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清朝闭关锁国吗?为什么还有很多中国商人,跑到日本做生意?

2024-05-10历史

世人皆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来往甚为有限。但就像任何默认印象一样,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想象的更加复杂微妙。事实上,在这看似封闭的时代,仍有一批中国商人逆风而行,驶往遥远的日本海域进行贸易。当年清朝官员对他们的行踪紧盯不放,甚至将证明发放权力上移至中央。而在日本一侧,当地幕府虽口称拒绝与中国官方来往,却对这些"私人"商旅网开一面。两国当局对中国商人的态度如此矛盾,反映出当时的纷扰复杂局面。那么,在这番重重阻挠下,这批"唐船商人"最终能否抵达梦寐以求的日本?又将面临怎样的贸易囧途呢?

一. 海疆钥匙:清朝官员的"临行踌躇"

1716年的一个深秋,国子监的钟声敲响,宣告着一年一度的贡生科考的开始。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主考官倌来了个"大个头"--著名理学家顾名垂从北京亲自前来主理这场考试的评点工作。

顾名垂一身汗青教子之风范,让在场的生员无不心生敬重。他一向对学生严格要求,恪守师长教诲的经师旨意,明明是为人师者,却偏偏把自己比作一介"书童"。这一切的行止举止,皆为当年启蒙恩师郑板桥先生"正心笃行"的教诲而应和。

今天的考题自是顾先生斟酌已久,终于提笔落墨而成。生员们苦思冥想之时,纸面上渐渐浮现了最高深的理学之道、圣贤经术。殊不知这时的顾先生却正干着一桩与儒衫大相径庭的勾当--他正在与地方衙门的人商量着出海贸易的事情。

任何一个当过大学士、曾执掌权柄的人,都不会轻易走上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但身为户部侍郎,分管全国海防的顾名垂不得不在出海贸易一事上千思万虑、斟酌再三。

在顾先生眼里,那些日日晚间游走于东亚海疆、穷奇偷奇的商人,其所作所为简直就如同舞文弄墨的瞎子摸象一般,难辨真伪。他们有的贩卖紫砂壶、有的贩卖瓷器,甚至有人谎称自己是驻外商馆馆员。这些都让顾先生忧心忡忡--倘若其中夹杂了狐假虎威的奸细捷径,让他们趁虚而入,那可就危及国家的海疆大计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来广州口岸开启之后,到海外做贸易生意的商人越来越多。海关将军纷纷透露,情况已经禁不住商旅竞相趋之的盛况,不得不一一发放出海凭证以作管控。原本这等证明都只是地方政府拥有签发的权力,但此事关乎国计民生,难免要上报于中央阁阃。于是,从顾先生那一次开始,一张出海贸易的凭证竟走上了一条由中央审核最终签发的周折之路。

以前的时候,只要是本籍人家,找了当地衙门递上一份乞文,官员就能批准其出海贸易。如今却不行了,先要填具出海船只的规格尺寸、船员数目清单,再要说清楚自己的人际关系,要带什么货物前往何处,以及出海和归来的时日期限,生怕出了什么岔子中央和地方都要为此负责。

就连从前官府睁只眼闭只眼的做法,如今也不再存在。过去中央倡导的只是"严禁海外贸易",但只要是通过合法渠道,踩了点边儿线的小生意也就被容了下来。但现如今,只要是出现半点蹊跷,大帽子就会罩下来,一律归为"走私"。一发而不可收拾的严厉态度,让那些原本想着躲过一劫完成半生买卖的商家们人心惶惶,生怕一着不慎就会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二. "红顶私商":官府的"开明与保守"

在这片东亚的海疆之上,一股奇特的风潮正在兴起。与传统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格格不入的是,一批平民百姓竟然凭借着"海外贸易"的门路赚得盆满钵满,甚至还因此获得了可与官员同列的地位荣耀。他们就是那些身披"红顶"的中国商人。

这帮原本出身贫贱的"私商"如何能获此殊荣?一切还要从清朝初年的一纸"特许状"说起。当年康熙帝赏识商人的实干本领,准予他们进行海外贸易,获得的利润则可以向官府缴纳以换取官衔。于是,一批批聪明能干的商人慢慢在民间崭露头角,他们在东亚各地遨游经商,赚取了可观的财富,用以向官府购买官职。

就这样,一个个光华灿烂的"红顶商人"诞生了。不仅如此,清政府还允许他们组建自己的行会,对内进行自治管理,对外则充当官方与民间的沟通渠道。凭借着与生俱来的世故睿智,他们在中国的海疆地带进出如常,在日本的港口也是熟门熟路,同时还要在家乡娴熟处理行会内部的纠纷。无疑,他们是中日两国间重要的贸易纽带。

