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5年前,我国已深度改造了许多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前后进行了六次特赦。 1975年的特赦, 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改造战犯的最后一次特赦。除了极少数顽固分子外,彼时所有留在改造所中的人员 基本上都获得了释放 。
第一次特赦是在1959年, 当年所关闭得改造所里的战犯和刑犯获得了首次特赦,对于那些经过一定时间改造后表现良好的犯人,我国首次进行了释放。其中 包括了国民党战犯、伪满洲国战犯和一般刑事犯罪人员。 此次特赦释放了33名战犯和12082名刑事犯罪人员。
第二次特赦是在1960年,第二次特赦与首次特赦相隔不到一年的时间,说明这批特赦对象改造状况良好。共有50名国民党和伪满洲国战犯在此次特赦中被释放。
第三次特赦是在1961年,仅一年后再次特赦,这显示了我国对战犯改造和对他们自我改造教育是有显著的成效。此次特赦共有68名国民党和伪满洲国战犯被释放。
第四次特赦是在1963年,距上次特赦两年,此次特赦不仅包括国民党战犯和伪满洲国战犯,还加入了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共有35名确实改恶从善的人在此次特赦中获释。
第五次特赦是在1964年,也仅一年之后,我国再次对国民党、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进行了第五次特赦,共释放了53名确实得到改善且在改造期间表现良好人员。
第六次特赦是在1965年,这是有条件特赦的最后一次,主要对象仍为国民党、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本次共释放57名改造人员。
前六次特赦都以「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犯为前提,时间间隔不长,从1959年到1965年,仅六年时间,我国政府已释放了大部分战犯。然而,当战犯们以为下一次特赦即将到来时,却等了整整十年,直到1975年。
刘镇湘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令人钦佩。因名字缘故,蒋介石让他于1937年前往湖南参战。1942年,刘镇湘率领的某师二团在广东清远芦苞镇击败日军,形成了「刘镇湘芦苞矮仔团打胜广东抗日第一战」的传说。随后,刘镇湘又率军在广西南宁连胜五仗。
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国民党迅速溃败,但刘镇湘的64军却表现异常强悍。11月22日,黄伯韬对刘镇湘说完最后一席话后便自杀,与此同时,准备死战的刘镇湘被俘。随后,他一直囚禁在北京的功德林战犯改造所,直到1975年,他在69岁时才被无条件特赦。出狱后,他担任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晚年时期的刘镇湘为祖国统一做了不少工作。1986年,刘镇湘因病去世,终年80岁。
相较于刘镇湘,黄维名气稍大,而且是黄埔一期毕业生,经历过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和缅甸反攻战等。在抗日战争中,他同样立下赫赫战功,淞沪会战中的「罗店战役」使他名声大噪,罗店战役因伤亡惨重被称为「血肉磨坊」。
在淮海战役中,黄维被派遣率领十二兵团。仅用5天,即从11月20日到25日,我军包围了黄维的部队。到12月15日,黄维兵团全军覆没,仅副司令胡琏幸免,黄维作为司令员被俘,送往功德林战犯改造所。在那里改造期间,还彻底治愈了他身上的四种结核病。直到1975年,黄维已经71岁。后任全国政协委员,致力于国民革命军军史研究。1989年3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相比黄维和刘镇湘,文强年纪较小,也是他们中最长寿的。作为黄埔第四期毕业生,他与周恩来总理的弟弟周恩寿同班。他曾参与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是一位革命前辈。然而,他随后离开我党,转投国民党,并加入国民党军统。
文强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有积极贡献。他在淮海战役中被我军俘虏,并被关押在功德林战犯所。到1975年,文强已经68岁,被无条件特赦释放。特赦后,他光荣地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职委员,并在促进海峡两岸统一方面做出了贡献。
从1959年首次特赦战犯开始,到1975年最后一次特赦,共有554名国民党战犯获特赦,其中还包括200多名高级将领。对于他们来说,在战争结束后能够重获自由并恢复平等的公民权,几乎难以想象。但获得特赦后,对于年纪尚轻且有能力工作的战犯,政府还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工作安排。至于特赦后的人生轨迹,政府也完全尊重了他们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