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情韻致臻【赤壁賦】

2024-09-26國風

作者:張德敏

【赤壁賦】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秋(1082年)創作的一篇賦。

當時,作者被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此賦記敘了蘇軾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其主觀感受為線索,透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映了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脫的達觀。

全賦在布局與結構安排中,映現了蘇軾獨特的藝術構思,樂觀豁達、情韻致深、立意透辟,在中國文學上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並對之後的賦、散文、詩產生了重大影響。

——蘇軾其人

蘇軾(公元1037.1—1101.8),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期,先後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再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其詞開豪放一派,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命運多舛,起落無常

步入仕途 。公元1057年,蘇東坡22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天下知。這一年錄取進士388人,蘇東坡名列第二,他的弟弟蘇轍名列第五。他的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後來收入【古文觀止】,使他名震京師、脫穎而出。考中進士後,蘇東坡被任命為陜西鳳翔府判官,品級不高,從八品。被召回朝廷後,他任職史館(國家圖書館),在那裏讀了很多書。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個月。公元1074年,到密州任太守,時年僅38歲。後來又轉任徐州太守、湖州太守。蘇東坡步入仕途後,逐步被提拔重用。

大難臨頭 。公元1079年,因為「烏台詩案」。烏台就是禦史台。為什麽叫烏台?唐朝時禦史台內有幾棵大柏樹,烏鴉在上面築巢,所以把禦史台叫烏台,一直沿用下來。案件因文字而起的,所以叫「烏台詩案」。時,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產生了新黨與舊黨之爭。蘇東坡反對變法,站在舊黨一邊。政敵一心想置蘇軾於死地,但神宗一時舉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一概不殺重臣、不殺士大夫。宋神宗又特別愛惜人才,所以就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貶。貶到哪裏去呢?黃州。黃州當時是下等州,貧窮落後。好在黃州離開封不遠,基本生活還有保障。

東山再起 。公元1085年4月,宋神宗駕崩,哲宗繼位,任用司馬光為宰相,也使蘇東坡青雲直上。先任登州太守,旋即被召回京城,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17個月時間裏,蘇東坡從戴罪之身的從八品升到正三品。

知難而退 。太後和司馬光全盤否定王安石的新法,蘇東坡堅持原則,反對全盤否定。蘇東坡一再主動請辭外放。公元1089年7月至公元1091年2月,出任杭州太守1年零7個月。

再回朝廷 。公元1091年3月蘇東坡回朝,當了7個月的吏部尚書,然後出任潁州、揚州太守,再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從蘇東坡頻繁的調動中,反映了朝廷當時極端矛盾的心態。

一貶再貶 。公元1093年9月,太後駕崩,18歲的哲宗親政。剛一親政,就變本加厲地進行政治反撲,無情打擊「元祐黨人」。先把蘇東坡降為定州太守,趕出京城;接著又被貶到遙遠的惠州,很快再被貶到更遠的海南省的儋州。

——淡薄名利的處世態度

在【赤壁賦】中,蘇軾表現了淡然的處世態度。

大自然,是造物者鬼斧神工的傑作。「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在大自然的幽靜、清雅中,放飛思想的韁繩,回歸自我,找到心靈的那份凈土。浮華塵世,唯有守住心靈的那份凈土,不被世俗渾濁所汙染,才能無怨無悔的走過一生。

人生如夢,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回歸自我,活出真實的自己。人們應向往【赤壁賦】中蘇軾描繪的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中,無拘無束,沒有壓迫,沒有煩惱,心態平糊,滿足生活,人生由自己主導,為自己而活。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一種淡然;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也是一種灑脫;

似如遺世獨立,寄羽化而登仙,更是一種自在。

當今社會國泰民安,人們可以自主的選擇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不必去追逐名利,追逐金錢,做點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情,何必執著那些如過眼雲煙的東西呢?金錢、名利、地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人生就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何苦執著於追逐那些帶不走的東西呢?

——清風明月中的人生搏擊

人生路漫漫,旅途上少不了暗礁險灘與暗礁風浪。在面對這般艱難的人生時,只要開啟心靈之窗,勇敢面對,迎擊困難,「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便可走出荊棘叢生的山路,登上一覽眾山小的成功巔峰。

在【赤壁賦】中,穿越千年的時光,令人們仿佛看到在月夜泛舟遊赤壁的蘇軾,與朋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想著「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幅悠然自得的賞月圖,這是多麽的美好的景象!但有誰知,蘇軾一生仕途歷盡艱辛,屢遭迫害和外放。

蘇軾雖屢遭被貶,起起落落,打擊之甚,但他終不改變樂觀的天性,從容地面對生活,勇敢地奮鬥下去,最終厚積薄發,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成為文學史上的一代巨匠。

蘇軾一再遭受嫉妒,被人讒陷,流放到蠻荒之地。在荒蕪人跡的不毛之地,他不悲觀、不頹廢,樂觀勇敢的面對,在艱難的處境面前不言放棄,堅強的生活。「從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以淡然樂觀的心態看待困境,帶著勇敢和堅持的心態,突破重重難關,迎接人生的春天。蘇軾篳路藍縷的蹉跎人生,對當今的人們何不是一種激勵和鼓舞呢?

面對滔滔江水,蘇軾仰頭吟誦時,「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瀟灑、樂觀、積極的人生,在失意時,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面對困境,樂觀向上,不畏艱險,才能迎來鋪滿鮮花的坦途和光明。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赤壁之美除了波濤洶湧,風雲變幻,更多的已是亙古至今的一塊巖石、一扇巨壁、一隅碧水,一顆遊覽赤壁的凡心罷了!

蘇軾夜遊赤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