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袁术灭亡后,谁继承了他的兵马粮草?

2024-02-07历史

袁术在曹操、吕布、孙策的联手打击下,实力严重削弱,此前已被吕布击败,后又被曹操大败。此外,淮南地区又遭遇了严重的干旱灾害,江淮之间也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

袁术部曲瓦解,陈兰、雷薄背叛,掠夺袁术所剩无几的粮草后逃到灊山。此时,外部强敌围攻,内部叛乱不断,袁术终于意识到自己无力再参与群雄争夺。

他想去投奔陈兰、雷薄,却被两人拒绝。走投无路的袁术最终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将帝号归于袁绍,并向他献媚。他表示,现在是强者兼天下的时代,只有强大的人才能统治世界。

袁氏受到命运的眷顾,应该称王。袁绍拥有四州,人口众多,地位无人能比。曹操虽然想扶持弱小,但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

他请求袁绍恢复他的地位。 袁术的臣服让袁绍十分高兴,但两人之间还有曹操的存在。袁术不敢直接走豫州,计划从徐州绕道北上,先去青州袁谭处。

然而,他的计划却被曹操知晓,最终未能实现。

曹操得知消息后,命令刘备领军抵挡袁术(使刘备阻之)。刘备顺利完成了任务,阻击了袁术,同时借此机会脱离了曹操的控制。

袁术对此感到十分沮丧,无奈退回寿春。然而,此时军中只剩下三十斛麦屑,正值六月酷暑,袁术想要找蜜浆解渴,又找不到蜜(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

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他为此叹息良久,最后大声吼道:「袁术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最终,他因为呕血过多,最终死去。

袁术这位枭雄在争霸历程中被迫退出,我们后面将详细讲述他的故事。相比袁绍,袁术的死法确实有些窝囊,这与他缺乏清晰的战略不无关系。

东汉时期的各大枭雄都有自己明确的战略规划,例如曹操占据了中原地区,袁绍得到了河北,孙策占领了江东。然而,袁术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一旦目标受挫,就轻易放弃。

另一个缺乏明确战略的人自然是还没有遇到丞相前的刘备,虽然他作为从底层上来的精英,百折不挠,永不气馁。如果袁术知道刘备后来取得的成就,他会不会收回之前对刘备的轻视呢?

袁术死后,他的部下杨弘、张勋想要投奔孙策,却没想到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全体被俘。袁术的堂弟袁胤等人则带领袁术的部下和部眷,投靠了刘勋(袁术从弟袁胤畏曹操,不敢居寿春,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依附袁术的故吏庐江太守刘勋)。

至此,刘勋成为淮南地区兵力最强的军阀(时勋兵强于江、淮之间。)。这让江东的孙策非常不满(孙策恶之)。然而,孙策头脑聪明,没有选择立即向刘勋发起进攻,反而以谦恭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劝说刘勋攻打上缭:「上缭的宗民长期以来一直欺负我们的国家,我们对此非常愤怒。

但是,攻击他们的话,路途不便,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攻打他们。上缭非常富饶,攻占它可以增加我们的国力,请派兵作为外援。」

还是上篇的观点,孙策的谋略和隐忍被很多人低估了。那么,为什么孙策会劝刘勋攻打上缭呢?因为刘勋也遇到了和袁术之前的那个大难题:缺粮!

上缭这个地方有当地的宗帅筑壁坞以自守,平时并不服从豫章郡的征调,由此可见,华歆坚决不肯答应官民推选自己接任扬州牧,很有自知之明。

刘勋欣喜若狂,得到了策珠宝和喜悦的喜悦,部下纷纷祝贺。但刘晔保持冷静,认为上缭虽然小,但城坚池深,攻难守易。

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占,否则军队将疲惫于外,国内空虚。孙策可能会乘虚而入,而我们后方无法独自防守。如果军队一定要出征,那么灾祸就会到来。

然而,刘勋没有听取刘晔的建议,因为粮食短缺,他不想步袁术的后尘。他率军从水路出发,前往攻打上缭。当军队到达海昏时,收到消息的上缭宗民选择坚壁清野逃入深山,刘勋无所收获。

孙策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将军队屯驻于石城县,对外宣称要远征江夏太守黄祖。这个理由看起来很充分,黄祖与孙策本就有杀父之仇。

刘勋大军出动后,孙策立刻绕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后方空虚且无防备,被江东军一举攻破。攻占皖城后,孙策和周瑜还迎娶了大小乔,分别自纳大桥和小乔。

得知后方被袭,刘勋立即领军东归。然而孙策早有应对,孙贲率领八千水军在彭泽湖上阻击,军心早已瓦解的刘勋军不战自溃。

刘勋原本计划向北投靠与其有过交情的曹操,但由于北面有大别山脉阻隔,东面又有孙策的势力,他只能选择向西投靠刘表。

这一举动最终引发了江东和荆州的第一次重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