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窗前閑半畝,開做小方塘。23首禪意古詩詞,句句是禪,字字是禪

2024-07-02國風

【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釋紹曇【頌古五十五首其一】

四季輪回,自然界的每個瞬間都是絕妙的畫卷。春天,百花齊放,絢麗多彩;秋夜,皓月當空,清輝如洗;夏日,涼風習習,帶來一絲絲舒爽;冬日,則銀裝素裹,雪舞輕盈。若心靈得以清凈,無雜念困擾,那麽,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這人間最美好的時刻,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滿了詩意與禪意。

【2】

懸崖撒手任縱橫,大地虛空自坦平。

照壑輝巖不借月,庵頭別有一簾明。

——宋·高世則【呈芙蓉楷禪師】

站在懸崖之巔,放手一搏,讓心靈與這廣闊的天地融為一體,不再拘泥於凡塵瑣事。在廣袤無垠的虛空裏,自有一片坦蕩與寧靜。山間的溪流無需月光的點綴,自然散發出柔和的光輝;禪房內,即便簾幕低垂,內心也自有一片光明與通透。這便是超越了外在束縛,內心達到的真正自由與明亮。

【3】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唐·德誠【船子和尚偈】

長長的漁線筆直垂入水中,細微的一波蕩漾,激起層層漣漪。當夜色沈寂,水寒而靜,魚兒也似乎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再為餌所動。此時,漁舟輕搖,雖無魚獲,卻載滿了皎潔的月光歸來。這不僅是漁人的淡泊與超然,更是對生活的一種深刻領悟:在追求與放下之間,真正的收獲或許不在外物,而是內心的平糊與滿足,以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那份寧靜與喜悅。
【4】

一葉翩翩不系船,夜深月落正堪眠。
蘆花兩岸無余影,白鷺飛來破曉煙。

——清·凈觀禪師【一葉翩翩】

夜色溫柔,一葉扁舟悠然自在於水面,無繩索的束縛,隨波逐流。月已西沈,萬籟俱寂之時,正是進入夢鄉的最佳時刻。兩岸蘆花隱沒在夜色裏,幾乎不留痕跡,只有晨曦初現時,一只白鷺穿越淡淡的晨霧,劃破這份寧靜,帶來了新一天的生機與希望。提醒我們心靈的自由與隨遇而安的禪意生活態度。

【5】

伯勞西去雁東來,李白桃紅歲歲開。

萬事無過隨分好,人生何用苦安排。

——清·竺庵大成【伯勞西去】

春秋更替,伯勞鳥向西飛去,大雁從東方歸來,李白與桃花年復一年地綻放。世間萬物,各按其時,順其自然,便是最好。人生又何必過於強求,每件事只要隨緣盡力,便無須刻意安排。這番話語道出了順應自然,不苛求人生的智慧,讓人感受到一種豁達與從容。

【6】

窗前閑半畝,開做小方塘。

雲過暫留影,月來時有光。

灌花借春色,洗硯流墨香。

唯有塘中水,淡然卻自忘。

——明·永覺元賢 禪師【小塘】

窗前那半畝方塘,仿佛是心靈的一片凈土。雲朵悠然飄過,偶爾在水面上留下一抹輕盈的影子,而當月亮悄悄探訪,塘面便閃爍著柔和的光芒。春日裏,借幾縷春色澆灌池畔的花朵,研磨時,墨香與塘水的清新交融,一切都顯得那麽和諧自然。唯有塘中的水,靜靜流淌,淡然而忘我,它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真正的平靜與滿足,源自內心的淡泊與自我遺忘。

【7】

夜來獨自上西樓,卻喜新秋月正幽。

試把玉簫吹一曲,惹他多少寒心愁。

——明·元鏡【夜來獨自上西樓】

夜裏,我獨自踏上西樓,未料新秋之月正掛天邊,幽靜而深遠。興起時,輕輕吹奏一曲玉簫,那音符穿越寂靜,似乎觸動了四周 狐獨的寒意與人心底的淡淡憂愁。

【8】

或淡或濃拖雨去,半舒半卷逆風來。
為憐途路無棲泊,卻把柴扉永夜開。

——宋·釋原妙【雲庵】

雲朵,或輕淡或濃厚,隨著雨勢離去,又在逆風中半展半卷,自在遊走。它們似在憐憫那些無處停歇的行者,於是山間的小屋,那扇柴扉,便在長夜裏為過往的旅人敞開著。這是對慈悲與接納的詮釋,也是對漂泊心靈終有歸宿的溫暖寄語,是人間溫情與對生命的無限關懷。

