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1年朝鲜停战谈判,毛主席点将李克农:吵架让他去咱们吃不了亏

2023-12-29历史

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一阶段落下帷幕,志愿军凭借着超人的坚韧与勇敢,却在弱势情况下屡屡给予美韩联军以重创,这让美国当局一时间有些吃不消了,进而试图与我方进行和谈。

姑且不论其和谈的目的为何,这种信号无疑是对我方有利的。

毕竟援朝出国作战的这九个月里,志愿军为此付出了二十多万伤亡的惨重代价,持续打下去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确实有些吃不消。

图|志愿军坚守阵地(旧照)

要谈这是一定要谈的,可由谁负责去谈这是一个问题。

志愿军司令部中,彭德怀、邓华、韩先楚等,都有着极其明确的军事职务。美韩此番受挫可并未完全失去战力,打或许还是要打的,他们抽不出太多精力这是一回事,另外他们也不擅长此道,这才是关键。

毕竟,这些志愿军将领,几乎都是从红军时期历经无数血雨腥风成长起来,要他们动刀动枪、指挥兵马那不在话下,可是要在嘴上子动武这可就难为他们了。

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周总理一番商议,立马派出了这样一员大将,称「他去吵架咱们吃不了亏」!

是哪位大将能让毛、周二人如此认可,而他到了朝鲜战争中又有何种表现呢?且随笔者一一探来。

这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能谋颇似房仆射,用间差同李左车」的李克农,人称「中共特工之王」。

李克农1927年开始涉足情报保卫工作,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才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军委总情报部部长。

二十多载从事地下工作,使他在谋略、魄力、应变、眼光、心性等众多方面,均是经受住了历史和战争检验的当世之杰。

图|1946 年,李克农在北平军调处任职(旧照)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这是自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一次热对抗,或者可以说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一次直接交锋。

远东地区本就在二战中遭遇了诸多创伤,而今还不曾真正稳定,却又被遭遇了这场偶然却又是必然的不期之战。

本来,如果只是朝、韩两国的对抗,还不致引发太大的动荡,可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参战,这便已经不再是「动荡」二字可以形容了,甚至可以说是山河翻覆了。

中国又与朝鲜一衣带水,唇亡齿寒的道理再明显不过,中国只得全力应战,避免这场战争进入到我国境之内。

图|抗美援朝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旧照)

自10月25日起,志愿军在入朝后的九个月,连续对美韩联军发动了五次大规模战役,把其从鸭绿江一路打到了三八线以南,维持到朝鲜战争开始前的一个状态。

美韩当然不甘心于此,在第五次战役中狠狠向我反扑,可结果却是双方同样再次遭遇重创。

有句话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相比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美军可把自己看得无比金贵,可连同前面四次战役,美军已经出现了极大的创伤,从麦克阿瑟到李奇微再到克拉克,每一个所谓的百战名将,似乎到了朝鲜战场都不再好使。

及至五次战役结束,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投入的军费已达500亿美元之巨,可实际上却没有取得任何的回报,反而损失了众多士兵与装备。

图|1951年1月28日,麦克阿瑟与李奇微(右三)视察战场(旧照)

美军「世界无敌」的名号不复往日那般响亮,加之国内厌战情绪严重,美国当局不得不暂行停战,以维持国内和战场上的一个暂时安稳。

这是美国停战的初衷所在,与此相对的我国本就是为了抗美援朝,如果美方愿意停战,我们当然乐见其成。

周总理在第二次战役进行之际,就开始着手拟定朝鲜战争的停战条件,中央军委的总情报部便是此际正式成立。

李克农被任命为部长,负责从千丝万缕的情报中寻到关键之处,为抗美援朝大战提供情报上的有效支持。

图|周总理正在办公(旧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克农是对朝鲜战场内内外外、大大小小,体察最深的人物之一。

第五次战役即将结束之际,毛主席和周总理就已然清楚地意识到,光凭借军事手段来解决朝鲜问题是几乎不可能的。

而今我军凭借着一系列相对不错的战绩,来为客观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提供了条件,只要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志愿军有足够的韧性撑下去,是有可能与对方达成和平协议的。

也就是说,在第五次战役之后,双方都有意识的想要和谈,可也都清楚的知晓,后续还有的打。

图|志愿军在迫击炮的掩护下进攻(旧照)

