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智史通鉴
编辑丨智史通鉴
大家对非洲原住民的印象基本都是黑种人,压根不会把华人血统跟非洲居民联想到一块儿。
但事情就是这么巧,在非洲东海岸的一个小岛上,真就有一群中国人的后代,而且这些人在这儿都住了大概 600 年了。
在 600 年的时光中,他们不断生息繁衍,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原住民,还建起了村落,让族群得以发展壮大。
这座岛乃是肯尼亚的帕泰岛,岛上有个叫上加村的地方,村里居民大多都有着小麦色的肌肤和卷曲的头发。
就相貌来讲,他们既有中国人的特点,又有非洲人的特征。近些年来,只要有人登上这座岛,就会对这些人的长相感到特别惊讶。
在非洲,差不多全是纯种黑人,像这样的「混血儿」特别少。
真没想到,这座小岛上居然有好多混血儿居民。一些来岛上探险的游客还看到,岛上有的居民居然有着跟中国人相同的生活习惯,而且还会用碗筷!
这可就不得不让人们重视起来啦,这些人或许是老早之前流亡到海外的中国人的后代。
出于好奇,好多探险者和记者纷纷涌向帕泰岛,就这样,全世界都晓得这岛上有一群中国人的后代住着。
岛上的居民特别热情,会跟每一批上岛的客人讲他们的由来,还会给人们展示岛上每年过春节的风俗。
难道帕泰岛上的居民真和中国人有联系吗?他们的祖先到底是咋来到这个岛上的呢?
航海先锋——郑和
要是想弄清楚帕泰岛上居民的来头,那就不能不说到一个人,那就是咱们国家古代的航海先行者,世界航海史里的开山鼻祖——郑和。
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以后,身材高大壮实的郑和就一直追随朱棣四处征战,他是朱棣身旁的亲近臣子。
朱棣特别信任他,压根不在乎郑和是个太监,还让郑和统领几万兵马。在靖难之役的时候,郑和多次立下战功,加快了靖难之役胜利的脚步。
朱棣当上皇帝以后,让郑和当船队的总管,带着明帝国那规模巨大的船队去航海。
为了能下西洋,明朝投入了超多的人力和物力,第一次下西洋的船队竟然有 62 艘,而且这些船全都是当时的大型海船。
单是船上的士兵就差不多有三万人,朝廷里有大臣忧虑郑和出海以后会不受管束,自己称王。
不过朱棣根本不在乎,虽说朱棣疑心挺大,可他从未对郑和的忠诚有过怀疑,从这就能晓得郑和这人的品性咋样。
1405 年 7 月,郑和的船队动身了,这规模宏大的船队对海上的众多国家进行了访问。带回了各国的稀奇宝贝,还有各国君主给明朝君主的进献之物。
郑和在公元 1407 年第二次下西洋,这一回他去得更远了,每到一处,都给当地宣传中华文化,建立外交关系。
郑和所到的国家,个个都对大明朝心怀善意。这是因为郑和的船队去访问其他国家,不是为了征服,而是怀着和平交流的强烈愿望去的,像这样的国家船队,肯定会受到别国的热烈欢迎。
郑和下西洋这一路可没那么顺,在海上,根本没有清晰的地图能告诉船队接下来该往哪儿走,只能一点点试着来。
极有可能由于海上的一场风暴把船队的船只给冲散,毕竟这船只的数量着实太多啦。
在去西洋的时候,郑和跟他的船队到了非洲东海岸。沿着那漫长的海岸线前行,遭遇了海上暴风雨,船队里有一艘船就这么被风暴给刮到了帕泰岛边上。
幸运逃脱的 20 名水手
在极为残酷的海上风暴当中,这艘船在靠近海岸线的地方沉了,船上好多人都命丧海底。
仅仅有 20 个水性不错的水手在此次风暴里幸运地活了下来,风暴结束在海上后,这 20 个水手压根看不到郑和的船队啦。
由于风暴来临的时候场面太乱了,他们的船大概是被一路卷着走了很远才到的这儿。
眼瞅着暂时找不到船队,这些水手就绞尽脑汁地来到了这座帕泰岛上。
这些水手抵达帕泰岛之后,满心失望,原因是这儿压根没有他们所想象的那么多木材。
要是想去找船队,那得先有船啊,得用大量木材来造船,要是没木材,那他们就只能在这座岛上一直等着了。
还好这些水手经验足,他们先是在海岛上弄了个简单的住处,还从沉掉的船上把弓箭之类的生存物资给拿过来了。
就在打猎求生存的过程当中,这些水手发现了这座岛上的本地黑人原住民。
黑人看到水手跟他们肤色不同,就特别不友好。黑人土著觉得,水手在他们岛上拿弓箭打猎,这是侵犯了他们的地盘。
这些水手对这些黑人防备心可重了,结果两边的人就互相戒备,谁都不愿意好好相处。
水手们在岛上等了老长时间,一直没见船队又过来,这下对回国彻底不抱希望了,就决定在这儿安家落户。
虽说跟黑人部落敌意挺强的,可毕竟都在一个岛上生活,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往来。
就在接触的时候,船队里有个水手跟一个黑人部落的姑娘好上了,所以这些水手就打算跟黑人们好好相处。
他们把大船上的一些生活物资拿出来送给黑人部落,这下黑人部落不再对水手们有戒心了,还愿意跟他们友好相处。
