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走進博物館——文物裏的中國龍

2024-02-02國風

龍,自古即為中華民族的象征之一。作為神話傳說中虛構的神異動物,龍體長威嚴,上天入水,興雲降雨,以神秘、剛健、智慧、尊貴的形象存在於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值此中華傳統十二生肖中的甲辰龍年到來之際,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牽頭,甘肅省博物館及生肖文化傳播聯盟的60多家文博機構共同推出的「龍行中華——甲辰龍年生肖文物大聯展」將於2024年2月10日(大年初一)在甘肅省博物館開展,屆時為觀眾展示中國龍文化的深厚內涵。

十二生肖裏的龍

「生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屬相」,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表示出生年份的方式。中國有十二生肖,由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這十二種動物組成,分別與十二地支相對應,每個生肖對應一個年份,以十二年為一輪回。與此同時,十二生肖也對應著一年中的十二個月,以及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十二生肖相傳為黃帝所立,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份,十二生肖的形成反映了早期人類的動物崇拜意識,體現了中國人與動物的親密關系。此外,更多的人還將生肖作為農歷新春佳節的吉祥物,成為年俗文化的象征。

龍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與十二地支配屬「辰」,即一天早上的七時至九時,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間。十二生肖自其緣起之時,就被視為是人們祈求平安、長久的象征。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寓意和傳說,比如: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奮,虎代表勇猛,兔代表謹慎,龍代表剛毅,蛇代表柔韌,馬代表一往無前,羊代表和順,猴代表靈活,雞代表穩定,狗代表忠誠,豬代表隨和等。

龍形象的誕生與演變

龍,作為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神異動物,它的身上凝聚了獸的野性、人的悟性和神的靈性。早在新石器時代,龍的形象已廣布於華夏大地。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龍形象,可以追溯到約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悠悠歲月流轉,龍形象得到不斷豐富與完善,直至兩宋,逐漸定型,同時被人們賦予了更為豐富的文化內涵。從龍形象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略窺中華文明的起源,也能了解到中華文化悠久的發展歷程。

新石器時代開始,幾乎所有的文化層中都發現有「龍」形影像、器物,分布範圍也極其廣泛。根據諸多考古發現,早在8000年前,融匯多種動物形態的「龍」形象就已經存在,並帶著原始信仰的墨點,成為中華先民們自然智慧最早的凝聚物之一,同時也是傳承至今,為數不多的對於天地觀念的最早摹寫。

史前時代的龍紋造型結構簡單,藝術創造上給人以單純、質樸和粗獷的美感。隨著歷史的發展,龍的形象開始不斷演變,由簡入繁,由抽象到寫實,極具藝術魅力,同時內涵也愈加豐富。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審美意趣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齊家文化 凸堆龍紋紅陶罐 甘肅省博物館藏

出土於甘肅廣河縣齊家坪的齊家文化的凸堆龍紋紅陶罐,距今約4000年,罐身上飾有一條龍紋。此龍采用凸堆手法雕塑而成,蜿蜒起伏,橫陳於陶罐腹部。龍身刻有鮮明的箭矢狀鱗紋,一足而三爪趾,頭部如蛇。這是一種較為原始的龍的造型,其體態特征尚可看出由蛇形演化而出的蹤跡,這條紅陶罐上的龍就西北地區而言是「資格」最老的,有「西北第一龍」美譽。

戰國 盤龍紋金飾片 甘肅省博物館藏

河南偃師的二裏頭遺址出土了夏代龍文物,說明此時龍已經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征。商代開始,龍的突出特征便是有了角,並多以夔龍紋等形象出現在青銅器上。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與政治上諸侯爭雄、思想界百家爭鳴、陰陽學說盛行相適應,龍的圖案中出現了「群龍」和「交龍」形象。如甘肅省博物館收藏的戰國盤龍紋金飾片,兩條龍交叉盤繞,龍首一側飾兩條小龍,龍尾一側飾一對小虎,作咬噬龍尾狀,龍身上飾聯珠紋。隨著華夏大地結束戰亂,走向一統,秦漢時代的龍出現相對規範和定型的趨勢,並出現了背上長翅膀的龍。魏晉南北朝時期龍形象對內融合各少數民族文化,對外融合佛教文化,流行的龍紋頭部扁長,角似鹿角,發鬣後披,挺胸奮肢,呈現出矯健奔放、線條流暢、氣韻生動的特點。

唐 鎏金走龍 西安博物院藏

隋唐時期,人們註重將龍的形象同器具的實用功能結合起來,龍的角分出了枝杈,並出現「尾腿纏繞」造型,「龍珠」圖案開始盛行。

進入宋元時期,宋人對前代各種龍形象做出總結歸納,並提出了完整的畫龍規範,蛇身、獸首、有爪、有須的中國龍形象逐漸得以固定,並沿著壟斷化的宮廷龍和多樣化的民間龍兩條線索發展。此外,透過對早期不同龍形象的總結,人們還將龍細分成為蛟龍、應龍、虬龍、螭龍、燭龍、蜃龍等類別,並提出了「龍生九子」的概念,共同構成了龐大而繁雜的龍之家族。

中國民間有「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說法。其中「九」只是個概稱,龍子數量並不局限於九位,一說是指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負屃、鴟吻(又作螭吻)。這些龍子的出現,當是龜、虎、獅、狼等進入了龍的融合過程的結果。

歷史文 化中的龍

【爾雅·翼·釋龍】曰:「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物之至靈者也。」數千年來,龍崇拜深深根植於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血液中,一直影響至今。