【9】

醉乘白鶴登銀闕,夢跨青鸞入絳宮。
酒醒眼開俱不見,一川桃李自春風。

——元·明本【頌古七首 其一】

在夢的疆界,我乘著白鶴直上銀白的宮殿,又跨過青鸞步入絢爛的仙宮,一切如幻如夢,醉人心魄。然而,夢醒時分,眼前景象皆消散,唯有一川桃花李花,在春風中自顧自地綻放。無論夢中世界多麽綺麗,最終回歸的是平淡而真實的生活,是教導我們珍惜當下,於平凡中發現生活的美好與真諦。

【10】

出岸桃花紅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
遙看白鷺窺魚處,立破平湖一點青。

——宋·釋道濟【湖中夕泛歸南屏四絕】

春日湖畔,桃花綻放如岸上鋪開的紅錦,燦爛奪目;楊柳依依,翠綠的絲絳輕拂堤岸,溫柔了時光。遠遠望去,一只白鷺靜靜站立於波光粼粼的湖面,它那點點青影,仿佛定格了整個湖泊的寧靜,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諧與禪意的幽遠。這一刻,萬物靜好,是心與景的交融,是對生命平靜美好的感悟。

【11】

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

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宋·神照本如【開悟詩】

人生的每一步,都可能成為歸家之路;每一個轉角,都能遇見心中的故鄉。世間萬象,原本就如此圓滿呈現,無需過多思量,不必刻意尋求。這份了然於胸的豁達,是對生活最直接的領悟,真正的歸宿不在遠方,而在心安之處,生活的智慧在於隨遇而安,活在當下。

【12】

山堂靜坐夜無言,寂寂寥寥本自然。
何事西風動林野,一聲寒雁唳長天。

——宋·釋道川【頌古二十八首其一】

夜深山堂,靜坐無言,萬籟俱寂,一片自然的寥廓與寧靜。忽然,一陣西風掠過林野,打破了這份寧靜,緊接著,一聲寒雁的長鳴劃破長空,引人思緒萬千。這突如其來的聲響,不僅喚醒了沈睡的山林,也觸動了沈睡的內心,提醒我們即使在最寂靜的時刻,變化與生命的流逝從未停止, 煩惱都從一剎那的「無明」而起。

【13】

他人騎大馬,我獨騎驢子。

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

——唐·王梵誌【無題】

世間,有人乘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而我,偏愛這溫順的小驢,悠悠行於塵埃小徑。偶爾回望那些肩挑重擔、徒步前行的行人,心中不免升起一絲慰藉與淡然。在這條漫長的生活路上,幸福並非取決於外物的華麗,而是在於內心的平糊與知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不比較,不羨慕,便是對自己最真實的尊重與善待。

【14】

亭亭菊一枝,高標矗晚節。

雲何殷紅色,殉道應流血。

——近代·弘一【詠菊】

秋日午後,那一枝菊花亭亭玉立,於清寒中展現出傲骨錚錚,它的高潔品性,在黃昏的余暉裏愈發顯得堅定。那抹殷紅,像是對信念的堅守,不惜以生命的熱烈,詮釋著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仿佛是殉道者的熱血,流淌著對真理的無悔獻祭。這不僅是菊的風姿,更是心靈的寫照,真正的高貴,在於精神的不屈與靈魂的純凈。

【15】

風月山川共一家,誰來語下定龍蛇。

太白不曾登便殿,筆頭昨夜自生花。

——宋·釋雲賁【頌古二十七首】

在天地間,風月山川如同一家,和諧共生,不分彼此。是誰能在這無言的大自然中,辨識出龍蛇之別,區分高低貴賤?李白雖未踏足那權力的殿堂,卻在平凡的夜晚,讓筆下綻放出絢爛的藝術之花。這不僅是對才華的認可,更是對自由與創造精神的頌揚。無論身居何處,只要心中有天地,有詩意,每一顆自由的靈魂都能在自己的領域裏,綻放出獨一無二的光芒。這便是禪意與生活最質樸的融合,真正的價值,在於內心的豐盈與創作的自由。

