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荷兰靠船"统领"欧洲,"海上马车夫"风头为何会被"日不落"抢走?

2023-12-19历史

穿越古今,纵横万里,洞悉纷繁世事,纵观世界风云变幻,为你解析大国之间博弈的底层逻辑,欣赏历史长河的波光谲异。

在上一篇文章(从不为人知的岛国到「日不落帝国」,英国是如何实现华丽逆袭的?)讲到公元1500年以后,英国在生产力、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有利的地缘政治环境的保护下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富强的国家。然而 在英国崛起的道路上,还有一只最大的拦路虎,那就是荷兰资产阶级的海洋和贸易霸权。

那么究竟英国要如何对待这只拦路虎呢?应当说,荷兰霸权的崛起与存在,在世界各地到处都阻碍触动着英国的根本利益。在1648年,荷兰与西班牙帝国签署【明斯特和约】,结束了八十年荷兰独立战争。

这份合约的主要内容就两条:第一, 西班牙帝国承认荷兰独立 ,但比利时继续留在西班牙帝国的版图之内。第二, 西班牙帝国永久性关闭安特卫普的斯海尔德河入海口 。根据合约的第一条荷兰与比利时永远分裂成了两个国家直到今天。

荷兰与比利时,在民族语言和宗教文化上都截然不同 。荷兰人属于日耳曼文化圈,荷兰语跟德语非常接近,荷兰人也都信奉基督新教。而比利时北部讲荷兰语,南部讲法语,但不管南北,人家都信奉天主教,主要属于拉丁文化圈。

既然分裂成了两个国家, 比利时就从荷兰的往日同胞变成了商业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荷兰资产阶级就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自己的主要商业竞争对手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于是在【明斯特和约】中取得战争胜利的荷兰人,迫使西班牙帝国同意永久性关闭安特卫普的斯海尔德河入海口。 安特卫普能够发展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转运中心,一度垄断全欧洲40%的海外贸易,很大程度上要仰赖斯海尔德河内陆航道 。这条内河航道能够将西欧的产业集群通过河流水系又连通起来。最后经由斯海尔德河入海口,汇入广阔的世界市场。

现在,荷兰人通过战争手段、政治权力,强行的关闭了这条黄金水道,实际上也就终结了安特卫普的主要国际贸易中心地位。于是,以安特卫普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热那亚金融资本帝国也就彻底的死透了。 荷兰金融资本帝国通过战争强势崛起,属于阿姆斯特丹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读史令人明智,我们中国人在学习借鉴西方发展历史经验的时候,一定要学习西方人做了什么,而一定不能学习西方人说的什么,尤其要警惕西方人所写的教科书,毕竟谁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写进教科书呢?谁又会把自己的真本事写进教科书呢? 西方的教科书里满纸都写着自由贸易,可横竖看过去,字缝里都是铁和血。

西方人只有在自己成为霸权国之后,才真正的推行自由贸易,因为自由从来都是强者通吃的自由。而在他没有获得霸权地位之前,他从来搞的都是贸易保护和国家政策性产业发展战略,甚至于不惜发动战争清算旧格局、旧秩序。 西方人为了争夺霸权、垄断地位,从来都是穷兵黩武,杀的是尸山血海。

荷兰人就是经过八十年持续不断的战争,才最终摧毁了西班牙帝国与热那亚银行家的霸权 。他的战争果实明明白白的写进了1648年的【明斯特和约】。在这份强盗分赃协议中,荷兰人用自己的炮舰武力,彻底终结了安特卫普的主要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地位。

由此导致的一个副产品,那就是拆散了前面文章所讲的所谓伦敦—安特卫普商贸轴心 。从此英国的制造业出口被迫从安特卫普转移到阿姆斯特丹,英国进出口商品的海上物流运输乃至销售渠道,都掌握在荷兰资本手中。这就等于英国人在工厂车间辛辛苦苦的干活,而荷兰人则坐在宽大舒适的办公桌后面分配利润。荷兰霸权在自己所主宰的国际产业链中,给英国人安排的就是这样一个干苦力的角色。