五代 龍王禮佛圖 敦煌莫高窟第35窟

中國人尊龍為萬物之長,象征著吉祥與神聖。人們借助在器物上雕刻或繪制龍形,在建築上裝飾龍的形象,以此渴望得到上天庇佑,甚至死後希冀借助龍來引導自己的靈魂飛升。在文學典籍、書法繪畫之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龍的身影。對自然的崇拜,對升仙的向往,使得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靈物之一。

東漢 龍首玉帶鉤 甘肅省博物館藏

中國人把玉視作天地精氣的結晶,從而賦予了玉不同尋常的象征意義,故【說文解字】雲:「玉,石之美,有五德。」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玉石加工技術的進步,龍圖騰崇拜自然而然地同玉器加工相結合,從而產生了早期的玉龍,並在後世作為主要裝飾用品之一,受到歷朝歷代人們的喜愛。

漢 鏤雕龍紋璧 甘肅省博物館藏

甘肅省博物館藏的漢代鏤雕龍紋璧,龍昂首,軀體屈曲,尾部上卷貼於首後,有騰空而起之勢。龍形玉器表現了古人將龍融入禮器之中,希望借此上達天庭,得到神靈與祖先的庇佑。

西周 何尊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與戰爭,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占據有重要的地位。作為溝通天地的媒介,中國人將龍融入禮器之中,希望得到神靈與祖先的庇佑。龍又是鱗蟲之長,代表著勇敢、威嚴,因此人們常常將其裝飾在兵器、軍旗之上,從而更顯得威嚴莊重,達到震懾敵人的目的。青銅器上有很多龍紋飾,如「夔龍紋」「蟠螭紋」「蟠龍紋」「顧龍紋」「雙體龍紋」「雙頭龍紋」等。除了作為溝通天地的神靈,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象征意義:它代表著財富和好運,能夠為人帶來幸福和繁榮;龍也是勇氣和決心的象征,可以激勵人們面對困難時保持堅定的信念和毅力。除了玉器與禮器,人們也將其廣泛裝飾於陶器、瓷器、漆器、金銀器上。

東漢 金掐絲焊珠蟠螭紋帶扣 天水市博物館藏

天水市博物館收藏的東漢金掐絲焊珠蟠螭紋帶扣,在三層邊飾組成的邊框內是七龍紋圖案,1條大龍穿梭於行雲之中,其余6條小龍圍繞於周邊。所有龍紋先掐金絲做出輪廓,然後用顆粒較大的金珠沿中脊金線焊接形成連珠紋「龍脊」,再用顆粒較小的「金粟」填充龍身。在龍紋之間,飾流線狀雲氣紋,繁復華美。

明 累絲金龍 甘肅省博物館藏

甘肅省博物館藏的明代累絲金龍,龍首聳額巨目,鬣發飛揚,神情兇猛;龍足屈伸相應,利爪如鉤;龍身似盤似舒,蜿蜒多型;龍尾分叉,形狀如葉,輕輕擺動,飄帶般長須刻畫出金龍瀟灑自由的雄姿。

唐 白玉龍鈕雙連印 天津博物館藏

印璽作為神聖的「信物」以及權力的象征,它的鈕頭造型或印身浮雕中也常常能見到龍的身影。相傳秦始皇所鑄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成為後世歷代帝王顯示正統的重要象征。

清 雙龍銅筆架 寧波博物院藏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君子的象征:高才俊逸的風度奉為「龍章鳳彩」,雄勁剛健的美文雅稱為「龍文」,科舉會試中選榮稱登上「龍虎榜」,「望子成龍」更是天下父母的普遍心態。因此在翩翩君子的書房雅室中,我們常常也能尋見龍的身影。筆架是文人用以擱置濕筆的用具。寧波博物院藏的清代雙龍銅筆架雕作雙龍相對,龍身婉轉纏繞,造型巧妙,頗具趣意。

千姿百態的龍形象,或婉轉靈動,或威猛雄健,或雍容華貴……生動體現了不同時代中國人對於美的追求,成為反映各個時代經濟、文化面貌的佐證。

魏晉 青龍磚 金昌市博物館藏(本文圖片由甘肅省博物館提供)

中國人恪守天人合一、陰陽平衡、五行生克的風水理論,風水中龍脈對人心理的影響深遠,使得龍在建築裝飾、墓葬中普遍套用,成為中國建築裝飾藝術的瑰寶。隨著兩漢磚室墓的出現和流行,由星辰崇拜衍生而來的四靈形象,逐漸成為墓葬建築裝飾的重要元素,如金昌市博物館藏的魏晉青龍磚,龍首高昂,龍須上揚,曲頸挺胸,張口吟嘯,前肢登騰,後肢做行進狀,周圍環繞雲氣紋,有隨雲彩而飛動之感。

民俗文化中的龍

在神話傳說中,盤古成龍相,伏羲為龍種,黃帝黃龍體……以此構成了普天下所有中華兒女都稱自己是龍的傳人的「人文根據」。在數千年的文明歷程中,龍崇拜與農耕社會的發展相輔相成,滲透到中華民族文化、習俗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諸多民族的重要圖騰。人們劃龍舟、祈龍雨、舞龍燈……以此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年畫、剪紙、刺繡,亦可隨處看到龍的形象。時至今日,中國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與紐帶。

中國民間節日中有不少與龍相關的習俗,如祈龍雨、劃龍舟、舞龍燈等,內容豐富多彩,飽含鄉土氣息。這些習俗具有極強的親和力與感召力,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愛,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同時寄托著中華民族開拓進取、激流勇進、自強不息、追求美好的願景。

新春伊始,作為中國人最為重要的精神圖騰,龍紋樣為中國人祈福心理的滿足提供了一個形神兼具的物件,這些在博物館裏展出的浸潤著歷史年輪的文物,讓人們更加了解到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藝術內涵。

來源丨甘肅省博物館(文/辛欣 茹實)

編輯丨甘小博