当韩侂胄北伐时,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不顾年迈,毅然出任浙东安抚使,为宋廷出谋划策;当他对北伐的轻敌冒进表示不同意见,再度被罢免时,他感叹自己的报国无门,挥笔写下了那首经典之作——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面对腐朽的南宋王朝,文武双全辛弃疾也只能无奈的感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3、论智谋

著有【美芹十论】、【九议】等守战之策,虽未被赵构采纳,但不妨其智将之名。

4、论仁厚

辛弃疾在历史上有酷吏之名,但他对普通百姓是宽厚的。他曾奉命平定南方的茶商叛乱,在给孝宗的报告中,就一针见血的指出,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此后,辛弃疾就认识到真正应该严格管理的是各级官吏,而不是平民百姓,这成了他的执政理念和处理政务的出发点。据【真西山集】记载,辛弃疾「历威严,轻以文法绳下,官吏惴栗,唯恐奉教条,不逮得遣」。

相反,他对普通百姓却非常宽厚。楼钥所著的【攻愧集】记载,辛弃疾在做福建提点刑狱时,给犯人判罪遵从的就是宽厚原则,「比居外台,谳议从厚,闽人户知之。」

辛弃疾之所以被人污以酷吏之名,主要还是因为他不肯同流合污。因为「刚拙自信」的性格,他敢说敢做,不愿迎合别人,为了成事,他不拘小节,更不理会各种各样的潜规则。

对官吏严酷,对百姓宽厚,刚拙自信,敢说敢做,这就是辛弃疾。

5、论治民

辛弃疾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任上他治理荒政、整顿治安,深受百姓称诵,称得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九、苏定方

1、论武勇

15岁时就表现出了猛将的潜质,随父苏邕领乡兵千人讨伐贼寇,「数先登陷阵」;夜袭定襄时仅率200精骑就突袭颉利牙帐;鹰娑川之战、曳咥河之战两次亲率精骑突击,大败西突厥;乌海之战中更是亲率一千骑兵突入8万吐蕃大军,阵斩吐蕃副相。

最难得的是,六七十岁苏定方还能在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奔袭上千里,若非猛将出身,底子打得好,换做其他人估计早就心脏病突发死了。

在时人眼中,苏定方的个人武力堪比汉末的关羽和赵云:「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邢国公苏定方,......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

2、论忠诚

灭东突厥之战中为李靖背锅,被闲置二十余年,当国家有难,朝廷相召时,六十多岁的苏定方又毅然决然的再次挂帅出征,最后拓西域、灭百济、讨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立下不世奇功,即便因为得罪张文瓘和刘仁轨被大黑特黑,尤其是自龙朔三年至总章二年,他主掌抗蕃前线之后的乌海战役及火烧布达拉宫的丰功伟绩被黑掉,他也无一丝怨言,这样的心胸史上少有人可比。

3、论智谋

苏定方并非一莽将,他在战术运用方面非常强。比如曳咥河之战,他命一万步兵占据高地组成长槊方阵,又亲率领数千劲骑占据北地,引贺鲁的三万骑兵来攻。这是以少胜多的阵地战。

比如,平定疏勒叛乱后,苏定方率军西行,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葱岭,又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吉尔吉斯斯坦,一昼夜强行军三百多里,将毫无防备的阿悉结部击溃。这是骑兵闪电战。

再比如,曳咥河大败西突厥后,贺鲁以为唐军不会追来,放下戒备去游猎,苏定方则拒绝了部下「俟晴而行」的建议,率领数万唐回联军进至双河,又在大雪掩护下强行军至贺鲁牙帐金牙山,俘斩数万人。又是一次兵贵神速的千里奔袭。

从作战风格来看,苏定方擅长骑兵突袭、闪电战,是斩首战术的大行家。

4、论仁厚

苏定方不仅英勇盖世,且为人正直。他几乎常年住在军营,与士兵同吃同住,战斗也是身先士卒;他善于提携后俊,当年遇上德才兼备的裴行俭时,就感叹「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于是倾囊相授,「尽以用兵奇术授行俭」;在恒笃城,程咬金、王文度杀降谋财时,「唯定方一无所取」;都曼投降时苏定方曾答应饶他性命,战后他力求高宗赦免其死。

5、论治民

苏定方虽然没有当过行政长官,但他每攻占一地,虽然不能说对百姓秋毫无犯,但也能做到劝课农桑,百姓喜悦,比如在灭亡西突厥后,定方让「诸部各归所居,通道路,置邮驿,掩骸骨,问疾苦,画疆场,复生业,凡为沙钵罗所掠者,悉括还之,十姓安堵如故」,上马可为将,下马也能安民。

大家认为史上还有哪些名将堪称完美?敬请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