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陈赓和宋希濂之间的情谊,陈赓女儿评价道:有点像李云龙和楚云飞

2023-12-30历史

前言

1961年3月16日,陈赓去世,宋希濂饱含热泪地说道: 「我失去了我一生中难得的良友。」

一位是共产党员,开国大将,一位是蒋介石反动集团的首要分子,榜上有名的战争罪犯。

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个人,为何在陈赓去世后,宋希濂会说出这样的话。

在他们的这段往事里,虽有遗憾,但浓浓的国家大义令人无限感怀。

图|陈赓大将(左);宋希濂1939 年任国民党陆军第七十一军中将军长时留影(右)

两个黄埔一期生从惺惺相惜到分道扬镳

1923年初冬时节,在长沙橘子洲头,两位衣衫单薄的青年,穿着一身整齐的学生装,一位白净的圆脸上充满了稚气,看上去不过十六七,另一位皮肤黝黑,消瘦一点,但两眼炯炯有神,比另一位年长几岁。

刚刚爬完岳麓山的他们,余兴未尽,又来到橘子洲头,连跑带跳转了好几圈,虽然是冬天,但他们浑身发热,整个脸都红彤彤的。

几天之后,他们就要悄悄离开这块哺育他们长大成人的土地,踏上新的征程。

十六七岁的少年叫宋希濂,1907年出生于湖南一个官宦世家,家境殷实,从小熟读各种文学作品,学习之余,父亲也不忘对宋希濂的爱国教育。

而宋希濂也没有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发扬先辈精神】这样饱含报国之心的文章,在文章中,宋希濂将自己的报国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宋希濂

在1921年,宋希濂以优异的成绩考进长沙长郡中学。

另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就是陈赓,1903年出生于湖南,爷爷奶奶都是湘军将领,虽然爷爷奶奶不让后代当兵,但两人有一身的好武艺,自然而然也就传给了陈赓。

小时候的陈赓,好学又调皮。在学校里,往私塾先生的夜壶里放泥鳅,捉弄先生,但学习一点都没有落下,甚至可以用全英文上课。

受爷爷奶奶的影响,后来陈赓加入湘军之后,经历了军阀混战的陈赓,恨透了旧社会的战火,所以从那时起,陈赓便开始思考救国之路。

图|军阀混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二年,陈赓便正式入党。之后,陈赓进入了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读书。

1923年2月,陈赓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已经学有所成,参加了武汉的工人运动。4月5 日,陈赓担任「湖南各界外交后援会」的委员,参加对日本的绝交运动。

1923年夏天,宋希濂离家返回长沙,在路上,遇到了陈赓,两个人一见如故,你一言、我一语,就这样熟络起来。

那个时候,宋希濂还不知道陈赓是何许人也,直到有一次和老师谈起陈赓时,老师对他说: 「陈赓,我知道。他可不是一般的学生,是长沙青年中国的佼佼者。你结识了他,很好,要好好向他学习。」

就这样,在老师的推荐下,宋希濂找到了陈赓,那时,陈赓正好在和同学开会,准备趁着夜色散发传单,揭露赵恒惕强令学生尊孔读经和任意拘捕学生。

图|陈赓

正是在这一夜,宋希濂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革命竟然来得这么快。

这次之后,宋希濂在学校和几位要好的同学创办了【雷声】墙报,批判时事,谴责赵恒惕。

有一天,老师找到宋希濂说: 「宋希濂,广州方面派人来湖南招生,目的是培养军事革命人才,你愿不愿意去?听说陈赓已经报了名。」

「去,去,去!」 老师话音刚落,宋希濂就一连三声,高兴得跳了起来。

其实在这几个月,宋希濂天天读报,知道了孙中山先生最近的动向,广州早就成为了他早已向往的地方,老师的消息更是喜从天降的喜讯!