然而,要想获得这等身份地位绝非易事。即便是在康熙年间,官民之间的门第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当权者对这批平民百姓能凭"买办"的方式获取官职深感不齿,认为这是"因袭"之实,殊为不合礼制。更有甚者,视之犹如异端邪说,认为纵容了"红顶"的存在就是在渎职亵渎君威。于是,无数满洲旗人和汉人官员对此大加阻挠,极尽诋毁之能事,将这批"商人"抹黑为"草根"、"骗子"等恶毒之语。

即便如此,这批"红顶商人"依旧屹立不倒。相比起内陆,沿海一带的官府显得更加睿智开明,他们认识到这批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沿海地区的广东、浙江等地,不仅有官员公开表态支持"红顶",更有地方政府为此人出具各种证明文书,以便他们畅通无阻的去赴日本从商。

就这样,一场官民之争在沿海地带持续了百余年。最终,到了嘉庆年间,这批"红顶商人"的地位终于获得彻底的承认和肯定。那时的朝廷也终于意识到,倘若孤芳自赏的闭锁国门,终将无法在大潮新邻中生存下去。而这批商人所创造的财富和他们在海外的人脉关系,都是帝国蓬勃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此,"红顶商人"这个群体正式被纳入朝野的视野,他们的贡献终于获得应有的认可。

三. 东瀛渔获:日本人的"精打细算"

在遥远的东瀛岛国,清朝的"红顶商人"们可谓是赫赫有名。他们驾驶着那些张帆满仓的"唐船",自中国沿海一路航行而来,最终停泊在日本的长崎港口。然而,这里可不是什么欢迎外商的自由港湾,相反,当地幕府对于外来的商旅们可谓是防范有加。

起初,日本人对于这些远渡重洋的外国客人还是持以怀疑与戒备的态度。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外商们全数安置在长崎的出岛上,限制其活动范围只在出岛一地。即便是在狭小的出岛之上,日方也悉心布置了层层把防,生怕这些不速之客暗地里搞什么鬼祟勾当。

这一切的戒备皆源于日本当年"锁国"政策的产生。长年的战乱让这个岛国人心惶惶,生怕再被外族扰乱了根基。于是,德川幕府做出了断然的决定,除了中国和荷兰,其余西洋国家一概谢绝贸易往来。即便对于中国商船,幕府也是先抵制再放行,生怕这等异邦客人暗中搞破坏。

虽说如此,日本人却也非盲目狭隘之辈。相反,他们相当精于算计,心思缜密。待到中国"唐船"上运来的货物一件件呈现在眼前,大大小小的商品应有尽有,无不令人大开眼界。从瓷器到丝绸,从药材到紫砂,再到当年最新奇的怀表火柴,五花八门的商品一应俱全,让东瀛人大为赞叹。

难怪,一些商业头脑极为精明的日本人当即就垂涎欲滴,主动向当局求情,希望能欢迎这些"唐船商人"前来做贸易生意。就这样,当局虽犹疑万分,仍不得不发放了一批批出入港证,将这些中国商人纳入了贸易往来的大门。

为了能够将贸易掌控在自己手中,日本人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他们首先将贸易船只和规模加以严格限制,规定唐船不能超过5艘,船体不得超过300吨。除此之外,日本人还为每一艘贸易船配备了当地的"检查役"和"居留守",负责监督贸易活动,防止发生任何违规行为。

与中国官方的态度截然不同,日本当局对于中国商人的态度着实宽松得多。无论是对于货物的品种,还是对于贸易往来的频率,日方均采取了"无条件通行"的开明态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亦是出于他们对自身文化产品的自卑——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受中国文化影响之下,所以难免对来自中原的货品趋之若鹜。

日本官方的立场无疑是"小心翼翼"。一方面警惕外族入侵,一方面又对中原遗风余韵充满向往。于是,既戒备又欢迎的矛盾心态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直到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日本才最终完全放开了贸易大门,结束了长期以来实行的"锁国"政策。

四. 天风海啸:商路上的"九死一生"

在东亚这片汹涌澎湃的大海之上,每一次商船的航行都是一次勇敢的冒险。对于那些驾驭"唐船"前往日本经商的中国商人而言,他们所面临的更是重重艰难险阻,充满了生与死的较量。

最先遭遇的便是复杂多变的海上天气。这片辽阔无垠的太平洋上,经常会出现突如其来的台风和海啸,迫使商船不得不紧急备航,寻找就近的海岸线借助庇护。如此一来,原定十几天的行程就可能被无限期延后。

但是,躲避风浪并非那么容易。1701年6月,浙江温州一处海港,一支远渡而来的商船队正准备重新起锚启航。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正是日本长崎,想必在那里必定有着丰厚的贸易回报。

谁知,就在这时一阵强疾风忽然刮起,大浪如狂野的猛兽一般向港口扑来。顷刻间,狂风巨浪便将码头边的几艘商船生生掀翻,船上的货物纷纷落入大海,而船员们也被卷入滔天的海啸之中。

