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8年,粟裕为改变中原战局「斗胆直陈」,毛主席看后如何回复?

2024-01-31历史

粟裕是我军有名的战神,他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兵团作战指战员,源于他对问题善于思考,分析,而不是一味地去执行,对于正确的意见,粟裕坚持,对于一些他自己认为不合理的指示,他会反复的思考,权衡利弊,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陈粟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谢兵团直指豫西,至此,我军三路大军以「品」字形于中原地区,开始了反攻。

蒋介石对此不得不将自己的「全面进攻」转为了「全面防御」,由于我军迅速挺进,国民党部队不得不再转为「分区防御」,1947年10月,中央向全国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

蒋介石为了「确保中原」,调集了八个绥靖区的军队和六个机动兵团,一时间,我军与蒋军在中原战场上反复拉锯。

1947年12月,毛主席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提议召开会议,讨论1948年的作战计划,作为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奉命前往参加会议,不过等陈毅来时,已经是1948年1月7日了,他未能参加「十二月会议」,在「十二月会议」,毛主席与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由粟裕率领华野三个纵队渡江,挺进江南地区。

陈毅得知中央的战略意图后,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小住杨沟一月长,平衡左右费思量,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要擒王。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粟郎,即指粟裕。

此时的粟裕,面对中原战局,很是焦虑,经过他慎重,反复的思考,粟裕认为:要想改变中原战局,必须集中更大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我军在兵力对比和技术装备上走向优势。

1月22日,粟裕以「斗胆直陈」的名义,给中央发了一封「子养」电,电报标题为【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其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粟裕建议华野,中野,以及陈谢兵团,采用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能够彻底的歼灭敌人,由刘邓统一指挥。

第二,建议军委统一计划调剂和加强炮弹生产,其目的是为了反攻做准备。

第三,建议东北野战军彻底解决东北的敌人。

第四,建议部队统一编制,打破本位方面思想。

粟裕的「子养」电传到中央后,毛主席十分重视,他在阅读时多次圈点,并且吩咐传递给周恩来,任弼时,陈毅等人传阅。

最终,毛主席并未对粟裕的「子养」电,表示应允,1月27日,中央回复粟裕:关于由你统率叶(飞)、王(必成)、陶(勇)三纵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任务问题.....

毛主席的回复就是坚持「十二月会议」的看法,要粟裕带领三个纵队渡江作战。

粟裕明白毛主席的作战计划,毛主席是将战场引向敌人的后方,以配合中野刘邓在中原地区作战,粟裕明确地认识到,中央的决策和他的建议大相径庭。

在这样的局面下,粟裕一方面执行中央的计划,于3月中旬到达河南濮阳休整,准备渡江,另一方面,粟裕又在反复地思考,寻求改变中原战局的最佳方案。

粟裕认为,如果华野三个纵队渡江,在敌占区行程几个省,几千里路,没有后方支援,又有敌人的围追堵截,部队很难生存,他最担心的,还是怕此举并未调动敌人在中原地区的4个主力军。

如果将三个纵队留在中原地区,那么,可以发挥部队的野战能力,歼灭敌人三到五个军,这样的作战成果,要远远地大于部队渡江。

对于自己的想法,粟裕多次向陈毅请教,陈毅面对粟裕的大胆构想,非常意外,他经过仔细思考后,思想开始转变,由同意中央的决策,到支持粟裕的构想。

4月18日,在给中央发电前,粟裕仍然举棋不定,因为他提出的构想,是从一个战役指挥员的位置来看的,粟裕唯恐担心自己看问题有局限性,因而有些担心,不过在陈毅等人的支持下,粟裕认为,自己虽然是一个战役指战员,虽然是有可能看问题有局限性,但是他在局部看到的问题,也许会对中央的决策有参考价值。

这一次,当粟裕的电报发到中央后,毛主席仍然很重视。

3天后,粟裕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回电:为商量行动问题,请陈毅、粟裕两同志于卯有至卯世数日内同来平山中工委开会为盼。

由此,粟裕和陈毅启程,奔赴西柏坡,4月29日,粟裕,陈毅两人来到了西柏坡中央驻地,次日,他们两人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一同奔赴毛主席所在处,城南庄。

