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成吉思汗子孙建有蒙古四大汗国,他们如何建立,又因何消亡?

2024-01-24历史

元朝国祚短暂,对汉人也不友好,但不可否认,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

他的一生所向披靡,鲜有败绩,他和他的子孙们所建立的政权是名副其实的征服王朝。

蒙元帝国疆域辽阔,东起朝鲜半岛,西抵波兰、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亚,南达爪哇中南半岛,总面积达3400万平方公里。

在无数次的征服过程中,他的子孙们也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金帐汗国) 、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

成吉思汗有四个嫡子,这四大汗国分别是四个嫡子及其子孙们的封地,那么这四大汗国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消亡的呢?我们就来细扒一下。

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

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漠北各部,建立了大蒙古国。然而仅在数十年后,蒙古国就走向分裂。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统治着蒙古本土和汉地,而在它的西北,则是成吉思汗的诸子先后建立的四大汗国,其中 钦察汗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后裔的封国。

这四大汗国虽然在名义上都承认蒙古大汗及后来的元朝皇帝,但实际上他们各自都是独立的状态,而且彼此间纷争不断,当然都是为了权力与地盘。

1219至1224年,蒙古第一次西征,灭了花剌子模,占领了中亚细亚、里海、黑海北岸,乌拉河、亦的勒河流域。

1224年,成吉思汗分封诸子,术赤得到了花剌子模海(咸海)、宽田吉思海(里海)以北的钦察旧地。

1236年至1242年,一支十五万精兵组成的蒙古大军,由术赤之子拔都统率,开启了征服欧洲的历程。

这支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先后荡平了钦察部、斡罗斯公国、莫斯科、弗拉基米尔城、乞瓦、孛烈儿(波兰)、佩斯城,最后到达匈牙利草原。

术赤的领地在这场西征后被大大拓展,而时任蒙古大汗的窝阔台也深知,这样的胜利与他无关,所以,拔都就在这一区域建立了钦察汗国。

由于钦察汗国大部分住在金色的帐篷里,因此也称「金帐汗国」。

当钦察汗国到第九任大汗时,其国势达到了巅峰,不过此时的钦察汗国与蒙古帝国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因为此时的钦察汗国已经基本伊斯兰化,他们用沙里亚法(伊斯兰宗教法)取代了传统的成吉思汗法典。

后来钦察汗国又经历了分裂,分裂为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等几个小汗国。

同时,以莫斯科大公国为核心,又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俄罗斯。莫斯科大公国原本算是接受钦察汗国统治的,强大后就不听话了,拒不交税,钦察汗国先后两次兴兵讨伐均告失败。

最终,莫斯科大公国宣告独立,并于1547年更名为俄罗斯沙皇国。1550年,沙俄先后攻打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

克里米亚由于受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保护,又存续了两百多年后,于1783年被沙俄吞并。

莫斯科大公国的独立,实际已经宣告了钦察汗国统治的结束。1502年,摇摇欲坠的钦察汗国又受到了克里米亚汗国的攻击,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统治后,最终走向了灭亡。

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分封时,察合台得到的封地原是哈剌契丹国所在的草原,也就是从回鹘地区到不花剌和撒儿马干。

成吉思汗临死前,把蒙古帝国的汗位交到了三子窝阔台手上,由他负责帝国的管理,但其他儿子也各有分工,长子术赤掌管围猎,次子察合台负责札撒,四子拖雷则统率军队。

蒙古遵循忽里台制度,汗位继承人要由部落宗亲、长老、贵族推举,所以,尽管成吉思汗有遗命,但仍要走这一程序。

因此,在忽里台大会上,各种势力争执不下,有人遵循遗命;有人认为,按照蒙古旧制,本应由「幼子守产」,支持拖雷。

而此时术赤已死,察合台力挺窝阔台,拖雷是不可能胜出的,最终窝阔台还是登上了大汗位。

但由于汗位之争,矛盾已然埋下,后世子孙为此不断相互争斗。

察合台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蒙古人,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实现自治。在他死后,王位留给了其孙合剌旭烈兀。

但这一决定遭到了蒙古大汗贵由的反对,剥夺了合剌旭烈兀的王位,由察合台之子也速蒙哥取代。

窝阔台于1241年去世,由其长子贵由继位,贵由执政不满两年即去世,之后蒙哥上位, 但此时大汗血统已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

所以,在蒙哥上位之后,把也速蒙哥赶下了台,又扶合剌旭烈兀上台,并将也速蒙哥处死。

后来拖雷家族的两位成员,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汗位,为了争夺察合台汗国,分别派人前去抢地盘。

