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这位上海市长:到底牛在哪里?

2024-01-29历史

这位上海市长的牛在哪里?

这位让人竖起大拇指的厉害人物,就是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他的履历令人惊叹,除了市长的身份,他还拥有多重令人瞩目的头衔:全球知名的「钢铁大王」、中国工程院院长,以及瑞典皇家工程院和美国国家工程院的外籍院士。

他是真正的大牛。

徐匡迪是一个非同凡响的人物,他拥有卓越的能力和才华,无论涉足哪个领域,都能取得首屈一指的成就。他的人生充满了家国天下的豪情伟梦,无论是在抗战炮火中出生,还是在语文老师的建议下改名,都注定了他要为国家的钢铁事业奋斗一生。

最初的徐匡迪,曾以超过清华录取线的分数选择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他的梦想是为国炼钢。他深知中国与日本的差距,决心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

毕业后十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开疆扩土,为中国冶金炼钢事业绘出了宏伟蓝图。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新技术方向,冶炼出高质量的低硫和低氧钢材,这一原创性技术,直接获得了英国和瑞典的发明专利。

同时,他设计出SGDF喷粉罐,不仅在国内被广泛应用,连日本和英国公司也纷纷购买。 徐匡迪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才华,有毅力,就能在一个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

他的故事鼓舞着我们,要为国家的事业奋斗到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徐匡迪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钢铁精练专家,被誉为「中国喷射冶金领域」的「钢铁四大天王」。1982年,他被派往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做合作研究,为了尽快掌握国外先进的冶金知识,他在实验室里搭了一张床,自己负责实验和研究,没有助手和实验员的帮助。

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原本需要五年才能完成的课题研究,被世界顶尖的北欧喷射冶金公司聘为负责技术副总工程师。

徐匡迪在他的专业领域中表现出色,他使用从国内带去的炼钢镜,发现了北欧公司钢铁温度不达标的错误,并获得了外方的一致赞赏。

他的出色技术帮助北欧喷射冶金公司打败了日本的竞争对手,赢得了北海石油的管理开发权。徐匡迪的成就得到了北欧公司的认可,公司所在城市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他被称为城市的「功臣」。

然而,尽管北欧公司为他提供了极高的薪酬,并承诺将他的家人安置在瑞典,徐匡迪拒绝了这些诱惑。他说:「我的祖国需要我。」

他不仅自己回到了中国,还给在外学习的学子们写信,呼吁他们学成后回国,为祖国做出贡献。

徐匡迪,一位在科研、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物。 在1985年回国后,他担任上海工业大学副校长,同时提出了前瞻性的科研发展方向,如电磁场冶金和「无火」炼钢,获得了六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个人六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他的名字在国外也备受赞誉,被誉为「中国钢铁界的大神」。 徐匡迪是中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和中国冶金行业中的扛鼎大师,他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走到了科研的巅峰。

但这只是他人生的一部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 1989年,他从一个副校长晋升为上海高教局局长,同时继续在科研和教育领域发展。

接着,他又担任了上海计划委员会主任,这个职务主要负责经济工作。在担任这个职务期间,他大胆采用建设—运营—转让的方式,仅用三年时间就成功完成了上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从科学家到教育家再到经济家,徐匡迪在每个领域都表现出色。他的能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因此在1995年,他以超高票数当选为上海市市长,成为中国唯一一位院士市长。

徐匡迪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人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并不难,只需要有前瞻性的思维、勇于尝试的决心和出色的能力。

1. 从政的徐匡迪,即将为人民带来怎样的惊喜呢?在他就任上海市市长之际,他对自己家属立下了一个严厉的规定:「我现在是市长,这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家庭成员也要维护。

做得好,大家有光彩,做得不好,也是家庭的耻辱。因此,在我任期内是六亲不认的,你们有什么事别来找我,我也不会给你们去办的。」

而上海的市长,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徐匡迪上任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众多,包括严重的污染问题、工人下岗、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基础设施落后、国企缺乏竞争力等。

再加上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徐匡迪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复杂的局面。 2. 作为上海市长的徐匡迪,他的举措引人关注。

他提出了一系列上海发展思想,包括发展海洋城市、信息城市、环保城市等。首先,他着手解决的是困扰上海多年的问题——苏州河污染问题。

苏州河曾是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全线黑臭,80年代鱼虾绝代,成为上海人心中的「黑」历史。