除此之外,荷兰人还控制着所谓松德海峡的制海权,并借此将英国封锁在了利润丰厚的波罗的海贸易商圈之外。与此同时,在北美、印度和亚太等地区为了争夺殖民地,英荷两国也是到处都发生冲突,更有甚者,荷兰人利用自己的海上霸权,一直跑到英国本土沿岸海域捕鱼,并销往英国市场,这就使得英国的捕鱼业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对于这种跪着要饭吃的秩序安排,很多人是可以忍的,甚至是甘之若饴的。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想跪着挣这口饭,还找不着门路,还能要啥自行车呢?然而,英语民族对此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这正是「羊行十里吃草,而狼行千里吃肉」,英荷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英荷战争已经如箭在弦上。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掌权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都无法再容忍荷兰的海洋与贸易霸权 。英国的造船业、航运业、制造业与商业资产阶级,现在有了自己的政权做后盾,强烈要求以国家力量打击荷兰的海上势力,扩张英国的海上利益。而英国政府此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军备战。

在光荣革命胜利之后的最初三年,英国政府所建造的军舰比过去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的全部军舰还多,英国海军舰队规模足足增加了两倍。从1649年到1651年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里,英国就新造军舰41艘。1652年到1654年两年时间里,又新增军舰达到107艘之多。仅在1652年一年之内,英国政府就建造了30艘轻型巡洋舰,每艘造价达到一万英镑,排水量则超过了一千吨,配备火炮八十到一百门之间。

大家不要觉得一万英镑少,当时英镑是金本位,那可是相当的值钱。当时诺大一个伦敦城每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就是一万两千英镑。英国政府在当年真是下了血本如下饺子般建造自己的远洋舰队。而当时荷兰刚刚结束了与西班牙帝国的八十年战争,战争主要是在欧洲大陆上打,荷兰的资源主要都投入到陆军建设上。在海军军备建设上,则严重的投资不足。

到1650年左右,荷兰海军只有战舰五十多艘,而且即便是荷兰海军中最大的主力战舰装配的火炮也只有四十到五十门。最重要的是英荷两国对于海军战略客观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上,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荷兰人认为海军最基本的任务是保护海上贸易通道,维持正常贸易秩序,确保商船海上贸易安全。而英国人则明确的认识到,海军战略的灵魂是封锁敌国港口,并发起主力舰队对决,消灭敌方海军主力,完全夺取目标海域的制海权。 由此,荷兰海军在数量、质量以及战略思想上其实都已经远远的落后于英国海军了。

有了实力为后盾,英国开始着手挑战荷兰霸权。英国议会于1651年正式通过了所谓的航海法案规定:

第一,亚洲、非洲和美洲所出产的商品,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载运,才准许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

第二,欧洲出产的商品只有由英国或原产国的船舶载运,才准许进入英国及其殖民地。

第三,所有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才准许进入英国的殖民地。

第四,英国殖民地所出产的商品,只有英国或者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才可以转运。

第五,殖民地的某些特定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者其他的英国殖民地。这些特定的产品,包括烟草、糖、棉花、碘青、毛皮等等。

第六,限制殖民地生产与英国本土竞争的工业制成品,比如纺织品等等。

从这些条文来看, 这部航海法案几乎完全就是冲着荷兰的海上贸易霸权去的 。用现在时髦的词儿来说,就是英国经济要完全与荷兰航运业脱钩,将荷兰的商船及其航运业完全排除除英国的经济活动之外,英国资产阶级就是要用这部航海法案来对抗荷兰通过【明斯特合约】所实现的商业霸权与海上霸权。

英国议会发誓要以英国海军的武力,坚决贯彻其所制定的航海法案。你荷兰人不是海上马车夫吗?我打的就是你这个海上马车夫。英国海军开始到处抓捕违禁的荷兰商船,仅仅在法案通过之后的头一年里,英国海军俘虏了荷兰商船达到两百艘之多。

在航海法案颁布后的三年内,英国一共抓捕了1400艘的荷兰商船,这其中甚至还包括120艘军舰。而当时荷兰全部的商船总数才一万六千艘,这就等于是被英国人硬是抢走了8%的海上运输力量。于是第一次英荷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对荷兰极为不利,也是荷兰人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打的一场战争。

