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许世友请周总理吃野味,饭店经理加了菜,总理提醒:不能违反规定

2024-01-23历史

南京建成了宁浦轮渡,结束了南京横跨长江到达北岸需要花费几个小时转乘渡轮的历史,然而天气和江面波涛的影响仍然制约着南北交通的发展。

中华大地母亲河长江的天然屏障,成为阻隔南北交通的重要因素。

一座桥,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梦想。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规划在南京到浦口间建立跨江隧道,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试图在南京下关至浦口挖掘隧道,以永久占领中国,但长江的波涛无情阻挡了他们的野心。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的轮渡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修建桥梁成为紧迫的任务。1956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支持下,南京长江大桥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然而,要在久负「天堑」之名的长江之上架起一座巨桥,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北洋政府曾邀请法国桥梁专家来南京考察,但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他们未能取得任何成果。

南京国民政府后来聘请美国桥梁权威华达尔进行勘察,得出的结论是「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直到1936年抗战爆发,桥梁建设被迫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才重新燃起跨越长江、连接南北的梦想。

坚定信心,勇往直前!1955年,参与南京长江大桥规划设计的工程师李春芳表示:「我们一定要建成这座桥梁,把南北交通线贯通起来!」

他还牢记,日军曾在抗战时期试图建隧道未果的惨痛教训。如今,中国人站起来了,他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来完成前人未能实现的壮举。

1957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前期勘测和设计工作正式启动。李春芳带领团队查阅旧书图纸,踏勘河床地形,收集各方面资料。

在设计初期,不少专家提出了保守的意见,但李春芳鼓励团队勇于创新。经过反复论证比较,一个宏伟的设想终于呈现在设计稿上——南京长江大桥,将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全长达4.5公里,可同时承载公路和铁路交通。

看着设计方案报告,李春芳热泪盈眶:「我们做到了!」这不仅是工程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伟力的巨大飞跃!

"许世友将军展现臂力,亲身体验工地生活" 在1964年,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年近65岁,来到南京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进行视察。

看到工人们吃力地抬运沙袋,他忍不住想要亲身试一试。一位军官走上前去,想要搀扶住许世友,以免他年纪大了,抬重物伤到腰。

但许世友一把扛起了200斤的沙袋,往前迈出了好几步,坚决地说:「用得着你扶吗?」许世友自幼学习武术,有着争强好胜的劲头。

他做事认真负责,无论任务多么艰巨,都要全力以赴地完成。因此,在他的督导下,南京长江大桥的工程进度明显加快了。

许世友将军从上海调回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柴书林,担任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与工人们一起日夜兼程,为加快施工进度全力以赴。

每天凌晨三点,许世友将军都会起床,亲自去工地巡视,一旦发现问题,他都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在那个酷暑难耐的1968年的夏天,工人们汗流浃背,但许世友将军却从不在指挥所歇息,始终与工人们并肩作战,鼓舞大家的士气。

工友们回忆说:「看到许司令,我们就有了无尽的力量,有信心一鼓作气完成任务!」

「这就是优秀领导者的力量,他能激发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潜力。」当桥墩在江水中拔地而起时,许世友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的泪水。

他知道,这座连接南北的桥梁,承载着无数人民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梅旸春,南京长江大桥的总工程师,以他的脚踏实地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这座大桥得以成功建设。面对艰巨的任务和风险,他毅然接下,并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对每一处细节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当发现一处桥墩的设计图上标注的水深数据与实际勘测结果差异过大,可能会引发事故时,他立即组织多路人马重新测量河床深度,并修改设计方案。

