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38年一国军传令官拜访八路军,想离队入党,组织后来批准了吗?

2024-07-22历史

1937年淞沪战役打响一个月便惨遭失败,作为该战的主力国军87师,3万人锐减至7000人,有不少人萌生了离队的想法。

该师传令官黎原,正是准备离队的一员。

他与其他同志都认为,当局的根已经烂透了,这不是他们想要的革命。

1938年他与同志们,一同拜访八路军办事处,有幸见到了罗炳辉将军。

他向将军表达自己想要加入八路军的愿望,还想要到延安学习深造。

面对这样的情况,罗将军让他先回去,并未立刻给出答复。

毕竟虽说国共合作,但蒋介石贼心不死,暗中酝酿着阴谋,不可能轻易放一个国军士兵进入组织。

但第二天,他又见到了董老,那么,后来组织同意他加入队伍了吗?

弃暗投明

实际上,在黎原将军造访八路军事务处前,淞沪会战是他参加的第一场战斗。

1937年,他才从陆军学院毕业,与其他学员不同,他曾学习过德国军事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军事体系。

因而,到战场上实操时,他比别人更加得心应手,进步得很快。

他毕业之时,正巧赶上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应对日军全面侵华的攻势。

上级将他派去国军87师,担任传令官一职,淞沪会战打响后,他也加入了这场战斗当中。

国军87师是国军精锐之一,也是其「王牌部队」。该部队采用的装备优良,统一使用的德国标准的装备。

在国军中,使用德国装备的部队仅有3个,他们便是其中之一,自然,他们在淞沪会战中,也是挑大梁的角色。

不少新兵第一次上战场时,难免会流露出紧张的情绪。

但黎将军不同,他第一次上战场,一点也不害怕,直面日军时面不改色。

淞沪会战期间,他的任务就是将命令准确传达至各个部队。

一天,他负责将命令传达给206旅,告诉其旅长陈颐鼎,要坚守阵地,抵抗敌人的进攻。

然而,他刚刚到达指挥所,日军便攻了过来,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就在眨眼间,一场血战在他眼前上演。

此前,他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训练和理论学习,但实战与理论学习始终是不同的。

换作其他人,面对日军的残酷行径,很难不会紧张、害怕。

但他没有因为紧张的场面而手忙脚乱,他借过旅长卫士的步枪,瞄准目标,冷静而精准地击毙了往前猛攻的日军,连毙两人。

敌人见此情形,吓得停止进攻,连滚带爬地跑回了自己的阵地。

像他这样有才干,有想法的战士,那时,在国军当中还有不少。

但遗憾的是,仅凭零星的人才,是无法扭转国军的整体风气的,军队不够团结,这也是淞沪会战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场战斗中,黎将军亲眼见证了国军内部的军心涣散,还有上级的腐败无能。

这令一直持坚决抵抗顽固派的他,感到非常失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与身边的战友们陆续萌生出投奔共产党的想法。

与他一起去拜访八路军事务处的战友,那时有阮庆、廖斌两位同志。

淞沪会战结束后的第二年4月,他带着同伴一起来到了武汉,那里驻扎着八路军事务所。

一到那儿,他们就向战士们表明了身份和情况,并表示,他们想要前往延安学习,加入共产党。

幸运的是,他们第一次去,就碰上了罗炳辉将军。

而这位将军早年也是从军阀、国军队伍中出走,而后再加入了组织。

就这一点上,他们应当是有一些话题的,或者说,有更大的可能会同意他加入组织。

但罗将军经过深思熟虑,还是让他先回到自己的队伍里,从长计议。

虽然,罗将军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他的请求,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坚持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他仍带着两位战友,到办事处,再来谈话。

那一次,他碰见了组织内大家几位敬仰的董老。董老虽年事已高,但他很喜欢同年轻人谈话。

见到黎原将军等人后,董老亲切接待了他们,并了解他们的情况。

不过,那个时候延安的条件确实艰苦,第二个是组织的处境不好,老蒋天天在暗中搞破坏,不适宜吸纳新的成员。

但黎将军坚持要加入组织,并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学习,为组织作出贡献。

他的坚持打动了两位领导同志,随后,他同两位战友一起前往延安学习。

而从「抗大」毕业后,他迎来了重大考验,那么,黎原将军是如何表现的呢?