从此,他们成为了黄埔一期的学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虽然两个人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但对于他们来说,体验却完全不一样。 在这里,政治教育开拓着他们的眼界,军事训练增长着他们的本领。

图|黄埔一期生

对于已经成为共产党员的陈赓来讲,只是更换了一个更有开拓余地的战斗岗位,但在初出茅庐的宋希濂看来,这里却完全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那时宋希濂打心底里崇拜、信赖陈赓,有时候两个人也会交流时事,虽然很多时候陈赓提出的看法自己并不懂,但他从来不会反驳。

在黄埔军校的生活了半年多之后,迫于形势,陈赓、宋希濂等这些黄埔一期生,就拿起枪,投入到了平定广东各派军阀的战斗中了。

之后的两人都忙于战事,带领着部队多次获胜。并且宋希濂在陈赓的引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如果照这样下去,跟着陈赓的宋希濂,前途必定是光明的,然而,世事无常。

图|中山舰

1926年3月,蒋介石一手导演了「中山舰事件」,开始排斥共产党员。而刚入共产党不久的宋希濂,在面对关于共产党的各种流言蜚语,「共产党要暴动」「汪精卫、王懋功都加入共产党了,共产党要倒蒋」……

面对这些传言, 宋希濂 真假难辨,好友陈赓也不在身边,周围更是没有说上话的人,本就意志不坚定的宋希濂,权衡之下, 决定退出共产党,跟着蒋介石打天下

当陈赓知道昔日的好友已经自行脱离共产党时,虽然内心痛惜不已,但他在给宋希濂的回信中这样写道:

「参加或退出任何组织,都是自愿的,别人勉强不得。你我之间,作为同乡、朋友和同志,过去曾经在一条战壕里打仗,现在也还在为同一目标共同战斗。……我愿意借用你的话,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以身殉职!让我们以此共勉,身体力行吧!」

图|陈赓

不久之后,北伐战争开始,宋希濂经江西去浙江,陈赓经湖南去武汉,他们都未曾料想到, 这一别就是十年,而且是分道扬镳的十年!

十年之后重逢,周总理:你们两个又走到一起来了

留在蒋介石麾下的宋希濂,在之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中校升为中将,从营长提拔为师长,对于一位29岁的军人来说,堪称青云直上、飞黄腾达了。

1930年从日本留学归来之后,宋希濂先后在南京充任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的参谋长、团长、旅长,在1936年之前任第三十六师中将师长。

而陈赓则被党组织选派送去苏联学习,之后先是在上海当了一段时间红色特工,然后又进入苏区,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参谋长。

1936年12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宋希濂留在了西安,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被蒋介石任命为西安警备司令员,负责维持治安。

一天,宋希濂正在思考,随从副官向他禀报:「报告,有位姓陈的要见司令,他说他是司令的同乡、同学和朋友。」

图|八路军时期的陈赓

听完副官的介绍,宋希濂愣了一下,问道:「从哪儿来?」

「他笑而不语,要我先报告。」说完这些,副官很为自己刚刚的疏忽而后悔。

但宋希濂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继续说道: 「你问清楚来人的名字,如果叫陈赓,年庚的庚字底下一个贝字,就立即请他进来。」

五分钟后,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宋希濂面前,一别十年,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作出了自己的成就。

简单的寒暄之后,陈赓说道: 「十年一觉扬州梦!你我不见,正好十年。」 接着陈赓说起了这些年宋希濂在战场上的功绩,‘一·二八’上海抗战中,以己之力,扭转了战争局面。

「老兄过奖了!名声在外,其实不副。」宋希濂接过话头,非常吃惊陈赓竟然对自己的事情这么了解。

晚上,宋希濂专门邀请陈赓去酒楼吃饭。谈话间,两个人聊起了当年陈赓被捕的事件。

图|陈赓在特科时期

1931年10月,在上海中央特科的陈赓被抓捕入狱,陈赓被捕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宋希濂得知后,也是心急如焚,她知道以陈赓的性子,让他投降如同登天一样难。

