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佛道之爭(一)

2024-05-28國風

西晉惠帝時道士王浮與沙門帛遠之間的邪正之爭。王浮作【老子化胡經】,攻擊佛教,開佛、道鬥爭之先聲。

北朝時期,佛教已逐漸在中國紮下了根,逐漸興盛,力量壯大。道教經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劉宋道士陸修靜的改造形成了南北天師道,道教也得到了充實。在發展的過程中,佛教與道教之間的矛盾、沖突也逐漸表現了出來。受南北朝時期南北不同的文化風氣與政教關系模式的影響,南北的佛道鬥爭也表現出不同的特色。南朝的佛道鬥爭多表現為理論方面的爭辯,而北朝的佛道鬥爭多與政治緊密掛鉤。

北魏尊道

北魏是由少數民族鮮卑拓跋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權,其統治者深知必須利用漢族的思想及漢族士大夫階層來維護自己政權的重要性,不僅需要利用傳統的儒學,而且也需要利用佛、道二教。

寇謙之想改造天師道並獲得統治者支持,達到做「帝王師」的目的;崔浩則是想在北魏實作儒家政治,二人一拍即合。崔浩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左光祿大夫、著名儒學家是北方第一大族,崔浩與他的父親都在北魏朝廷參與國事。在崔浩的影響和幫助下,太武帝寵信天師道,並大力支持寇謙之對天師道進行改造。太武帝對寇謙之無比尊崇,將其視為國師,許多軍國大事都要先征求他的意見之後方作決定,而太武帝則既是國君,又是「泰平真君」。可以說,當時的北魏政權幾乎成為政教合一的道教王國了。

太武帝滅佛

太平真君七年(446)北魏太武帝做出了廢除佛教的行動,這是佛、道二教關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佛教徒稱之為佛教史上的第一次大「法難」。一場大規模的廢除佛教的行動在魏境展開。

這次滅佛事件發生在太武帝尊崇道教最盛的年代,不可否認有信仰上的原因。但是主要決策人卻是儒教的崔浩。史載,寇謙之並不贊同崔浩向太武帝提出的悉誅沙門、毀壞經像的建議。廢佛的主因在於崔浩推行封建士族制度的儒家政治與拓跋氏貴族守舊勢力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崔浩提出「齊整人倫,分明姓族」的政治主張,要用儒家政治幫助太武帝「除偽定真,復羲農之治」。太武帝對崔浩十分信服,魏太武帝認為佛教是他實行儒家政治的大敵,在他所下的滅佛詔書中,是以恢復華夏正統和儒家的禮義名教為標榜的。佛、道之間的矛盾僅是太武帝廢佛的部份原因,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政治上的原因。

辯法

太武帝滅佛的行為由於訊息走漏,並未對佛教造成嚴重後果,佛教勢力仍得以繼續發展。為了贏得最高統治者的支持與尊崇,佛道二教經常就各自的優劣進行辯論。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清通觀道士姜斌與釋曇無最當廷辯論佛、道二教先後。

道教以【老子開天經】【周書異記】【漢法本內傳】為論據;佛教引據【周書異記】【漢法本內傳】。最終姜斌判輸,還因參照偽經,被配徙馬邑。其實兩教參照的都是偽經,而佛教卻沒有遭到懲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孝明帝、劉騰等人都信佛,自然會因心有好感而偏向佛教。可見北朝的佛道鬥爭往往與帝王的好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