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新四军最能打的师,师长是大将,手下旅长:一位上将,两位中将

2024-07-19历史

导读: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由于决定仓促,分布在南方数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根本来不及一起转移,只能留在当地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与敌人进行周旋。

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北方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而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则统一改编为新编第四军,即后来所称的新四军。

新四军成立后,一面阻击日寇的进攻,一面积极开辟抗日根据地,发展和壮大了敌后战场,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可是老蒋不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41年制造了「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重创。

为了粉碎反动派的奸计,继续进行抗战大业,1941年1月,新四军在江南重新组建,而且实力大增,部队由原来的4个支队,扩编为7个师外加一个独立旅,人数从原本的1万余扩张到9万多。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新四军涅槃重生,越战越勇,在江南地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改编之后的新四军7个师中,如果要说哪个师的战斗力最强,那毫无疑问是粟裕率领的第一师。

第一师是由原新四军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合编而来,多年的敌后游击战争,使这支部队养成了敢打敢拼、顽强勇敢的战斗作风,擅长运动战,攻城拔寨无坚不摧。

身为第一师师长的粟裕,建国后位居开国十大将之首,素有「战神」之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能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指挥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经典战斗,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全中国的解放速度。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当时新四军第一师下辖的三个旅,同样是战绩显赫的主力部队,三位旅长被称为粟裕手下的三剑客,在战场上都是所向披靡,无往不利的战将。在1955年大授衔时,这三位旅长中有一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两人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一旅旅长——叶飞

叶飞祖籍福建南安,出生于国外,少年时被父亲送回国内,在厦门读书。1928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32年入党,1933年奉命来到闽东,开辟和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是闽东革命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福建党组织与中央失去联系,叶飞临危不乱,经多方奔走,重建闽东党组织,并将各地红军和游击战进行整编,成立了闽东独立师,担任政委。

面对反动派的围剿,叶飞带领部队进行了3年艰苦的敌后游击战争,不仅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还壮大和发展了闽东根据地,为革命保存了火种。

抗战爆发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一部,叶飞担任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在无锡、江阴等地多次袭扰日军,并在1939年7月率部突入上海虹桥机场,炸毁日军敌机4架。

1940年担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重建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一纵队改编为第一旅,仍由叶飞担任旅长兼政委。在第一师的三个旅中,只有叶飞是一人身兼旅长和政委两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叶飞是一名文武全才的将领。

从新四军到华东野战军,再到第三野战军,叶飞一直是粟裕手下的头号猛将,职务从纵队司令、兵团副司令,一直做到三野第十兵团司令,参加了孟良崮战役,解放济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大战。特别是在1949年率部解放上海后,叶飞率第十兵团进军老家福建,一路高歌猛进,不仅解放了福建全省,还肃清了盘踞在此的反动派残余和土匪。

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先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新四军第一师三位旅长中唯一的开国上将。

第二旅旅长——王必成

与第一旅旅长叶飞不同,王必成并非「土生土长」的新四军,而是来自红四方面军。他出生于大别山革命老区,14岁就参加农民暴动,17岁加入红军,因为读过几年私塾,在红四方面军担任传令兵、通讯班长。

在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王必成表现优异,逐渐得到领导重用,升任连长、营长等职,率部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在途中升任红三十军二六七团团长、八十九师副师长等职。

新四军成立后,由于干部紧缺,八路军派遣了一批干部南下支援,王必成就是其中之一,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参谋长、第二团团长等职。

在抗日战争中,王必成善于发现战机,主动出击,创造了新四军的多项纪录,包括:首次夜战、首夺日占县城、首次攻点打援、首次攻点打援,特别是在延陵战斗中,王必成率领第二团歼灭日军精锐第15师团池田联队168人,并活捉3人,轰动全国,被称为「延陵大捷」。

新四军重建后,担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后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爆发后,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在粟裕的指挥下,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在这两场著名的战役,王必成率领的第六纵队都是绝对的主力。

莱芜战役,第六纵队创造了一个纵队在一次战役中歼敌2.4万余名的辉煌战绩。在孟良崮战役中,面对敌人精锐整编七十四师,王必成指挥六纵率先攻上孟良崮顶峰,击毙师长张灵甫,立下头功。

1949年担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四军军长、第七兵团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革命,王必成虽位居高位,但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大公无私的高尚作风,尤其是对家人,要求更为严格。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老将军听闻儿媳要上前线,表示支持。夫人告诉他儿媳已经怀有两个月身孕,上前线恐怕有危险,但老将军仍表示支持,说道:「我不能参战,但我们家有三个半人参战,此愿可遂,此志可明了。儿女承父志,堪慰老将心。」

第三旅旅长——陶勇

1936年,红9军教导师迎来了一位新的师长,他就是刚刚从红军大学毕业的陶勇。此时的他年仅23岁,却已经成为了一名红军的高级将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陶勇表示都要感谢党和红军的培养。

他16岁参加红军游击队,跟随红军南征北战,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反围剿和长征。在红军队伍中,陶勇从一个不识字的农村青年,逐渐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的将领,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与王必成一样,陶勇也是在抗战爆发后,被抽调派往新四军的干部,在新四军第一支队担任副参谋长,后担任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在著名的黄桥决战中,粟裕派陶勇坚守黄桥,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陶勇亲临一线指挥,在战斗进行到最激烈时,他脱下上衣,举起大刀第一个杀了出去,在他的鼓舞下,第三纵队一举击溃了敌人。

在指挥部的粟裕远远望见第一个冲进敌阵的陶勇,眼含泪水地说道:「好一个拼命三郎。」

解放战争时,陶勇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参加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

在淮海战役的最后阶段,陶勇指挥第四纵队,率先突破杜聿明集团的总部陈官庄,1月10下午,第四纵队十一师向陶勇汇报,说他们在张老庄抓到了一个名叫高文明的俘虏,自称是敌第十三兵团的军需官,可大家觉得不像,就向陶勇报告。

陶勇立刻叫人将他押到了司令部,时任第四纵队政委的郭化若与杜聿明是黄埔同学,见到高文明后,打趣地问道:「老同学,你不是叫杜聿明吗,什么时候改名叫高文明了?」原来这位叫「高文明」的人,就是敌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

杜聿明被捉,标志着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淮海战役中,陶勇率领第四纵队歼敌7万多人,俘虏5万多人,仅此一战,第四纵队人数就增加3万多人,从战前的不到两万,一下猛增到5万多人。

1949年华东野战军改为第三野战军,第四纵队改为第二十三军,陶勇任军长。新中国成立后,陶勇担任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与宋时轮一起率部赴朝作战,回国后任东海军区海军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结束语: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在粟裕的带领下,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人都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战将。

据统计,第一师在抗战中与日军大小数百战,粉碎了日军的围剿、清乡等行动,共歼灭日伪军6万多人,部队也从最初的1万多人发展壮大到3万多人。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第一师下面三个旅先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叶飞、王必成、陶勇也成了名震华野的王牌悍将。由此可见,一个知人善任,能征善战的将领,是带出一支好队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