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朝鲜战争美国为何三次拒绝台湾出兵?这才是美国当时的国际战略

2024-01-30历史

打车轱辘战的是美国,背后急的跳脚的,却是蒋介石。

败退台湾的老蒋一直在等待机会「反攻大陆」,好不容易等到战火因美国的蓄意在东北烧起,蒋介石是严阵以待,可出兵的申请,却次次被美国驳回。

被撤职的将军

加入朝鲜战局的美国,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亚洲当仁不让的领导地位和利益。

时任总统的杜鲁门在7月派出上将麦克阿瑟以「美军远东军司令」的身份侵入战场,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的第七舰队也顺势侵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

可惜,毛主席「志不在此」,台湾要保,但要保的不只是台湾。

「美帝国主义一旦过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

底线已经被亮明,麦克阿瑟却拎不清,认为中国政府肯定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悍然在10月7日越过三八线。

嚣张的气焰尽显在一句「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战火迅速蔓延到鸭绿江边,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美国战神对战中国军神,狂妄的麦克阿瑟,很快吃到了苦头。

云山战斗三天,美国陆军历史上最悠久的王牌部队骑一师就遭到志愿军第39军的重创,殒命人数高达1800。

到这个时候,麦克阿瑟才意识到志愿军不是花拳绣腿,真正开始理智的审视战壕对面。

但志愿军可不会给麦克阿瑟适应的机会,13天15000人的歼敌数,慌乱了这位美国的将军,他不愿意相信出现在朝鲜的是中国主力,为了赢,继续北犯。

可这时,彭老总一个为之量身打造的新圈套,早已经等候多时。

敌人奋力向北,志愿军第38军一个师的兵力就用双腿赛汽车,强行150里,跟在了敌人的后面。

前有志愿军的猛烈火力,美军奋力后蹿,未料后面也有夹击,就像钉子一般扎在溃逃的必经之路。

美军崩溃了,顾不上逃命的狼狈,只想先把一条命给留住,胜利唾手可得,第39军在12月6日的时候,顺利收复了平壤。

「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酿造在创造在仁川登陆大成功的麦克阿瑟手中,到这个时候,他在写给杜鲁门的报告中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对手,是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强国。

谁都没有想到,在1951年的4月11日,麦克阿瑟竟然会被撤职,曾经二战时在日本投降书上签过字的手未能在朝鲜战场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猜测的原因,是接连的失败,更深层的背后,是蒋介石。

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国民党,可这麦克阿瑟和蒋介石的关系,却着实有些「耐人寻味」。

匪浅的关系

事情要从东京审判开始说。

商震是中国人,蒋介石也是中国人,只有麦克阿瑟是美国人。

日本在中国做出的恶行罄竹难书,在二战之后的1947到1949年,商震为审判日本战犯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的要求,是想引渡侵略中国的松井石根、石井四郎,立即逮捕冈村宁次。

二战的胜利,是所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共同为之,身为美国人的麦克阿瑟却提出希望美国单独审判。

在提议收到世界各国舆论强烈谴责的时候,为了迫使商震改变态度,麦克阿瑟就找上了蒋介石,告了一笔黑状。

可蒋介石真的相信了,立马就召见商震询问此事。

事情最终因为美国承受不住的压力而就此结束,但麦克阿瑟和蒋介石的关系却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失手而终结。

在朝鲜燃起战火,认为机会来临的蒋介石,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兵「杀回去」。

然而,美国派来保护的舰队忽然间就成了束缚蒋介石的拳脚,杜鲁门拒绝了蒋介石的出兵建议,老蒋心里百般着急,然而也只能静候佳音,等着杜鲁门想通。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麦克阿瑟给自己添了一把火。

在志愿军势如破竹屡造伤亡的时候,美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麦克阿瑟想让国民党出动帮自己一把,结果人没上场,麦克阿瑟倒是被撤职了。

军事上所做成绩的潦倒是一部分原因,真正离间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关系的,却是邀约蒋介石出兵这一件事,麦克阿瑟不再中用,蒋介石的心,也死了半截,愤怒和沮丧加剧,因为这已经是蒋介石请战的第二次。