河面飘满垃圾,蚊蝇滋生臭不可闻,曾几何时,人们到上海来要自己带水;曾几何时,河对岸的住客们根本不敢推开房屋。

但徐匡迪上任后,果断采取行动,努力改善苏州河的环境。在他的努力下,苏州河的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成为了上海新的旅游景点之一。

新的文案: 治理苏州河曾经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民心工程,徐匡迪曾亲自挂帅担任治河指挥,他表示,如果不把苏州河治理好,他将感到无比遗憾。

经过昼夜不停地工作和亲自坐镇,他推行了疏通、清理、净化的综合方针,终于使苏州河焕然一新,成为了上海的「一面镜子」。

徐匡迪倾情教育,特别是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进步。在他的倡导和努力下,久隆模范中学,上海市第一所免费高中,于2001年9月应运而生。

作为久隆教育基金的创建者之一,从2002年起,他便将自己的院士津贴,全部捐献给该基金。

徐匡迪,一位深得百姓爱戴的市长。在他的领导下,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得以解决,上海特色助动车的研发也得到了推进,环保便捷的出行方式深受百姓喜爱。

他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民生问题,然后腾出手来推动经济建设。1997年,上海浦东因金融风暴陷入困境,投资迟迟无法引入。

看到新建的楼空置,徐匡迪心急如焚,他每天都奔波在招商的路上,最终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吸引了一笔笔投资进入上海,使浦东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因此,他被誉为上海浦东发展的操盘手。

徐匡迪就任期间,为上海留下了两段深远的记忆。一是2001年,上海成功承办了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外交活动——APEC会议,成为了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次组织峰会。

二是他任职期间,上海成功申办了「2010年世博会」,这为上海迈向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徐匡迪的足迹,深深烙印在了上海。他一心为百姓谋福利,人民对他怀有深深敬意。提及他,上海市民无不竖起大拇指,他是人民的好市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尽管徐匡迪在2001年卸任市长,离开了上海,但他的传奇仍在延续。第二年,他接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对全体院士提出了一项重要要求:要珍惜院士荣誉,保持这一称号的纯洁。

他认为,院士不仅要具备专业上最高水平,更应是科学道德的楷模。在他的领导下,工程院实施了两项举措,让全体院士和全国人民印象深刻:提高院士选拔的门槛,并狠抓科学道德建设。

在他主持工作期间,工程院向新当选院士发出了一封公开信,提出了明确的院士职责:愿意坐冷板凳,避免热衷于各种活动;院士不是万事通,应避免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鉴定、咨询等,特别是为商业性广告造势。

2007年,工程院进一步抬高了院士增选的门槛,将到会院士的得票数的二分之一改为三分之二,以确保院士的素质和水平。

徐匡迪的贡献,不仅限于上海,更在于他对科学道德的坚守和对院士职责的清醒认识。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我们深深敬仰。

徐匡迪:荣誉满身的市长,他的贡献远不止于此 徐匡迪,这位曾经的上海市市长,不仅在政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是在学术界赢得了无数荣誉。

他获得了英国皇家工程院荣誉院士、塞尔维亚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外籍院士等多个荣誉头衔。

同时,他还获得了英国皇家工程院国际奖章、瑞典商会国际奖章、中欧友谊奖、德国友谊勋章、瑞典皇家北极星大十字司令官勋章等多个奖项。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不仅担任了中国工程院下属9个学部的主席,还获得了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他是继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之后,这一奖项的第七位获奖者。 获得这一荣誉后,徐匡迪并未将这笔奖金留给自己,而是决定将它全部捐赠给了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

他说,教育是所有人成长成才的基础,他希望通过这笔奖金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徐匡迪不仅仅是一位荣誉满身的市长,他更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教育家,他的贡献远不止于此。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荣誉和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使用它们,以及我们如何影响和改变世界。

徐匡迪,一位自称已经退休的老者,他的家国使命并未因为年龄的增大而结束。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他积极参与雄安新区的建设和规划。

在过去的几年里,尽管他已经80多岁,但他的思想始终保持着先进性,致力于研究雄安新区的规划工作。他坚信,只有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者来到这里,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为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活力。

因此,他的使命就是将更多的创新创业者吸引到雄安新区,推动新区的创新发展。

徐匡迪曾表示,只要有理想,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从科学家到教育家,再到经济家,再到政治家,他在每个领域都倾注了满腔热血,都取得了首屈一指的成就。

他以强国梦为理想,无悔投身华夏,愿意一生为国效力。他以科研报国,匡扶正义,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心怀家国、不负人民的好市长。

今天,我们向徐匡迪这样的优秀中国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