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心肌缺血的人老是"累",提醒:气血亏虚要这样调,你知道吗

2024-09-24养生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丨医者老万谈科普

编辑丨医者老万谈科普

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感到无精打采、乏力困倦,仿佛永远睡不够。他们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疲劳,殊不知背后可能隐藏着心肌缺血的隐患。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种症状竟与中医所说的"气血亏虚"息息相关。究竟心肌缺血与气血亏虚有何联系?又该如何调理才能重拾活力?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团。

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指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组织供血不足。很多人对它的认知仅限于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却忽视了疲劳这一容易被忽视的信号。

长期的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供氧,最终表现为持续的疲劳感。

中医理论中的"气血亏虚"概念与心肌缺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辅相成。当气血亏虚时,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各个脏腑功能减退,自然会感到疲惫乏力。

从西医角度来看,这与心肌缺血导致的供血不足、供氧不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何才能有效调理气血亏虚,缓解心肌缺血带来的疲劳感呢?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是调理气血的基础。建议多食用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菠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补血养气。

适量食用动物内脏,如猪肝、鸡心等,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也是必不可少的,鱼、肉、蛋、豆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过度油腻或辛辣刺激的食物应当避免,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运动强度以略微出汗、心跳加快但不感到明显不适为宜。对于心肌缺血患者,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意见,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中医调理: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对于气血亏虚型的心肌缺血患者,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 针灸疗法:选取内关、气海、关元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可以起到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2. 中药调理: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八珍汤等。这些方剂能够补气养血,改善心肌供血。服用中药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随意服用。

3. 中药外敷:将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三七等研磨成粉,用温水调匀后外敷于胸部,可以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心理调节:长期的疲劳感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反过来又会加重身体的不适感。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或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爱好来分散注意力。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作息调整:充足的睡眠对于缓解疲劳、调理气血至关重要。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每晚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如果存在睡眠障碍,可以考虑服用一些助眠的中药,如酸枣仁、夜交藤等。

生活习惯改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气血亏虚,影响心肌供血。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度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戒烟限酒是调理气血、改善心肌缺血的重要一环。

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缓解疲劳感:

1. 按摩:每天睡前可以用热毛巾敷面,然后轻轻按摩面部和头皮,有助于放松身心。

2. 泡脚:晚上用40-45度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睡眠。

3. 茶疗:选择一些具有补气养血功效的花茶,如玫瑰花茶、枸杞茶等,既可以补充水分,又能调理气血。

4. 音乐疗法:选择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或自然音效,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心情。

5. 香薰疗法:使用一些有助于放松的精油,如薰衣草、柑橘等,可以帮助缓解疲劳感。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方法对调理气血亏虚、缓解心肌缺血导致的疲劳感有一定帮助,但它们并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如果持续感到疲劳,特别是伴有胸痛、气短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除了疲劳感,心肌缺血还可能表现为以下症状:

1. 活动后胸部不适:如压迫感、憋闷感,有时会向左肩、左臂、颈部、下颌部放射。

2. 呼吸困难:特别是在体力活动后更为明显。

3. 心悸:感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

4. 出汗:特别是在没有明显运动的情况下出现的冷汗。

5. 消化不良: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6. 头晕:可能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脑供血不足。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症状,都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对于那些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人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都是预防心肌缺血的有效手段。

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该提高警惕,积极预防。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面临心肌缺血的风险。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充足的休息以及积极的心态调节,我们完全可以预防或改善这种状况。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心肌缺血与气血亏虚究竟有何联系?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者来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它们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种身体状态——即机体能量供应不足的状态。

西医从血液循环和供氧的角度解释这种状态,而中医则从气血运行的角度进行诠释。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反而相互补充,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视角。

在追求身体健康的道路上,我们既要重视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也要珍惜中医药的宝贵经验。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持久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疲劳,拥抱活力,开启健康美好的人生新篇章!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