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济南战役前夕,许世友喝得烂醉,粟裕见状不怒反喜:此战必赢!

2024-07-22历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8年济南战役,粟裕和许世友分别担任作战总指挥和攻城主将,一切准备就绪,粟裕最后与许世友确认作战计划时,因许世友喝得酩酊大醉而无法取得联系。

心急如焚的粟裕刚要爆发,前线兵团政委谭震林一番话让他转怒为喜,原来此战有必胜的把握。

作为这次大战的总指挥,粟裕虽身经百战,济南城能否成功拿下他一直心存忐忑,直到刚才他悬着的心才放下。

此次战役远远不止攻城那么简单,除了要拿下重兵把守的城池,还要抵御邱清泉和黄百韬两个强大的兵团外援,攻城与打援稍微一个闪失,可能前期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确保战前每个环节无误是保证战争计划实施的重要程序,攻城作为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攻城主帅的状态与战争的胜败直接相关。

终于联系上的许世友

面对这场大型的攻坚战,粟裕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尽管已经无数次与军委讨论作战方案,却仍然不敢有一丝懈怠,生怕出现任何不应该出现的状况。

此次战役解放军打着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的决心,所以战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充分有力,32万大军的阵营使得我军在气势上先碾压敌军。

发了数次电报也没有得到许世友的回复,他心中忐忑不安,在作战参谋的联系下,终于得知了许世友的未回复电话的原因,原来是喝得酩酊大醉。

许世友好酒在军队里众所周知,可是为此毛主席与他有过约法三章,其中有一条就是战前不允许喝酒。

大战当前,饮酒无度,粟裕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一个电话拨给了当时的前线兵团政委谭震林。

本想着冲对方咆哮一顿就来缓解压力,可是谭震林的回答让粟裕心中的疑虑顿消,他紧蹙多日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竟然出现了笑意。

之后他不仅对许世友喝酒的事只字未提,还下令留下几个值班人员,其他人全部回去休息。

粟裕的这波操作让无数人心中费解,都十分好奇谭震林究竟与他说了什么,让他顷刻间怒气全无。

见粟裕脸上已无焦虑之态,副参谋长张震前来询问情况。

「放心,前线一切正常,济南这场仗我们赢定了。」这是粟裕给张震的答复,语气中信心满满。

看着已有必胜把握的粟裕,谭振林到底对他说了什么让他前后态度判若两人,众人更加好奇。

谭震林的回答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让粟裕知道了毛主席对此次战争真正布局,这才是根本所在。

毛主席一向的运筹帷幄,深谋远虑让粟裕深信不疑。

对于此次战役,粟裕觉得济南已是瓮中之鳖,所以先将华野主力军集合一起攻打徐州,来清除邱清泉、黄百韬等外援兵团,没有后顾之忧再攻打济南城。

对于粟裕的部署,毛主席提出了与他完全不同的看法,觉得这不是攻打济南的最佳计划。

毛主席的意见有三点:

其一,徐州离解放军根据地太远,直接攻打时间与物资耗费过大。

其二,济南如同徐州背后的猛虎,先打徐州,可能腹背受敌,胜算的把握太低。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打法正好将国民党的主力都聚集在徐州,想要一举歼灭他们大大增加战争的消耗和难度。

纵观战争全局,再看看毛主席当时给粟裕的意见,确实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深谋远虑。

战前小插曲

许世友是毛主席点名提出参加此次战役的,为此还郑重与粟裕商量并征求过他的意见。

攻打济南的日程是毛主席在1948年7月粟裕大胜豫东战役后提出来的,当时济宁、兖州一带也被许世友、谭震林率领的华野山东兵团解放,收复山东的形势一片大好。

中央把意思转达给粟裕后,2天内发了7封电报催促,可见中央攻打济南的坚决态度,根本不给粟裕详细考虑的机会。

在此迫切的形势下,粟裕在曲阜紧急召开了华野前委扩大会议,将中央的精神传达并执行。

中央还明确提出这场仗由许世友来打,对于中央的这个决策,起初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只有10万兵团的许世友,实力远不如粟裕的华野主力实力雄厚。

