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不要再把击败项羽的功劳安在韩信身上了,应停止造神风波

2024-06-03历史

历史总是充满了谜团和遗憾。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楚汉相争的硝烟弥漫在华夏大地。两位军事天才韩信和项羽的对决,是当时最引人瞩目的焦点。然而,真相究竟如何?这场对决是否如后人所描述的那样,韩信完全击败了项羽?还是说,胜负关系并非如此简单?让我们追溯历史的足迹,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韩信和项羽,到底谁才是这场战役的真正赢家?

项羽兵不利束手无策

大汉铁骑远渡重洋而来,楚军抵御无力。龙且用二十万大军迎战,本该占尽优势,岂料被韩信乘隙半渡夺得要冲,借助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垮龙且军阵。泰山重腿也难凌空,龙且最终被韩信斩于马下。

龙且一去不复返,楚军的防线出现了破绽。项羽震惊之际,即刻闻讯彭越谷城又起事端。对于这个昔日亲信的叛变,项王勃然大怒,忘记了韩信刘邦的威胁,亲率大军前去剿灭彭越。

临行之前,项羽命大司马曹咎驻守垓下,万万不可轻敌出城与汉军交锋。可是谁也没有料到,韩信刘邦的谋算是如此高明。他们故意派遣小股兵力骚扰曹咎,终于使这头暴戾的雄狮失去理智,蓦地出城直扑汉军大营,结果大军覆没,楚军主力遭受重创。

项王闻变大怒,只得遗憾收兵。可是到了垓下时,军心已乱。曾经气冲牛斗的勇武豪杰们,如今面临糗尽族人。一切困境都始于龙且一败涂地,可以说是彻底失去了主动权,当初所向披靡的战无不胜阵势也就此瓦解。

刘邦苦心谋算终获胜利

垓下之战,乃是汉楚相争的决战。刘邦自知实力稍逊,故而不惜一切代价求胜。

首先,刘邦广纳贤士,虚心纳谏。张良萧何二人,乃名士中之显贵。张良更是兵家大儒,智谋过人。刘邦破格重用,聚集了一批谋臣于麾下,可谓是用人之长。

其次,刘邦善于斡旋。龙且败绩后,楚军形同绵羊将入虎口。刘邦识时务者为俊杰,遂与项羽订立鸿沟和约。待项羽稍露疏虞,刘邦即反覆无常,撕毁盟约。这一举措,既增添汉军威慑力,又令楚军防范心生。

再者,刘邦运筹帷幄,智取众帅。韩信彭越朱耳,先后受刘邦所迷惑,归附大汉。这等名将同盟,焉有败理?加之刘邦本部大军,足足凑齐五路精锐。

最后一役,汉军数十万大军,如狼似虎般包抄垓下。项羽防线遭全面突破,粮草告急,楚军仅存十万残兵。面对如此重兵围城,项羽自知无力作战,只得带骑精卒夜遁。

然而汉军追兵紧随其后,彼此激战,楚兵渐渐凋零。直至乌江,项王见大局已去,只身独自投江自尽。这一役,刘邦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韩信彭越临阵智计

韩信乃兵权谋家中的佼佼者,善于运筹帷幄,立足千里之外。临危不乱,运籌帷幄,出奇制胜,是他的拿手好戏。

当龙且大军压境时,韩信不慌不忙,步步为营。他命军士缓渡汉水,佯作畏缩之态。龙且见状,奋勇追击。哪知韩信竟是钓饵引鱼入渔,龙且的大军一半渡过河去,韩信突遣水兵放开河堤,滔滔洪流瞬间冲垮龙且余军。龙且自不料到这等阴谋,终为韩信所擒。

而后韩信大军凯歌高奏,逐鹿中原。项羽闻讯震怒,亲征彭越。刘邦因而乘机离间,竭尽手段激怒曹咎出城迎战。曹咎一怒之下,亦中了刘邦的圈套,与汉军交锋,楚军节节告败。

项羽乃亲征回师,恨铁不成钢。刘邦见时机已到,遂集结韩信彭越等五路精锐,合力四面围攻垓下。韩信更是多番智计,诱敌深入,水攻火伐,削减项羽余力。

诸葛亮云:兵在诡道,书生意气。当年韩信彭越等人狡诈用计,使项羽日夜挨战,阵脚大乱。历经劫难,楚军渐趋残破,终至陷于无可自拔的境地。

战况惨烈民不聊生

垓下之战,乃是一场旷世之战。双方总兵力高达百万之众,所到之处,无不化为人间炼狱。

汉军五路大军合围垓下,硝烟遮天蔽日。汉军炮火连绵不绝,将楚军重重包围。楚军虽作壁垒固守,却无济于事。汉军潮水般的人浪一次次轮番攻城,楚军死守阵地。双方征战,旷日持久,伤亡无数。

战场上,无数壮士横陨沙场。惨叫遍地,肢体残缺不堪入目。原本红男绿女的生机盎然,如今化为一具具遍体鳞伤的尸首。汉军的箭矢如同肆虐的蝗虫,将楚军肆意射杀。楚军的弓弩也狠狠地回敬了汉军一记。一度,双方都陷入了相互厮杀的疯狂之中。

但最为悲哀的,莫过于那些无辜的老弱妇孺。垓下城中,老人们见生离死别,妇女们撕心裂肺地哭号。稚儿失去父母的怀抱,止不住心头的痛楚。一场场惨剧,让人听闻伤心,目睹落泪。

双方将士们斗得你死我活,殊不知曾经和平的城市,如今却成了人间地狱的缩影。正所谓兵者,诛戮之具。这一战役,给百姓们带来的创伤,是难以磨灭的。

历史真相有待挖掘

时至今日,垓下之战的真相仍然有待进一步考证和挖掘。纵观当时的记载,都难免存在某些偏颇或缺失。

第一,当局者迷,难免有所遗漏。作为直接参与这场战役的将士,他们对于全局的把控和理解必然有限。纵然身经百战,但终归难免被眼前的浓烟硝火所迷惑,从而忽略了某些细节和蛛丝马迹。

第二,后人添油加醋,难免失之于偏颇。很多当时的记载,都是由后世学者根据零散的史料和口述而整理撰写,难免会出现一些失实之处。且不同学者由于立场和背景的差异,对同一事件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第三,后世描述缺乏客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这场战役的描述也渐渐远离了当年的实况,更多夹杂了一些个人情感和主观想象。有些人为了渲染气氛或传奇色彩,难免会对事实进行某些粉饰或者润色。

举例来说,项羽最后自沉乌江一事,就存在着不少疑点和争议。究竟项羽是否真的如史书所载自尽于乌江?或者另有他故?这一切,真相仍有待进一步的厘清和解析。

总之,这场令古今瞩目的决战,其全貌并未就此彻底揭开。未来还需要更多学者和史家,运用新的资料和手段,对当年的情形加以考订,才能更接近那个残酷年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