打那以后,在这座海岛上,两种肤色的人就慢慢融合起来了。好些年过去了,黑人与黄种人在帕泰岛上融合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混血儿村落,叫上加村。
水手的后人始终记着先辈的教导,一心想着回中国寻自己原本的根,然而既没有航海的线路,又没有先进的技术,这计划根本没法达成。
海岛上有水手们从大船上弄下来的好多瓷器,还有中国的特产。这岛上到处都散发着中国的味道。
在 17 世纪的时候,西班牙那些航海的殖民者发现了这座岛,然后就打算在这儿搞殖民。
帕泰岛上的居民跟西班牙航海侵略者进行了十分激烈的争斗。在这争斗里,好多从大船上拿下来的中国古玩意儿都给毁了,这意味着水手们的后代把自己是中国人的重要凭据给弄丢了。
即便这样,他们从骨子里传下来的那种思乡的情感,始终没有因为时间和战争消失掉。
为世界所知晓
过了好几百年,海外的这些中国人后裔才被世界知道。
在 600 多年的发展历程里,水手们的后人组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村落,曾经贫穷又落后的帕泰岛,如今变成了一个热闹又繁华的岛屿。
2011 年,央视推出了一个叫做【上加村上的中国瓷器】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里头,人们瞅见了视频里当地人跟中国差不多的生活习惯,还有传承下来的中国习俗,另外岛上博物馆摆着的青花瓷也能看到。
当地居民还把青花瓷的落款指给视频拍摄者看,懂行的人立马就能瞧出来这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就是郑和下西洋那阵子。
被中国了解以后,众多中国记者纷纷漂洋过海到那个村庄去采访。
记者们发现,走进帕泰岛,感觉就像走进了非洲版的唐人街,到处都满是中国的味道。
帕泰岛上的居民做饭菜的方式跟非洲原住民不一样,其烹饪手法跟中国的饮食习惯特别像。
帕泰岛的居民还给记者展示了使用筷子的本事,要晓得,除了咱中国,很少有哪个国家的居民能把筷子用得那么顺溜。
一些记者尝了帕泰岛上的饭菜后,那叫一个激动。他们觉得,帕泰岛上的这些居民就是流落海外的华人同胞。
就因为这些饭菜都是熟悉的中国味儿,当地居民对来的中国记者可热情啦,在他们心里头,对中国有着特别特殊的感情。
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尽管肤色不一样了,可心里对中国的那份感情一直都没改变。
帕泰岛居民的家里,差不多每家都有一些中国瓷器。就烧制手法来说,显然是中国明朝时候的烧瓷技术。
居民们称,他们认可自己是中国血统,不少人怀疑他们不是中国血统,可他们根本不在乎。
2017 年,中国跟肯尼亚一起弄了个科学考察队去了上加村,打算提取村民的基因样本,瞧瞧他们是不是真有中国血统。
岛上居民听说后,特别热情地让科学家来采集。经过一番复杂的筛选,科学家发现,上加村的村民确实有中国人的血统,他们就是流落海外的中国人的后代!
这消息可把上加村的村民给乐坏了。他们向全世界表明了自己没撒谎,他们的老祖宗也没骗他们。
坚持了 600 年,终于能拿出证据向全世界证明自身的身份,村民们一直以来的坚守实在是令人感动啊。
友谊永远都在
在了解到这儿的人民确实是中国人的后代后,咱们国家 也主动给他们提供了帮助。
这对帕泰岛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直接让整个肯尼亚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带动。
在援助非洲的项目里,到处都能瞧见黄种人的影子,非洲这片土地能快速搞建设,少不了咱国家建设人员的贡献。
如今,帕泰岛被更多人知晓,好多游客都冲着它去游玩。站在帕泰岛的高处能看到岛上有带着中国特色的房子。
一些华人游客看到这些建筑,心里就会涌起思乡的情绪,这直接推动了中国和肯尼亚两国的国际友谊。
600 多年过去了,上加村居民寻根问祖的那份热忱始终没变。
这表明在咱中国人心里,血脉关系那是相当重要。
不管是在啥地方的中国人,心里头都会惦念着自己的国家,那份对祖国的真心永远都不会改,就算过去了 600 多年也是这样。
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华人游客去上加村游玩,到了上加村,都会被这群异国的同胞热情款待。
有华人游客讲,到了这儿感觉跟回家没啥两样,虽说他们的肤色和咱们不一样,可咱们的心是相同的。
上加村村民传承了好几百年,真让人感动啊!中国和肯尼亚的关系也会因为他们变得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