当天会议时,毛主席一改见党内同志不迎出门外的习惯,大步走到门外,与粟裕长时间握手,在毛主席的一生中,这样的破例有两次,另外一次是之前迎接从苏联回来的林彪。

粟裕紧紧握着毛主席的手,表达了自己的问候,毛主席笑着说:「你们打了那么多漂亮的大胜仗,我们很高兴啊!你们辛苦了!这次要好好听听你的意见。」领袖的这番话,让粟裕非常感动。

在会议上,粟裕着重的汇报了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歼灭战的方案和构想,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听后,同意了粟裕的构想。

粟裕非常激动,这是毛主席和中央对他的信任。

5月,粟裕离开西柏坡,毛主席:「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粟裕听后并不是很高兴,而是着急地说:「不好,陈毅在华野的司令员和政委职务要继续保留。」毛主席听后沉默片刻:「陈毅到中原去工作是中央的决定,那里的工作很需要他,现在必须马上去。那好吧,陈毅仍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他去中原工作后,华野的职务由你代理。」

粟裕这才放下心来。

不久,粟裕回到部队,他立刻召开会议,讨论作战计划,原来,他在西柏坡汇报时,中央给了他一个任务,那就是在4至8个月内,歼敌5-12个旅。

粟裕将目光瞄准了国民党第五军。

国民党部队中,有「五个主力部队」,第五军就是其中一个,第五军下辖第四十五师、第九十六师、第二百师,每个师又有三个团,说是一个军,其实其兵力很多,相当于一个兵团,其军长为邱清泉,因而第五军也被称为「邱清泉兵团」

开封是豫东重镇,是河南省会,经过长期经营,国民党军队在开封已建成了半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体系,有外围工事、城防工事以及核心阵地,每个阵地之间,都有大量火力点。

驻守在开封的,是国民党整编66师的一个旅,再加上整编六十八师的一个团及两个保安旅、三个保安团,总兵力约3.9万余人。

粟裕此时麾下有四个兵团,分别是第一兵团,第二兵团(山东兵团),第三兵团(陈唐兵团),第四兵团(苏北兵团),在粟裕的指挥下,作战方案是:先打开封,再打援敌,把邱清泉这条大鱼「钓」出来,再在运动中予以围歼。

1948年6月16日,华野解放军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发起了开封战役,由于我军的强大攻势,在战斗进行到第四天时,我军就攻占了大半个开封。

蒋介石得知后雷霆震怒,要求国民党守军务必守住开封,同时,他利用飞机优势,对我军进行轰炸,敌人蜷缩在了龙亭。

6月20日,粟裕来到前线,下令:「龙亭是要打下来的,但不要急,迟一点不要紧。有点残敌,可以作为钓邱清泉兵团这条大鱼的钩子,你马上打下龙亭,他来援就不积极了。」

此时,粟裕已经知道,蒋介石正命令邱清泉率领第五军支援开封,他立刻将大部队撤出开封,准备攻打第五军。

21日晚上,开封被攻克。

邱清泉

24日,蒋介石为了挽救中原局势,一面命令邱清泉兵团迅速开赴开赴,另一方面组建了一个新的兵团,由第六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区寿年为该兵团司令官,这个兵团就是国民党第七兵团。

随后,国民党邱清泉兵团,区寿年兵团,再加上刘汝明兵团,兵分三路,向开封发起进攻。

粟裕权衡利弊,决定挑个弱的先打,区寿年兵团被选中,粟裕派两个纵队伪装主力开赴平汉线,将邱清泉兵团引走,区寿年兵团由此成为孤军,此时,隐蔽在附近的四个华野纵队立刻向区寿年兵团发起进攻。

区寿年兵团被围,老蒋立刻又派人组成了一个新的兵团,黄百韬兵团,要他救援区寿年。

外围敌军逐步接近,粟裕又想到了一年前的孟良崮战役,「中心开花」,随后,在粟裕的指挥下,华野用疾风暴雨式的枪炮声,向区寿年兵团发起猛攻。

两天后,区寿年兵团覆灭,区寿年被活捉。

之后,粟裕指挥部队,对黄百韬兵团打击后成功撤退,战斗结束,这次战役,史称「豫东战役」,这一战,粟裕指挥华野部队歼敌9万余人,这是我军自解放战争以来,第一个歼敌9万余人的大战役。

8月,毛主席在西柏坡接见华野特种兵纵队陈锐霆和晋察冀军区炮兵旅长高存信时说:「解放战争好象爬山,如今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9月,在粟裕的全局指挥下,华野又发动了济南战役,之后,粟裕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他为全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