于是乎,一场有史以来最为奇特的谈判就开始了,在此后两年的时间里,双方分作了两个战场,一边是血肉横飞的战场,一个是唇枪舌战的对决,两者相互作用与牵连,都显得无比的重要。

关于谈判人选,美国派出了国务卿艾奇逊,艾奇逊是学法律出身的,有着十多年的律师从业经历,口才与智商自是不用多说。

1945年,艾奇逊被推选为美国副国务卿,1949年又荣升美国第51任国务卿,任期4年。前后八年间正是我党、我军与国民党军、美韩联军争锋的时间段。

艾奇逊可以说是二战之后制定与执行美国对外策略的重要人物之一,是杜鲁门主义的重要践行者,而对华之策略明显又是重中之重,由这样一个人物来负责朝鲜战争停战的谈判,对于我方来说无疑面临着很大挑战。

图|美国第51任国务卿艾奇逊(旧照)

志愿军方面想要找出一个身份、口才、谋略、定力均与艾奇逊相争的人物,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

是以,志司有意和谈,却也无从着手,只能向国内求助。

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一块商量由谁负责此次谈判,也就是选出两个人来担任中方谈判代表团的正副团长,二人分别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两个名字,互相交换之后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原来,二人所写的两个名字竟是一模一样,他们是李克农和乔冠华。

图|毛主席与周总理正在交谈(旧照)

尤其是前者,他经过太多的明争暗斗,手腕与定力均是无比出色,「吵架水平」在组织内更是堪称一绝!

对此,毛主席可是万般的放心,有其言为证:「前方作战有彭大将军,吵架让他(李克农)去咱们吃不了亏,反而还会让美国人头疼!」

不巧李克农这会身体状况却十分差,哮喘严重的时候甚至需要经常用吗啡来缓解,畏寒怕累。

可在得知需要自己出力时,却没有表示任何的难处,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入朝之旅,去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为国征战。

图|李克农与妻子赵瑛(旧照)

前一年的冬天,李克农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外活动,都一直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

临出发前,夫人还特意为他准备好,叮嘱他去朝鲜后天冷了一定要记得添衣,李克农却表示这一去,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便没有应承夫人的好意,却不成想这一去,竟然要过完两个冬天才得归来。

李克农与乔冠华在1951年7月2日,受周总理传召去往中南海,得知了有关情况并被周总理面授机宜。

在国家与民族的重大使命面前,李克农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一点向组织诉苦说难的念头。

图|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与边章伍合影(旧照)

李克农回去冷静了下来后,意识到这样有些不妥,便向中央写了一份关于自己病情的详实汇报,让中央知晓这一情况后,再做出其他决定,抑或做好临时的备用方案。

李克农深深的知晓,朝鲜战场的局面很是艰难,自己未必能撑得住,一旦因为自己身体的缘故,让我方的既得利益受损,这如何对得起前线牺牲的那么多志愿军战士,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信重?

毛主席阅毕报告,一番犹豫之后,还是没有改变原定计划,仍由李克农带队出征。

当时的外交部一应人选中,若不用李克农,除过周总理能担得起这个担子外,怕是其他同志在短时间都无法做到。

图|周总理正在讲话(旧照)

但周总理明显分身乏术,那么也别无选择地由李克农出马了,只能相信以他的韧性可以撑得下来,如果中途确实无力,到时乔冠华经过一番历练后,再安排其他人从旁辅佐,也能稳住局面。

中国派出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代表团,最高负责人为李克农,负责掌控大局和方向,其次便是乔冠华和柴成文等人负责具体的谈判事宜。

李克农给人的印象是稳重有威仪,且深不可测。

在许多留存的照片和影像中,他总是戴黑框眼睛、留着短硬胡须、一身严整的衣着配着不苟言笑的面庞,俨然就是一副不怒自威的大国外交官形象。

图|李克农(旧照)

至于乔冠华,他早期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又先后在日本、德国、法国深造,可谓是才华横溢、口才了得、思维深敏,对于国际问题有着不凡的造诣,在入朝前担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主席委员兼国际新闻局局长。

