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59年李讷选专业发愁,江青有意让她学船舶制造,请校长孙岩出主意

2024-02-05历史

李讷是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江青的小女儿,在毛主席的所有儿女中年龄最小,自然也承载了父母更多的爱。

从出生开始,李讷就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被父母悉心教导。

1959年,19岁的李讷高中毕业,即将步入大学。

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一家三口产生了分歧。

毛主席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像自己一样当个老师,李讷的母亲江青则想让她学习船舶制造专业,而李讷本人则在文史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天赋和兴趣。

针对这一分歧,江青特意找到了李讷所在学校的校长孙岩,请她帮助出个主意。

那么孙岩是如何劝解江青的呢?

李讷后来又选择了哪一个专业?

儿时与父亲一起生活,备受熏陶

1940年,李讷出生于陕西延安,是毛主席与最后一任妻子所生的唯一孩子,也是毛主席众多子女中最小的一个。

李讷出生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我党党中央不用再像从前那样,被国民党军队不停围剿。

所以,李讷的成长环境也自然是相对安全健康的。

她从小长在父母身边,像普通老百姓人家的小孩子一样,得到了父母许多的宠爱。

1944年,四岁的李讷跟随父母从延安杨家岭搬到了枣园工作生活。

当时李讷已经学会了说话和走路, 整天跟在毛主席后头喊爸爸,精力十分「充沛」。

毛主席日理万机,经常与党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开各种各样的会议。

每次一开完会,李讷总是第一个冲进来找爸爸,毛主席也立刻起身笑着将李讷抱起来,指着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同志,叫李讷喊「叔叔」、「伯伯」。

大家也纷纷热情地回应起来,对她说:「小李讷,再见!」。

三年后,李讷已经到了接近上小学的年纪。

当时正赶上解放战争激战正酣,胡宗南率领20万国军进攻陕北延安解放区。

毛主席决定率领党中央主动撤出延安,进行战略大转移。

所以,这时的李讷并没有机会进入学校去学习,毛主席见状,也只能让身边的参谋、干事在工作之余帮着教李讷学习一些写字,了解一些古诗词。

毛主席除了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之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作诗方面造诣深厚,革命生涯之中写出过无数经典诗篇。

小小年纪的李讷,似乎遗传了毛主席的这一点,在诗词背诵方面能力很强,一天能背诵好几首诗,也非常喜爱学习诗词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李讷跟随父母和姐姐李敏一起住进了中南海,并在北京西郊育英小学读书。

每天晚上晚饭过后,毛主席都会带着李敏和李讷在公园里散步。

在散步时,毛主席会给两个女儿讲述一些历史的故事,为他们讲解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兴衰过程,讲解投入之时,毛主席还会和女儿们一起高声吟诵古诗,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小年纪的李讷就备受熏陶,对文学创作和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历史方面几乎达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

主席尊师重教,期待子承父业

从小到大,李讷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学习十分认真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同时,父母对她的管教也非常严厉,任何一个关于她的选择,毛主席和江青都会深思熟虑,不容一丝马虎。

1959年,学习成绩优异的李讷在高考中考出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就到了高考志愿填报的环节。

众所周知,考大学选专业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如何选择一个好的专业,这让李讷和她的父母犯了难。

还记得几年前,李讷儿时的玩伴、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周恩寿之女)来到毛主席家中找李敏和李讷玩,当时毛主席正在门口树下乘凉,看到周秉德跑过来,就对她说:

「小秉德,快过来!你要干什么去?」

周秉德回答道:

「毛伯伯,我找娇娇(李敏)和娃娃(李讷)玩儿。」

毛主席又问道:

「你现在几年级了?」

周秉德回答道:

「我今年初中刚毕业,要去师范学校读中专。」

原来,周秉德小小年纪就受到了伯父伯母的熏陶,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

她想要尽快投身于工作岗位,不想将时间太多地用于学业。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决定放弃读高中,直接读师范类的中专,未来向教师岗位发展。

毛主席听到周秉德关于未来的规划之后,也表示非常赞同。

他说道:

「师范好呀,女孩子不一定都要成为科学家,学师范当一个老师也很有意义。」

之后,毛主席思索了一会儿,又对身边人说道,等李敏、李讷长大之后,也让他们学师范,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

其实,毛主席之所以主张李讷学习师范,自然有着他的一番考虑。

要知道,毛主席自己也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毕业后曾短暂担任过小学的历史老师,对老师这一职位有着一定的感情,知道这一岗位的伟大之处。

后来,毛主席身处乱世,立志于投身革命,为了革命,他不得不放弃教师的岗位,投笔从戎,成为了我党的卓越领导人。

在毛主席的心目中,一直都有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梦想。

所以,毛主席希望李讷能够子承父业,完成其未尽的梦想,在李讷准备报考时力主李讷报考师范专业。

江青心怀不同意见,请求校长解惑

与毛主席的意见恰恰相反,李讷的母亲江青并不同意李讷报考师范专业,而是想让李讷学习船舶制造专业。

其实,江青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百废待兴,中国拥有世界上一等一的陆军,但在空军和海军方面,却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实力相差甚远。

