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把秦国带入强国之列,却在临死时坑惨秦国

2024-04-12历史

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有点特别。他不同于其他四位霸主,一生从未称过霸,甚至连诸侯会盟都没有主动组织和参加过。

那么这样的一位君主,为何也能被排入春秋五霸之列?他在临死前,又为何会坑惨了秦国呢?

1.

秦穆公,是秦德公的小儿子,秦国的第九位国君。

在秦穆公登上君位之前,秦国的发展并不顺利。一来,秦国的地理位置十分偏远,属于经济落后、文化闭塞的地区,与中原诸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二来,秦国紧挨着游牧民族西戎部落,饱受侵扰之苦。

秦国一方面要在贫瘠恶劣的环境中求发展,一方面要时刻提防着西戎部落,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面对这样的形势,秦穆公没有认怂摆烂,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改变秦国贫穷落后的现状。

军事上,他亲自督军操练军队,引进先进的军事技术,改进武器装备,大大提升了秦国士兵的战斗力。

政治上,他废除了世袭制,积极招募和任用贤能之士,比如百里奚、由余等人,依靠这些人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奠定了秦国兴起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生产经营上,他重视发展农业,鼓励屯田垦荒,鼓励百姓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秦穆公的用心治理下,秦国迅速发展成为西部大国,秦穆公本人被誉为「西戎之伯」,连周天子都主动任命他为西方诸侯首领。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秦穆公并不满足。因为若想让秦国长远发展下去,有两条路他是不得不走的,这两条路一个是东进,一个是西扩。

不过秦国的邻国是大国晋国,想要东进,就必须与晋国硬碰硬,这对于综合实力不如晋国的秦国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机会很快就来了。

2.

晋献公晚年,宠爱从骊戎部落掳掠来的美女骊姬,并听从骊姬之言,逼死了贤明的太子申生,赶走了两个成年的儿子重耳和夷吾,把晋国的王位交到了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的手上。

等到晋献公一死,骊姬无力控制形势,母子二人先后丧命,晋国陷入混乱中。秦穆公利用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逃亡在外的公子夷吾送回晋国继承君位。

而夷吾也投桃报李,答应在继位之后将秦穆公垂涎已久的河西之地送给秦国。占据河西之地,对于秦国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意味着打通了东进之门。

但是等夷吾即位成为晋惠公后,却背弃了当初的承诺,再也不提河西之地的事情了。

秦穆公气到无语,却拿夷吾一点办法都没有。毕竟,秦国还不是晋国的对手。

公元前651年,晋国遭遇天灾,断了粮,只能恳求秦国伸出援助之手。秦穆公没有计较晋国之前的出尔反尔,迅速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了万斛粮食,经水路从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出发,直达晋都绛城,史称「泛舟之役」。

秦穆公的不计前嫌,让他得到了各诸侯国的称赞,知名度和美誉度直接拉满。

不巧的是,第二年秦国也发生了灾荒,于是秦国也向晋国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晋惠公 却拒不相助,还趁乱打劫,攻打秦国,这大大惹恼了秦穆公。

在秦国的灾荒问题解决后,秦穆公迅速组织兵力攻打晋国,没费什么劲,就把不得人心的晋惠公给俘虏了。

看着这个三天两头欺骗自己的君主,秦穆公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谋臣公孙枝劝说道:「杀了他,晋国人会怨恨我们,关着他,他只是一个没用的匹夫,驱逐他,肯定有别的国家收留,不如要他把河西五城割给我们后让他归国复位。」

秦穆公考虑一番后,同意以交割河西五城及晋太子公子圉(yǔ)入质于秦为条件,送晋惠公归国复位。

五年后,晋惠公病重,身在秦国的太子圉不辞而别赶回晋国继位,秦穆公非常生气,便 主动派人赶赴楚国,邀请素有贤名的晋惠公的哥哥重耳回晋国夺权,以此建立秦晋同盟关系。

公元前636年春,重耳在三千名秦兵的护送下,回到阔别二十年的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晋怀公则在仓促中逃到了高梁,不久被杀。

晋文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登基后,实行「通商宽农」「赏功劳」等政策,任用赵衰、狐偃等人,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使晋国迅速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成为了诸侯国中战斗力最强的国家。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率军出征,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这一战绩让他被各路诸侯推举为盟主,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晋国的强盛,对于秦国来说并非好事,毕竟,晋国这么强大,他怎么可能绕过晋国,攻打其他国家呢?秦穆公唯一能做的,只有忍耐。

3.

公元前629年,晋文公重耳去世,他的儿子晋襄公即位。有人给秦穆公献计:「晋国新丧国主,局势尚未稳定,不如趁这个机会攻打郑国,晋国肯定不会插手。」

秦穆公多年以来一直筹划着东进的事情,郑国是他日思夜想想要占领的国家之一,此刻有机会进军,当然不肯错过良机。他很快派大将孟明视为帅,白乙丙、西乞术为副将,率军西征。

但是此次进军并不顺利。由于秦国与郑国相距遥远,大军一直走到第二年春天才走到了滑国和郑国的交界处。

正当秦军准备直捣郑国国都时,有一个自称为郑国使者的叫弦高的人拦住了秦军,说自己带了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作为礼物,特来犒劳远道而来的秦国大军。

孟明视本来是来偷袭郑国的,如今底细被人家查得一清二楚,偷袭变成了「明袭」,这仗还怎么打呢?

为了减少损失,孟明视调整了偷袭郑国的计划,只把郑国的邻国,小国滑国给灭了,也算不枉秦军行军几个月奔波千里的付出。

但是秦灭滑国这件事却让晋襄公非常愤怒,因为滑国和晋国是有血缘关系的。现在秦国不和自己打招呼就消灭了滑国,摆明了是不把晋国放在眼里。于是晋襄公愤怒下令:在崤山这个地方设埋伏,偷袭秦军。

孟明视等人万万没想到,回去的路上竟然有强敌设置埋伏。不设防的秦军当场中了埋伏,将士们非伤即死,连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几位主将都做了晋国的俘虏。

秦穆公听说此事后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与晋国拼命。但好在晋襄公看在自己的母亲是秦国人的份上,不愿意和秦国结仇,最终还是释放了孟明视三人返回秦国。

秦穆公知道这次的安排是自己考虑不周,所以没有惩罚孟明视等人,而是主动向他们道歉。

之后的秦穆公,又连续派兵攻打晋国,但败多胜少,最终秦穆公决定与现实和解,改东进为西扩,拿下了西戎部落中实力最强的绵诸部落,对西戎部落形成了不小的震慑,实现了「秦穆西戎」。

此举,也让秦穆公的霸业更上一层楼,被评入了春秋五霸之列。有人评价秦穆公:能力不输秦始皇,甚至比秦始皇还更胜一筹。

但是,如此厉害的秦穆公,最终还是「晚节不保」。原因是秦穆公在自己临终前,下达了一个残忍的命令:逼迫一百多位秦国官员为自己陪葬,包括 辅佐自己多年的得力干将子舆氏三兄弟。

这项决定对于秦国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为,秦国不仅失去了多位贤臣,还在列国中传递出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来秦国做臣子,有性命之忧。

果然,秦穆公去世之后,人才队伍迅速凋零,继任的秦康公虽然也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来帮助自己,秦国一步步衰败了下去。这一衰败,就是二百多年。

秦穆公的自私,让秦国失去了东征和称霸中原的良机。

秦穆公一生为秦国呕心沥血,却因为临死前的这个决定,影响了秦国的百年国运,实在是可悲,可叹!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