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西方人理解的「中國風」是什麽樣?

2024-01-16國風

山水影像作為瓷上裝飾的一類紋樣,隨著明末外銷瓷輸入歐洲而進入歐洲人的視野,成為廣受歐洲人歡迎的裝飾紋飾。經過17世紀和18世紀的發展,外銷瓷上的山水影像不斷豐富,形成了經典的山水圖式和表現內容,並最終演變出風靡歐洲的「山水園林」圖案,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意象」之一,也成為歐洲「中國風」熱潮下的中國文化標識。同時,外銷瓷上的山水影像也對歐洲瓷器工藝、社會風尚、造園理念等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

清乾隆 青花山水樓閣人物紋花口盤 故宮博物院藏

山水畫作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風景畫,是西方人認識和了解中國風土民情與環境風貌的重要視窗,也是其對「神秘境地」的想象媒介。這使山水畫、山水園林圖、城市建築圖等裝飾題材在外銷瓷上流行。特別是「中國風」風靡歐洲之時,瓷上山水影像恰好能滿足歐洲人對中國的窺知欲,以及擁有此類裝飾器物後的展示欲,從而深受歡迎。

在歐洲本土陶瓷器燒成前後,荷蘭、英國、德國、法國等多個歐洲國家就已經開啟了對中國外銷瓷紋樣的仿制,並在模仿中衍生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山水裝飾影像,展現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藝術和設計互動。中國瓷器上的山水紋樣不僅對歐洲的陶瓷裝飾工藝產生了影響,其中的山水景致、山水園林等圖案與同類的文本、繪畫等一並對歐洲的園林建築、社會審美、時代風尚等產生了深遠影響。

18世紀 英國青花捕魚圖釉陶碗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

歐洲各國所模仿的中國外銷瓷上的山水紋飾,涵蓋自明萬歷時期至清中期各個階段、不同風格的瓷繪山水紋,包括青花、五彩等在內。他們會仿繪中國山水紋飾並將其裝飾於各類造型的陶瓷器物上,不僅模仿圖案的內容、構圖等,還模仿題材。歐洲早期仿繪中式山水紋飾時,多表現在中式的盤、罐等器物上,圖案多被裝飾在盤心圓形畫幅中或罐外壁上(作通景畫),後來在具有本土特色的陶瓷器上進行仿繪。較早仿繪中式山水紋飾的是荷蘭的代爾夫特藍陶。

從其仿繪的紋飾來看,一類為直接照搬中式圖案的樣式,另一類是對中式山水影像進行再創作,即擺脫了一部份中式構圖與表現模式,並在保留基本的中國圖式特點的基礎上,將其中的「點景」更換為歐洲的物象、景色。

清乾隆 青花山水紋花口八方長盤 (圖片來源:胡雁溪,曹儉 【中國清代外銷瓷集錦:它們曾經征服了世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0年出版)

在表現單純的山水圖景方面,歐洲陶瓷器上直接仿照中式山水圖式的案例較多,且主要出現在17至18世紀早期。這一時期,歐洲人多借鑒和模仿中國外銷瓷上常見的「一河兩岸式」構圖的山水紋飾,畫面多呈斜向的「前重後輕」「前繁後簡」的視覺效果。近景多為樹石、樓閣,中景為水面,遠景為隔河相望的山石、高塔,天空上有大雁飛過。此外,器物上還往往有高樹、建築等穿插於留白的水天之上,彌補畫面的空白。

這類仿繪的山水圖式,經歐洲當地制瓷者多年的重復描繪,已構成了他們頭腦中關於東方異域的標準畫像。而從畫面各元素的組合上看,樓閣、塔、高樹、大雁等元素直接於中式山水畫中照搬,但橋、亭等建築元素或不出現或造型與中式有別,系對中式建築不了解而導致的寫實性不夠,這一特征在英國仿制的瓷器上較為普遍。

18世紀 瑞典產青花山水樓閣花卉紋長方盤 瑞典如斯博物館藏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初,歐洲開始興起裝飾著仿繪中式山水園林圖的瓷器,尤其是荷蘭、英國、瑞典等國的陶瓷器上對中式園林圖多如實模仿、盡量還原。這種仿中式山水園林圖多取自左右分布的「一河兩岸式」的經典構圖,尤其是這一時期英國骨瓷上描繪的中式園林景致。比較早的荷蘭代爾夫特藍陶上的圖式更顯復雜,該類裝飾圖式中的建築錯落有致、比例恰當,植物、山水與建築物結合完美且合乎情理,細膩的描繪與清乾隆時期瓷上山水園林圖的風格相類,也呈現出顯著的「圖案化」特色。如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的英國生產的中國風格五彩開光山水樓閣圖八方盤,其裝飾圖案構圖與同時期西傳的此類山水園林圖如出一轍,畫面樹石的繪法也模仿中式山石皴擦、樹木枝葉勾畫的筆法,盡力體現「中國味道」。