我国固然缺乏空军、海军方面的人才,但更为缺少的是先进的军事装备,也就是在重工业方面的制造能力。

毛主席曾在会议中多次表示,新中国未来的发展将率先以重工业为主。

当时许多人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兴邦,新中国百废待兴,应该率先大力发展农业。

针对此事,毛主席曾在会议上与这些人激烈辩论过多次。

后来,中央还是形成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议,这才拥有了大炼钢铁运动。

1953年,中国与友好国家苏联签订协议,内容是以贷款的方式,向苏联购买一批海军舰艇和相关的配件设备。

同时,双方还约定,苏联将派遣一系列技术人员,前往中国进行舰艇制造相关的技术指导。

基于这一事件,当时的江青认为,中国在船舶制造领域的技术方面高度依赖国外,这绝非长久之计,中国迫切需要自己的船舶制造专家,所以,让李讷学习这一专业是非常有前途的。

李讷是江青唯一的女儿,江青对她一直比较溺爱。

据传,在毛主席的家中,李讷和姐姐李敏一直一起生活,江青在家中教导李敏,让李敏学会独立,自己洗自己的衣服。

而对李讷,江青却从不让她学习洗衣服,李讷的衣服都是江青帮忙洗。

从这一件小事上,足以见得江青对李讷的溺爱。

所以,在李讷选专业这件事上,江青自然非常慎重。

江青害怕自己的想法出现偏差,反而害了李讷。

为了慎重考虑女儿的未来,她找到了李讷所在高中北京师大女子附中的校长孙岩,让对教育行业更为了解的孙岩为自己分析一番。

1959年夏天,孙岩来到了中南海门口,在秘书的引导之下进入到南海勤政殿,面见了江青。江青与孙岩曾经有过一段共事经历,彼此都很熟悉,所以在见面之后,江青也没有太多的客套,直接跟孙岩说明了自己想要李讷学习船舶制造专业的原因,并询问了她的意见。

孙岩听罢,先是赞成了江青对船舶制造专业前景的看法。

但紧接着,孙岩话锋一转,直接表态,表示不建议李讷学习船舶制造专业。

江青非常意外,赶忙询问孙岩原因。

孙岩赶紧解释了一番。

原来,孙岩认为,船舶制造专业虽好,但却并不适合李讷。

原因共有三点。

其一,李讷学习成绩优异,但有些偏科,她比较擅长文史类科目,在物理方面的成绩表现则并不是很出彩,如果选择船舶制造专业,那她在文科科目方面的天赋就被浪费了。

其二,船舶制造专业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不会只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会在船上,还会经常面临乘船出海的情况。

这样的专业学习条件艰苦,比较适合男生,不适合女生。

更何况李讷小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医疗事故,打针时针头掉在了腿里,平时偶尔会因此出现发低烧的情况。

如果长期在海上实习,医疗条件不好,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情况。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孙岩曾经了解过,李讷遗传了其父在文学方面的优质基因,对文史类专业非常感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听到孙岩如此解释之后,江青豁然开朗。

她也认为想要让李讷学习船舶制造专业的想法有些太草率了,是应该多考虑一些孩子的实际情况,不应该只考虑专业前景。

选择北大历史系,毕业后投身政界

毛主席夫妇与李讷商量了一番之后,得知李讷对历史更感兴趣,他们也比较开明地同意了李讷报考历史专业的打算。

1959年,李讷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来到学校之后的李讷勤奋好学,学习成绩长期名列前茅。

毛主席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鼓励李讷住校,只允许她周末回家,且回家不准用小汽车接送。

以至于在北大学习生活了许久,同学们才知道,李讷原来就是毛主席的女儿。

大学毕业后,正值特殊时期,李讷在【解放军报】任职,是报社的总编辑,积极贯彻毛主席的思想主张,带头进行活动。

后来,她干脆成为了毛主席的主要联络人,负责反馈清华、北大等各个北京高校之中的运动情况。

在这一时期,北京武装械斗现象严重,经常出现伤亡,但有反革命组织的人从中作梗,人们都不敢直接向毛主席反映情况,生怕被别人抓住把柄,陷害成反革命。

李讷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向毛主席直接反馈了红卫兵武装械斗的事实。

毛主席了解情况后,发出了让解放军进驻北京高校,阻止武装械斗的命令,北京高校之内的武装械斗情况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李讷的及时汇报,所以,对于这段历史,李讷是有功的。

1970年前后,毛主席大力提拔李讷,李讷逐渐步入政坛,担任平谷县委、北京市委书记等职,政治生涯大有可为。

然而,李讷的不幸却悄然而至。

父亲毛主席去世后,李讷悲痛欲绝,母亲江青的反革命阴谋败露,直接影响了李讷的职业生涯。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讷还在这一段时间遭受到了婚变,只能自己一个人抚养儿子长大。

种种挫折之下,李讷精神状态不佳,无心继续在政坛工作。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整,才从挫败感中走了出来,与王景清再婚,在组织的帮助下,再次回到了工作岗位,被党中央安排在了中央办公厅工作。

现在,83岁的李讷早已经退休,十分低调地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只有在一些关于其父毛主席的纪念活动中,我们才能偶尔看到李讷的身影。

结语: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较深远,平常人家的百姓是如此,伟人的家庭也是一样。

在李讷面临选择大学专业时,毛主席夫妇充分考虑了多方面原因,最终决定尊重了女儿的兴趣爱好,令其选择了历史系。

后来的李讷投桃报李,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呈现出了一定的闪光点,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这一故事对现今的家长们也是一个启发,在选专业这样的人生大事上,还需要多听一听当事人的意见。

参考文献:

【毛主席是怎样教育子女的】 丁晓平

【毛主席的女儿李讷】 倪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