如果说李克农是一片深不可测的大海,不管海面下如何波涛汹涌,却始终不露于外。

那么,乔冠华则就是一汪浅泽,里面还放养着无数的美丽游鱼,很是引人注目,始终闹腾着让人想不注意都不行。

在许多国人的记忆中,对于乔冠华的印象,应该是停留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场中,乔冠华在得闻喜讯后哈哈大笑、喜不自胜的场景。

图|乔冠华在联合国会议上仰天大笑(旧照)

实际上这位得毛主席和周总理另眼相待的人物,不只笑得张扬,骂起人来也颇为潇洒,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他是一个最为活跃的、最有个性的重要存在。

毛主席与周总理如此斟酌是因为在朝鲜战争和谈中,种种局面颇为复杂动荡,需要一个能撑得住、立得定、控得紧的中枢人物,来控制着谈判大局,而这个人从当时来看,确实只有李克农最为合适。

乔冠华抑或其他人在那个时间点里,都还差了些火候。

7月7日,李克农率部来到朝鲜开城,按照预定计划第一次谈判将在10日于凤庄举行,这两三天则是最后准备时间,所有人的心中都不轻松。

图|美军直升机(旧照)

9日,美方派人来通知,说是明天谈判之际美方代表会乘直升机前来,要朝鲜方面提前做好准备。

这明显是欺负人,开城一带就没有飞机场可供直升飞机降落,美方这是来找茬的,李克农却并不恼火,他微微一笑便有了应对之策:

令人在开城找了一块安全、平整的空旷所在,摆上红色「T」字形标志和两个大写字母「WC(welcome的简写,表示欢迎之意)」,一个临时机场便随之而出。

10日,中美谈判代表如期来到凤庄,一见面美方就准备先声夺人,声称「美军的武器装备可是天下第一,志愿军应该让步」,我方自然不愿让步,以朝鲜战争的实际局势据理力争,主张优势在中朝这一边,美军应该做出让步。

图|正在执行轰炸任务的美国飞机(旧照)

一时间,谈判场上争得不可开交,美军似乎只是为了争个先势,而不是真有诚意来和谈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美国当局之所以愿意谈判,只是为了安定美国民众,只是为了争取一段时间进行休整,以卷土重来夺回失却的面子和里子。

正如这场谈判末尾美方的结语:「那就让飞机大炮去辩论, 看看谁更有话语权!」

7月26日,在谈到「军事分界线」问题时,美军果然暴露出了其真实面目,再次采取了军事手段来达成目的,企图威逼中朝方面就范。

图|美军轰炸机正在投放炮弹(旧照)

然而,从8月到10月的夏、秋战事,美韩联军没有夺回多少失地,却反而再次损失了八万多人,李奇微这位继麦克阿瑟之后的联军总司令,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争。

于是乎,新的谈判又开始了,毕竟口水上的交锋投入比较少,美韩方面可以好好地休整休整。

10月25日,中美谈判代表再次对峙,地点改在了板门店,与上次先声夺人不同,这次美方一言不发。

之所以如此,是美方打算让中方先动口,好从中找出破绽准确反击。

图|板门店谈判的美方代表(旧照)

会场内的中朝谈判人员,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也不敢随意开口,柴成文寻机偷偷离开会场,向李克农汇报了情况,询问该如何应付。

李克农微微一寻思,只是写了一张纸条,点头示意他拿给会场内的我方同志,柴成文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只有三个字——「坐下去」。

柴成文本就是谈判团里的佼佼者,立马意会过来了此间真意,回去后传达给一众同仁,大伙依计而行。

于是乎,本来气势汹汹地谈判双方,竟然在会场中都不说话,只是用眼睛互相瞧着对方,只不过美方人员的眼里多是疑惑,而我方人员的眼里多是笑意。

图|柴成文少将(旧照)

这场奇怪的沉默对峙,一直持续了132分钟,硬是把美方人员给憋出内伤了,不得不宣布散会。一场谈判中几乎不发一言,一开口即是结束,这在谈判界也算是开了个先河。

李克农可是从战争年代一步步过来的,他深切地知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一道理。

在接下来的某一次谈判中,美方人员刚入场坐下25秒,还在酝酿如何开口的时候,李克农便直接宣布散会,这让美方人员又再次大大吃瘪。

李克农就是通过这样的一次次的化被动为主动,始终不曾向对方有所退缩,这才让美军越发无奈与焦急,在战场上屡屡出现重大失误,在谈判场上屡屡陷入被动,局势不断向我倾斜。

图|毛主席开怀大笑(旧照)