忽必烈派出的人被干掉后,阿里不哥派出的阿鲁忽取得主动权,吞并了大片原属大汗国的土地,取得了中亚的控制权。

但阿鲁忽坐大后就投靠了忽必烈,而忽必烈把金山至阿姆河之间的土地交给他防守,并承认了察合台汗国控制阿姆河以北地区的事实。

阿鲁忽死后,忽必烈指定察合台后裔八剌为继承人,但此时中亚已进入「海都时代」。

海都是窝阔台的嫡孙,他对蒙古汗位从自己家族转移至拖雷家族耿耿于怀,与忽必烈相斗数十年。

而忽必烈将八剌扶上台,本意也是为了钳制海都,但可惜八剌没有那个能力,即位不久就沦为海都的附庸。

后来,八剌、海都和钦察汗国组织召开未经大汗批准的忽里台会议,西北三王重新划分了各自在阿姆河以北地区和突厥斯担的势力范围。

八剌死后,他的四个儿子和阿鲁忽的两子,曾联合起来反抗海都,均以失败告终。之后海都扶八剌之子笃哇上位,也就是察合台汗国的第九任大汗。

在八剌死后,察合台汗国走向衰落,先是内部为争夺汗位发生内乱,从八剌死时的1306年,到第二十六任汗位的1362年,56年中出出了十七汗王,平均三年一换,可见汗位争夺战的激烈程度。

在汗位争夺的过程中,诸侯王的势力也得以做大,在第二十二任察合台汗王死后,察合台陷入分裂,各部诸侯纷纷独立,自择察合台后裔为汗。

察合台汗国分为东西两部,东察合台汗国于1570年被同一血统的叶尔羌汗国攻灭,而叶尔羌汗国于1680年又被准格尔汗国攻灭,到此, 东察合台汗国的历史彻底结束。

西察合台汗国的地面上产生了帖木儿帝国,帖木儿的祖先曾做过察合台汗国的大臣,帖木儿赢得察合台后王的信任,娶了公主为妻。

于1369年自立为王, 西察合台汗国灭亡。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是由海都建立的,海都是窝阔台之孙,窝阔台有意让他继位,可惜他死得很早。

海都深度介入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大汗之争,而他的介入也是有原因的。拖雷家族的蒙哥上位后,对窝阔台、察合台二系的宗王进行了无情的打压,杀了不少人。

那时海都只有十六岁,因年幼没有参与其中的争斗,因此受赐海押立份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

成吉思汗的遗命曾说,无论如何,汗位都只能在窝阔台系传承,其他任何人不得登上宝座。

但蒙哥夺位后,为使篡权合法化,对【蒙古秘史】进行了篡改,将成吉思汗的意思曲解,说如果今后窝阔台的子孙不肖,汗位则可以选择合适的人来继承。

正因如此,海都认为拖雷家族的夺权是非法的。

所以,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争夺战中,海都一直站在阿里不哥这一边。阿鲁忽背叛阿里不哥,与海都也成为敌对关系。而在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后,海都仍然拒不从命。

阿里不哥失败后,拖雷家族在漠北的势力严重受损,窝阔台家族的力量乘机崛起,海都趁机建立了窝阔台汗国。

之后不断率军攻打蒙古,但并没有占到便宜,并在一次战斗中受伤,之后不治身亡。

海都死后,其子察八儿继位。后来窝阔台汗国被笃哇吞并,沦为附庸,由新任「汗王」仰吉察儿管辖。

仰吉察儿终感无法在强邻察合台汗国之侧立足,之后选择归降元朝。1309年,仰吉察儿等人抵达大都,但随即被鸩杀。

察八儿最后投奔了元朝,窝阔台汗国灭亡。

伊利汗国

伊利汗国由蒙哥弟弟旭烈兀所建。

1251年,蒙哥把波斯总督的职位交给弟弟旭烈兀,并指令他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的尽头,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

旭烈兀征服了阿拔斯王朝,攻陷了阿勒坡、大马士革,整个伊斯兰教为之震惊。

蒙哥死后,旭烈兀停止了西进的脚步,打算赶回去,行至波斯得知忽必烈已经即位,并与阿里不哥发生争位之战。

旭烈兀明确表示支持忽必烈,由此得到了忽必烈的支持,将他打下的土地,从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界的波斯国全部划归旭烈兀统治,于是在此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自称伊利汗国。

伊利,突厥语从属的意思,就是表明他从属于忽必烈的中央汗国,因为所居之地为古波斯,又称波斯汗国。

伊利汗国一直尊元朝为其宗主国,但发展到后期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与元朝越行越远。

由此 ,我们也不难猜想之后要发生的事情,成吉思汗的家族庞大,子孙也那么厉害,所以后来的子孙们都要围绕权力和地盘上相争不下,儿子之间争完,接着孙子之间再争,汗国被不断地从大分裂成小,最后不是被自己灭,就是被外族灭掉,大致走向都是这样。

伊利汗国与钦察汗国争夺过阿塞拜疆,也被其他三汗国排挤过,内部也是四分五裂。

旭烈兀死后,其子阿八哈继位,阿八死后,伊利汗国经历了帖古迭儿、阿鲁浑、海合都、拜都时代,最后走到了合赞时代。

合赞虽然是最后一任大汗,但他开创了伊利汗国的强盛时代。在伊利汗国的历史上,他与旭烈兀拥有同样的影响力。

旭烈兀对穆斯林进行了征服,而合赞则选择了融合,并与佛教决裂,信奉伊斯兰教。

合赞汗即位后,以苏丹之称取代大汗称号,自命穆罕默德,此后再没伊利汗。

而实际上,伊利汗国真正在传到第九任大汗时就已灭亡,因为第九任大汗不赛因死后,蒙古贵族并没有从旭烈兀家族中挑选出新的大汗,而是从阿里不哥的后裔中选择出了新的大汗。

伊利汗国此后也就名存实亡了。

以上就是蒙古四汗国的简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