宋希濂很想去看看这位老朋友,但又怕引起蒋介石的猜忌和怀疑,一番挣扎之下,宋希濂决定要救出自己的好朋友。

之后,宋希濂找到当年在黄埔一起学习的同学,一起向蒋介石为陈赓求情。由于在北伐期间,陈赓曾经救过蒋介石,再加上宋希濂等人为他求情,蒋介石最终放弃了杀掉陈赓的念头,并且还给予了特殊的优待。

宋希濂知道朋友安全,并且境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便决定不再去见他,只是让部下带话:「你可不要跑,我们可是吃不了罪名。」

陈赓一听,便知道好友的意思。之后,在各方势力的帮助下,陈赓找准机会跑了出来,而蒋介石迫于外界的压力,也没有过多追究。

图|周恩来

这次宴请进行了两三个小时,三天之后,在陈赓的牵线下,宋希濂去拜访了恩师周恩来。师生相见,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回忆起了当年的长沙、广州、黄埔。

临别时,周恩来意味深长地说: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从现在起,你和陈赓就站在一边吧……在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之时,发扬黄埔精神,再来一个竞赛。」

抗战期间,宋希濂屡创奇迹

其实,宋希濂在周恩来面前说的话并非是场面话,对于日本侵略者,远在西安事变之前的1923年间,宋希濂就已经率部队在上海战场上,大力厮杀过一阵。

这次见面之后,没过多久,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的序幕拉开。陈赓和宋希濂便各自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中。

陈赓奔赴华北,宋希濂也加入了国民党正面抗战的战斗之中。

在一个月后的淞沪会战中,宋希濂所带领的36师,上演了一场最激烈、最精彩、也是功勋卓著的战役— 汇山码头战役

图|抗战时期的陈赓

当时,宋希濂命令216团团长胡家骥率部负责攻击汇山码头,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日军增援部队在虹口登陆,将其驱赶至黄浦江畔,最后一举歼灭。

8月20日深夜,胡家骥命令216团第一营担任主力,兆丰路向汇山码头进攻,其他两营担任助攻和策应。

当胡家骥下令「不顾一切牺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时,一营全体官兵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凭借着英勇无敌的气概,一举冲入汇山码头必经的唐山路,胡家骥身先士卒,走在部队最前面,带领士兵继续前进,进入东熙德路和百老汇路,直逼汇山码头

残余的日军支撑不住,争相向外滩的外白渡桥逃窜,向桥南的英军投降请求保护,216团第一营官兵乘胜追击,但抵达汇山码头的部队被坚固的铁闸门挡住,进攻受阻。

图|淞沪会战

在这关键时刻,胡家骥团长带领部下爬上铁门,不幸遭到侧面日军的攻击,很多官兵壮烈牺牲。

宋希濂一看我军处于弱势,立即命令216团完成扫荡汇山码头的任务后重新撤回引翔乡,形成与敌人对峙的局面。

由于双方装备相差悬殊,仅汇山码头一战,三十六师就伤亡五百七十余人,但日军除一部分向英军投降外,死伤也不下四百余人。

宋希濂率领英勇无畏的三十六师在三天内取得这样的战果,对此,蒋介石大加赞赏,夸奖他们具有民族正气和爱国精神,实乃中国军人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武汉战役中,在宋希濂的带领下,仅用十天,71军就将日军的兵力耗尽。即便在此后日军还补充了五次兵力,但也未能如愿以偿占领富金山,他也因此获得了「鹰犬将军」的称号。

滇西战役中,宋希濂指挥国民党11集团军,短短数日,便将日军部队全部歼灭,宋希濂也因为战功显著被授予美国的自由勋章。

图|宋希濂在前线指挥所

可以说,在宋希濂指挥的战斗中,结果多以胜利结束战争,还获得了最高统帅部的嘉奖令。

虽然两人都在战场上,但陈赓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兄弟,面对宋希濂在战场上的功绩,陈赓专门写信表示祝贺。

在信中,陈赓写道:

「在烽火连天的年月,你我虽将生死置之度外,但至今却仍活着,这也值得庆幸。倘若同庆驱除敌寇的胜利之日,你我能再次聚会,并能继续携手合作,同仇同爱,将更加值得赞美。」