艰苦奋斗

黎原将军一行人弃暗投明后,正式加入了八路军,他们首先被安排至抗大进行学习。

一年后,因为他具有丰富的军事素养和文化底蕴,被留在抗大,担任教员一职,为后面的学员授课。

但他心中更想到前线,去发挥自己的价值,为此,他坚持向上级申请,希望能够调往前线战斗。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4年他先被调到359旅,担任教导营营长一职。

他与战士们一起,在田间奋斗,用双手将荒芜的土地改造成了金黄的田地,南泥湾还一度被称为「陕北江南」。

1945年,部队奉命前往东北,将军亦跟随前往,参与了当地的剿匪工作和辽沈战役。

那时,他如愿以偿,担任东北野战军10纵队24团团长,他带领队伍参与了黑山阻击战。

他面对的敌人是廖耀湘指挥的新一军和新六军,这两支部队均为老蒋的五大主力之一,实力强劲。

面对强敌,黎将军如第一次上战场一样,丝毫不惧,他亲临前线,沉着指挥战士,阻止敌人支援锦州。

他与他的部队,为锦州、辽沈战役保驾护航,确保同志们在这两场战斗获得胜利。

黑山一战结束后,到了1949年,47军应上级命令,南下展开剿匪工作,而将军也在此队伍中。

执行南下剿匪任务时,他已经升任为47军140师的参谋长。

1949年10月下旬,47军的主力进入四川作战,140师则被安排驻地剿匪,他们剿匪的地点是湖南湘西。

说来也巧,早年他正是在湖南参军入伍的。

军校学习期间,他参与了野战部队的实习,上级将他分配到了国民党中央军第4师。

当局派他们这支队伍南下「剿匪」,剿的这个所谓的「匪」是中共的红军。

只不过,那个时候,他并未上正面战场,自然也就没有和红6军团正面交手过。

而红6军团正是萧克和王震将军领导的,他们在湘西非常活跃。

黎将军后来加入的47军,其军队框架与曾经的红6军团一致,曾经的敌人已成为同一战线的战友,谁不会感叹一句「缘分」?

率部抵达湘西后,黎将军曾为当地的情况感到忧虑。

湘西在古代曾被称为荒蛮之地,有人被流放此处,还有强盗匪徒大多也会在此地落草。

明清时期,此地的盗匪更加猖獗,民国时期,当局曾多次出兵剿匪,均未奏效。

结果,没想到,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老蒋为了保住大西南的最后一座堡垒,竟出手扶持当地的匪徒。

他指示白崇禧、宋希濂在当地收买土匪,还给这些匪徒一官半职,而这些行为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要他们坚守自己的阵地,不许任何一个解放军,打造起「血肉铸成的长城。」

接到命令后,黎将军立刻带队在当地进行侦查,了解当地的匪情。

他们发现当地的土匪势力,主要分布在永顺、沅陵、会同等地。

这三个地方的土匪,加起来共有7万多人,基本上都由当局国军将领管辖。

而剩下的小股土匪,则分散在各地流窜,共计2万多人,可见其工作量之大。

而在湘西剿匪这段日子,对于黎原将军而言,是非常深刻的。

他是在辰溪电厂接到的剿匪任务,而此地是重灾区,还是土匪们的大本营。

1949年11月7日,将军手下的418团副团长带领战士追击土匪。

副团陈朋友带了团直和一个营的兵力,同湘西纵队警卫中队配合,欲清剿龙泉岩的一股土匪。

一开始进展很顺利,他们在刘家坪,没开一枪,就活捉了30多名土匪。

然而就在他们乘胜追击时,突然从龙泉岩附近钻出一群土匪。

他们遭遇了伏击,而这一战为何对黎原将军来说印象深刻?

