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朱水秋曾是红军主力团团长,又当过中央警卫团团长,为何没有军衔

2024-01-24历史

1955年,中共中央军委在北京中南海举行全军将士授衔仪式,被授予将衔以上军衔的,多是红军时期就开始战斗的老革命。然而在这些人中,却有一位衣着朴素的农民显得特别醒目,更令人惊奇的是,那些威风凛凛,肩扛将星的将士们,不光对他毕恭毕敬,还一连迭声地称他为「朱团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位农民确实不简单,革命历史的功勋簿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朱水秋。

朱水秋是湖南浏阳人,生于1910年。在那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朱水秋由于家境贫寒,不仅进不起学堂,从小还受尽欺凌。稍大一点做了篾匠学徒,挨打受骂了几年,才算学得一门赖以糊口的手艺。

朱水秋16岁的时候,北伐战争爆发,叶挺率领独立团数战数捷,名声大振,吸引了不少爱国青年毅然投奔独立团。深受感染的朱水秋认为,这正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所以他得知独立团招兵后,立刻前去报名,自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在独立团中,朱水秋虽然只是个三等兵,但他很快就被叶挺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军事才干折服。跟着叶挺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后,朱水秋的战斗经验也越来越丰富,革命的决心也愈发坚定。

1927年,朱水秋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后,叶挺的军队受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叶挺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南下,另一路则留在三河坝狙击敌人。当时朱水秋就被留在了三河坝,听从朱德的指挥。

后来,朱水秋原本应该和主力部队会合,但由于联络不上主力部队,他便跟着朱德向湘赣方向前进,参加了湘南起义。

井冈山会师的时候,屡立奇功的朱水秋已经在红四军中担任排长了。

1933年的建军节,中央军委授予朱水秋三等红星奖章,当时和他一起获得三等红星奖章的,还有杨得志和黄永胜等人。

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朱水秋已经是红六团团长。在长征路上,除了要克服艰难险阻,还要不断和国民党军浴血奋战。

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红六团在湘江战役中打得最为惨烈,当时全团12个指挥员牺牲了9个,朱水秋也身负重伤,整个战壕中更是血流成河。后来,还是政委王集成冒着枪林弹雨,把朱水秋背到了安全地带,才让他捡回一条命。

不过,也有打漂亮仗的时候,比如遵义战役。

红军抵达黎平后,中央开会决定夺取遵义,红六团便负责遵义的主攻。

遵义是贵州第二大城市,它物产丰富,商贾云集。如果能攻下这座城市,对于长途跋涉的红军来说,不仅能得到很好的休整,还可以提升红军士气。毕竟在围剿失败后,力量薄弱的红军一直被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处于劣势。

朱水秋明白夺取遵义的重要性,所以他顾不得休整,就率领军队马不停蹄向遵义挺进。

由于遵义城牢墙固,城内的情况根本不清楚,这个仗怎么打,颇让朱水秋费心思。

这时,军中有情报传来,前方不远的地方驻扎了敌军一个营的兵力。这个情报让朱水秋瞬时有了主意。他决定速战速决,在和敌营作战时,他很快就击毙了敌方的营长,城外敌军群龙无首,慑于红军的威名,他们很快投降做了俘虏。

经过审问俘虏,朱水秋摸清城中驻扎了3个团。城中敌军的兵力远远大于他所率领的军队,如果发动正面进攻,不仅牺牲大,还不一定能取得胜利,于是他决定智取。

朱水秋在团里挑了一些精干的战士,让他们穿上俘虏的军服,打扮成打了败仗的溃兵。然后又挑了十几个愿意追随红军的俘虏,趁夜直奔遵义。营长曾保堂则率领剩余部队紧随其后。

大约疾行了2小时,朱水秋一行人来到了遵义城下。俘虏军官向城楼上的敌兵喊话,在仔细盘问后,城楼上的敌兵确认没有破绽,便打开城门,朱水秋一行人乘机鱼贯而入。

进城后,司号员们立刻吹响冲锋号。这嘹亮的号声惊醒了沉睡中的敌军,他们以为红军已经打到了城里,纷纷向城外逃窜。

在一片混乱中,朱水秋打开城门,和城外队伍里应外合,仅用了几个小时,朱水秋就完全控制了遵义城。

可以说,正是朱水秋智取遵义城,让遵义会议得以顺利召开。

1937年,八路军总司令部警卫团扩编,被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赏识的朱水秋,被任命为警卫团团长,主要负责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总部机关的警卫。