毛主席的深谋远虑就体现在此,当时有11万兵力的王耀武,国军的近17万主力都在济南、徐州附近,粟裕将自己的主力全部出动,两军主力火拼,结局一定是鱼死网破。

将他们的主力分散,由许世友带领的14万队伍攻打济南,国军外援的主力由粟裕18万主力军来对付,让他们没有聚集一起的机会,取胜的把握会大大增加。

粟裕迅速将作战计划汇总后向中央发了电报,收到电报的毛主席看到署名里没有许世友的名字,这让亲自点兵的他不禁有些疑惑。

后经了解知道当时许世友在胶东蓬莱的艾山治病,在攻打兖州后他腿伤复发,当时并未在前线。

为了消除毛主席的疑虑,粟裕赶紧致电许世友让他回归队伍,这边的许世友已经顾不得还没有恢复好的伤腿,毛主席的亲自点将,让他没有丝毫的迟疑直奔山东兵团。

许世友终究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厚望,仅用了八天半夜的时间就将济南攻克,攻打济南成为许世友一生军事生涯中最高光的时刻,与此同时也证明毛主席的决策的重要性。

这个结果确实得之不易,军中关于济南战役如何打一直存在强烈的分歧,并且这种分歧从战前持续到战争中,意见最后的统一对战争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攻打济南的计划早在1948年华野军津浦路中段战役时,就在西柏坡开始酝酿了。

7月份兖州战役进入尾声时,毛主席就明确了他的想法,兖州完全攻克后,全军立即休整15天,准备夺取济南,并且将粟裕与许世友的兵团的任务做了大致分配,许世友的兵团为主,粟裕做配合。

粟裕当时并不建议立即攻打,认为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他之前因7月暴雨部队调度困难吃过亏。

还有就是野战军的主力刚刚结束豫东战役,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地休整,疲劳作战影响战斗质量,鉴于以上两点,粟裕致电毛主席建议延迟一个月攻打济南。

电报中粟裕还对攻打济南做了三个方案,虽然他与毛主席的意见不同,但是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后,倾向于其中坚持把攻打西线作为主力的一个方案,后来证明粟裕的想法非常精准。

胜利源于争执后的统一

与上级的意见暂时统一了,内部却出现争执,对于攻城和打援的兵力配置问题,许世友与粟裕意见分歧很大。

性格刚烈、做事强硬的许世友,认为攻城和打援要哪个为重点明确要有明确区分,他认为应当将攻城作为重点,并要求与其相符的兵力配置。

而胆大心细,惯用出奇制胜的粟裕从大局考虑觉得攻打外援与攻城同样重要,只有抵挡并歼灭邱清泉、黄百韬等实力强大外援兵团,攻克济南才会容易很多。

粟裕建议从西线攻打外援,西线兵力部署本就薄弱,当时透过国军吴化文发起的战场起义来看对方的投诚意愿明显,攻打西线不仅可以将他们收编增加兵力,还可以直接切断国军的军需供应。

粟裕用44%兵力攻城,其余56%的兵力攻打外援的建议,直接遭到了许世友的反对,拒绝服从粟裕的安排,并致电毛主席。

对许世友的反馈毛主席第一时间做了回复,毛主席指出此次战役虽然主要目的是打济南,但是却不能将多数的兵力用来攻城,如果不能很好地阻挡外援,内外夹击,后果将无法收拾。

电报中毛主席除了分析战争形势,还对许世友作出了鼓励,让他对所率领的军团的实力有信心,毛主席表示不管是他还是中央的其他领导相信许世友的能力。

毛主席的一番话,打消了许世友的所有疑虑,心中大义使他将坚决执行命令作为首要任务。

仅仅用了8天时间,许世友兵团活捉了战场上素有「宁碰阎王,莫碰老王」之称的王耀武,攻克了济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虎啸济南府,活捉王耀武。」当时在齐鲁大地作为佳话一度流传。

结语

虽然许世友的职务高于粟裕,但是他积极执行粟裕的建议,虽然粟裕是济南战役的总指挥,可是却事事与许世友商量,两人最终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才有了济南战役的伟大胜利。

许世友与粟裕的思想不统一不止这一次,孟良崮战役粟裕的耍龙灯战术,他们便出现过严重的意见不统一。

开始意见不同不要紧,在探讨后能得到统一才是重点。

何为大将风范,国家利益当前,一心为公的胸怀,这种风范粟裕与许世友身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