虽然有人认为他太过小题大做,但他坚定地表示:「我们修筑的是人民的桥梁,必须对每一处细节都严格把关,才能造出质量上乘的大桥。」

这就是梅旸春,一位真正的工程师,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

1960年,在梅旸春的领导下,南京长江大桥开始施工。然而,由于多次政治运动的干扰,工程被迫停滞。1962年,梅旸春突然患上高血压,全身瘫痪在床。

医生建议他去北京休养,但他心急如焚,坚持在启程前坐轮椅去看一眼大桥工地。面对未完成的工程,梅旸春泪如雨下。

这成为了他与大桥的告别,那天深夜,他突发脑溢血,最终在江城离世。桥工们深深地哀悼这位朴实、务实的工程师,但更怀念他留下的让人看得见鱼跃的淳朴品质。

「梅师傅是我们的楷模,他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先,严谨务实又不怕吃苦。」老工人李成回忆起跟随梅旸春工作的日子,语气中充满了钦佩,「他常常说,我们是在建设人民的桥,所以每一根铆钉都要拧得牢固,才能使这座桥永久地造福于人民。」

梅旸春的敬业精神激励着所有建桥者继续前行,以实际行动来纪念这位值得尊敬的前辈和朋友。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因梅旸春的悲剧而暂时停滞。1968年,许世友的决心重启了这个宏伟的计划。然而,百废待兴,工期紧张,使得所有的建设者们都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万分。

总工程师王超柱向许世友反映人手不足的问题,并希望在梅雨季前完成一期工程。许世友立即决定,派遣一个营的工程兵加入建设队伍。

工地上不分昼夜,三班倒轮流作业,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为保证建设质量,许世友要求「人力、物力、机械」都要全力投入,资源随时调配,只为早日建成这座大桥。

最繁忙的时候,工地上有五万人同时作业,人群熙熙攘攘,仿佛过年一般。

铺路队的老兵马兆先,数月来昼夜兼程,忘我工作。他的家人们心中挂念,不断地写信希望他早日回家。然而,马兆先坚守岗位,他说:「大桥即将竣工,我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

不幸的是,前几天,马兆先背部受伤,医生建议他休息几天,但他轻描淡写地说:「只是轻伤,等大桥完工再休息吧!」

这就是千千万万建设者的心声。1968年9月底,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部分提前两个月完工,整个南京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而公路桥也在1969年元旦前夕提前通车,比预期提前了整整两个月!

「这简直就是奇迹!」现场工程师常荣五兴奋地说道。在他看到公路桥完工前一晚,桥上到处都是忙碌拆卸脚手架的工人,他们就像蚂蚁一样辛勤工作。

然而,第二天清晨,脚手架已经被全部搬空,并整齐地码放在一旁,这种高效令所有人振奋不已。一座连接南北、跨越长江的现代化大桥,在万众期盼中显露出它的英姿。

这座大桥不仅仅满足了交通的需求,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

1971年5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一位解说员兴奋地向外宾介绍大桥为完全中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并使用了国内全部的材料。

周恩来总理听到此言,严谨地纠正道:「不要说得太满,这座桥在设计上参考了武汉长江大桥的经验,武汉长江大桥是在苏联专家帮助下设计的;材料中还有部分是从武汉长江大桥剩余的,不完全是国产。」

在一旁听得很认真的许世友转头告诫负责人以后要注重表达的准确性。 当天,许世友设宴招待周恩来总理,特意嘱咐厨师精心烹制地道的乡间菜肴。

许世友喜好野味,桌上菜式丰富,包括自家饲养的鸡、兔、鱼以及各种蔬菜,简单但营养可口。 两人的交谈和举止都展现出他们的严谨和务实精神,对待事物既充满热情又注重事实,令人敬佩。

周总理对这满含乡情的乡村宴席感到十分满意,然而宾馆经理因为与周总理是同乡,特意加入了几个家乡菜。然而,周总理谢绝了这个好意,严格要求不要违反规定,四菜一汤就好了。

周总理的严谨低调是他一贯的风格。 周总理对于南京长江大桥的完成深感民族复兴的希望,但他仍然告诫大家,桥梁不仅是交通要道,还关乎国防安全,一定要做好战备工作,随时准备应对战争的破坏。

桥梁设计师张华回忆道,周总理非常关心大桥的防御能力,他提出了桥梁结构应该简单扁平,方便快速维修;即使遭到严重破坏,也能够迅速恢复使用。

这让我们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战备因素。

"江河无情,桥梁永恒。南京长江大桥,是我们民族共同的记忆,也是新中国的见证者。我们铭记历史,勇往直前,为中华复兴的事业添砖加瓦,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