但蒋介石又怎么会轻易放弃。

第一次请命援助朝鲜在战争刚爆发,蒋介石想要以「联合国军」的身份入朝参战,明面上看也算合理,杜鲁门的第一反应也是支持的,是国务卿艾奇逊拦住了这一荒唐的想法。

他没有看出蒋介石的野心,只觉台湾本身就是容易遭遇进攻的地方,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守护,就是为了保护台湾的安全,然而自己都要被保护的存在竟然想着出兵别国,这种想法实在是荒谬。

第一次被艾奇逊毙掉,第二次因麦克阿瑟的下台不疾而终,不同的是,麦克阿瑟的荣誉是美国给的,所以自然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台湾不同,蒋介石也不同。

两度请兵出战都被拒绝,担心台湾方面就此与自己有隔阂,杜鲁门还在1951年8月批准了价值1.4亿美元的军援。

这蒋介石也真是好哄,美国随便给点甜头,人就又高高兴兴的,但关于出兵朝鲜,蒋介石并没有放下野心。

机会在1952年的5月再度来临,新上任的克拉克鉴于「后继兵员不足」的情况,再次提出希望蒋介石能够派兵支援的问题,兵力最好是一个军。

或许是觉得自己能够和麦克阿瑟有所不同,在提议还没收到回复的情况下,克拉克就告诉蒋介石,总统和五角大楼都非常重视他的建议,要蒋介石做好战斗准备。

兵演已经被「溜」了两次,新希望点燃的时候,蒋介石还是下令让第52军做好准备,这一次的结果,依旧是被拒绝。

欲望的试探

接二连三,让美国不敢再轻易驳斥蒋介石,一个月的拉锯战,最后的败笔,出现在国民党部队自身之上。

蔡斯是美军驻扎在台湾的军事顾问团团长,他在国民党部队中看到的,是军官素质的地下,是训练差的部队,这样的兵力,朝鲜只会帮倒忙,全军覆也并非是不可能。

「如果国民党的军队在朝鲜参战,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国民党赴朝作战的计划再度被取消,蒋介石失望不已,他意识到只要杜鲁门还坐在总统的位置上,自己想要撬开朝鲜战场的门就不可能。

可当艾森豪威尔在1952年的10月坐上具有决定权的位置,态度已经不是国民党参战于否,而是觉得应该让美军也撤出来,尽早结束朝鲜战争。

艾森豪威尔彻底粉碎了一头热的蒋介石以此为契机「反攻大陆」的设想,然而精明如美国,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又怎会看不清楚,援助联合国军只是一个跳板,蒋介石从一而终的目的,就是回到大陆去。

杜鲁门早就禁止了这一野心,新中国在世界上展现出来的面貌,也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若真由了国民党出兵朝鲜,极有可能会引发与中国新的全面战场,一边是欧洲的战火,一边是纷飞在亚洲的硝烟,美国自诩自己有点实力,却也扛不住。

可怕的是,万一事态升级,苏联这个「老大哥」说不定会出面相援,美国要是在亚洲和苏联打上一架,这事情可就大了去了。

再说,联合国军这个名字本来就已经是冠冕堂皇,蒋介石再横插一脚的话,盟国之间可能就要内斗,危及欧洲的战略利益。

实力本就是需要庇护的存在,在弊大于利的情况,即便三请,美国的态度却始终如一,希望台湾老实一些,毕竟在美国全球战略的棋盘上,根本就没有国民党出兵参战这一步。

志愿军真的会强势出兵也是美国没有想到的,更让之震惊的,是志愿军绝非绣花枕头,个顶个的实力,美国的指挥官换了一个又一个,彭德怀就像一座钟雷打不动,主动出击的时候,却是一打一个准。

稳定发挥的是毛主席,有贼心没本事的是蒋介石,他不肯放下自己的野心,也不肯承认自己早就已经失败,屡屡的尝试只是在换着方式证明,国民党内部早就乱成一锅粥。

若非如此,蒋介石也想不出用出兵朝鲜这一招,来激励军心,可惜军心不是只需激励就能起来的。

败退台湾之后的国民党已经没有一个明朗的未来,付诸行动的事情,都要看一下美军的颜色,违和之下,民心怎会安?

他总以为自己是美国的盟友,在美国看来,却只是一个棋子,蒋介石何尝不是一个帮美国「守住」台湾的傀儡,可惜,台湾是中国的,美国人的野心终究还是落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