当时欧洲的海上航运业和转口贸易完全控制在荷兰人手里,荷兰商船独霸天下,但是荷兰的海军力量相对比较弱小。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荷兰全国能动员起来的合格战舰竟然只有五十几艘。而英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英国的商船队是比较弱的。海上航运业和转口贸易也被荷兰人死死的压制。但是英国人穷兵黩武,硬是搞出来一支无敌舰队,还搞职业化的海军改革与海军战术革新,在海军实力上力压荷兰一头。

而面对这样的对手,荷兰即便打赢了也是无利可图。用战前因为荷兰驻英国大使的话来说, 就是我们在攻打一座铁山,而英国却在攻打一座金山。英荷战争对荷兰有百害而无一利 。然而,战争并不是谈情说爱需要两个人决定,战争与否却可以由单方面决定。荷兰也就不得不沉下心来应战。

第一次英荷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完全发生在海上的大国争霸战争。 这场战争由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战组成。战场主要集中在英吉利海峡与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英吉利海峡为主。战场从1652年5月到1653年8月份,15个月之内英国连续进行了九次大规模的海战。每次海战双方都要投入上百艘战舰,2到3万名水兵,以及六千到八千门舰炮。

1653年6月,在加巴德沙洲海战中,英国海军统帅罗伯特布莱克采用他所创新的「战列线」战术,打破荷兰海军主力。所谓的 「战列线」战术 ,也就是将多艘军舰编组成一列纵队,接敌至火炮射程之内,采取与敌舰平行航向运动,各舰集中船舷舰炮的火力分别对指定的敌舰实施集火攻击,直至决出胜负或者一方撤出战斗为止。

英国人所创造的这种海军战法和模式真正统治了世界海战史三百年之久 ,英国人正是采用这种创新的海军新战术,最终击败了荷兰海军主力。投入加巴德沙洲海战的98艘荷兰军舰中,有17艘被击沉或者被俘虏,光是被俘的荷兰水手就有1350人之多,而英国海军却没有损失哪怕一艘战舰。

此战过后,荷兰海军败退回港。而英国海军则彻底控制了英吉利海峡与北海海域的制海权,英国舰队开始严密的封锁荷兰的港口,使其片帆不得下海。 在英国海军绞杀式的海上封锁下,荷兰经济中最脆弱的一面充分暴露出来,也就是荷兰制造业大量的向英国转移

对于过度依赖对外贸易,一旦海岸线被英国海军封锁,海外贸易崩溃,荷兰的国民经济就迅速的崩溃。企业大量破产,百姓大量失业,一时间乞丐遍地,饿殍遍野。阿姆斯特丹街道上杂草丛生,全城有将近1500所房屋无人居住。英国海军的海上封锁,几乎要把荷兰人统统的吊起来绞死。

到了1653年8月3日,为了打破海上封锁,荷兰海军集结全部主力倾巢而出,寻求与英国海军进行主力舰队对决,重新夺回制海权。到了8月10日,双方在斯赫维宁根海域最后决战,荷兰海军统帅马顿特罗普在战斗中阵亡,而荷兰海军损失战舰达到十一艘之多,最终战败。英国海军其实也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三十五艘战舰被击成重伤,无法再投入战斗,英国海军也已无力再继续执行海上封锁任务,双方已经无力再战。战争的重心转向了外交谈判。

到了1654年4月5日, 英荷两国达成了所谓【威斯敏斯特和约】第一次英荷战争结束 。根据条约规定,荷兰被迫承认英国的航海法案,并且向英国赔款二十七万英镑。而荷兰的印度尼西亚殖民地则对英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英国商人在印尼群岛享有与荷兰人同等的商业贸易权利。

同年,英国先后又与瑞典、葡萄牙和丹麦等当时欧洲的海上强国分别签订通商条约,从此,航海法案得到了欧洲列强的广泛认可。荷兰人的世界霸权刚刚建立就被英国海军的舰炮轰的是摇摇欲坠。那么究竟英荷争霸最后如何了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