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從天之道與人之道看「顛倒眾生」

2023-12-19國風

因為不小心把【老子】背下來了,所以最近腦袋裏總冒出這些句子的解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這段話在網上已經被一堆人解釋爛了,但它有一個隱含資訊,其實佛教也經常提到,那就是:顛倒眾生。

為什麽說是顛倒眾生呢?先看看這句話字面的含義:

天道,會自我調節,透過減少多余的,增加不足的(註意:這裏的多余和不足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來讓自然界達到一種平衡。 一個地方的水太多了,水就會流向沒有水的地方。如果沒法流過去,水還會變成雨去澆灌水少的地方;森林的一棵樹生病快要枯死了,其他的樹木會透過地底下的真菌網絡,將營養給予它,幫助它恢復健康。同時,適度的小林火也是自然規律。一方面燒出了隔離帶,減少了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為其他的動植物提供了更多養分,留出了足夠的生存空間。這其中,也蘊含了「虛實」的道理,這裏就不展開說了。

再比方說我們把牛奶和咖啡倒在一起,咖啡和奶都在從富裕的地方向著不富裕的地方聚集,很快,他們就會混合在一起。這其實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就是人們總說的熵增定律。

不過,上邊舉的例子,確實可以提出很多反例。比方說江河、大海水已經很多了,為什麽小溪還是會匯聚為江河?江河還是會匯聚到大海?但別忘了,大海又不是只在我們中國附近,大海的水汽也會蒸發為雲,飄向水少的地方,化為甘霖滋潤各方大地。而水被蒸發,大海的水量就不足了,水不足鹽分就會上升,鹽分上升海洋生物就無法生存…看看以色列的「死海」就知道了,顧名思義,高鹽分的水域就是名副其實的「死亡之海」。所以,海洋生物也需要合理的水和礦物鹽分的比例,而人也同樣需要各種海洋生物。

所以,及時給大海補水,就是一種平衡,別看大海原本水就多。可能又會有人問:小日本傾倒核汙水不也是一種均衡,符合天道的麽?當然不是!核汙水是人為導致的,自然界本就不應該有這麽多,傾倒本身就是「逆天行道」。當年胖子和小男孩就導致輻射入雲,雲飄全球,雲而化雨,雨灌溉葡萄,以至於我們現在的葡萄酒裏都含有「銫137」輻射,甚至用這個檢測法都可以辨別葡萄酒年份。沒看之前台風都到中國了,一看日本這麽幹,轉頭就是一個回馬槍麽?沒看這兩天它們周圍火山爆發了麽?所以我上邊說,這個「有余」和「不足」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雖說沙漠的形成有人為的成分在裏邊,但也是一樣的道理。

自然規律的本質,就是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平衡,以當下人們的智力水平,很難完全理解。所以,我們要懂得敬畏天道,也得明白「天無私覆、地無私載」的道理,去除「有善有惡」的各種念頭,活出「無善無惡」的心之體,才能「知善知惡」有良知。

清代的易佩紳認為天道為「均」,「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後適於用。 此有余則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余,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損有余也;舉其下者,補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窮也」說的就是我上邊說的那一堆話。

人道,就是說物質財富以及資源,總是趨向於從匱乏的人那裏,聚集到富足的人那裏(這裏的匱乏和富足,則是絕對的)。

聖經【馬太福音】中講了一個故事: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裏,怕遺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馬太效應」, 也就是窮者更窮,富者恒富。

我們來進行一個最簡單的思想實驗:猜金幣。假設我現在手裏有一枚古董金幣,價值1000000元,隨機扣在三個不透明杯子的其中一個的下邊,十元猜一次(每次猜完都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重新擺放),猜對了金幣歸你。你和一個手裏有100元的富豪一起猜,你只有10塊錢,請問你倆誰更有機會聚集這個「財富」?

不用想,肯定是富豪。因為他有你10倍的容錯成本,而你輸了一次就是真輸了。現實,就是這麽個遊戲,在現實中,很多人甚至不敢把十元拿去試錯,因為那樣就有可能沒法活下去。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不是說沒人敢賭,而是賭輸了的,依然是窮人,甚至都活不下去。因為幸存者偏差,他們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被記住的,只剩下「不要冒險」。

註意到了吧?人之道和天之道是反著的。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效法地道,地效法天道,天效法「大道」,大道效法的是自然界規律。所以,根據以上「效法鏈」推導可得,人應該效法自然規律,既然人之道和天之道是反著的,那就肯定不對。問題出在哪?人作為生物的「逆熵增」內容、人的節能內容、前進演化帶來的錯配等等,導致我們預設就是「顛倒眾生」,論述完畢。

最後,我還想說一下【老子】的最後一章,也就是「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句才是「正」話,是開頭那句的補充。老子在整部書中翻過來調過去地強調「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是什麽意思?就是告訴人們:越付出、給予,越不在意這些付出,越會得到別人都羨慕的東西,並且越來越多。前提是你不能把你做的事當個功勞,在哪天天念叨!

幫助別人了,對人有恩了,天天在那念叨:「你欠我的了哈!這輩子都還不清」;養個孩子,天天在那念叨:「我養你容易麽?你以後得養我老!」做了點為人民服務的事兒,天天在那念叨:「你看我幹了這麽多,都是為了大家好!」還有哪種把好吃的給孩子,在家人面前吃剩飯的人,想表達什麽?你很偉大?家人得好感動、痛哭流涕?這樣的人,有功勞也被這種「念叨」、「顯擺」所抵消,變得沒功勞了,這是一種病的不輕的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知道自己有問題的人,就不再有那些問題了,你看那些被白大褂拖走的人,不就是高喊:「我沒病!!!」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