然而由于朱水秋长期作战,多次受伤,再加上长途奔袭,伤病没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到了延安后,延安也没有较好的医疗条件,因此朱水秋的伤病不断反复,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

1938年,随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在武汉设立了办事处。为了让朱水秋摆脱伤病的困扰,中央把他送到武汉协和医院治疗。

然而,让朱水秋没想到的,他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到中央了。

原来,朱水秋在武汉协和医院治疗的时候,他的老乡,也就是湘鄂赣特委书记罗梓铭到武汉开会,顺道去医院看望他。由于湘鄂赣各地的党组织受破坏比较严重,正急需人手,所以罗梓铭邀请朱水秋留在湘鄂赣地区开展革命工作。

当罗梓铭打报告向中央请求要朱水秋时,中央很快就批准了。就这样,朱水秋转业到了地方。

朱水秋对于中央的安排没有意见。毕竟他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所以他养好伤后,就留在湘鄂赣地区担任特委军事部长,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抗日救亡工作。

1939年6月,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在接到蒋中正密令后,突然包围了湘鄂赣特委机关办事处,当场枪杀了正在工作的涂正坤和吴渊等人。随后又抓捕并杀掉罗梓铭、曾金等6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

那天朱水秋正好出外办事,躲过一劫。但由于当时通讯不发达,中央以为他也遇害了,于是为他和其他牺牲的同志们举办了追悼会。

逃过一劫的朱水秋,返回家乡浏阳继续做革命工作。由于他名声在外,国民党反动派一直没有停止抓捕他。无奈之下,涂正坤只得不断转移,最终在一处偏僻的村子里隐姓埋名,靠种地为生。

转眼就到了1947年,随着解放军的步步紧逼,驻守在浏阳城的国军惶恐不安。待解放军涌入城后,这些平时作威作福的国军立刻作鸟兽散,逃得无影无踪。

浏阳城和平解放后,党组织得知朱水秋尚在人间,于是百般打听,终于在村子里找到了正在干农活的他。

经过核实,党组织确定朱水秋在失去联络的10年里,并没有变节的行径,便按相关规定恢复了他的正团级待遇,任命他为浏阳县武装部副部长。

当时,朱水秋的战友曾好奇地问他,为何这么久都不和组织联系?

朱水秋满面悲容地说,湘鄂赣特委办事处几乎被国民党一锅端,战友们牺牲那么多,全都怪他的工作没做好。这么多年,心里一直很愧疚,觉得不配得到党和领导的信任。

1955年,曾经和朱水秋出生入死的战友,不少都被评为将军军衔,甚至比他级别低的也都被授予了少将或者中将。

朱水秋专门搭乘火车到北京,不请自来也参加了那次表彰大会。

不过,朱水秋并没有找组织要待遇,而是想见一见当年和他在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的战友们。所以,当他出现在授衔仪式上时,那些威风凛凛、肩扛将星的战友们也很激动,亲切地喊着「朱团长」,纷纷和他握手。

已经升为少将的曾保堂颇为感触,他握着朱水秋的手说,老领导,我太了解你的心情了!不过,像你这种因伤转业到地方的军人不少,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们的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朱水秋笑着摇摇头说,我能活着,能看到国家解放,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已经很满足了,还给国家添什么麻烦。

1959年,还不到50岁的朱水秋申请提前退休。他说国家和军队建设,应该让有知识的年轻干部发光发热。他一个文盲,根本没有当干部的水平,还是回家好好种地算了。由于他态度坚决,党组织最终批准了他的要求。直到1994年,84岁的朱水秋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朱水秋早年英勇作战,立下奇功。后来因为国军对战友的残杀和对自己的追杀,心理受到很大打击,回到老家隐姓埋名当农民,失去了继续革命建功的机会。因此也没有获得好的待遇,实在可惜。不过他在和组织失去联系的期间,能够始终坚守自己,没有叛变革命。解放后又能够安贫乐道,不向组织伸手要待遇。这些都体现了朱水秋作为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怀和品质,依然是值得我们后世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