对此,毛主席颇为满意,他曾致电给李克农:「不要怕拖,就算再拖上很长时间,我们也不能着急,只要我们耐住性子,敌人就黔驴技穷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本身就是因利而聚,在如此不讨好的局面下哪能始终同心,美国又是典型的利益主义者,只要我方能够始终撑得住,那么对方就只会越发难堪,最终不得不认怂,最终与我方签订停战协议。

11月某日晚上,李克农的哮喘突然加剧,引发起心脏也出了毛病,一时间痛晕倒在了地上,经代表团医生紧急救治,一个多小时后才得以缓解过来。

中央在得知情况后,派遣外交部的另外一位副部长伍修权日夜兼程赶赴朝鲜,准备替换掉李克农,让他尽快回国治疗。

图|李克农(旧照)

可在伍修权来到后,李克农却给出了如此五个字的表态——「临阵不换将」。

倒不是不相信伍修权的能力,而是伍修权初来很难在短时间内摸透各方规律,需要从头再来,哪怕有其他同志帮忙,也难免出现纰漏,可当下是出不起纰漏的。

是以,李克农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决不愿因为自己而导致谈判战场出现任何意外。

1952年夏,李克农父亲不幸去世,消息传至前线,李克农犹如遭遇了一场晴天霹雳,然而国事在前家在后,几年前因为工作无法为母亲送行,如今也没法子为父亲送行。

图|李克农正在讲话(旧照)

李克农从此刻开始蓄须,来纪念父亲的亡故,其他能做的只是把难受和愧疚藏于心中,尽一切努力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毛主席听闻此事后,心中也颇不是滋味,自己当年在外为革命奔波,也无法孝养双亲,连送别父母最后一程也没能做到,其间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如今新中国建立了,李克农这位开国大功臣,竟然还有如此遭遇,实在是无可奈何啊,只愿这场战争早些结束,愿这样的哀痛故事越来越少。

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及至1953年7月27日,历经两年零十八天,其间两易会场、五度中断,58次代表团会议,733次各种小会,在战争谈判史上也是前所未见的。

图|毛主席出席会议(旧照)

据说,仅在这两年中,以毛主席的名义发给李克农的电文,就有数十万字之多,足见此次谈判之艰难,李克农在此间所付出的心血之巨。

哪怕是签字仪式即将落定之际,李克农仍旧十分谨慎,完全没有一点大事已竟可放胆的想法,而是把精神崩得极紧,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谨慎,才没有让停战在最后关头横生意外。

有对朝鲜战争熟悉的朋友,应该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在抗美援朝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彭德怀极少出现在敌方视野之中,哪怕是停战协议达成后,也是在最后时刻才出场签字。

按理来说,在同年6月前后美方就有意真正停战,彭德怀如果出面的话,可以尽早地与联军司令克拉克将其敲定,可事实是彭德怀并没有出面。

图|彭德怀元帅与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正在交谈(旧照)

这正是李克农的安排,他察知到: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有意停战,可韩国并不甘心就此收手,而是想要把这场战争继续持续下去,达成统一朝鲜半岛的虚妄诉求,如果彭德怀提早出现,被韩国派人盯上实施刺杀,到时候情况不堪设想。

经过李克农的安排,在7月26日之际,双方达成了这样一个协议:只要双方谈判代表,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即宣示该协议正式生效,其后再分别由两方军事最高负责人分别签字。

于是乎,7月27日当天,李克农与哈里逊中将分别代表中、美双方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同日联军司令克拉克在其上签字,次日彭德怀在其上签字。

中间没有出现任何纰漏,韩国方面只得选择就此认命,朝鲜战争这才终得结束。

图|克拉克签署【朝鲜停战协议】(旧照)

一场抗美援朝打下来,数十万的志愿军埋骨他乡,数十万的志愿军带伤而归,这代价不可谓不大,而他们的付出自然会被史册铭记。

像李克农这样在暗处战斗的人物,他们所付出的心力和汗水与正面战场的指挥员不遑多让,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比正面战场小,却鲜少有人注意到。

望后来者,在追溯历史之际,当怀着一种谨慎、仔细、全面的态度,去看待那一幕幕或壮阔、或无声的历史定格,去追忆前辈们的卓绝风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