重返故地

1949年11月7日,黎原将军的部下,在追击土匪时,遭到了顽匪的伏击。

本来,他们有机会可以放手一搏,但卑鄙的土匪竟挟持了100多名老乡。

为了保护群众,战士们被迫在不利地形发起突围。

因此,有2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其中还有协助作战的纵队警卫中队长易鹏飞,共计伤亡100多人。

这是黎将军与当地土匪发生的第一起遭遇战,战后,他认真反思了这次行动失利的原因。

第一个,他们没能发动群众,与父老乡亲们接触,了解情况。

这样一来,便可引出第二个问题,敌人之所以能伏击成功,是因为他们初来乍到,没有熟悉当地的地形,也不知道土匪们的具体情况。

那次作战的伤亡巨大,作为指挥,将军直到晚年仍对那一仗感到内疚,让这么多同志牺牲了。

正所谓「知耻而后勇」,吸取教训之后,将军与战士们一起,在当地广泛发动群众,严格遵守军纪。

当地人民逐渐意识到,解放军与国军的不同,认识到他们才是真正的剿匪部队后,也开始积极加入剿匪工作中去。

不管是获取情报,报告敌情,还是带路,提供粮草,又或者是参与作战和救治伤兵。

群众成为战士们的千里眼、顺风耳,还有的剿匪工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正是在群众与部队之间的互帮互助下,战士们与当地乡亲缔结了深厚的情谊。

川东战役结束后,友邻部队加入了剿匪作战中。

1950年初,在与友邻部队的合作下,辰溪当地几股顽固的土匪被一一拔出。

这年2月12日,各路部队会合,经过58小时的战斗,瓦解了匪群「暂二军」。

遗憾的是,匪首张玉德逃跑,敌部队副军长,张玉琳也在得知消息后,逃去了香港。

剿匪工作越往后做,越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诸如擒获刘圣喜、击毙田大印,还有打下龚家湾区政府保卫战,总能看见群众的身影。

湘西的剿匪工作一开始虽不大顺利,但后来越做越顺,到了1950年10月底,当地28个县城全部回归了人民的怀抱。

从1949年冬天,一直到1952年下半年,这3年一共歼灭了11万余顽匪。

在47军和群众的努力下,彻底根除了当地匪患,同时粉碎了当局妄图利用土匪阻碍解放的阴谋。

1951年2月初,黎原将军带着部队离开了湘西,但他还没来得及休息,转身又带着140师,参加了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结束后,1955年,将军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再升衔为少将,历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副参、兰州军区副司等要职。

湘西于将军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算得上是他的「第二故乡」。

离休以前,他一有空,就会到那里去看看,离休以后,更是到5次拜访故地。

有人问将军为何如此牵挂那片土地,他说,有许多战友沉睡在了那里。

在他的记忆中,为了彻底解放湘西,光是解放军战士就牺牲了1000多人,更不用说其他来帮忙的群众。

湘西剿匪对于黎将军来说,是他人生的里程碑,那段时间里,他深刻体会到了何为「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这句话。

他们初至当地时,国军已到处散布谣言,说他们是「官匪」,但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群众相信了解放军,成为部队最坚实的后盾。

此外,他深刻记得当地群众生活非常艰苦,他们准备悄悄走的时候,还是被群众发现了。

明明那些群众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却还要在临行前送给战士们鸡蛋、红枣。

后来,他工作时再去当地,发现群众的日子仍不好过,心中十分难受。

但在进入新世纪后,2002年,将军再度拜访湘西,发现从前的小山村已修起了高楼大厦,不少村民吃饱穿暖,还盖起了小洋楼。

时年85岁的感慨不已,他心中很高兴,战友的血没有白流,他说,只要自己还能走,他会常来看看。

直到2008年12月,黎原少将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享年92岁。斯人已逝,但他的功绩将永远为人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