「国难当头,重任在身,望兄珍重。预祝捷报频传,并以此共勉。」

陈赓鼓看望并励沦为战俘的宋希濂好好活下去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宋希濂和陈赓再次走上了对立的道路。 1949年11月24日,宋希濂战败后带着残部一万人逃亡川南。

有一次,宋希濂和部队休息,他声泪俱下地对身旁的战士说:「我们在军事上已经彻底被击垮了,剩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

图|1949年12月19日,宋希濂(左二)被解放军俘虏

12月19日,宋希濂率领部队逃到了川康边境,此时,部队已经陷入了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宋希濂本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却被身边的警卫排长拦住,还没等到第二次寻死,就被包抄过来的解放军战士们捉住了。

宋希濂被俘之后,不愿意配合任何工作,一心求死。因为他知道自己手上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如今自己就像当年被捕的共产党人一样,宋希濂觉得自己也会被那样对待。

一天,杨勇司令接见了宋希濂,杨勇没有说任何关于战争的事情,只是告诉宋希濂说应该好好想想怎么过好后半生,好好改造一段时间,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北京看看,看看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是什么样子。

这次的谈话,让宋希濂感受到了杨勇的真诚,也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一丝生机。

之后,宋希濂被送到了白公馆关押。1950年春天,听说宋希濂被捕,陈赓专程从云南来白公馆看宋希濂。

图|蒋介石

要知道当年陈赓被捕时,宋希濂怕蒋介石怀疑自己,即使他费尽心思救了陈赓,却不敢去见一面。

如今,自己成为阶下囚,陈赓却专程来看自己,想到这里,宋希濂心中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后悔,当他见到陈赓时,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简单的寒暄之后,陈赓对宋希濂说:「看见你身体不错,我很高兴。」

两人从上午十点一直聊到下午四点多,陈赓没有与宋希濂讨论孰是孰非,也没有数落宋希濂的过错,只是聊了这20多年老他们亲眼见证的国共两党的风雨历程。

从当年的高位变成今天的战犯,陈赓知道宋希濂内心的落差,安慰他说: 「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抓紧时间多读点好书,好好想想下半辈子怎么活。」

图|宋希濂等10名战犯被特赦

彼时的宋希濂才43岁,正值壮年,从那以后开始认真考虑自己的后半生,向过去告别,开始积极坚强地生活。

1954年,宋希濂从重庆转移到了北京,被关押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1955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们前往工厂、学校参观。并且在四月,宋希濂还联系上了自己的孩子。

当时,宋希濂还满怀信心地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他希望儿子能够回到自己身边,如果自己将来有机会出去了,希望儿子能够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养老送终。

1959年10月,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邱行湘等十位原国民党将领得到了特赦。在宣布特赦名单之时,宋希濂百感交集,犹如在梦中一般。

图|1960 年10月,周总理在颐和园会见黄埔校友(前排左起第二为周总理,第三为陈赓,后排左起第五为宋希濂)

出狱那天,陈赓专程去接宋希濂。宋希濂见到陈赓后,激动不已,他说: 「真没想到会有今天,我对人民犯下如此踏天罪行,而共产党对我还如此宽大。」

陈赓说: 「两军相争,各为其主嘛。我党政策历来是既往不咎,只要改悔认错,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宽大。」

在宋希濂眼里,陈赓是他一生中难得的良友,陈赓的伟大、忠诚、卓越的才能、无私无畏……值得他永远学习。

在同陈赓相识近40年的时间里,让宋希濂印象最深刻、最敬佩并且最难以忘怀的是解放之后,陈赓从来没有以胜利者自居的神气同他交谈,也没有去教训他。

图|陈赓大将去世

而在陈赓眼里,他曾经说:「当年黄埔同窗中和他关系最好的就是宋希濂。」后来,陈赓的女儿陈知非说,他们的友谊,很微妙,和李云龙和楚云飞有点像。

1961年3月16日,陈赓去世,宋希濂痛哭不已,他说:「我失去了我一生中难得的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