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不,这不是跟风:成年人多动症和自闭症诊断激增的真相

2024-09-04育儿

评论 | 无论在什么年纪,得到一个准确的诊断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作者:迪恩·伯内特

发布时间:2024年5月31日 上午11:00

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尤其是三四十岁甚至更年长的人,被诊断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自闭症和多动症——这些疾病通常更常见于儿童的诊断。

这只是一时的潮流,或者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赶时髦」吗?还是说,有更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这么多成年人现在才发现自己有精神和神经方面的问题?

首先,现代社会的成年人比以前多得多。如果按1%的人口患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来算(这个估计其实是很保守的),那么随着人口基数的增长,这1%的人数也会相应增加。

除此之外,现今社会还有很多外部压力在作祟。生活成本危机、全球疫情、买不起房等等,都是现代成年人承受的巨大压力源,而压力是导致精神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当然,这解释不了【神经多样性成人人数的增加】。

有人可能会说,过去人类经历过更严重的压力,比如两次世界大战。那为什么当时没有看到精神健康问题的相应增加呢?

说在世界大战后没有报告精神健康问题的增加,就像说【圣经】里没有提到过细菌一样:或许如此,但它们确实【存在】。

事实上,精神健康问题在二战后【确实大幅增加】,只不过当时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当时,这些话题还是禁忌,带有很大的污名。我们缺乏足够的意识和理解去识别和接受这些问题。

而今天,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大量宣传活动的开展,人们对精神健康和神经多样性的了解越来越多,讨论这些问题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现在诊断和支持的医疗设施也比过去普遍得多。

因此,许多成年人现在能够发现自己身上过去未被注意到或被误解的神经多样性特征,这不应该令人意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到精神健康和神经多样性之间的交集,后者的问题经常被误认为是前者的问题。即便随着诸如自闭症和多动症等概念的不断发展,这仍然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

虽然精神健康问题随时可能发生,但有人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一个看似正常生活的成年人会费力去获得自闭症或多动症的诊断。毕竟,他们显然已经在没有诊断的情况下过得还不错。

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就像有人能够绑着鞋带勉强走路,但不代表他们不希望鞋带松开。诊断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经历。这减少了不确定性,也让人们感觉不再那么「另类」,更容易被理解,而这些都能有效降低压力,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获得正式的诊断还意味着你知道哪些信息或干预措施适合自己。或者至少,你知道该找谁聊聊。

哪怕没有别的好处,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的人,找到那些真正理解并能同情你处境的朋友,对于那些从未有过这种体验的人来说,简直是拨云见日。

当然,事情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现实总是复杂的。考虑到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获得诊断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充满压力、让人身心俱疲的过程。而且,医疗专家们是否都能统一意见也是个问题,他们可能会给出不同的诊断。这会增加困惑和不确定性。

有些人还认为【现在的诊断标准过于狭窄】,只关注内部或生理因素(例如遗传因素或神经递质水平),而忽视了可能同样重要的更广泛的背景(比如一个人的成长环境)。

在个人层面上,虽然诊断可能带来明确感和解脱感,但也有些人会觉得,晚年被诊断出多动症等问题,往往带来愤怒或深深的遗憾。人们可能会反思,如果自己年轻时就被正确诊断,生活会有多么不同(或者更轻松),本可以避免多少污名和误解。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精神或神经系统问题的迹象,建议你尽早寻求帮助或澄清。虽然专业的「官方」资源可能越来越难以获得,但仍然有大量信息可以获取,无论是在线资源,还是那些愿意与他人分享经验的人。

这可能让人感到畏惧,但归根结底,知道总比不知道好。毕竟,如果你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更别提怎么解决它了。

迪恩·伯内特

迪恩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作家、博主、偶尔也搞搞笑的「全能科学达人」。他是【卫报】热门科学博客【大脑乱拍】(现为【大脑乱扯】)的作者(在宇宙杂耍网络上配有播客),畅销书【愚蠢的大脑】和【快乐的大脑】的作者,以及他为青少年写的第一本书【为什么你的父母让你抓狂,以及你该怎么办】的作者。

原文 https://www.sciencefocus.com/comment/adult-mental-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