18 世紀 英國生產的中國風格五彩開光山水樓閣圖八方盤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

歐洲人對中式山水影像進行再創作的圖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常見的中心聚焦式構圖,即在畫面中部表現島嶼,上繪樹石、柳樹、建築等,四周被水域包圍,或畫面近景中部為陸地,上繪建築、樹石等,使觀者的視線聚焦於畫面中心。與此類似的是,在畫面前景繪陸地及建築、花草樹石等,占據畫幅較大空間,後景中央繪聳立的高山或留白的天空,天空上一般有雲、鳥形象,形成聚焦中心的效果。這類圖式在18世紀的荷蘭代爾夫特藍陶、英國骨瓷中普遍存在。

第二種是再創作的中式山水影像。其參照中式山水紋樣,但將其中的部份元素替換為當地風格的元素。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於歐洲人對中國文化缺乏理解,一些中式元素在被再創作的過程中出現了變形或進行了中西結合,另一方面是為了迎合歐洲市場,在圖案設計上融入歐洲當地的元素與風格,形成中西結合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17世紀以後,受中國園林建築藝術的影響,英國等國家也興起了仿建中式園林與建築的熱潮。這類出現在歐洲陶瓷器上的中西結合的山水園林建築影像,似乎也能夠展示當時歐洲仿建中式園林的實際景致與面貌。

18世紀 英國產仿中式山水彩盤

第三種是只仿繪中式山水紋飾構圖,而景觀元素基本全部為歐洲當地風格,從而實作仿繪基礎上的本土化。比如,自18世紀初開始,荷蘭代爾夫特藍陶上出現了中式山水構圖的西洋風景圖。其中將以往的中式建築元素替換為荷蘭傳統建築,形成帶有超現實色彩的理想主義人文山水圖景。

這類在借鑒中國山水紋飾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的歐洲陶瓷器有很多,如荷蘭制作的彩繪風景紋盤上的山水紋飾繪制在盤內底,取明末清初山水紋常見構圖,近景為岸,中景為水域,後景為岸上建築與天空。中景的小舟上有兩人作撒網狀,其形態與中國紋樣相似,建築則為荷蘭原生的房屋形態,並繪有標誌性的風車。遠處水面上的帆船也是歐式帆船。從繪畫技法上來看,該裝飾圖案中的岸坡、草木等描繪還帶有中式山水紋飾的影子。英國骨瓷中也有大量這類保留中式山水構圖或取其意,但建築、船只等元素都為歐式的裝飾圖案。

清雍正 五彩中國口岸風景紋盤 (圖片來源:胡雁溪,曹儉 【它們曾經征服了世界:中國清代外銷瓷集錦】,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10年出版)

在對中式山水園林圖式模仿、再創造的過程中,歐洲的瓷繪技法也逐漸向具有本土藝術審美特色的方向轉換,如荷蘭代爾夫特藍陶早期仿中式山水裝飾影像,偏重於采用中國青花瓷上的平塗、分染等技法;在中西融合的再創造類山水裝飾影像中,則多運用版畫、素描或速寫的繪畫技藝,使畫面趨於寫實,對樹木、山體、建築的描繪更為具象,一改中式山水的寫意效果和文化意蘊。尤其到18世紀末或19世紀以後,以英國骨瓷為代表的歐洲瓷器上的風景裝飾開始采用近乎油畫、版畫的技法進行表現。

18世紀 荷蘭制作的彩繪風景紋盤 (圖片來源:秦雷,馬曉暐 【華園薰風西海岸:從外銷瓷看中國園林的歐洲影響】,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3年出版)

歐洲人看到的中國外銷瓷上的被稱作「中國風景」的影像,或具有東方文化符號的圖案,雖然不是寫實的,不能令他們全面地認識中國的面貌,但絕不妨礙他們透過東方意象來認知中國、想象中國。這便是中國外銷瓷上山水影像的一種直接而有效的文化影響。

中國瓷器上的山水圖式,經歷了由山水畫到山水影像再到山水圖案的發展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無論是具有寫意風格的山水小景,還是精細描繪的山水園林圖,都在中國繪瓷工匠的藝術加工下實作了從影像到圖案的轉換。即工匠在繪制紋飾時從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提取、抽離出山水圖形、意象和符號,並將之轉換成瓷器上的一類特別的裝飾紋樣。這種被轉化的具有程式化、圖案化特質的瓷上山水影像更具文化標識性,在風靡歐洲的過程中,透過被不斷強化的「觀看」,將中國的繪畫觀念、造園理念、審美文化等潛移默化地刻印在了歐洲人的腦海中。受此浸潤,中國人追求的自然之美和傳統文人審美趣味便被融入歐洲人生產的瓷器上、仿造的中式園林中以及創作的風景畫和文學插圖中。

本文節選自【中國藝術】2023年第6期

【中國山水影像的歐洲傳播與影響——以17至18世紀外銷瓷上的山水紋樣為例】

【中國藝術】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