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書·路——甘藏古籍展」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展

2023-12-19國風

甘肅地處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咽喉要地,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獨特的地理區位決定了這一地區文化遺存豐富多樣且獨具異彩。全省各級各類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古籍收藏單位70余家,古籍總藏量約百萬冊件,包括漢文文獻70余萬冊,少數民族文獻30余萬冊。其中獨具特色的簡牘文獻約6萬枚,時間從戰國至西夏跨越9個歷史時期;敦煌文獻約700件,除包含大量漢文文獻,還有吐蕃文、回鶻文、吐火羅文、西夏文、粟特文等民族文字的文獻;地域文獻更是內容龐雜,蘊藏著大量的地方誌、地方人士著述等。

「書本是天下之公器」,作為重要的標誌文明的牌記,從壁石、鐘鼎、竹簡、尺牘、縑帛到紙張,中國古代大量鴻篇巨制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內容、治國理政智慧。甘肅省博物館攜手甘肅省圖書館、甘肅簡牘博物館、張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高台縣博物館甄選全省館藏反映書籍發展史的古代文物和書籍善本140余件(套),囊括甲骨、簡牘、絹帛文書、敦煌遺書、紙張筆墨及印刷等文物實證,加之文溯閣四庫全書、永樂北藏、甘肅地方誌、叢書以及經史子集各類珍稀善本。透過「序廳」「綴簡為冊」「染潢為卷」「裝訂成書」「以書為路」五個單元,梳理綿延數千年的中國書籍發展史,揭示書籍啟迪智慧、拓寬胸懷,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特別增加盲文出版物,關註盲人和視力障礙者的閱讀權益。

展覽「序廳」,以漢字之起源為題引,透過對館藏甲骨、彩陶刻劃符號以及金文拓片、甘博館藏肅府本淳化閣帖倉頡書的展示拉開中華文脈之序幕。

第一單元為「綴簡為冊」。簡策是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形式,是中國獨有的圖書形態。簡策的起源可追溯到殷商或更早,但真正作為成熟圖書的載體,始於春秋戰國之時。簡策沿用1600余年,形成了最早的書籍制度——簡策制度。簡策制度對後世書籍制度的影響很深,現代出版工作中的許多習慣用語、名詞、概念,如「冊」「編」「篇」「刪削」等,即沿襲至此。甘肅省是「簡牘大省」,上百年間曾出土簡牘6萬余枚。展覽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儀禮」簡、「醫藥」簡、「醫藥」牘、「秦木板地圖」等珍貴文物,輔之以簡牘刻寫工具等文房四寶。梳理囊括社會文化各方面的簡牘書體系。

第二單元為「染潢為卷」。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被稱為中國書籍史上的「寫本時代」,這一時期,造紙術已經成熟,雕版印刷尚未全面流行,中國古典書籍大多以紙質寫本形式傳播。這一時期流傳下來的書籍和文書數量很少,主要有敦煌遺書、吐魯番文書及其他少量傳世或出土的文獻,因而彌足珍貴。此單元以蘭州市博物館珍品「東漢墨跡紙」開篇,以張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大明三藏聖教北藏】收題,輔之以造紙術、寫本裝幀形制等專業知識,集中展現寫本時代文化繁茂之社會情狀。

第三單元「裝訂成書」。從中國另一項享譽世界的發明創造——「印刷術」入題,展示大量涉及雕版、套色、活字的書籍、文物實物,將中國古代冊頁裝幀知識溶於其中,在此基礎上引申出關於中華書籍版本的探索。

第四單元「以書為路」。中國古代軍事、醫學、農業、百科等實用著述蔚為大觀,按類匯集,依叢編排,形成百科全書體系;歷代史官記錄君臣言行、重大事件,形成史籍檔案;古代文賦詩詞曲小說等,在「崇文」傳統中開出璀璨花朵,歷代總集、別集等浩如煙海,共同構建起博大精深、自成一體的中華傳統典籍文化體系。此單元以甘肅省圖書館館藏文溯閣【四庫全書】開篇,將哲學、科技、文化、軍事、政治、歷史、地理分門別類逐一展示。

為改善書籍展展品單一的不足,本次展覽大量采用手繪插畫、註解圖示的圖版補充文字說明,增強了展覽的通俗性和觀賞性,並且在展廳中設計增加了雕版印刷活動體驗區,增強觀眾參與感和體驗感。

本次展覽是甘肅省博物館「讓文物活起來系列展覽」之一,是繼「流花流水—甘肅彩陶」、「車塵馬跡—絲綢之路文明」、「甘肅魏晉畫像磚」等展覽之後策劃的又一重要展覽。該系列展覽致力於整合各級各類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資源優勢,提高了藏品的展示利用率,集全省之力,打造出反映甘肅特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主旋律、增進文化自信的優秀展覽,讓文物真正地「活」起來,從而實作省市縣三級博物館聯動、國有博物館與非國有博物館同頻,博物館與其它文物收藏單位共振的效果。同時,在展覽策劃過程中,各參與博物館業務人員在大綱編寫、形式設計方案確定、青少年教育專案策劃以及文物布展撤展等環節充分討論、群策群力,實作了本系列展覽以展代訓,為基層博物館培養展覽策劃業務人員的目標。

展覽於2023年12月15日在甘肅省博物館一樓書畫展廳開展,將於2024年3月15日閉展,展期3個月。

來源丨甘肅省博物館 奔流新聞(出鏡/鄭重 影片/何星)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