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从战略视角看豫东战役

2024-01-25历史

上篇文章【换一个视角看豫东战役】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还有人将失败甩锅给许世友没有拉住黄伯韬,这就扯得更远了,因为,我们讨论的是第三阶段的失误,也就是粟裕大将决定先歼灭黄伯韬再回来吃72师这个策略的失误,至于许世友是否负有责任,可以另一个话题讨论。

很多人回复,豫东战役是胜利,这个我在前一篇文章也没否定。今天,我再换一个角度来看豫东战役,从战略角度去看。

豫东战役场景图

一、从战略上的力量消耗来看豫东战役是胜利

豫东战役连同刘陈邓的阻援号称歼敌9.4万,我华野伤亡3.3万,失踪3598,刘陈邓部伤亡2000多,总共也损失也接近4万人,但是国军的损失数量包含了开封大量的地方武装,因为,在开封歼灭的3万多人中,实际上只有正规军1一个旅,因此,战果还是有些水分的。而我方的伤亡,不仅全是野战军的伤亡,而且还是野战军中战斗人员的伤亡。战后,粟裕报告中央,俘虏不能补足伤亡,因此,从大的方面看,这实际上就是一场消耗战,虽然打胜了,但也说不上多大的收获。这要是放在战争的初期,这样的仗实际上并不划算,如刘邓的巨野战役,歼敌5000多人,但自身伤亡4300余人,虽然打胜了,但刘帅认为是不划算的。

为什么豫东战役打成这样的结果,我方认为甚至可以堪称「伟大胜利」呢?道理其实也很简单,战争进行到48年的六七月份,已经是我军能够耗得起,而敌军耗不起的局面了。因为,随着我根据地的扩大,土改的深入,兵源越来越充足,而只能靠抓丁的国民党则兵源补充越来越困难,豫东战役这样的消耗,对我军有利,而对敌军不利。从战争的进程也能看出来,到淮海战役时,敌军很多部队一个军只有1万多人,而我军东野都不用说大决战前一个纵队4万多人,就是南线的华野一个纵队也在2.5万左右了,刘邓部队比较小的原因是因为挺进大别山的消耗,但到淮海战役兵力量也是保持的还略有增长。

二、从战略上就能看出豫东战役不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有网友把豫东战役夸大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这是不对的。我们从上面的第一条就能看出,到豫东战役时已经是我军耗得起敌军耗不起的局面了,所以,战争的转折早已经完成。

从战略层面看,战争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追击几个阶段。东北在完成三下四保战役后,就省略了战略相持,而转入了战略进攻发动了夏季攻势,南线则是刘邓大军率先省略了战略相持转入了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进攻,这是从南线全局看的观点,当然不否认局部而论大别山是防御,陈粟和陈谢的中原是相持(粟兵团退出中原时,粟报告中原出于「反复的拉锯状态」)。也就是说豫东战役是发生在我军的战略进攻阶段,显然不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最多也就是战略进攻阶段的发展。

当然,也有人说成是中原局势的转折点,这个说法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在豫东战役之前,刘邓就发动了宛东战役,以歼击国军一个兵团为目标,而不再是粟兵团离开中原时的「拉锯状态」(战略相持),因此,中原的战略转折也已经完成。

三、从战略层面看,豫东战役并未推进了中原的局势

豫东战役虽然我军加上南线刘陈邓阻击共歼敌9万多,但从战略上看,则是华野全军包括并指挥的中11纵被堵击了中原,中原地区仅剩下中原野战军6个纵队。豫东战役之后,中原我军只是乘敌军把注意力转向睢杞的间隙,打了一个襄樊战役,自此,面对敌军的重兵集团,我中原地区再难组织歼灭战,计划进行的西平、宛确战役都因兵力不足而取消,中原地区又重新回到了「拉锯状态」,直到华野我军完成济南战役,重新杀出发起淮海战役,这是后话。

四、豫东战役不是淮海战役的预演

你要已经有了决战能力才能说是预演,豫东战役有这样的能力吗?没有!扩大到歼击敌军2个兵团,实践证明就完全不成立。对于这一点,就是粟裕本人也是意识到了的,否则,他不会在回忆录中把打黄伯韬改一个说法是「以利撤退」,这就已经充分说明粟裕大将本人事后也认为当时制定的先消灭黄伯韬再回过头吃掉72师的策略是错误的。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实际上也能看出,所谓打黄伯韬以利撤退的说法并不正确,因为,战争的实践证明,消灭了被围的标的,敌军援军势必转入防御,而不敢再大胆追击,这才是最好的「以利撤退」之法。实际上,军委48年7月1日给粟裕的指示就是阻击黄伯韬,彻底消灭区兵团。

综上所述,豫东战役是一次胜利,但说成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或者说是中原的转折点,亦或是淮海战役的预演都过了。

参考资料:【全国解放战争史】【毛泽东军事文集】【粟裕战争回忆录】

上一篇:【解放战争纯外线作战打得最好的一场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