这还只是开始。就在人们惊魂未定之时,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灾难。先是强降雨肆虐,继而狂风骤起,夹杂着闪电和巨雷,宛如天灾人祸一般。被困在港口的商船们无处可躲,只能任凭大浪横扫而过,许多船只瞬间就摔成了稀烂的碎片。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天公突然开恩,阴云散去,狂风雨戛然而止。但这才刚刚开始——经过这番大雨的冲刷,大海变得异常平静,但也带来了更可怕的灾祸。

当年的中国商人素有通晓天文地理之学问,哪怕是难逃一时,他们也都知道这般海上宁静必将导致巨浪袭来。果然不出所料,从远方渐渐卷起了一道惊涛骇浪。待到贸易船队反应过来时,已为时已晚。汹涌的大浪如同无数条巨龙般疯狂扑来,船只节节败退,丝毫无法阻挡这狂暴的气息。

眼见着团团巨浪朝这边汹涌而来,船上的商人们顾不得那些成箱的货物,纷纷弃船逃生。然而,无论如何也难逃这番浪潮的追袭,不少逃生的商人和船员都被席卷入海中,有的在浪尖上翻滚,有的被卷入海底深渊。最后,只剩下两三艘艘幸存的商船孤零零地浮在水面,而其余船只连同巨额货物则全数沉没于斐济海峡之中,罹难船员多不胜数。那一年,唐船商人的损失惨重无比。

但命运之神对他们似乎并未彻底撒手。最后那几艘幸存的商船,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在几个月后平安抵达了日本。他们在出岛上全身狼狈地卸下余剩的货物,顿时引来了日方官员的大为震惊。这才知道,原来暗潮之下,还有更大的灾厄在上演。

五. 生死仇狙:民间的"势不两立"

贸易固然是和平共赢的大好事,但在中日两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曾上演过一些激烈的生死较量。在那些年代里,双方虽都是东亚传统社会的一员,却也难免会因利益的冲突而产生矛盾纠葛。

一处名为"生米之乱"的事件,正是这种民间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事情发生在1639年,发生地点正是长崎的出岛。那一年,一批满载着大米的中国商船驶进了长崎港。然而,当地人看着船上的那些满仓的大米,却生出了一股强烈的不安和猜忌之心。

究其原因,当年日本正值灾年,加之长期的战乱和藩阀混战导致粮食储备匮乏。眼见着外来的中国商团竟有大量余粮,本地人自然而然就多疑了起来,生怕中国商人暗中哄抬物价,从而谋取暴利。

于是,不少地头蛇开始在民间蛊惑人心,挑起了一阵排外的恐慌。他们央求当地的长崎奉行,认真审视中国商人携带货物的实际数量,对其严加查访。面对如此申诉,长崎官员自然不好拒绝。

于是,长崎的官员们展开了严格的检查。他们仔细查阅商船的每一份往来文书,审核里面所记载的货物的内容数量,并将其对照实际上船上携带的货物,一项项逐一检查盘点。双方官员查访核查,暗地里却有更多的矛盾正在滋生。

长崎人生怕中国商人暗中作祟,而中国商人也深恐日方人拖延不决,迟迟不让其交易卸货。互相的猜忌在双方之间蔓延开来,就像燎原野火般一发不可收拾。几番交涉无果,双方终因生米贸易问题爆发了剧烈的冲突。

当时,长崎奉行官员前往码头准备检查中国商船的货物,但被船上的商人拦阻在外,场面一度相当剑拔弩张。气氛越来越紧张,官员的威信也遭到了严重挑衅。中国商人绝不让长崎人擅自查看他们的船舱。奉行官们自然也不愿就范,甚至还请来了荷兰商人充当中间人,希望能说服中国商人听从指示。

但中国商人们对此也是一律不予理睬。毕竟,荷兰与西方列强一样,也是他们极力防范的对象。双方唇枪舌剑,争执不休,战火终于燃放了起来。几名中国商人大打出手,长崎的官员们也在混战中受了伤。

形势陷入了胶着,双方军民全部列阵待战,就像蓄势待发的两股浪潮一般。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方当局终于作出了让步,同意三个月内不再检查中国商船,但要求中国商人三个月内必须全部离开长崎。

这一消息传回中国之后,引起了朝野一片哗然。康熙皇帝闻讯之后亲自批示,命令浙江、福建等沿海地方,三年之内严禁所有商船前往日本长崎贸易。这一极端措施显然是出于对日方的强烈不满和报复。

终于在双方努力下,矛盾得到了缓解。一年后,中国商船重新获准进出长崎,中日贸易也恢复了常态。这一场激烈的生米之乱,虽然只是两股民间力量的碰撞,却也折射出双方在贸易往来上的矛盾与隔阂,体现出中日之间那种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剑拔弩张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