【16】

映林映日一般紅,吹落吹開總是風。

可惜擷芳人不見,一時分付與遊蜂。

——宋·釋雲賁【頌古二十七首其一】

春日的林間,花兒映著日光,綻放著同樣絢爛的紅,它們隨風起舞,時而輕啟,時而垂落,風,成了它們生命舞台上的導演。這絢爛與雕零,恰似人生中的聚散離合,美麗而短暫。可惜的是,那懂得欣賞花之韻味的采花人,或許正錯過這番景致,而勤勞的遊蜂,卻在不經意間,收獲了大自然這份慷慨的饋贈。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在這些細微之處,等待著有心人的發現與珍惜。

【17】

桶底脫時大地闊,命根斷處碧潭清。

好像一點紅爐雪,散作人間照夜燈。

——宋·大慧宗杲禪師【贈別】

當修行者心中的束縛如桶底脫落,心靈的天地便豁然開朗,廣闊無垠;當生命的執念斷絕,內心深處如碧潭般清澈寧靜。這份解脫與自在,好比紅爐中的一點白雪,雖在瞬間融化,卻能化作無數光明,照亮人間的每一個夜晚。生命的意義,在於內心的覺醒與凈化,它能讓我們在紛擾的世界中,成為一盞溫暖人心的明燈,指引自己,也照亮他人。

【18】

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新。

白雲影裏怪石露,綠水光中古木清。

——宋·釋慧光【頌古五首其一】

春雨細細,洗凈了桃花初綻的淡紅花萼,使之更顯嬌嫩;春風輕拂,搖曳著柳絲,披上了一層淺碧的新裝。在飄渺的白雲映襯下,奇石露出棱角,更添了幾分神秘與堅韌;而在清澈的綠水環繞中,古老的樹木顯得格外清朗挺拔。生活亦是如此,簡單而純粹的美好,總在不經意間,給予我們心靈的洗滌與滋養。

【19】

舉手攀南鬥,翻身倚北辰。

出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

——宋·釋道顏【頌古 其一○六】

在宇宙中,我伸手似乎能觸碰南天的星辰,翻轉身又可依偎在北辰的懷抱。當我超脫塵世的束縛,站在蒼穹之上回望,試問世間,又有誰能同我這般,以超凡之心,覽盡天地? 一種與天地融為一體的境界。

【20】

古人得後便休休,茅屋青燈百不求。

遮眼漫將黃卷展,不風流處卻風流。

——宋·釋懷深【示襄禪者】

古代的智者,在悟道之後便歸於平淡,簡陋的茅屋裏,一盞青燈,無所欲求,便是全部世界。他們隨意翻開泛黃的經卷,並非為了追逐學問的風雅,而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生命的真諦。 得道之後就罷休,能掌握住適可而止的分寸。因為物極必反,要甘於清淡的生活。

【21】

一年春盡又一春,野草山花幾度新。

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非為夜行人。

——宋·雲蓋智本【一年春盡又一春】

四季更叠,春去春又來,山野間的花草,不知經歷了多少次新生。黎明的到來,並非因為寺廟的鐘鼓催促,月光皎潔,也並非專為夜行者照明。自然界的規律,不因外物而改變,它靜靜地訴說著,生命自有其節奏,萬物自得其時,無需刻意,亦不必強求。 大自然的變化中體會到「當處發生,隨處解脫」的道理。

【22】

牛頭見鶴林,梯逕繞幽林。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陰。

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休作狂歡老,回看不住心。

——唐·杜甫【望牛頭寺】

在牛頭山的古寺旁,曲徑通幽,隱匿於蔥郁之中。春的氣息越過山巒,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而夜空下,銀河仿佛靜靜守護著這幽靜的殿堂。傳承佛法,如同白晝之光,照亮心靈,無需白日;布施與慈悲,比黃金更珍貴,鋪滿修行之路。讓我們莫做那沈迷於塵世歡樂的老者,轉而觀照內心,讓心不為外物所動,達到真正的寧靜與自由。

【23】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唐·白居易【花非花】

它,既非尋常之花,也非朦朧之霧,於夜半悄然而至,天明又無痕離去。來時,如同春夢,短暫而美妙,去時,則如晨曦的雲霧,尋而不得。這是一場關於存在與消逝的冥想,是對瞬息萬變世界的微妙感知。一切美好都是短暫的,應當珍惜當下,體驗生活的每一刻,因為正如春夢與朝雲,轉瞬即逝,不留痕跡。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