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堵塞北流的工程竣工,黄河被引入六塔河,果然不出周沆这些明白人所料,六塔河根本不能容纳黄河的水量,当晚就漫堤决口,「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矒不可胜计」,「六塔水死者数千万人」(【续资治通鉴长编】),直接冲废了半个河北。河北当时是宋辽对峙的前线,军事重镇定州路在仁宗年间有兵额十万,六塔河决口之后,至神宗重造兵籍时,只剩兵额两三万。
近年来,网络上常有文章夸赞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是历史上最开明的皇帝,从黄河改道祸国殃民一事来看,仁宗皇帝表面谦和、开明的背后,实则也是一意孤行、不听劝阻的,未必担得起这个「仁」字,皇帝终归是一个很任性的职业。宋仁宗死后,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继位。皇帝的谥号看似美好,往往具有一些潜在的命名规律,历史上凡是被谥为「神宗」的,大都不太靠谱。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1021年-1086年)为宰相,据说王安石曾宣称「天变不足畏」,大致就是他相信「人定胜天」,赞成这个旷世的回河工程,于是从各地征用民夫,开挖河道。此时,曾巩正在济南担任齐州知州,按照朝廷的指标,齐州需要调丁两万治理黄河,大概是三丁抽一,曾巩调查了各地隐漏户口等情形之后,改为九丁抽一,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负担,算是一项重要的惠民政绩。
即便调动了如此大量的壮丁,结果也并不如王安石等人所愿。熙宁十年(1077年)七月,黄河在澶州曹村发生重大决口,使得梁山泊泛滥,南清河水溢出,河道大幅度南移,夺淮河入海,数十个郡县被洪水淹没,这就是苏轼在徐州遇到的那场洪灾。气得苏轼大骂主张回河的官员:「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
几年之后的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病逝,年仅38岁,不满9岁的宋哲宗赵煦(1077年-1100年)即位,其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1032年-1093年)临朝听政。不知道是不是由于高氏的支持,黄河「东流」派又占据了上风,继续折腾了八年,彻底将「北流」封闭。这一年,高氏去世,宋哲宗亲政,不久,黄河再次决口。年少的宋哲宗异想天开,刚刚亲政可能也想发号施令,于是要求把黄河再改回故道,殊不知黄河故道因为泥沙沉积,河床已经非常高了,水往低处流才是真理。这么一改,导致黄河在元符二年(1099年)再一次漫堤,内黄(今河南安阳)决口,形成了超级大洪水,河水居高临下倾泻,破坏力极强,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大水暴涨十馀丈,堤岸决溢……大历年重修‘禹庙’皆在山顶,悉遭漂没。盖自开元、大历以来,水未有如此之大。」连一座小山上纪念治水功劳的「大禹庙」都被水淹了,是三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这次决堤也导致东流彻底断绝,又恢复了北流。
今日黄河安澜 新华社照片
小时候读【水浒传】,心中不免有很多疑惑,「青面兽」杨志受梁中书的指派,从河北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押运生辰纲,赴东京汴梁(今开封市),结果在梁山附近的黄泥冈(今菏泽市郓城县)中计喝下蒙汗药,丢了生辰纲。从地图上来看,杨志从大名直接向南走不就是汴梁城吗?为何非要向东绕个大弯经过梁山附近不可呢?心道这施耐庵大概是不懂地理,胡乱编的吧。实际上,这条路线还真是有凭有据,当年黄河决堤之后,从安阳、大名一直漫延到鲁西南地区,大名以南是被淹最严重的「黄泛区」,沼泽地、湿地间杂,根本没有南行的道路,必须向东绕行,经过梁山脚下。【水浒传】称梁山是「八百里水泊」,应当所言非虚,大致与东平湖相连。现如今我们能看到的水域面积非常之小,心中不免怅然。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话本【大宋宣和遗事】,这是宋代话本艺人的说书底本,大致依据真实的史料改编而成;后经历代累加,增广内容,在元代被辑成笔记小说,广为流传;至明代由施耐庵(1296年-1370年)改编成为【水浒传】,家喻户晓。【水浒传】终归是小说家言,在真实的历史上,「梁山好汉」并没多大势力,宋江(卒于1122年)等人啸聚山林不过就三十六人,起因是朝廷要将水泊收归,不许当地农民开发利用,包括打渔之类亦不允许。农地被淹,税赋不减,当地人的生计都指望着这片水域,朝廷要收回去就是断了他们的活路,属于官逼民反。
同一时期,在南方还有方腊(卒于1121年)领导的农民起义,即小说里宋江被「招安」之后朝廷征讨的对象。方腊起义是由于粮食歉收,而茶税、盐税过重,当地人一呼百应,势力庞大,甚至还建立了小政权,年号「永乐」,后被朝廷出兵剿灭;宋江势力虽小,却曾击败朝廷的征剿,声名大振,投奔者甚众,纵横山东、河北,一路无挡。当时朝廷真的想要招安宋江,然而负责招安的官员侯蒙(1054年-1121年)突发疾病去世,招安并未实现(【宋史·侯蒙传】);最终,宋江在江苏境内被张叔夜(1065年-1127年)镇压,张叔夜因此被授任「徽猷阁直学士」,升任济南府的知府。
【水浒传】里最大的反派当属太尉高俅(卒于1126年),历史上确有其人,故事则是虚构。高俅曾与童贯(1054年-1126年)、蔡京(1047年-1126年)同朝为官,但【宋史】中没有他的传记,所以留给小说家笔墨驰骋的空间很大。高俅的仕途主要得益于苏轼,他年轻时曾做过苏轼的「小史」,即负责抄抄写写的秘书,以苏轼的才情,肯定不会用一个笨拙之人,书法不入眼的大概也不行,据此推断,高俅应当颇有几分机敏和才华。
根据王明清(约1127年-1202年)的笔记【挥麈录】记载:「高俅者,本东坡先生小史,笔扎颇工。东坡自翰苑出帅中山,留以予曾文肃,文肃以史令已多辞之,东坡以属王晋卿。」苏轼从翰林侍读学士外调到中山府,事在元祐八年(1093年),赴外地为官,不便携带很多随从,苏轼可能出于情义,抑或是惜才,于是把高俅推荐给了曾布(1036年-1107年)。从政治立场上来说,苏轼与曾布分属新、旧两派,但二人在元祐年间倒是有过一定的交情,因为曾布正是曾巩的弟弟。王明清为何对高俅没做官时的小事都如此清楚呢?他的外祖父就是曾布的第四子曾纡(1073年-1135年),所以他记载的曾家旧事应当是比较可信的。高俅拿着苏轼的推荐信去见曾布,曾布却告诉高俅,自己的秘书已经够多了,不打算再请人了。曾布大概不想驳了苏轼的面子,于是又写了一封推荐信,把高俅推荐给了以书法绘画闻名的驸马爷王晋卿,即王诜(约1048年-1104年)。
宋哲宗年间,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1082年-1135年)就很热爱书画,王晋卿算是赵佶的姑夫,两人来往密切。有一次,两人在等候朝会时遇上,赵佶说:「今天来得匆忙,忘记带篦刀,可否借用你的篦刀整理下头发?」篦刀,也称篦子,类似梳子的工具,古代大臣在朝见皇帝之前,都会稍微修饰下仪容。赵佶看到王晋卿的篦刀,觉得样式新颖,很是喜欢,王晋卿大方地表示:「最近刚做了两副篦刀,还有一副从没用过,一会儿就派人给您送去。」散朝回家,王晋卿选了个办事得力的下属去送篦刀,选中的正是高俅。高俅来到端王府时,赵佶正在跟人玩「蹴鞠」,高俅边看边等,「睥睨不已」,估计是对他们的球技显露出几分不屑;赵佶看出他的态度,于是命令高俅上场一起踢球,结果,高俅的球技超凡,令赵佶大喜,当即派手下去通知王晋卿:「谢谢你的篦刀,送篦刀的人我也留下了!」世事难料,没过几个月,宋哲宗病逝,端王赵佶继位为「宋徽宗」,陪他踢球的高俅作为「宠臣」,被破格升迁,成为「殿前司指挥使」,统领朝廷禁军。
高俅不是行伍出身,哪会训练军队,倒是很会搞「大型文艺汇演」。据【东京梦华录】所载,高俅带领禁军在大庆殿搞过「仪仗列队」,类似于阅兵式;还在临水殿搞过「争标锡宴」,即划龙舟抢标杆的比赛,开始是「横列四彩舟,上有诸军百戏,如大旗、狮豹、掉刀、蛮牌、神鬼、杂剧之类。又列两船,皆乐部」。锣鼓喧天的表演之后就是争标,包括「旋罗」「海眼」「交头」等花样,场面热闹,宋徽宗十分满意。除了搞这些花架子哄皇上开心之外,倒是没有证据显示高俅有其他过分的劣迹,流传颇广的「联金灭辽」是童贯、蔡京的主意,迫害「元祐党人」也与高俅无关。苏轼落难之后,高俅不忘当初的提拔之恩,对苏轼及其家人多有关照,【挥麈录】称其「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问恤甚勤」,这些作为在士人当中颇受好评;后来,高俅护送宋徽宗南逃,中途因病回到京城,落得善终,而童贯等人皆遭到诛杀。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1608年-1661年)对【水浒传】的开篇总批是这样的:「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也。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者,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生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金圣叹是个明白人,【水浒传】里高俅的作为虽是虚构,但基本指向大致无误。宋徽宗赵佶的艺术天分和审美水平极高,单论艺术成就,历代帝王无出其右;但他最大的不幸也是当了皇帝,他在政治上经常摇摆不定,翻云覆雨,首鼠两端,与艺术水平形成两个极端。当然这也不单纯是宋徽宗个人的问题,整个大宋朝廷,一切问题都会陷入党争。
宋朝面临的外部军事压力,遇到朝廷内部的党争成见,竟使得治理黄河这种问题也变得异常复杂。本来,治河只是个技术问题,却被上升成了政治问题,甚至成为党争倾轧的重点。在北宋王朝短暂的一百多年历史上,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三朝,竟然连续做出三次同样的错误决定,想用人力强行回河东流,均在实践中遭到惨败。「三易回河」的失败,使得河北、山东、苏北等地基本被洪水冲成了白地,曾经有十万兵额的河北重镇定州,待宋徽宗即位时,仅有六七千人。前面提到,河北和山东是宋、辽对峙的前沿,也是重要的兵源和粮草基地,经此浩劫,何以抵挡辽军?所以,几十年之后,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白峰 编辑:徐征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